- 年份
- 2024(3560)
- 2023(5081)
- 2022(4109)
- 2021(3725)
- 2020(3078)
- 2019(7021)
- 2018(6571)
- 2017(13045)
- 2016(7000)
- 2015(7382)
- 2014(7258)
- 2013(7156)
- 2012(6597)
- 2011(6006)
- 2010(5759)
- 2009(5233)
- 2008(5223)
- 2007(4646)
- 2006(3882)
- 2005(3563)
- 学科
- 济(29591)
- 经济(29563)
- 业(21923)
- 管理(20862)
- 企(18152)
- 企业(18152)
- 方法(15609)
- 数学(14088)
- 数学方法(13966)
- 财(10171)
- 中国(7861)
- 务(7143)
- 财务(7134)
- 财务管理(7127)
- 企业财务(6971)
- 农(6554)
- 学(6423)
- 融(5948)
- 金融(5948)
- 制(5791)
- 业经(5650)
- 银(5576)
- 银行(5559)
- 行(5320)
- 技术(4949)
- 贸(4744)
- 贸易(4744)
- 农业(4673)
- 易(4633)
- 理论(4210)
- 机构
- 大学(101423)
- 学院(99828)
- 济(44646)
- 经济(43913)
- 管理(37577)
- 研究(34382)
- 理学(33318)
- 理学院(32952)
- 管理学(32406)
- 管理学院(32214)
- 中国(25497)
- 财(21902)
- 科学(21314)
- 京(19863)
- 农(18749)
- 财经(18062)
- 所(17566)
- 经(16729)
- 研究所(16303)
- 经济学(15847)
- 业大(15820)
- 中心(15455)
- 农业(15025)
- 经济学院(14554)
- 财经大学(13998)
- 江(13579)
- 院(12336)
- 北京(12040)
- 范(11530)
- 商学(11498)
- 基金
- 项目(72586)
- 科学(58328)
- 基金(56424)
- 家(50946)
- 国家(50592)
- 研究(48242)
- 科学基金(43450)
- 社会(33687)
- 社会科(32176)
- 社会科学(32170)
- 基金项目(29700)
- 自然(29068)
- 自然科(28492)
- 自然科学(28485)
- 自然科学基金(28045)
- 省(26931)
- 划(23394)
- 资助(23309)
- 教育(22297)
- 部(16878)
- 重点(16560)
- 编号(16271)
- 国家社会(15343)
- 创(15322)
- 教育部(14614)
- 发(14524)
- 科研(14477)
- 创新(14390)
- 性(14094)
- 人文(13902)
共检索到138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彦坤 陈建伟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资本积累与劳动者生命周期工资增长关系的机理,提出了异质性资本积累抑制劳动者生命周期工资增长的研究假说。基于CHIP2013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异质性资本积累显著降低了岗龄工资回报率,倒U型的岗龄-工资增长轨迹呈现出向下收缩的趋势。为检验劳动者就业行业选择和岗位转换行为对工资增长轨迹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内生转换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高产出资本比的行业,就业于低产出资本比行业的劳动者面临着更短的生命周期工资增长轨迹;相比于短岗龄劳动者,长岗龄劳动者虽然积累了更多工作经验,但是工资增长会更多地受到异质性资本的不利影响。由于异质性资本积累导致工作匹配价值与劳动者"干中学"积累的技能折旧,劳动者会面临着"干中学"回报率下降的风险和工资增长乏力的"收入陷阱"。因此,需要从成本补偿、就业创造、培训激励等方面提高劳动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以促进工资稳定增长。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工资 工龄工资 异质性资本积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杰 蔡志坚 吉星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村创业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的影响,并就改进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下生计资本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异质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农业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对非农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的边际贡献最大,物质资本对农业创业行为边际贡献最大。(2)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都有影响,其中相比较其他家庭,抚养期和负担期的家庭开展非农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抚养期和稳定期的家庭从事农业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3)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4)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从农村家庭生计资本改善上实施政策,建议把握各类家庭的规律和特点,使政策更为精准地定位到家庭需求,从而使得政策更有效率。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家庭结构 非农创业 农业创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斯旸 何强 李华民
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综合创新指标,实证分析企业杠杆的创新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之间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与初创期企业相比,成熟期和成长期企业的杠杆率水平提升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创新驱动效应;民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促进创新的效果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强于西部地区。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并非所有类型企业都需要降低杠杆率水平,应区别对待不同类别企业,有针对性地降低部分企业的杠杆率水平,保证企业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第二,应推行结构化去杠杆政策,针对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产权属性、区域差别等异质性特征,结合创新驱动效应,审慎推行企业去杠杆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群
突破债务同质性假设,将企业负债在来源和期限结构两个维度上划分异质性,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研究异质性债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动态演变。同时,考虑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种情形,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整体上,商业信用、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三种异质性债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影响不同;动态视角下,其影响均会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而变化。本研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颖 刘胜强
本文选取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实证考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R&D投资行为的特点,并深入探究产权异质性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R&D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R&D投入会加大;当处于衰退期,R&D投入会减少,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仅在民营企业中体现,而国有企业仅在衰退期时成立。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R&D投资是一种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竞争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有企业缺乏活动和创新不足的原因。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产权异质性 R&D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林 梁宗霞
近年来,DC型养老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DC型养老金的积累期长达数十年,如何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实现参保人更高的养老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默顿(Merton)连续时间最优投资—消费问题框架下,建立了DC型养老金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的随机优化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积累水平对养老金积累期最优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进而,通过Monte Carlo模拟,本文研究了最优资产配置策略与恒定资产配置比例策略下养老金积累效果的优劣。本文的结论证明,在放开DC型养老金投资限制的条件下,引入"生命周期基金"和"生命特征基金",引导最优资产配置很有必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春晖
产业集聚作为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不少国内外研究都从生产要素的研究视角切入,从理论及实证方面探讨产业集聚对于区域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效应,而大都忽略了区域异质性因素。事实上,对于大国而言,区域间由于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产业集聚之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运用1997—2015年中国区域层面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对于各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总体样本而言,中国的制造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其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沿海区域以及内陆区域分样本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仅对于沿海区域分样本显著表现为正,而对于内陆区域分样本表现不显著。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必须在区域层面探寻并实施区域开放及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及战略。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集聚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吉鹏 葛鑫 毛盛志
识别和区分家庭住房需求和资产配置受生命周期、代际和时间的不同影响,对于准确把握房地产和金融资产需求的长期趋势,推进相关市场的长效机制建设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房产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房产拥有率高、占比大,而其它金融资产比例较低;首套房购买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住房拥有率在40岁前后达到高点;房价对不同代际和户籍身份的家庭有不同影响,年轻人和新移民的购房支出高、房贷压力大。基于上述事实,本文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和禀赋异质性的分析住房需求决策的生命周期模型,研究发现:更好的人力资本和初始禀赋对住房拥有和房产配置均有正向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教育年限增加了收入,但是推迟了就业和婚育,导致首次购房年龄延迟;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禀赋提升会增加房产持有,挤出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逯宇铎 刘海洋
基于Uppsala动态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从产品生命周期这一视角入手,构建能够内生异质性企业多阶段、渐进式、多样化动态国际化战略选择过程的一般均衡模型。企业动态国际化成长的实质是企业能力的分阶段、渐进性、多样性国际化成长。其背后的微观实现机制是,在充分考虑自身差异化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技术创新过程不同特点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外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在实现其在自身产品生命周期内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企业做出理性现实选择。就产业内贸易模式而言,当企业选择"外向型成长模式Ⅰ"时,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模式属于垂直型和水平型共存模式;当企业选择"外向型成长模式Ⅱ"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是纯水平型产业内贸...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认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与设备资本的互补性更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表现为设备资本的快速积累,会拉大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08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与省际数据,实证考察了设备资本积累对我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995—2008年间城镇劳动者技能工资差距持续扩大;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显示,设备资本积累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通过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中引入性别工资差距随资本积累的演化过程,为解释人口转变提出了新的机制。经济发展初期,性别歧视程度较高,资本积累提高女性生育成本的效应较小,人口随收入上升加速增长;当资本积累最终导致性别歧视程度降低时,女性生育成本提高将促使家庭更多的投资人力资本,生育率持续下降。如果生产中物质资本份额和体力劳动比重越高,或者家庭存在性别偏好,那么人口转变的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低。
关键词:
性别工资差距 资本积累 人口转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守海
本文试图考察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动态影响。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具有渐进性影响,在短期内对它的冲击较弱,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而市场需求则相反,在短期内能快速推动资本积累,但此后影响迅速衰减。尽管近年来由于后者抵消作用,资本积累没有放缓,但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它的威胁将逐渐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威胁并不主要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自身,而来自于农民工工资上涨后城镇劳动力工资强劲而持续的补涨。要缓解上述风险,就必须理顺工业部门工资结构,改变二元就业制度下两类工资间非对称的传导机制。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 资本积累 工资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运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周期等经济学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或相互结合,或批判性的继承,采用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关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利润率下降研究的理论成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模型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综述了西方学者从熊彼特主义、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解释。
关键词:
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 利润率下降 经济周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简泽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BC model,the effects on economic fluctuation of technology shocks is measured through a SVAR.Some facts are disclosed that technology shocks induce the fluctuations of actual GDP,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but the most of fluctuations of GDP and investment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thi
关键词:
技术冲击 经济波动 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海滨 方达
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小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两类主体的农业资本积累模型,讨论"三权分置"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问题。理论模型与实际案例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第一,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意义不仅在于确保农村社会公平,而且对于提升农业部门总体生产效率也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在实现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土地价值体现和技术水平差异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当前主要的现实问题所在。针对研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情况,要兼顾政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