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6)
2023(15922)
2022(13019)
2021(11969)
2020(9856)
2019(21681)
2018(21190)
2017(40801)
2016(21867)
2015(23357)
2014(22455)
2013(22148)
2012(19873)
2011(17451)
2010(17219)
2009(16197)
2008(16227)
2007(14570)
2006(12514)
2005(11224)
作者
(61005)
(51196)
(51002)
(48114)
(32560)
(24616)
(22749)
(19701)
(19117)
(18106)
(17442)
(16903)
(16176)
(16160)
(15868)
(15363)
(15292)
(15065)
(14770)
(14602)
(12691)
(12403)
(12218)
(11596)
(11446)
(11370)
(11352)
(11286)
(10167)
(10017)
学科
(93220)
(88893)
经济(88798)
(85008)
企业(85008)
管理(78710)
方法(38847)
业经(31458)
(30876)
数学(30023)
数学方法(29783)
(29063)
(23493)
财务(23483)
财务管理(23461)
企业财务(22378)
中国(22185)
技术(21507)
农业(21232)
(19359)
(16339)
贸易(16330)
理论(16287)
(16286)
(15896)
(15806)
(14876)
(14580)
银行(14539)
(14308)
机构
学院(305175)
大学(298550)
(128552)
经济(126299)
管理(123294)
理学(106857)
理学院(105827)
管理学(104437)
管理学院(103867)
研究(95990)
中国(75470)
(60790)
(60322)
科学(57970)
(56127)
财经(48655)
(47500)
业大(46883)
(45614)
中心(44473)
(44418)
农业(44391)
研究所(43053)
经济学(38956)
北京(36887)
财经大学(36149)
(36048)
商学(35924)
商学院(35609)
经济学院(35387)
基金
项目(206572)
科学(165051)
基金(152376)
研究(148667)
(133952)
国家(132722)
科学基金(115385)
社会(98275)
社会科(93370)
社会科学(93348)
(82396)
基金项目(81048)
自然(74957)
自然科(73371)
自然科学(73348)
自然科学基金(72183)
(68026)
教育(66856)
资助(59681)
编号(57399)
(49637)
重点(46198)
(45828)
创新(45455)
(45105)
(44651)
成果(44059)
国家社会(41264)
(39874)
科研(39548)
期刊
(142186)
经济(142186)
研究(84507)
中国(57517)
(52202)
管理(51003)
(50821)
学报(47955)
科学(45201)
大学(36612)
农业(35444)
学学(35422)
(29817)
金融(29817)
技术(26139)
业经(26130)
教育(25885)
财经(24568)
经济研究(23191)
(21684)
(21276)
问题(18411)
技术经济(17428)
科技(15917)
商业(15728)
现代(15269)
财会(15256)
(15113)
(14973)
世界(13441)
共检索到44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杨李华  
基于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关系,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影响的路径是干预管理层变动、左右董事会决议。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型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财务型机构投资者遏制企业创新。究其原因,战略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降低管理层人员流失风险,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而财务型机构投资者会增加管理层流失,降低董事会决策效率。上市企业应当积极引入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鼓励专业的机构参与公司的创新决策,但同时也要积极防范门口的"野蛮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韦施威  杜金岷  吴文洋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群鹏  程松松  
现有研究强调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反应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其对企业内部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2012—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市的1 061个样本企业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显著正相关,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与探索式创新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与利用式创新之间关系不显著。最后,对相关结论进行了讨论,并对未通过检验的假设关系做出了解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钰桓  郭茂蕾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能够对企业进行积极监督,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同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琳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不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的不断增大,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的效率的提升,即两者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由于其异质性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即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而稳健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有效增强高管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艳  温东子  
以2012—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内在机制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机构持股、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投入在机构投资者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创新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了不完全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改善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创新投入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积极性更高,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张珂珂  
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促进其双元创新水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水平。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非科技型企业来说,购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其双元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有效。文章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为企业提高双元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欢浪   张家宁   毛健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FII)作为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QFII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QFII持股和QFII持股占比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上市企业的创新水平,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更多,专利申请质量更高,该结论在通过Heckman两步法缓解自选择偏差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QFII通过信号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QFII持股更能促进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磊  王曼  王春燕  刘丽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创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体现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中未能体现,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此外,分样本研究发现,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重要情境因素:在非重污染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机构投资者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提供重要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绿色创新决策与实践有效施行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卿龙  张兆慧  
委托—代理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上市企业投资效率提高,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促进上市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一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强了企业投资机会与投资支出的敏感性,促进了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二是相对于低持股比例、交易型和非独立性机构投资者而言,高持股比例、稳定型和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上市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且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发挥更加明显;三是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卿龙  张兆慧  
委托—代理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上市企业投资效率提高,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促进上市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中的作用,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一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强了企业投资机会与投资支出的敏感性,促进了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二是相对于低持股比例、交易型和非独立性机构投资者而言,高持股比例、稳定型和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上市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且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发挥更加明显;三是机构投资者持股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以减少企业投资不足,进而提升上市企业投资效率,而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效果比较有限。为此,要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引导其成为我国上市企业优质资金注入的重要供给源;要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企业长期、稳定的股份持有人,发挥信号传递和价值引导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上市企业投资效率;要提高经济市场化水平,加强投资者保护等制度建设,为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上市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祝敏  宁金辉  苑泽明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逐渐重视企业的绿色发展。本文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具体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具体而言,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环保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会促进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增加环保投资。本文不仅有利于丰富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和环保投资的文献,还对拓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以助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洁  李忠海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克服因方程联立和变量遗漏所引起的内生性偏误后,机构投资者有助于促进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及改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报告的评分。(2)基金和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评级质量,且两者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比之下,其他非基金类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评级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加快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推动机构投资者规模不断壮大,是我国完善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颖  
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从单一创投组织形式的治理弊端出发,以联合创业投资团队中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的结构互补为切入点,基于1998—2018年有联合创业投资支持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对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共同持股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更高,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通过失败容忍和专业赋能缓解了创投双方的代理冲突,促进了差异化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发挥了互补性资源整合下的治理增值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在各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更低、非政府背景创投机构领投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关于机制渠道的相关论述。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效应在公司创投机构领投、被投资企业成熟度较高以及资本市场丰裕度较高时更显著。本研究从创业投资视角揭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治理相关因素,为构建富有成效和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菊  
本文以2011-2016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相比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直接促进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同时显著增强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