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1)
- 2023(12186)
- 2022(10235)
- 2021(9246)
- 2020(7928)
- 2019(17676)
- 2018(17722)
- 2017(33978)
- 2016(18691)
- 2015(20649)
- 2014(20827)
- 2013(20095)
- 2012(18562)
- 2011(16827)
- 2010(16876)
- 2009(15767)
- 2008(15694)
- 2007(14142)
- 2006(12257)
- 2005(11208)
- 学科
- 济(75806)
- 经济(75682)
- 管理(59913)
- 业(52753)
- 企(44623)
- 企业(44623)
- 方法(35169)
- 数学(31428)
- 数学方法(31184)
- 财(26992)
- 制(22197)
- 中国(20446)
- 农(19640)
- 体(16771)
- 业经(16503)
- 融(14908)
- 金融(14901)
- 银(14813)
- 银行(14789)
- 务(14724)
- 财务(14690)
- 财务管理(14648)
- 学(14611)
- 地方(14288)
- 行(14147)
- 企业财务(14077)
- 体制(13102)
- 农业(12546)
- 贸(12025)
- 贸易(12022)
- 机构
- 大学(264764)
- 学院(262271)
- 济(111636)
- 经济(109403)
- 管理(98975)
- 研究(88385)
- 理学(85495)
- 理学院(84603)
- 管理学(83347)
- 管理学院(82820)
- 中国(67465)
- 财(59896)
- 京(54321)
- 科学(50896)
- 财经(46221)
- 所(43790)
- 农(43531)
- 经(42179)
- 中心(40706)
- 江(40501)
- 研究所(39225)
- 业大(37196)
- 经济学(36831)
- 财经大学(34626)
- 农业(33890)
- 北京(33604)
- 经济学院(33376)
- 范(32571)
- 院(32358)
- 师范(32170)
- 基金
- 项目(176450)
- 科学(140603)
- 基金(131239)
- 研究(129436)
- 家(114426)
- 国家(113519)
- 科学基金(97942)
- 社会(85546)
- 社会科(81309)
- 社会科学(81291)
- 基金项目(68526)
- 省(67924)
- 自然(61651)
- 教育(61128)
- 自然科(60288)
- 自然科学(60271)
- 自然科学基金(59260)
- 划(57216)
- 资助(53675)
- 编号(50004)
- 成果(42273)
- 部(41178)
- 重点(39913)
- 制(38274)
- 创(37100)
- 国家社会(36935)
- 发(36702)
- 教育部(36089)
- 课题(36071)
- 性(35001)
共检索到396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锦亮
本文基于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两类分权改革,检验了异质性分权的污染效应。结果显示:经济分权改革后试点县面临更高增长目标,污染企业规模和程度均显著增加,环境执法力度与污染治理投资显著降低,从而加剧了辖区污染水平。与此对应,财政分权改革后试点县增长速度放缓,财政压力减轻,环境执法力度和污染治理投资显著增加,辖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当转变传统的适应高速经济增长的政府管理体制,融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有序推进分权改革,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岩霞 于军 崔静
经济有效性目标是政府采购的首选目标,它要求以最低的成本采购到质量合乎要求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市、县政府采购联合体系,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坚
规范市县政府行为控制非农用地供应总量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经济研究所博士许坚一级市场上的土地地供给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行为。非农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过大,主要是由市、县政府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实行总量控制,首先必须从规范市、县政府行为做起。土地管理什么问题最大?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明昂 尹俊烨 罗宇
在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聚焦共同富裕的发展背景下,如何通过更好的财政机制有效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提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县域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准实验,研究财政分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显著降低了县域内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引致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扭曲了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和财政支出行为,进而导致企业避税增加和融资约束加剧,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以"强县扩权"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间的分权化运动,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在维护市场联邦制、政治锦标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行政分权的特点、方式,以及县域经济在中国现阶段的重要性等方面,构建内生政府分权理论予以解释。同时,本文也对政府间分权主体和分权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省政府对县(市)的分权有其必然性,并且"省直管县"是政治交易成本最低的一种分权方式。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分权 行政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须重塑经济增长的投资动能。本文以2004年中央投资审批体制改革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考察了投资管制调整的投资效应。研究发现,投资审批体制改革导致投资管制程度放松,促进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投资扩张。投资管制程度放松的投资效应在规模相对小和获得政府补贴相对少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而且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效率相对低的地区更为明显,表明管制程度放松压缩了地方政府及官员干预和控制企业投资的空间。本文研究还发现投资审批体制改革具有投资效率提升的效果。本文验证了放松管制所具有的积极的经济效应,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思路。
关键词:
投资审批体制改革 投资增长 双重差分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行 马延柏 张艳秋
构建政府、企业、民众参与的环境共治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策略性规制进行量化,以2011—2020年A股重污染企业为样本,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纳入研究框架,分析策略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治理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随着政府文件中策略性规制信号的释放,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投资也有所放缓,地方的策略性规制消解了企业的环境治理投资。同时,在环境共治体系中,中央政府政策基调、公众监督在两者关系上起到调节作用。异质性效应显示,在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非外资持股的重污染企业中策略性规制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策略性环境规制 环境治理投资 环境共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辉 杨烨
从财政分权视角切入,使用动态固定效应和门槛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异质性的影响。主要结论:(1)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与具有单向外溢性质的水污染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具有双向外溢性的大气污染呈"U"型曲线关系;(2)财政分权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两个门槛值为0.4506和0.6471,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门槛值为0.5275和0.7609;(3)外资利用、经济发展和财政分权的门槛效应会改变"U"型曲线的"拐点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异质性 门槛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辉 杨烨
从财政分权视角切入,使用动态固定效应和门槛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异质性的影响。主要结论:(1)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与具有单向外溢性质的水污染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具有双向外溢性的大气污染呈"U"型曲线关系;(2)财政分权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两个门槛值为0.4506和0.6471,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门槛值为0.5275和0.7609;(3)外资利用、经济发展和财政分权的门槛效应会改变"U"型曲线的"拐点值"位置,并且在这三种门槛条件下,财政分权与其他环境污染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效应对各污染物的作用方向不同,揭示了其与环境污染非线性关系的实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异质性 门槛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仁杰 张家凯
本文基于“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改革,研究了司法机构独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司法体制改革能显著提高企业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胜诉率和法院案件审理能力,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于国有企业,地方司法体制改革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会促进金融发展和改善企业融资,减少企业贿赂支出并促进长期投资和研发支出增长,这表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可以实现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步推进。
关键词:
地方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去地方化 企业投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鑫 张书敏 窦炜
文章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地方国有并购重组企业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治理监督作用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审计改革能够显著提升政府审计的治理监督作用,提高地方国有企业并购交易中的业绩承诺可靠性;(2)基于地方审计改革力度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和经费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力度越大,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业绩承诺的监管效果越好;(3)在地方审计改革监督效果提升的作用渠道分析中,政府审计能够通过加强其对违规问题的揭示和处罚更好地治理并购业绩承诺可靠性问题,但相关建议和指导并未能发挥显著的强化作用;(4)就地方审计改革对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机制而言,政府审计能够从业绩“失诺”现象产生的动因及显性表征切入,通过对并购溢价和大股东减持问题的治理,促进业绩承诺可靠性的提高。文章为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民 陈霞 吴金光
基于2003~2013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衡量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从异质性和动态效应两方面分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存在时间惯性和正向的空间溢出特征;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起到明显的"竞次"效应,且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升,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恶化。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包含环境质量的综合政绩考核机制、优化分权制度、提高外资准入门槛等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惠珍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13年中国287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中国环境污染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通过结构效应和替代效应降低了中国环境污染,而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了环境污染;地方财政支出中提高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增加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而提高社会服务性支出占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最后,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改革目前地方政府单一型的激励机制,将生态效...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支出 环境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