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7)
- 2023(10977)
- 2022(9013)
- 2021(8194)
- 2020(7043)
- 2019(15312)
- 2018(15141)
- 2017(29187)
- 2016(15473)
- 2015(16794)
- 2014(16219)
- 2013(16218)
- 2012(14643)
- 2011(12739)
- 2010(13018)
- 2009(12278)
- 2008(12680)
- 2007(11741)
- 2006(10220)
- 2005(9579)
- 学科
- 业(83871)
- 企(79499)
- 企业(79499)
- 济(69626)
- 经济(69560)
- 管理(65526)
- 方法(30813)
- 业经(27303)
- 财(25782)
- 技术(22961)
- 数学(22546)
- 数学方法(22380)
- 农(21561)
- 务(21184)
- 财务(21169)
- 财务管理(21154)
- 企业财务(20167)
- 农业(16339)
- 中国(15768)
- 制(15492)
- 技术管理(14400)
- 理论(14163)
- 策(13975)
- 划(13592)
- 和(12595)
- 企业经济(12398)
- 经营(11986)
- 体(11888)
- 银(10800)
- 银行(10783)
- 机构
- 学院(223506)
- 大学(217154)
- 济(97996)
- 经济(96245)
- 管理(93988)
- 理学(80424)
- 理学院(79733)
- 管理学(78819)
- 管理学院(78383)
- 研究(68657)
- 中国(55736)
- 财(46779)
- 京(44600)
- 科学(39255)
- 财经(36849)
- 农(36508)
- 江(35105)
- 所(34054)
- 经(33490)
- 中心(31705)
- 业大(30850)
- 研究所(30348)
- 经济学(29072)
- 农业(28516)
- 商学(28134)
- 商学院(27894)
- 北京(27805)
- 州(27586)
- 财经大学(27136)
- 经济学院(26270)
- 基金
- 项目(143477)
- 科学(116051)
- 研究(106264)
- 基金(106065)
- 家(91507)
- 国家(90667)
- 科学基金(80569)
- 社会(70071)
- 社会科(66724)
- 社会科学(66710)
- 省(57805)
- 基金项目(56094)
- 自然(51816)
- 自然科(50779)
- 自然科学(50767)
- 自然科学基金(50011)
- 教育(47613)
- 划(46457)
- 资助(42164)
- 编号(40880)
- 创(37368)
- 业(36214)
- 创新(33788)
- 部(31763)
- 重点(31736)
- 成果(31297)
- 发(30857)
- 国家社会(29379)
- 制(28982)
- 性(28224)
- 期刊
- 济(111967)
- 经济(111967)
- 研究(65423)
- 中国(45287)
- 管理(43165)
- 财(41641)
- 农(34286)
- 科学(30247)
- 学报(29211)
- 技术(24322)
- 农业(23765)
- 大学(23242)
- 融(23055)
- 金融(23055)
- 学学(22371)
- 业经(19706)
- 教育(19542)
- 财经(19328)
- 经济研究(17792)
- 经(16800)
- 业(16015)
- 技术经济(15999)
- 问题(13872)
- 科技(13114)
- 财会(13065)
- 现代(12125)
- 贸(11747)
- 商业(11361)
- 世界(11077)
- 会计(10796)
共检索到340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颖
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从单一创投组织形式的治理弊端出发,以联合创业投资团队中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的结构互补为切入点,基于1998—2018年有联合创业投资支持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对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共同持股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更高,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通过失败容忍和专业赋能缓解了创投双方的代理冲突,促进了差异化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发挥了互补性资源整合下的治理增值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在各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更低、非政府背景创投机构领投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关于机制渠道的相关论述。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效应在公司创投机构领投、被投资企业成熟度较高以及资本市场丰裕度较高时更显著。本研究从创业投资视角揭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治理相关因素,为构建富有成效和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向海燕 高原
以2016—2019年公司风险投资(CVC)支持的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CVC联合投资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CVC单独投资的企业,CVC联合投资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联合投资成员持股比例的差异显著抑制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联合投资成员产权性质的多元化显著促进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联合投资成员母公司的行业异质性促进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联合投资成员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行业相似度不利于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CVC联合投资 异质性 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琳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不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的不断增大,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的效率的提升,即两者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由于其异质性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即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而稳健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有效增强高管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璘琳
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产业性质对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绩效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企业创新绩效会推动市场业绩增长,反之,持续良好的市场业绩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益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共同作用,显著影响企业价值。产业性质不会改变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影响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相关性,但作用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应结合产业性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打造企业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芳慧 吕沙 苏美玲
本文以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高管团队结构-决策-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从技术创新投入中介效应角度,剖析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二者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年龄、任期和教育背景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相关性;技术创新投入在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区分企业性质进一步研究显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异质性特征 创新投入 企业价值 产权性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华 赖明勇 柒江艺
将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同时纳入本文分析框架,充分考虑包括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特征等异质性问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Probit随机效应模型控制个体非观测异质性可能带来的估计偏误,本文采用中国1548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决定机制。不同于大量采用宏观数据的研究结论,本文并没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证据;相比之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对中国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外资占比较高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匮乏;而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扮演着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伟 程俊杰 敬佳琪
本文采用2000-2011年6月我国有创投投资的上市企业第一轮融资采用联合投资的数据,考察了在我国联合创业投资中领投机构的特质、合作模式及合作成员异质性对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联合创业投资中领投机构的投资经验和先前投资绩效与投资回报水平显著正相关;"混合型"联合创业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报水平显著低于"纯粹型"联合创业投资,而联合投资回报水平与是否有外资类创投机构参与无关;联合创业投资合作成员投资经验的异质性与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合作成员所属类型的异质性与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联合创业投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同时也对联合创业投资中合作伙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谷靖 吴宗耀
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3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基于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研究政府财政补贴对创新投入与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财政补贴对创新模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即财政补贴对探索式创新有激励作用,而对开发式创新没有作用;控制权私有收益对财政补贴与创新投入之间有负向调节作用;控制权私有收益对财政补贴与探索式创新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而控制权私有收益对财政补贴与开发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不起作用。
关键词:
财政补贴 创新投入 创新模式 代理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驰 吴萱
基于新异质性贸易理论,分析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特征对企业资源配置和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市场效应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考虑企业内外部异质性,发现贸易自由化与不同属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东部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存在显著技术溢出创新提升。鉴于此,应充分结合贸易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的影响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降低进入壁垒,优化市场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冰 王弘颖
作为创新扩散的主体,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企业间的差异导致了技术创新扩散程度的不同。为了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技术扩散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企业异质性对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企业异质性对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18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自身性质、企业技术创新的获得渠道、企业技术交流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企业的合作程度对技术创新扩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证明了企业异质性对技术创新扩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扩散绩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企业性质 企业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 麻环宇
高管团队在企业行为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是内嵌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式制度。文章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高管团队异质性、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纳入一个分析框架,系统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年龄异质性、学历异质性和社会资本异质性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作用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本文探讨了异质性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我们构建了企业出口、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函数形式建立了计量模型。基于2005-2007年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biprobit、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等模型对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和创新的决策及其联动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出口市场冲击是影响企业自选择行为的异质性因素;投资决策的回报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自选择做出该投资决策以获得更大利润。我们的研究从理论和实...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出口 技术创新 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 韩媛媛 赵金亮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特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进行了拓展,同时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考察了多维度异质性特征、出口等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TFP因素对所有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自选择"效应;(2)出口参与因素显著提高了各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但出口密度因素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并不明显;(3)其他影响因素如企业规模、人力资本等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决策中表现各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杨李华
基于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关系,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影响的路径是干预管理层变动、左右董事会决议。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型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财务型机构投资者遏制企业创新。究其原因,战略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降低管理层人员流失风险,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而财务型机构投资者会增加管理层流失,降低董事会决策效率。上市企业应当积极引入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鼓励专业的机构参与公司的创新决策,但同时也要积极防范门口的"野蛮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韦施威 杜金岷 吴文洋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不同期限机构投资者的实证检验
异质机构持股、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
国有产权性质下高管权力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异质性创新动机视角
异质性视角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工业企业的证据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创业板的经验数据
市场多层驱动下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对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
环保投入、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长短期异质性影响的研究视角
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合力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识别、保障条件分析与异质性检验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异质性竞争战略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