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9)
- 2023(10690)
- 2022(9174)
- 2021(8395)
- 2020(7431)
- 2019(17236)
- 2018(17159)
- 2017(32914)
- 2016(18046)
- 2015(20295)
- 2014(20678)
- 2013(20407)
- 2012(19281)
- 2011(17494)
- 2010(18035)
- 2009(16651)
- 2008(16926)
- 2007(15585)
- 2006(13416)
- 2005(12235)
- 学科
- 济(75350)
- 经济(75257)
- 管理(49342)
- 业(46548)
- 企(38174)
- 企业(38174)
- 方法(35130)
- 数学(29989)
- 数学方法(29611)
- 财(20653)
- 农(19920)
- 中国(19843)
- 学(19264)
- 制(16404)
- 业经(14803)
- 理论(14526)
- 地方(13771)
- 贸(13216)
- 贸易(13212)
- 银(13034)
- 银行(12995)
- 易(12774)
- 农业(12721)
- 融(12656)
- 金融(12648)
- 行(12418)
- 务(12160)
- 财务(12120)
- 财务管理(12089)
- 体(12014)
- 机构
- 大学(266610)
- 学院(262907)
- 济(106241)
- 经济(103814)
- 管理(96535)
- 研究(93126)
- 理学(82516)
- 理学院(81518)
- 管理学(79832)
- 管理学院(79335)
- 中国(70029)
- 科学(58119)
- 京(57464)
- 财(51856)
- 农(49824)
- 所(48682)
- 研究所(44200)
- 中心(42539)
- 业大(41218)
- 江(40933)
- 财经(40615)
- 农业(39418)
- 经(36770)
- 北京(36295)
- 范(35737)
- 师范(35325)
- 经济学(33156)
- 院(33134)
- 州(32177)
- 财经大学(30103)
- 基金
- 项目(171457)
- 科学(133614)
- 基金(123591)
- 研究(123260)
- 家(109217)
- 国家(108320)
- 科学基金(90847)
- 社会(76731)
- 社会科(72603)
- 社会科学(72581)
- 省(66873)
- 基金项目(64526)
- 自然(58961)
- 教育(58228)
- 自然科(57596)
- 自然科学(57571)
- 划(57150)
- 自然科学基金(56567)
- 资助(51579)
- 编号(50167)
- 成果(42641)
- 重点(39530)
- 部(38607)
- 发(36380)
- 课题(35502)
- 创(34961)
- 科研(33223)
- 性(32714)
- 创新(32679)
- 教育部(32636)
共检索到398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长生 孟令杰
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个体偏好异质性对集体行动均衡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结果显示,偏好异质性可以很好的解释集体行动的个体行为,但是集体行动结果可能存在多重均衡或者均衡是不稳定的,原因在于人们自身存在各种层次的异质性以及不同群体中存在个体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偏好异质性 交互作用 挤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玮
公共支出是实现个体偏好的合作行动,实质上是合作主体的人际偏好与效率偏好的体现与回应,其实现的帕累托均衡即"公共支出均衡"。公共支出均衡是一种广义均衡,意味着在公共预算既定规模下每一单位公共资源因经济效率带来的边际福利与因分配公平带来的边际福利均相等。相对于理想化的公共支出绝对均衡,满足满意原则的相对均衡更易实现。在现实的长时间序列中,公共支出会表现出围绕均衡动态收敛的波动趋势,这种对均衡的偏离可以通过由均等到均衡、由民生财政到民主财政、提升公共支出过程透明度来渐进地改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昕 薛岳梅 丁黎黎
兼具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免疫性和即刻赔付双重优势的指数保险逐渐成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多处于试点阶段,市场均衡演化规律仍不明确。本文构建了指数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投保人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考虑投保人面对损失与收益的不同风险态度,引入异质性风险偏好设计了投保人决策函数,进而分析指数保险市场均衡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指数保险市场均衡随其生命周期的演进而变化,政府在指数保险市场中的职能将从管理者走向退出;政府对保险公司进行补贴更有效,但补贴力度需在适度范围内。影响因素方面,投保人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对市场均衡演化有重要影响,其损失敏感性将加快市场向均衡状态的收敛速度;提前赔付优势能够促进市场向均衡状态收敛,但溢出效应会延缓均衡的达成。基于此提出了政府对指数保险市场引导与鼓励的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平汉 赵玉兰
以“两个健康”为指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亟需厘清政商关系的本质和政商互动的底层逻辑。亲清政商关系是一种稳定的良性互动状态,构建和维系这种状态的关键在于实现政商之间的激励相容。因此,可从经济嵌入、政治吸纳和法律规制三个维度构建政商之间利益共识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政商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制度共识的凝聚以及信任关系的建构为分析进路,从培育信任关系、转化制度优势、约束政治权力和理顺府际关系等方面探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战略,并从建立制度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保障机制角度探寻全面巩固亲清政商关系的长效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战明华 王晓君 史晋川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文章认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可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多重均衡现象,①因而可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置于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内加以考察。在将部门间投资的异质性引入Ramsey-Cass-Koopmans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后,文章首先从理论上给出了"个私投资"比例变化影响经济稳定均衡点,且更高的"个私投资"比例将导致经济处于更高稳定均衡点的命题。然后,文章在考虑理论模型证明与计量模型衔接,以及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一般VAR和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对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在已有研究结论与传统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之间做了一个具有微观基...
关键词:
投资异质性 多重均衡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丁骋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越来越需关注外部均衡。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不平衡引起,其中更主要的是后者。我国在运用政策手段对两个项目收支平衡进行调控时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寻找其它更好的途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大幅波动与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有关。同时,理论及经验研究都证明,浮动汇率能更好地调节国际收支,在经常账户上表现为更小波动性。由此,我们应逐步过渡到更为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梦怡 陈明玮
均衡联立模型以风险偏好、信贷约束与资产价格为核心,阐释了金融周期的运行机制。通过区分经济正常运行期、过度繁荣期和深度衰退期三种不同环境下信贷供求双方的主导地位,有效结合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决定论与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供给决定论;完整阐释了各个经济运行阶段内金融变量对波动趋势的交互放大作用;打破了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缺失金融摩擦的桎梏;凸显了风险偏好对金融因素顺周期波动的重要传导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双重叠加下行阶段,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实体经济增速,更要防范过度刺激政策所引发的金融失衡风险。
关键词:
风险偏好 信贷约束 资产价格 金融周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梦怡 陈明玮
均衡联立模型以风险偏好、信贷约束与资产价格为核心,阐释了金融周期的运行机制。通过区分经济正常运行期、过度繁荣期和深度衰退期三种不同环境下信贷供求双方的主导地位,有效结合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决定论与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供给决定论;完整阐释了各个经济运行阶段内金融变量对波动趋势的交互放大作用;打破了传统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缺失金融摩擦的桎梏;凸显了风险偏好对金融因素顺周期波动的重要传导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双重叠加下行阶段,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实体经济增速,更要防范过度刺
关键词:
风险偏好 信贷约束 资产价格 金融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楠 宋晓玲
笔者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与企业异质性的DSGE分析框架,刻画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企业债务杠杆的结构性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微观机制与结构性去杠杆的对策。研究发现:(1)杠杆失衡产生的微观机制在于信贷错配,由于预算软约束与政府隐性担保,国有企业具有投资对利率不敏感、利率对杠杆不敏感的双重非敏感性,在面临负向冲击时能够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信贷支持,从而累积了高杠杆。(2)杠杆失衡将扭曲经济结构,使资源流入以房地产与地方平台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部门,造成实体产业空心化,民营部门活力降低,从而降低产出水平与经济效率。(3)货币政策受到信贷错配与杠杆失衡的掣肘,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经济结构扭曲,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无法解决国企的高杠杆问题,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与产出的负向影响反而更大。因此,去杠杆不能付诸于一刀切的紧缩政策,需要结构性去杠杆,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盈萱 方毅
从偏好异质性的角度,探讨财政性教育投入扩张对教育平等促进的效率与效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基层政府与具有偏好异质性的当地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出精炼贝叶斯均衡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对博弈过程中基层政府与当地居民的最优策略进行考察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基层政府在选择是否扩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策略时,仅考虑当地居民的教育需求,忽略了当地居民的偏好异质性,这将导致区域内的普惠性财政教育投入扩张政策失效;第二,当地居民在选择是否向政府传递教育需求的信号时,不仅会受到政策收益与申请成本关系的影响,还会受到经济体内其他行为人的策略选择的影响;第三,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不同地域居民构成的差异不仅导致地域间私人部门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还导致了地域间公共部门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第四,中央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特惠性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缩小地域间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差异,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效的产权配置是解决农民利益发展市场化的关键;从农民维度分析,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集聚混合所带来的发展新动能与风险并存。农村过渡性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秩序均衡策略,其对农村产权安排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对农民利益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心毅
集体行动理论以传统经济学的自利偏好假设为前提,得到集体行动难以实现的结果,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集体行动的情况。文章引入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的涉他偏好观点,弱化理性假设前提,讨论当个体在关注自身收益的同时也关注收入分配状况下时,涉他偏好对集体中个体行为的影响。以保险代理行业为例,研究表明涉他偏好是集体行动成功的关键,而涉他心理轻度和惩罚力度是确保集体合作持续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集体行动 涉他偏好 合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汪敏达 李建标 殷西乐
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微观动因既有偏好性因素也有策略性成分。本文用框架依赖的效用函数同时表达自利偏好和不同类型社会偏好的作用,以个体行为理性为逻辑起点推导了个体依据框架调整的集体行动合作行为,其行为符合新古典需求理论。根据策略远见理论解释了集体行动中个体合作的策略动因。通过单次博弈的公共物品实验和问卷调查,分离了偏好结构与策略远见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定的基于远见而合作的个体,个体同时也具有利他和不平等厌恶等偏好动因,个体的主要集体行动合作动因是偏好结构与策略远见的复合动因。这一结果说明个体在单期和长期内的合作都需要综合考虑自利理性和社会偏好等多重动因。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合作 偏好结构 远见 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炜 张兴
基于农户人力资本与生产效率异质性视角,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我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对异质农户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在异质性农户视角下,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在退耕环节就可能出现局部失灵;对于还林环节而言,经济林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本,并且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使低效率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生态林;从而异质性农户的还林决策受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多元化的退耕补贴、市场化的"碳汇"途径、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以及合理的"助推"机制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正当理由 ,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庇护所。各进口国频繁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有时候保护的成本是很高的 ,甚至超过了保护的收益所得。本文用一个单一产品市场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 ,演示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对SPS措施进行政策择优的过程 ,该方法提供了分析不同收益和成本以及贸易限制、价格和福利关系的框架。结论是 ,进口国应该权衡成本和收益 ,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的实施要考虑经济效率 ,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女性议价能力与消费增长——基于异质性偏好的“集体模型”分析
地方官员异质性、企业R&D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工资集体谈判中的集体行动问题研究——基于谈判成员异质性的分析及启示
增值税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一个具体事项会计理论框架协调性与异质性研究的样本
基于非标准偏好和信念的公司治理主体决策行为研究——一个理论框架
投资者保护、股票市场发展可能性边界与内生均衡: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基于偏好分层理论的个体行为选择分析框架
消费者偏好与中国服务业发展难题——一般均衡框架下的证据
如何通过内生惩罚解决异质性群体的集体行动困境?——博弈模型与案例分析
我国政府供给偏好决定的一个经济学解释——政治均衡与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