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65)
2023(17482)
2022(14764)
2021(13841)
2020(11710)
2019(26579)
2018(26224)
2017(51538)
2016(28002)
2015(31160)
2014(30921)
2013(30778)
2012(28228)
2011(25355)
2010(25514)
2009(23794)
2008(23964)
2007(21530)
2006(19123)
2005(17249)
作者
(80891)
(67343)
(67068)
(63939)
(43160)
(32359)
(30417)
(26259)
(25527)
(24460)
(22941)
(22816)
(21712)
(21517)
(21119)
(20568)
(20122)
(20050)
(19420)
(19402)
(16800)
(16667)
(16335)
(15527)
(15107)
(15018)
(15014)
(15001)
(13617)
(13386)
学科
(115852)
经济(115717)
(105649)
管理(97081)
(93803)
企业(93803)
方法(51581)
数学(41250)
数学方法(40753)
(37419)
(36849)
业经(34541)
中国(28632)
(26383)
财务(26310)
财务管理(26274)
企业财务(24864)
农业(24837)
(23924)
(22932)
技术(22209)
(22188)
贸易(22180)
理论(22158)
(21586)
(20918)
地方(20863)
(20437)
(19204)
(17826)
机构
学院(407995)
大学(404722)
(165716)
管理(164532)
经济(162239)
理学(141650)
理学院(140160)
管理学(137969)
管理学院(137220)
研究(131082)
中国(100126)
(85440)
科学(80105)
(80034)
(67127)
(65933)
财经(63489)
(61531)
研究所(59562)
业大(59305)
中心(59164)
(57690)
北京(53660)
农业(52572)
(51999)
师范(51574)
(49482)
经济学(48989)
(47300)
财经大学(46932)
基金
项目(268051)
科学(212439)
研究(198198)
基金(195596)
(169020)
国家(167471)
科学基金(145476)
社会(125620)
社会科(119058)
社会科学(119028)
(105142)
基金项目(103147)
自然(94602)
自然科(92449)
自然科学(92429)
自然科学基金(90821)
教育(90808)
(87209)
编号(80954)
资助(80766)
成果(65939)
(59544)
重点(59277)
(57053)
(56606)
课题(55390)
创新(52609)
教育部(51337)
国家社会(51028)
人文(50686)
期刊
(187906)
经济(187906)
研究(122805)
中国(74242)
(64835)
管理(64320)
(62487)
学报(61617)
科学(57571)
大学(47236)
学学(44636)
教育(43603)
农业(43237)
(37236)
金融(37236)
技术(35647)
业经(32936)
财经(32414)
经济研究(29281)
(27811)
问题(24486)
(24432)
技术经济(21645)
现代(19921)
理论(19088)
商业(19013)
(18997)
图书(18986)
科技(18856)
(18810)
共检索到60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华  张少华  
文章利用我国2005-2007年21个行业近50万组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企业新产品决策的"自我选择效应",并考察了沉没成本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我国大多数行业中,有新产品推出的企业生产率均值高于没有新产品推出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新产品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这一点在全体企业样本Probit回归中也得到了证实;我国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有着不同的新产品决策机制,非公有制企业的新产品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公有制企业中则不存在。文章还发现,外商独资企业、港澳台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是我国产品技术复杂度赶超的主力,沉没成本对我国企业新产品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智冬晓  许晓娟  
从出口发生概率的角度分析沉没成本的跨期效应及企业异质性对出口行为的影响,克服了使用传统出口决策模型所面临的线性相关、分布假定失真及检验失效等问题。结果表明,按照统计时点分割出口状态并没有充分描述企业的出口行为,沉没成本的跨期效应明显高于即期效应;内外资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差异,但差异不大;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会促使企业有更高的出口倾向,但企业特质因素的交互效应使出口变得复杂,高生产率高工资水平不一定会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说明"生产率悖论"客观存在。整体上看,沉没成本和企业异质性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燕君  
在实现企业战略目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没成本"的支出无疑是所有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但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也在所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应该具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亮  
本文从具体的例证入手,探讨了沉没成本的重要性,并对沉没成本与决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程建华  
本文主要从贸易成本中沉没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把企业部门分为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研究沉没成本对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的沉没成本降低显著促进出口的扩展边际扩张,但是这是建立在挤出国内非贸易部门投资基础之上获得的贸易利得;而旨在降低本国进入市场沉没成本的政策,不仅能够促进本土非出口部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得贸易部门的出口在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上扩张,相较于直接鼓励贸易出口的政策,此时并不会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获益更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俊新  
通过采用2004~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在控制了回归分析可能的内生性及其他影响因素后,考察了沉没成本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实证发现:第一,沉没成本显著,且企业出口呈现持续性,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生产率悖论存在,生产率越低的企业越可能出口,国内市场分割是造成这一悖论的主要原因;第三,企业规模、要素禀赋、人力资源、所有权结构和产业间溢出效应都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伟  赵金亮  韩媛媛  
本文从国际贸易微观研究视野切入,对企业出口决定机理进行阐述,并基于中国2000~2003年27万余家企业的大样本非平行面板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决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TFP却表现出稳健的正向影响;(2)拓展的异质性特征变量均具有稳健的显著影响,且符合理论预期;(3)企业规模对其出口决定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平均工资在不同计量模型中表现得并不稳健。此外,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显著存在,以致出口的持续性特征十分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放松新古典经济学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入手,再次解释了沉没成本效应存在的合理性,进而论证沉没成本的重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利经济后果。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依据沉淀成本效应理论,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公共管理政策提供了基本指导原则,力求加强沉没成本和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原磊  邹宗森  
本文采用PSM方法,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考察了企业出口和贸易方式选择、产品种类和目的地选择以及转型升级等出口决策产生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2005-2009年,新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在出口后产生了持续、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采用替代指标并纳入全部出口样本企业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区分技术密集度、规模、所有制、地理区位等企业异质性属性后,发现出口组中的中高技术企业、规模大的企业、民营和外资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就业促进效应显著高于非出口组中相同属性的企业;企业调整出口额、选择不同的贸易方式、调整产品种类和目的地以及转型升级决策均会影响就业水平。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战,中国在制定政策时应优先考虑就业目标,实施交叉补贴的关税政策,适当支持和鼓励加工贸易发展,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勇兵  李梦珊  李冬阳  
企业恰当利用出口经验的学习效应可减少出口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所需支付的沉没成本,从而推动自身的出口广化。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考察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广化的促进机制,发现企业自身和其他企业以往的出口经验对企业当期出口广化存在倒U型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结构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洪灿  
企业进入市场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营销渠道和定价方式都被认定是企业沉没成本的组成。沉没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沉没成本引发的"危机感"激发了企业活力,其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文章从沉没成本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销及其优势,然后分析了双渠道定价的影响因素,最后就沉没成本效用下的企业产品的定价给出了建议,希望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红军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生产率和出口沉没成本是影响企业出口的两个重要因素,因而凡是影响企业生产率和出口沉没成本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出口产生影响。本文以此理论为基础,将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具体拓展为: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年龄、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国内市场的竞争状况、企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集聚水平等。要扩大出口企业数量和企业出口规模,应对这些影响企业出口的具体因素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韩颖  张鑫  
自新—新贸易理论提出后,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运用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究中国企业OFDI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然后根据中国国情,对HMY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行为的其他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OFDI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存在生产率悖论,企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性质与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利润并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军  翟振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支付一定的进入成本,而这些成本往往是沉淀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决策无需考虑沉没成本,但在现实经济条件下,沉没成本仍然显著影响着企业决策,特别是战略转移决策。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汇率的上升,中国加工环节的国际转移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在明确沉没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与实证分析证明沉没成本的存在使跨国公司的决策不会对外生波动做出及时反应,最终导致中国加工环节国际转移的滞后性,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外贸加工业持续增长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