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9)
2023(9968)
2022(7942)
2021(7157)
2020(6108)
2019(13655)
2018(13258)
2017(26178)
2016(14133)
2015(15389)
2014(15219)
2013(15186)
2012(13890)
2011(12032)
2010(12099)
2009(11348)
2008(11616)
2007(10527)
2006(9171)
2005(8799)
作者
(39907)
(33407)
(33235)
(31515)
(21461)
(15959)
(15097)
(12854)
(12395)
(12076)
(11422)
(11114)
(10971)
(10726)
(10594)
(10115)
(9956)
(9858)
(9679)
(9334)
(8298)
(8283)
(8126)
(7709)
(7605)
(7429)
(7327)
(7326)
(6626)
(6577)
学科
(77231)
(73259)
企业(73259)
(67380)
经济(67310)
管理(58435)
方法(30215)
(26634)
业经(26504)
数学(22484)
数学方法(22335)
(21827)
(20430)
财务(20423)
财务管理(20402)
企业财务(19420)
技术(16677)
农业(16268)
(15324)
贸易(15320)
(15046)
中国(14832)
(14730)
(13508)
(12911)
企业经济(12142)
(12043)
(12026)
(11950)
理论(11874)
机构
学院(206431)
大学(199927)
(93197)
经济(91721)
管理(84956)
理学(73177)
理学院(72503)
管理学(71675)
管理学院(71275)
研究(63551)
中国(52153)
(45054)
(40588)
科学(36630)
(35852)
财经(35735)
(32574)
(32074)
(31678)
业大(29224)
经济学(28999)
中心(28768)
研究所(28344)
农业(28227)
经济学院(26440)
财经大学(26405)
商学(25920)
商学院(25704)
北京(24750)
(24721)
基金
项目(133878)
科学(108498)
基金(100887)
研究(97342)
(87022)
国家(86239)
科学基金(76529)
社会(65584)
社会科(62530)
社会科学(62516)
基金项目(53266)
(52835)
自然(49381)
自然科(48357)
自然科学(48341)
自然科学基金(47602)
教育(43471)
(42665)
资助(40931)
编号(36683)
(34236)
(31461)
(30270)
重点(29825)
(28922)
创新(28488)
国家社会(27941)
成果(27910)
(26640)
(26626)
期刊
(104251)
经济(104251)
研究(59819)
(39796)
管理(37321)
中国(37031)
(33660)
学报(28510)
科学(28334)
农业(23140)
大学(22481)
学学(21856)
(20627)
金融(20627)
技术(19250)
业经(19023)
财经(18789)
经济研究(17219)
(16294)
(15168)
问题(13916)
技术经济(13370)
教育(13153)
(12852)
财会(12079)
世界(11173)
现代(11089)
商业(10958)
国际(10497)
经济管理(9778)
共检索到30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松林  
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理论模型,本文认为转型国家出口增长主要沿集约边际实现的原因与其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越多,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越大、扩展边际越小。利用Tobit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123个国家的HS-6位码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正向影响出口增长集约边际、负向影响扩展边际的效应确实存在。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冲击、语言的相通性、政治体制等变量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不完全相同,表明要提高出口增长中的扩展边际比重,出口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陈勇兵  
本文首次采用2000~200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构建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探讨了多产品出口企业内异质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且其企业-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较短。多产品出口企业异质产品的出口行为存在差异,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边缘产品。因此,企业可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组合来应对外生环境变动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更优配置,政府应合理制定贸易政策以促进企业内"可持续"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斌  闫志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企业层面的进出口行为,异质性企业理论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贸易的最新理论前沿之一。基于Melitz(2003)的理论研究,诸多学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拓展,并衍生出许多分支。目前最新的文献已经突破了Melitz(2003)中企业只存在生产率单方面异质性的假设,引入了生产率和出口固定成本两方面的异质性,并探讨了其对企业出口行为的联合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异质性生产率、固定成本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对比和分析相关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论,并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方面阐述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最后,文章提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闫志俊  
本文通过采用2002~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对接数据,构建并计算了基于"行业-地区-年份"而变化的出口固定成本,并将其匹配到每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中,从而探讨异质性出口固定成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决策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固定成本对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而全要素生产率则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特别地,高生产率的非出口企业相比于出口企业,往往面临更高的出口固定成本;在企业产生出口决策时,出口固定成本对生产率的替代作用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弱,而且这种替代作用并不具有完全的对称性;将出口企业基于"行业-地区-年份"进行分组后发现,出口固定成本越高,或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行云  霍伟东  陈若愚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测算了企业层面的贸易网络结构,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网络结构对企业出口市场的进入与退出行为、贸易目的国的选择行为以及出口生存效应一系列出口行为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强联结的贸易关系网络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降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出口所面临的沉没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市场进入,尤其有助于企业进入高收入水平国家。此外,本文采用生存分析模型就贸易网络结构对企业出口的生存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贸易网络结构的增强促使企业更好地维持其在新市场的贸易关系,降低企业的市场退出风险,从而显著增加其出口持续时间。因此,贸易网络结构的增强无论在出口的短期效应,还是在生存效应方面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出口行为,贸易网络结构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新  
利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在异质性视角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电子商务对我国服务企业出口的影响。利用一般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分别显著地影响我国服务企业的出口选择、出口总额和出口强度。这些结论不仅没有随着其他变量的逐步加入而有所改变,而且没有随着回归方法、所选样本和出口类型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另外,探究了电子商务通过成本效应、协同效应和再造效应影响我国服务企业出口选择和通过竞争效应、选择效应与筛选效应影响我国服务企业出口总额的内在机理,得出的结论有利于肯定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与提高我国服务企业出口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岳文  韩剑  
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连续的内生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企业异质性、出口强度和技术升级的理论模型,刻画了出口强度影响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还考察了出口强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强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且其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不一样。本文研究表明企业的出口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当企业的出口强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出口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为  孙浦阳  
本文首先通过最近邻匹配法建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采用"倍差法"从直接与间接渠道两个角度,就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本文采用"双重倍差法"就反倾销对异质性企业出口影响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美国对华反倾销制裁实施后,中国企业不仅在"被反倾销"实施产品对美出口上出现显著下降,而且在对其他地区与产品上的出口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与融资状况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受到冲击。本文的研究还发现反倾销制裁对具有不同特征的企业出口影响是具有显著差异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岳文  韩剑  
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连续的内生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企业异质性、出口强度和技术升级的理论模型,刻画了出口强度影响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还考察了出口强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强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且其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不一样。本文研究表明企业的出口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当企业的出口强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出口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重  
在全球化时代,稳定而持续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所在。经济学家们确信经济增长来源于企业生产力的增长,而出口是企业生产力提高的本源之一,并认为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即不仅是生产力高的企业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企业也可以通过国际化实现"干中学"。新新贸易理论的出现使得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学者们开始运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对出口行为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自选择假说,即生产力高的企业才能进入国际市场以及出口的学习效应假说,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出口实现干中学。截至目前,自选择假说已得到普遍的支持,但关于出口的学习效应假说则缺乏一个统一的结论。笔者从工艺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宇  
文章就我国存在大量的纯出口企业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根据Lu,Lu和Tao(2010)的方法对Melitz(2003)模型进行了扩展,把我国出口企业分为两类,分别就他们的出口、销售成本和出口决策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已经在国内建有销售网络的企业,当其生产率足够高时,才进行出口;而新进入的企业由于出口的固定成本较低,低生产率企业首先选择出口,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进行国内销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姚茜丹  
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考察了企业生产率、公司治理水平与信息成本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够显著提高出口绩效,在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信息成本和优化公司治理三种渠道提升企业出口绩效;不同分类维度的企业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普通中小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对于出口绩效的影响分别具有显著的正U型和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晴  郑基超  
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占大多数。通过将异质性外资企业的转型决策引入标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阐释了异质性外商投资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机制,模型表明:过度的可变贸易成本补贴会减小低效率企业转型激励,而适度的研发补贴却能鼓励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资本劳动比的情形下,外资出口企业中出口密集度较大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以及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技术水平较低。通过支付更多的固定成本,外资企业能够通过使用高端技术进行出口转型。该检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保持一致。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该控制对外资出口企业的可变成本优惠,补贴外资出口企业的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晴  张燕  张先锋  
为何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生产率反而更低?通过将出口密集度和固定成本的取舍关系融入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本文阐述了出口密集度与企业生产率的关联机制。模型结论表明:低效率企业会通过"低固定成本—高出口密集度"方式参与对外贸易,高效率企业则通过"高固定成本—低出口密集度"方式同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进行规模化销售。当外需减小时,大规模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可能首先退出市场。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本文为理论模型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周令  朱卫平  
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对企业生产率、出口固定成本和企业出口行为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应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不同出口行为选择仍符合生产率排序规则;出口固定成本对企业直接出口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企业间接出口则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于直接出口企业来说,高生产率能够弱化出口固定成本的出口抑制作用,高出口固定成本则会抑制生产率出口促进效应的发挥,而对企业间接出口来说则相反。据此,认为出口促进不应只从企业生产率角度入手,也应着力降低企业出口固定成本并发挥出口中介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