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3)
- 2023(19711)
- 2022(16731)
- 2021(15491)
- 2020(13032)
- 2019(29299)
- 2018(29336)
- 2017(55641)
- 2016(30842)
- 2015(34205)
- 2014(34172)
- 2013(33749)
- 2012(30960)
- 2011(27826)
- 2010(27850)
- 2009(25719)
- 2008(25542)
- 2007(22914)
- 2006(20321)
- 2005(17888)
- 学科
- 济(119846)
- 经济(119688)
- 业(109120)
- 管理(95988)
- 企(90390)
- 企业(90390)
- 方法(53410)
- 农(49529)
- 数学(43310)
- 数学方法(42837)
- 业经(35785)
- 财(35480)
- 农业(32935)
- 中国(31394)
- 学(26731)
- 制(25645)
- 技术(24695)
- 务(24592)
- 财务(24512)
- 财务管理(24478)
- 理论(23574)
- 企业财务(23254)
- 地方(22061)
- 贸(21587)
- 贸易(21578)
- 易(20990)
- 和(20505)
- 体(19529)
- 策(19131)
- 划(19095)
- 机构
- 学院(441332)
- 大学(435590)
- 管理(172177)
- 济(172074)
- 经济(168371)
- 理学(148693)
- 理学院(147060)
- 研究(146950)
- 管理学(144464)
- 管理学院(143678)
- 中国(110731)
- 科学(94997)
- 农(93872)
- 京(92712)
- 财(78138)
- 所(75904)
- 业大(75421)
- 农业(73272)
- 研究所(69381)
- 江(67262)
- 中心(67124)
- 财经(62572)
- 北京(57717)
- 经(57000)
- 范(55684)
- 师范(54962)
- 州(53488)
- 院(52626)
- 经济学(50342)
- 技术(49804)
- 基金
- 项目(301412)
- 科学(235112)
- 基金(216804)
- 研究(215533)
- 家(191900)
- 国家(190194)
- 科学基金(161990)
- 社会(134529)
- 社会科(127103)
- 社会科学(127066)
- 省(120725)
- 基金项目(115374)
- 自然(107471)
- 自然科(105006)
- 自然科学(104975)
- 自然科学基金(103119)
- 划(100641)
- 教育(98677)
- 资助(88526)
- 编号(87780)
- 成果(69927)
- 重点(67622)
- 部(65264)
- 创(64442)
- 发(64375)
- 课题(60616)
- 创新(59763)
- 科研(57901)
- 业(57295)
- 计划(56335)
- 期刊
- 济(194073)
- 经济(194073)
- 研究(123020)
- 农(90591)
- 中国(87957)
- 学报(79412)
- 科学(69939)
- 管理(64260)
- 财(61446)
- 农业(61055)
- 大学(59160)
- 学学(56481)
- 教育(48799)
- 技术(40070)
- 融(39058)
- 金融(39058)
- 业经(37113)
- 业(32312)
- 财经(30650)
- 经济研究(29147)
- 经(26298)
- 问题(25765)
- 版(23978)
- 科技(23150)
- 技术经济(22738)
- 业大(22004)
- 现代(19824)
- 商业(19620)
- 理论(19202)
- 图书(19104)
共检索到64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丽萍 孙炜琳 刘丽 姜茜
[目的]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该文利用河北省436户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选择五项绿色农业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生物防治、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基于培训主体异质性视角,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公益性和市场性两种不同性质农技培训主体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基于技术异质性视角,运用二元Probit 模型分析两种不同性质主体对农户不同类型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农技培训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其中公益性主体开展的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针对不同绿色农业技术,不同性质主体开展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对商业化程度较高、有用性、易用性、适用性较高的技术(生物防治、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市场性主体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于有用性、易用性和适用性不高的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水肥一体化),公益性主体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应加大农业绿色技术培训的普及力度,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市场主体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培训体系,提高农业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建立农业技术培训的跟踪服务机制,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晓康 刘天军 黄腾 袁雪霈
目前我国由于农户化肥施用不当所导致的面源污染严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政府大力推广的绿色农业技术有助于改善这种局面。基于我国苹果主产区陕、甘、鲁、豫1 079个样本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鉴舒尔茨农户"有限理性"理论分析框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态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运用ESR模型考察农户采纳该技术所带来的农业收入变化。研究发现:(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不足,74%的样本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的样本农户经历测土但并未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只有19%的样本农户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2)多重因素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3)农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户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技术可提高年均农业收入的比例为8%。政府应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给予农户技术政策补贴、提高农户技术认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安华 刘同山 孔祥智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加速和农民合作社的涌现,我国农户的异质性不断提高。本文将农户是否流转土地、是否加入合作社视为农户异质性的重要表现,考察其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基于鲁晋宁三省1 039户农户数据,构建了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进行计量分析,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租入土地不会显著影响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参与,但加入合作社会让农户参加更多培训。具体而言,租入土地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期望次数是不租入土地农户的1.04倍,而加入合作社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期望次数是未加入合作社农户的2.11倍。当前农业技术培训过于大众化造成的低瞄准性,是租入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户没有对培训表现出更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陈雪婷 杨彩艳
[目的]农户作为生态农业技术最直接的采纳者,其对生态农业技术有着独立的选择权,农户是否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直接影响到该技术的推广效率。稻虾共养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相协调,该技术符合生态农业技术的要求。因此,文章以稻虾共养技术为例,通过分析江苏省和湖北省稻虾共养技术推广情况,以期提高农户对稻虾共养技术的采纳行为,并重点从政府培训、农户技术认知、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和社会网络等5个方面研究其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的影响。[方法] 基于江苏省和湖北省共612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实证分析了政府培训、技术认知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1)政府培训次数和政府培训有效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培训及时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培训有效性可以提高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其技术应用风险,最终促使农户产生技术采纳行为;(3)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和耕地块数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政府培训能够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并且政府通过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知,进而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丽萍 刘丽 孙炜琳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存在现行推广方式单一、使用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文章基于河北省436个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构建二元Probit模型,探讨政府支持对农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实证分析以“政策了解度”和“信息易得性”表征的技术认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政府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其中政府宣传、政府培训均可促进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第二,技术认知在政府支持对农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效应占比为37.73%。第三,政府支持对农户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影响可通过提高技术认知这一路径进行传导,即存在着“政府支持-技术认知-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传导机制。据此得出政策启示:应着力落实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等政策激励措施对农户的政策效力,注重提升农户的技术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农户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积极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力 冯建铭 曹光乔
本研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研究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结果表明: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并未促使农户降低化肥的实际施用量,这主要是因为现行推广措施仅能促进农户采用配方肥,但未能促使农户进行科学施肥,而科学施肥是保证化肥减量的关键。二是农户是否采用配方肥主要受技术推广措施的影响,但其是否进行科学施肥主要受劳动力因素的约束,家庭农业劳动供给越多,农户越可能采取科学施肥。三是劳动力供给对技术推广存在调节效应,技术推广措施能显著促进家庭农业劳动供给充足的农户采取科学施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磊 罗晨豪 刘宇荧 傅新红
[目的]基于农业技术培训主体异质性的视角,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利用四川省836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进行检验。[方法]运用Oprobit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工具变量法(IV-Oprobit)进行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结果](1)农技培训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培训每增加1次,其采纳有机肥施用等五种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提升3.1%;(2)不同培训主体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具有差异化,以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经营性主体培训对农户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最明显,政府农技部门公益性主体培训整体效果优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准公益性主体;(3)上述影响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网络及种植规模的农户群体中也存在明显异质性。[结论]三类主体开展培训均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民合作社等经营性主体培训效果最明显。据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农业推广培训体系、鼓励农民合作社等经营性主体开展农技培训、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技推广培训体系紧密结合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雨寒 姜维军 颜廷武
推行生态耕种对保护耕地质量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处理poisson模型,探究参与技术培训对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的影响效应及路径。结果表明:1)参与技术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相比未参与培训,参与培训的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技术数量上升1.124倍,参与培训的农户若不参与培训,其采纳生态耕种技术数量将会下降24.9%。2)农户技术培训参与率正向促进其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农户技术培训参与率每增加一单位,其生态耕种技术采纳数量将提高1.445倍。3)参与技术培训通过生态认知和技术认知间接影响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因此,政府应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的供给,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借助农业合作社搭建生态知识、生态技术信息交流平台,以提高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三峡 罗小锋 黄炎忠 唐林
本文利用鄂豫两省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农户主观心理因素中的风险态度和客观环境因素中的传播距离的视角,探究了他人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他人正面和负面评价均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但负面评价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负向作用明显强于正面评价的正向作用,且技术评价更容易对种植规模小和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第二,风险态度对技术评价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风险规避会显著抑制正面评价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但会显著加剧负面评价对其技术采纳行为的负向作用;第三,农户与他人的空间距离越近、社会距离越远,正面评价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也越强,而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均未显著改变负面评价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宪宝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视角,对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要素规模、结构及技能水平差异,导致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成本、收益及风险判断的不同,使其技术内容、推广途径及推广主体选择呈现显著差异;小规模兼业农户偏好由政府推广机构通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的方式提供生产阶段的技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偏好由农资企业通过公共传媒提供与其规模经营特征相适应的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偏好通过组织自身的技术选择及应用满足其多元化技术需求;农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宪宝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视角,对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要素规模、结构及技能水平差异,导致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采纳成本、收益及风险判断的不同,使其技术内容、推广途径及推广主体选择呈现显著差异;小规模兼业农户偏好由政府推广机构通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的方式提供生产阶段的技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偏好由农资企业通过公共传媒提供与其规模经营特征相适应的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偏好通过组织自身的技术选择及应用满足其多元化技术需求;农业企业偏好通过经营性推广主体的多元化推广途径,获得服务其经营目标的各类技术。因此,为了提升农技推广效率和农技服务有效供给水平,应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组织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农技精准推广方案,提高农业技术供求的匹配程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童朝 颜廷武 何可 张俊飚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迫在眉睫,但农民却行动迟缓,这是否说明农民重私利而无公德?利用冀鲁皖鄂四省1 372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从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视角考察了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结果发现:除自利动机外,农民同时具有利他倾向,对具有生态福利属性的绿色农业技术有着良好的潜在认同与需求;但囿于认知不完全、外部环境不确定所引致的有限理性问题,农民在绿色技术面前往往表现为迟疑甚至退缩;秸秆还田的机械化、亲环境和劳动替代属性使得兼业、收入、经营规模和价值认知等成为影响农民采纳的显著因素。据此,强化农民认知的同时,将公共道德塑造融入乡村问题治理之中,不失为经济和制度手段以外推进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有效选择和有益补充。
关键词:
绿色技术 利他倾向 有限理性 农民 秸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馥林 陈美球 黄庆龙 荣丽敏 邹梦玲
研究目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探究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邻里效应,分析农技推广与农户认知在农户邻里效应中的调节作用,为加快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政策落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存在明显的邻里效应,邻里效应中群体学习、交流机会显著正向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农技推广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邻里效应有显著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农户认知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邻里效应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3)农户具有技术接纳者和技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且技术采纳可将邻里效应中群体学习、社会规范、交流机会的概率分别提升3.65%、3.82%、4.12%。研究结论:为了促进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建议培养农业生产示范户,充分发挥邻里效应;深化多元政企合作,形成技术扩散乘数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乔慧 程郁 曾起艳 郑风田
本文同时采用TreaTmenT effecT模型中极大似然估计和两阶段估计的方法,在纠正自选择偏差的基础上,分析了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影响因素。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纯收入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受教育水平、家庭农业收入比重、村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