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2)
- 2023(15430)
- 2022(12795)
- 2021(12042)
- 2020(10193)
- 2019(22865)
- 2018(22272)
- 2017(43285)
- 2016(22547)
- 2015(24816)
- 2014(24077)
- 2013(23295)
- 2012(21215)
- 2011(18767)
- 2010(18584)
- 2009(17044)
- 2008(16773)
- 2007(14644)
- 2006(12387)
- 2005(10940)
- 学科
- 济(92474)
- 经济(92381)
- 管理(71682)
- 业(70269)
- 企(61436)
- 企业(61436)
- 方法(45178)
- 数学(38817)
- 数学方法(38347)
- 财(26158)
- 中国(23764)
- 农(21539)
- 业经(20606)
- 技术(19704)
- 学(18054)
- 制(17839)
- 务(17581)
- 财务(17541)
- 财务管理(17514)
- 理论(16982)
- 企业财务(16829)
- 贸(16152)
- 贸易(16137)
- 融(16083)
- 金融(16082)
- 银(15987)
- 银行(15968)
- 易(15669)
- 行(15268)
- 地方(14973)
- 机构
- 大学(314597)
- 学院(311602)
- 济(134122)
- 经济(131608)
- 管理(127672)
- 理学(111514)
- 理学院(110388)
- 管理学(108600)
- 管理学院(107991)
- 研究(98519)
- 中国(77070)
- 京(63564)
- 财(63446)
- 科学(56441)
- 财经(51357)
- 经(47060)
- 中心(46807)
- 所(46538)
- 江(44559)
- 农(44194)
- 业大(42738)
- 经济学(42466)
- 研究所(41962)
- 北京(39094)
- 财经大学(38933)
- 范(38459)
- 经济学院(38320)
- 师范(38084)
- 院(36067)
- 商学(35959)
- 基金
- 项目(215710)
- 科学(174575)
- 基金(162389)
- 研究(157333)
- 家(140792)
- 国家(139635)
- 科学基金(123271)
- 社会(104692)
- 社会科(99477)
- 社会科学(99453)
- 基金项目(85937)
- 省(82664)
- 自然(80115)
- 自然科(78489)
- 自然科学(78471)
- 自然科学基金(77138)
- 教育(73668)
- 划(69605)
- 资助(65011)
- 编号(60907)
- 创(49914)
- 部(49181)
- 重点(47980)
- 成果(47803)
- 创新(45874)
- 发(44728)
- 国家社会(44521)
- 教育部(43562)
- 人文(42510)
- 科研(41615)
共检索到453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剑兵 李娜
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探究公司治理框架下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差异化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1)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于双元创新投资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更有利于双元创新投资;(2)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决策者注意力资源配置,使其更注重探索性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基于市场迎合动机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且当管理层业绩和外部监管压力较大时,其对开发性创新投资的迎合动机更明显;(3)专注型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和激励管理层、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作用于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丰富投资者情绪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未得到验证;(4)产业政策有助于增强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对决策者注意力的影响,使其更专注于探索性创新投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时型机构投资者的开发性创新迎合投资动机。研究结论为理解机构投资者差异化治理角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群鹏 程松松
现有研究强调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反应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其对企业内部创新活动的影响。基于2012—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市的1 061个样本企业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显著正相关,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与探索式创新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与利用式创新之间关系不显著。最后,对相关结论进行了讨论,并对未通过检验的假设关系做出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梦 孟勇
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社交网络文本为投资者文本情绪的度量提供了新渠道。目前,关于文本情绪分析的研究主要基于单个文本,而基于单位时间内多文本和多用户相融合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多文本信息、用户社交信息与情绪时间序列相结合,提出时间和用户双重注意力机制下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对投资者文本情绪度量指标进行分类和预测。采用该模型对来自东方财富网行业吧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同词汇分类字典法和时间注意力机制下的LSTM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立足于投资者认知特征的视角,探讨投资者注意力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投资不足,但是这种效果并不体现在对投资过度的抑制方面。进一步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企业投资过度时,投资者注意力的强化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但在投资不足时此现象并没有出现。当加入外部融资作为控制变量时,投资者注意力与投资效率之间相关系数的显著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投资者注意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是通过外部融资的路径实现的。此外,市场化程度高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弥补投资者注意力的稀缺。
关键词:
投资者注意力 投资效率 市场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李雪 向诚
基于行业极端收益率事件度量公司受机构投资者关注程度的外生变动,通过研究这一变动与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和形式的关联,克服机构持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内生性问题,检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以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机构投资者因外生事件分心而降低对公司的关注时,公司会增加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减少成本更高但更为隐蔽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表明,监督作用更强的机构投资者分心时造成的影响更大,内外部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受到机构分心效应的影响更大,机构分心时减少对公司的调研频率是导致公司盈余管理策略变动的可能影响路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有限关注 盈余管理 分心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卫武 易志伟
以2011—2015年中国沪深A股1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和高管团队断层线强度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的注意力配置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任期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高管团队的断层线负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高管团队的注意力配置对其异质性、断层线与企业创新战略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卫武 易志伟
以2011—2015年中国沪深A股1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和高管团队断层线强度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的注意力配置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任期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高管团队的断层线负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高管团队的注意力配置对其异质性、断层线与企业创新战略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卫武 易志伟
以2011—2015年中国沪深A股1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和高管团队断层线强度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的注意力配置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任期异质性和职能背景异质性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高管团队的断层线负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高管团队的注意力配置对其异质性、断层线与企业创新战略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杨李华
基于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关系,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影响的路径是干预管理层变动、左右董事会决议。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型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财务型机构投资者遏制企业创新。究其原因,战略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降低管理层人员流失风险,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而财务型机构投资者会增加管理层流失,降低董事会决策效率。上市企业应当积极引入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鼓励专业的机构参与公司的创新决策,但同时也要积极防范门口的"野蛮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慧 卫武
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理论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众创空间战略行动及竞争优势的生成机制,核心框架为“关注-解释-行动”。研究发现:(1)不同职能背景的众创空间管理者对于环境的选择性关注会促成管理者创业环境型注意导向和行业技术型注意导向两种注意力导向;(2)两种注意导向通过对应的跨层行动构建过程来影响众创空间组织战略行动;(3)平台型组织战略促进众创空间产生资源整合能力和网络广度优势,专业化组织战略促进众创空间形成资源延深能力和网络深度优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张珂珂
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促进其双元创新水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水平。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非科技型企业来说,购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其双元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有效。文章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为企业提高双元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豪 胡艳
近期,我国股市呈现"猴市"回归态势。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对"猴市"回归具有重大影响。投资者注意力立足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能合理解释这类异象,真实了解证券市场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本文从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价值效应和测度指标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意在理清现有研究的侧重点和不足。最后在承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豪 胡艳
本文以2010-2014年创业板新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审计质量、投资者注意力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审计质量和投资者注意力均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在新股发行中,审计质量更多的发挥信号传递作用,推动了首发新股的抑价率,这一过程受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审计质量高的新股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目光,从而导致更高的抑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豪 胡艳
本文以2010~2014年间深市中小板的32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投资者注意力与IPO抑价间的关系;同时用百度新闻搜索的媒体报道数量作为衡量媒体关注度的指标,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与投资者注意力对IPO抑价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注意力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引入媒体关注度与投资者注意力的交互项后,媒体报道具有调节投资者注意力对IPO抑价影响的功能。据此,为完善IPO制度,本文提出建议:一方面,监管部门要重视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参与者和股票定价的影响,发挥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利用新闻媒体择时向投资者披露利好信息,提升企业形象,增强融资能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权小锋 尹洪英
根据传统的"信息含量"(information content)理论,股票信息一旦进入市场就会立即被股价所充分吸收。但事实上,资本市场中任何信息要引起股价的反应首先要引起投资者的注意。长期以来,金融甚至行为金融的研究忽视了这个客观事实和前提条件。本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投资者注意力的分配作为切入点,对投资者注意力与投资者交易行为、资产定价及内部人自利择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述评。综合来看,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拓展了行为金融的分析视角,引发投资者注意力与资产价格变动、投资者注意力与投资者交易行为,以及投资者注意力与内部人的财务行为等的研究。因此,深化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