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1)
2023(12883)
2022(10396)
2021(9539)
2020(7892)
2019(17908)
2018(17104)
2017(32503)
2016(17498)
2015(19368)
2014(19042)
2013(19198)
2012(17577)
2011(15771)
2010(15737)
2009(14696)
2008(14943)
2007(13207)
2006(11460)
2005(10926)
作者
(50131)
(42065)
(41738)
(39797)
(26927)
(20149)
(18932)
(16217)
(15793)
(14955)
(14546)
(13980)
(13839)
(13430)
(13425)
(12826)
(12520)
(12229)
(12054)
(11947)
(10394)
(10371)
(10160)
(9555)
(9482)
(9402)
(9336)
(9095)
(8449)
(8389)
学科
(84103)
(83857)
经济(83769)
(76454)
企业(76454)
管理(67383)
方法(38391)
数学(30348)
数学方法(30175)
(28972)
(28734)
业经(28164)
中国(22755)
(21134)
财务(21121)
财务管理(21099)
(20080)
企业财务(20072)
贸易(20066)
(19729)
农业(18953)
技术(17954)
(17028)
(15447)
(15090)
(14057)
(13409)
(13279)
理论(12869)
企业经济(12172)
机构
学院(260147)
大学(255232)
(122432)
经济(120688)
管理(104637)
理学(90066)
理学院(89242)
管理学(88312)
管理学院(87829)
研究(87485)
中国(71164)
(56147)
(53093)
科学(49342)
(46407)
财经(45034)
(43922)
(41254)
研究所(39608)
中心(38907)
经济学(38743)
(38161)
农业(36797)
业大(36788)
经济学院(35086)
北京(33502)
财经大学(33483)
(31138)
商学(31058)
商学院(30785)
基金
项目(169278)
科学(136146)
基金(127934)
研究(122980)
(111782)
国家(110857)
科学基金(96465)
社会(83374)
社会科(79482)
社会科学(79464)
基金项目(66236)
(63779)
自然(61163)
自然科(59878)
自然科学(59864)
自然科学基金(58953)
教育(54753)
(52950)
资助(52802)
编号(45931)
(39525)
(39284)
(38353)
重点(37969)
(36668)
国家社会(36431)
成果(35457)
创新(35097)
教育部(33922)
人文(33078)
期刊
(133478)
经济(133478)
研究(78669)
中国(49098)
(46842)
管理(44014)
(43587)
科学(37026)
学报(36876)
农业(30774)
大学(28838)
学学(27675)
(24474)
金融(24474)
财经(23613)
技术(23567)
经济研究(23104)
业经(22668)
(20516)
(20331)
教育(18589)
问题(17764)
(17598)
技术经济(16277)
世界(16139)
国际(14935)
现代(12836)
统计(12690)
财会(12583)
商业(12394)
共检索到39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汤二子  孙振  
生产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企业间所存在的主要异质性,基于生产率构建的新新贸易理论是目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前沿,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生产率悖论"的结论。本文将主要分析造成这种违背经典理论经验研究的主要原因,首先,重新设定企业异质性,即在生产率外再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来重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可以看出,仅仅利用企业产量而忽视产品质量计算的生产率可能会得出"生产率悖论",从而"生产率悖论"很可能只是一个计算问题;接着利用最新的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检验认为大部分行业的确存在"生产率悖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事实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生产率阈值,低效率企业涌入使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但企业生产率提升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缓解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阻碍,固定汇率制度不再对高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阻碍作用。企业产品细分层面数据的机制验证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达到固定汇率制度不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生产率阈值。因此,事实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生产率才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其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主要因素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本土制造业行业出口行为选择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需要适当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经典假设以适应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实际情境;中国的出口企业存在与新新贸易理论经典的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推论相背离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该"生产率悖论"现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以及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而愈发明显;在中国企业出口选择的决定因素中,除了生产率要素之外,还存在着如企业规模、创新能力等诸多其他要素,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出口行为选择上表现出动态的多重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方  
伴随着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兴起,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开始真正给予产品品质差异问题以足够的重视。引入产品品质差异,在生产率和产品品质双重异质性框架下重新剖析企业出口行为选择、出口价格决定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异质性贸易理论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都得到许多创新性观点。与此同时,为克服以单位价格衡量企业出口产品品质进行经验分析的缺陷,多种出口产品品质的测算方法得到开发,如直接估计法、品质调整价格指数法和反推法等。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文献,并对相关的经验研究和出口产品品质的测算方法进行比较性评述,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蕾  尹翔硕  
本文从贸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由于国内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因此在国内市场经营的固定贸易成本甚至超过出口固定成本。本文拓展了Melitz(2003)的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基于logit(probit)模型,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制造业整体样本及纺织服装制造业样本进行检验,分析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市场选择的主要因素。国外市场更低的销售费用促进了企业出口,不同市场的贸易成本差异会对企业市场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霍伟东  王明彬  
本文通过参数和半参数的方法对中国1998—2007年的制造业生产率进行估计并做横向对比。在分行业考察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后发现:(1)半参数的估计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同时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带来的估计结果有偏的问题,并且OP法优于LP法;(2)从总体来看,除沿用前人将资本和劳动贡献率分别赋值1/3和2/3的方法证实了"生产率悖论"存在外,在其他相对更为准确的估计方法下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均高于非出口企业;(3)样本初期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高于非出口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出口企业追赶并超过了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呈现部分行业在特定年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情形。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这一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唐宜红  李兵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国情,修改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的一个主要假设,将国内市场细分为本市市场、本省市场、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并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进入成本组合中,不同效率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次序。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销售到国内外省市场的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资本劳动比等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因素之后,中国市场分割仍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本文从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企业生产率测算方法、企业生产率测算关键数据的选择以及企业价格指数缺失处理四个方面讨论企业生产率的测算问题。随着企业异质性理论发展和企业数据库的应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企业层面。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宏观层面生产率研究主要是分析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原因,并不强调从微观加总得到总量TFP增长率。(2)面板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军  刘海云  
本文分析了Meltiz模型的情境条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是与其三大前提假设紧密相关的。中国情境下,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与外商投资相关的企业、生而国际化的企业、先有本土市场而后国际化的企业,它们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源不只是生产率异质性,而是存在差异的企业区位、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创新、品牌、企业性质、企业级别、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成长率等多重异质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在多个细分行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生产率差异不能有效解释出口企业竞争力,而多重异质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是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来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以往的研究使用行业或者地区价格指数平减货币变量时忽视了企业定价异质性,可能导致价格偏误。通过匹配2007-2010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企业财务层面的数据和进出口产品层面的交易信息,计算企业层面的价格指数,以考虑定价异质性。以此重新分析国际贸易与多产品进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关系,分别考察国际贸易的生产率溢价、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结果发现,使用行业价格指数平减低估了国际贸易的生产率溢价;相对于使用行业价格指数平减,使用企业价格指数平减时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更明显,但无论采用何种价格指数,进口自我选择效应都不存在;只有在使用企业价格指数平减时,出口学习效应才存在,但使用两种价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浩  吕锦莎  
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集群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对集群内外企业的出口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集群内企业出口参与决策"生产率悖论"的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该悖论的原因来自于产业集群引发的出口溢出效应,其中示范/模仿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集群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均有改善作用;出口信息溢出效应则只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而对集约边际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民  沈琪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已被经验研究所广泛证实,但至今仍未有理论层面的解释。本文通过修正企业异质性理论假设,加入针对中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构建了两国三区垄断竞争模型,开创性地将市场分割和融资约束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证明了市场分割下会产生出"重出口而轻内销"的中国特有的特殊企业类型,融资约束会加剧贸易扭曲现象,并直接形成过度出口,进而最终导致形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逯建  杨彬永  孙楚仁  
文章基于Melitz异质性企业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基于省份、行业、地区层面数据检验了铁路提速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提速会显著影响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铁路运行时间的缩短会导致各省份和各行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分布集中度减小。在考虑了行业与地区差异以及引入控制变量等因素后,铁路提速后的生产率分布比提速前更加分散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包群  叶宁华  邵敏  
出口学习效应对出口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已有文献的共同缺陷在于假设均质性因果关系,从而忽略了企业出口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引入异质性因果推断,采用匹配倍差法对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变化进行了细致考察,研究结论支持了出口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总体而言,企业出口未能明显提高生产率,相反出现了负向的出口学习效果。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高出口倾向度的外资企业,且在考虑了不同时期区间、行业特性与企业所在地理区位、外资来源地以及出口模式等之后结果仍然稳健。本文揭示了由于中国出口企业长期以来采取数量扩张的模式,企业出口产生的学习收益实际相对有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青  
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异质性企业出口和生产率的关系可以用两种假说来概括——"自我选择出口"和"出口导致增长"。文章回顾了十多年来学者们用各个国家的企业数据对这两种假说的验证,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实证结果的原因等,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原因进行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