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0)
2023(17236)
2022(14758)
2021(13875)
2020(11506)
2019(26550)
2018(26091)
2017(50543)
2016(27116)
2015(30111)
2014(30144)
2013(29394)
2012(26555)
2011(23703)
2010(23289)
2009(20945)
2008(20222)
2007(17332)
2006(14647)
2005(12324)
作者
(75249)
(62660)
(62205)
(59451)
(39749)
(30129)
(28320)
(24679)
(23715)
(22051)
(21349)
(21109)
(19816)
(19459)
(19380)
(19144)
(18733)
(18673)
(17994)
(17818)
(15493)
(15183)
(15122)
(14357)
(13995)
(13845)
(13826)
(13698)
(12534)
(12373)
学科
(104554)
经济(104431)
管理(75889)
(74131)
(59524)
企业(59524)
方法(49845)
数学(43718)
数学方法(43093)
(30792)
(29001)
中国(27162)
业经(23361)
(22931)
地方(22836)
农业(21663)
理论(18197)
(17768)
贸易(17761)
(17700)
(17493)
财务(17414)
财务管理(17380)
(17231)
技术(16731)
(16514)
企业财务(16471)
环境(16103)
(14950)
银行(14909)
机构
学院(372814)
大学(372458)
管理(148339)
(144467)
经济(141340)
理学(130213)
理学院(128762)
管理学(126245)
管理学院(125568)
研究(120609)
中国(87537)
(77368)
科学(76647)
(65737)
(59291)
(59112)
业大(56594)
中心(55391)
研究所(54516)
财经(53644)
(52130)
(50556)
师范(50069)
(49035)
北京(47967)
农业(46377)
(44694)
经济学(44046)
(42727)
师范大学(40610)
基金
项目(268004)
科学(211461)
研究(195253)
基金(194722)
(170262)
国家(168856)
科学基金(145606)
社会(123040)
社会科(116550)
社会科学(116520)
(104772)
基金项目(103535)
自然(95393)
自然科(93181)
自然科学(93157)
自然科学基金(91437)
教育(91032)
(88469)
编号(79760)
资助(79563)
成果(63527)
重点(60220)
(59005)
(57034)
(55855)
课题(54456)
创新(52144)
科研(51709)
国家社会(50903)
教育部(50758)
期刊
(148271)
经济(148271)
研究(103198)
中国(65487)
学报(60247)
科学(55422)
(53298)
管理(51894)
(49862)
大学(46180)
教育(43805)
学学(43599)
农业(37360)
技术(33034)
(27459)
金融(27459)
业经(25719)
财经(25127)
经济研究(24203)
(21478)
问题(19276)
(18874)
图书(18394)
(18349)
科技(18130)
技术经济(16764)
理论(16728)
资源(16686)
商业(16310)
统计(15782)
共检索到516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巍  冯星  徐彬  
采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2009—2015年,利用基尼系数、贫困指标对中国区域性贫困现状进行测算,引入收入分布变迁因素,从均值、方差和残差三个维度对贫困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异质性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贫困作用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贫困人口难以继续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脱贫攻坚主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均衡和增强异质性资本积累来实现;中西部地区不仅能够继续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还可以在促进区域公平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完成脱贫攻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黎骅逸  王超  李锐  
文章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先基于A-F方法对我国多维贫困指数(MPI)进行测度和分解,其次利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对可能导致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异质性特征进行集中,估算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最后利用异质性处理效应(HTE)估计方法,从多维贫困视角对比分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并对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异质性贫困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对农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均下表现出显著的减贫效果,但由于人口异质性的客观存在,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的异质性也十分突出。在减贫效果的异质性分析中可以发现,对处于第一层级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减贫系数为-0.205,收入贫困的减贫系数为1.593;但对处于第五层级,陷入贫困概率最高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097,收入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530。此外,第二层级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层级每增加一级,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降低0.024,收入贫困的减贫效果降幅为0.243。表明林业扶贫政策对农户家庭的减贫效应随着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增加而减弱。而陷入贫困概率较高的农户家庭通常表现出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总抚养比等家庭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云波  贺坤  
本文以国家卫计委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收入贫困和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农民工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和识别,并从多个角度对测度识别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测度识别方法在贫困瞄准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贫困的瞄准性存在局限,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贫困的全貌和内涵,多维贫困识别能够弥补单维收入贫困识别瞄准性不强的短板,如果将收入维度纳入多维贫困识别矩阵,则能够显著提升多维贫困识别的覆盖率并降低对收入贫困的漏出率。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的扶贫实践中,精准扶贫效率的提升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多维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方法,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增强对贫困发生维度的瞄准性,有效提升精准扶贫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坤  周云波  
本文基于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Alkire-Foster贫困测度方法对农民工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比较,并对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按照区域和维度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基本能够摆脱现行标准下的收入贫困,但面临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状况;各个区域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程度普遍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对农民工多维贫困贡献最显著的是住房、健康和教育三个维度,收入维度对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状况影响微弱,农民工的贫困是多维贫困而不是收入贫困。因此,应尽快构建统一的多维贫困指标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的贡献度都排在前三位,但健康对于长期贫困人口的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暂时贫困;第三,总体看来,农村的多维贫困程度不仅高于城市,而且很多指标的贫困持续时间也要高于城市;第四,从四大区域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长期多维贫困程度要高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滨键  田景仁  孙红雨  
本文选取2010-2017年33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GMM模型,研究了政府补助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其盈利质量、营运管理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都呈现出正向的影响作用。然后,基于此进行了政府补助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参与精准扶贫的农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其盈利质量、发展能力、盈利能力都表现出了更强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由此提出以下建议:有效配置政府补助;为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农业上市公司提供政策保障;农业上市公司应积极加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葛宇航  马九杰  
缺乏资金是贫困户的核心特征,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为贫困户提供资金的两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减贫事业。本文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减贫绩效,并使用11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均能显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且在精准扶贫时期,无论是否考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财政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均显著好于金融扶贫;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增收的效果因扶贫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财政扶贫短期内更有利于边缘贫困户增收,而金融扶贫则更有利于深度贫困户增收且具有长期效应;金融扶贫能显著改善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财政扶贫会使多维贫困状况恶化;财政扶贫可以提升金融扶贫缓解多维贫困的效果,金融扶贫也可以抑制财政扶贫带来的多维贫困状况恶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玲玲  曾维忠  
[目的]为测算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其农村收入差距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文章使用2013年《四川省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运用离差法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具有显著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0.25分位数上,劳动能力及道路交通便捷度对农村收入差距具有非常显著的缩小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道路交通便捷度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逐渐减小,劳动能力的收入贫困差距缩小效应也变得不再显著。[结论]无论是在农村收入差距小还是大的贫困县,实施农村教育振兴政策均有助于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在农村收入差距较小的贫困县,在农村地区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积极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将有助于减小农村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玲玲  曾维忠  
[目的]为测算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其农村收入差距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文章使用2013年《四川省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运用离差法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贫困县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在所有分位数上均具有显著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0.25分位数上,劳动能力及道路交通便捷度对农村收入差距具有非常显著的缩小效应,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道路交通便捷度对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逐渐减小,劳动能力的收入贫困差距缩小效应也变得不再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雪  钟金萍  潘明清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锐  眭睦  吴比  
本文基于新时期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利用动态贫困理论分析了精确瞄准贫困人口、精确帮扶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机制,提出针对不同贫困动态类型的贫困农户进行动态识别,为其提供相适宜的、精细化的帮扶政策;针对当前非贫困但贫困脆弱性较高的群体,应完善风险防范和社会保障机制,阻止其返贫;建立针对贫困人口的动态追踪和退出机制,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实现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精准扶贫效率,发展和创新精准扶贫机制,按期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