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7)
- 2023(10843)
- 2022(8733)
- 2021(7714)
- 2020(6609)
- 2019(14428)
- 2018(13965)
- 2017(27481)
- 2016(14483)
- 2015(15786)
- 2014(15709)
- 2013(15792)
- 2012(14273)
- 2011(12483)
- 2010(12559)
- 2009(11573)
- 2008(11906)
- 2007(10949)
- 2006(9381)
- 2005(8711)
- 学科
- 业(80797)
- 企(76079)
- 企业(76079)
- 济(73988)
- 经济(73917)
- 管理(61301)
- 方法(32435)
- 业经(29326)
- 财(24407)
- 数学(23993)
- 数学方法(23848)
- 农(22460)
- 技术(21148)
- 务(19681)
- 财务(19667)
- 财务管理(19653)
- 企业财务(18690)
- 农业(17202)
- 中国(14845)
- 划(13780)
- 策(13491)
- 制(13472)
- 产业(13108)
- 理论(12909)
- 技术管理(12825)
- 和(12733)
- 企业经济(12635)
- 地方(12117)
- 经营(11575)
- 贸(11442)
- 机构
- 学院(220483)
- 大学(211149)
- 济(100025)
- 经济(98495)
- 管理(92220)
- 理学(79838)
- 理学院(79144)
- 管理学(78284)
- 管理学院(77853)
- 研究(66941)
- 中国(52115)
- 财(44972)
- 京(42766)
- 科学(39365)
- 农(37802)
- 财经(36450)
- 江(33634)
- 所(33355)
- 经(33123)
- 业大(31906)
- 经济学(30888)
- 中心(30404)
- 研究所(30101)
- 农业(29878)
- 经济学院(28261)
- 商学(27786)
- 商学院(27546)
- 财经大学(26866)
- 北京(26151)
- 州(26099)
- 基金
- 项目(146288)
- 科学(118448)
- 基金(109166)
- 研究(106522)
- 家(94573)
- 国家(93747)
- 科学基金(83159)
- 社会(71812)
- 社会科(68631)
- 社会科学(68619)
- 省(59071)
- 基金项目(58020)
- 自然(53246)
- 自然科(52140)
- 自然科学(52129)
- 自然科学基金(51316)
- 划(47160)
- 教育(46691)
- 资助(43420)
- 编号(40200)
- 业(36677)
- 创(35187)
- 发(32660)
- 重点(32490)
- 部(32292)
- 创新(31930)
- 国家社会(30828)
- 成果(29277)
- 制(28837)
- 人文(28295)
- 期刊
- 济(111063)
- 经济(111063)
- 研究(60782)
- 管理(40458)
- 财(38726)
- 中国(38382)
- 农(35490)
- 科学(30597)
- 学报(29865)
- 农业(25005)
- 技术(23379)
- 大学(23319)
- 学学(22867)
- 业经(21007)
- 财经(19021)
- 融(18408)
- 金融(18408)
- 经济研究(18189)
- 经(16691)
- 业(16410)
- 技术经济(15847)
- 问题(14512)
- 教育(13695)
- 商业(12301)
- 现代(12137)
- 财会(11712)
- 科技(11570)
- 贸(11034)
- 世界(11010)
- 策(10706)
共检索到319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萃
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异质性构成和异质性企业技术升级行为选择差异性为前提条件,从企业层面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区技术升级问题。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企业技术升级影响可以分解为对所有企业的水平效应和对异质性企业的结构效应。单纯的工业企业集聚有助于落后企业获得先进企业的技术溢出实现技术追赶与升级,但却对先进企业技术创新升级的边际贡献率不大。先进企业创新升级需要由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金融发展和制度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共同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来支撑带动。研究还进一步揭示,区域创新系统与系统内企业技术升级之间存在着一种收益递增的正反馈效应,这构成了产业集聚自主优化升级的内生源动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关注渐进式开放战略下,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推力的产业集聚对出口企业贸易方式的影响。对产业集聚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度量后,以大样本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并未促进企业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分工位置更高的一般贸易转型,产业政策加剧了集聚对贸易方式升级的阻碍作用。由政府制定主导产业目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在开发区内大量集聚的发展方式,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利于集聚正外部性的发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外资的依赖和产业政策的过度干预,为国内企业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环境和自发集聚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关注渐进式开放战略下,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推力的产业集聚对出口企业贸易方式的影响。对产业集聚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度量后,以大样本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并未促进企业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分工位置更高的一般贸易转型,产业政策加剧了集聚对贸易方式升级的阻碍作用。由政府制定主导产业目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在开发区内大量集聚的发展方式,虽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利于集聚正外部性的发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门闯 刘婷
本文采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外资企业与我国地区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并从企业规模、控制权性质两个维度分析不同外资企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系的路径差异。结果发现:外资企业与地区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主要是外资企业与其前后关联行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外资企业与同行业的集聚并未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外商独资企业与其前后向关联行业的集聚均存在互动促进,且外商独资与其后向关联行业的集聚之间形成的互动促进是外资企业与我国产业集聚互动促进的主要路径;中外合资企业仅与其前向关联行业集聚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促进关系。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异质性 产业集聚 前后关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高丽娜 何斌
以Baldwin和Okubo的异质性企业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探讨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与资本支出规模、贸易自由度和迁移企业的生产率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引导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时应综合考察区域的资本支出规模、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与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合理引导企业进行迁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彩君 邱梦
"新"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企业异质性使产业集聚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而技术的异质性对经济行为差异的影响尤为明显。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表明:行业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其集聚现象越明显,且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的行业,其行业内的技术异质性也越大;通过将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异质性是一种集聚力,随着技术异质性的增大,产业集聚程度也在加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彩君 邱梦
"新"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企业异质性使产业集聚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而技术的异质性对经济行为差异的影响尤为明显。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表明:行业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其集聚现象越明显,且技术密集程度越高的行业,其行业内的技术异质性也越大;通过将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异质性是一种集聚力,随着技术异质性的增大,产业集聚程度也在加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工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率差异越大,工业越趋于集聚;(2)企业生产率下界对工业集聚没有影响;(3)生产率异质性与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方向相反,两者对经济集聚具有替代性作用。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库和省份宏观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再平衡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集聚 经济地理 生产率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工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率差异越大,工业越趋于集聚;(2)企业生产率下界对工业集聚没有影响;(3)生产率异质性与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方向相反,两者对经济集聚具有替代性作用。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库和省份宏观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再平衡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集聚 经济地理 生产率异质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利用2004-2011年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对产业集聚与产业成长关系的研究表明:一般技术产业集聚同产业成长呈"倒U"型关系,部分省市已呈现出过度集聚状态;高技术产业集聚同产业成长则近似于正相关;一般技术产业仍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促进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则更多的需要通过内在的技术升级来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产业集聚 产业成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玉梅
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本文检验了企业规模异质性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互动联系。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因素对制造业地理集中具有显著影响。按要素密集度对制造业的分类回归进一步表明,上述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劳动力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相关性不稳健,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结果是稳健的。这意味着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规模分布具有地理集中倾向:大市场集中分布了更多大规模企业。这一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具有规模异质性:小规模企业通过集聚经济,促进生产率提高形成制造业集聚,大规模企业则通过集中分布在大市场而形成制造业集聚。另外,从制造业集聚
关键词:
企业规模异质性 产业地理集中 制造业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以OTT线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内生互动关系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产业集聚和地区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及演变路径,同时探讨了技术外部性强度对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技术外部性的强化,地区生产率差距也会随之扩大。本文随后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之间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以及"技术外部性强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成立,而且较为稳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婉怡 方永恒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表现出"自西向东""南北发散"的递增态势;(2)藏羌彝走廊在空间上主要以"枢纽城市"为单一集聚点,部分枢纽城市呈现多辐射集聚的特征;(3)通过对比五大枢纽城市发现,藏羌彝走廊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所起的辐射作用明显大于西部地区,且集聚强度越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明显;(4)异质性文化企业主要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小分散""规模不等集聚连绵区""规模相似连片集聚区"等4种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以OTT线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内生互动关系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产业集聚和地区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及演变路径,同时探讨了技术外部性强度对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技术外部性的强化,地区生产率差距也会随之扩大。本文随后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之间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以及"技术外部性强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成立,而且较为稳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彪
龙头企业在集聚绩效提升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以珠江三角洲摩托车制造业集聚为例,挖掘龙头企业并分析其对相关企业的拉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对集聚内其他企业具有规模拉动和效益促进作用。文章主张集聚内企业需在充分吸收龙头企业外溢效应下,实现共同成长。
关键词:
集聚 外溢效应 龙头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