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1)
2023(17817)
2022(15016)
2021(14168)
2020(11426)
2019(26132)
2018(26021)
2017(49160)
2016(27233)
2015(30323)
2014(30574)
2013(29869)
2012(28045)
2011(25394)
2010(25666)
2009(23302)
2008(22840)
2007(20414)
2006(18142)
2005(16410)
作者
(80220)
(66660)
(65880)
(62819)
(42371)
(32000)
(30116)
(26144)
(25310)
(24020)
(22731)
(22590)
(21392)
(21352)
(20853)
(20415)
(19744)
(19670)
(19218)
(18914)
(16756)
(16611)
(16166)
(15240)
(14931)
(14904)
(14855)
(14699)
(13563)
(13379)
学科
(109212)
经济(109087)
管理(77164)
(71825)
(58571)
企业(58571)
方法(41744)
数学(34953)
数学方法(34521)
中国(33316)
(31468)
地方(27570)
业经(26112)
(26069)
(25449)
(23141)
农业(21109)
理论(19367)
(19164)
银行(19112)
(18454)
(18429)
金融(18421)
(18403)
(18129)
贸易(18111)
环境(17650)
技术(17529)
(17444)
(17046)
机构
学院(382519)
大学(381867)
(146611)
管理(145720)
经济(143061)
研究(136287)
理学(124361)
理学院(122867)
管理学(120671)
管理学院(119975)
中国(101388)
科学(86038)
(83873)
(70198)
(69498)
(67549)
研究所(63729)
中心(61042)
(58819)
业大(58167)
财经(54180)
北京(53685)
(53646)
师范(53069)
农业(52594)
(49912)
(49110)
(48037)
技术(43499)
师范大学(42559)
基金
项目(257523)
科学(200906)
研究(190067)
基金(182784)
(160394)
国家(158948)
科学基金(134593)
社会(116870)
社会科(110429)
社会科学(110400)
(102467)
基金项目(96507)
教育(87606)
自然(86883)
(86433)
自然科(84713)
自然科学(84691)
自然科学基金(83140)
编号(78919)
资助(74578)
成果(65692)
(58215)
重点(58213)
课题(55957)
(55837)
(53338)
创新(49692)
科研(48645)
项目编号(48114)
国家社会(47288)
期刊
(171676)
经济(171676)
研究(116169)
中国(83366)
学报(64558)
(63212)
科学(58138)
管理(54791)
教育(51995)
(51991)
大学(47849)
学学(44581)
农业(43334)
(36291)
金融(36291)
技术(33843)
业经(29739)
经济研究(26364)
财经(26089)
图书(22983)
(22305)
问题(22198)
(21928)
科技(19155)
(18431)
理论(17930)
资源(17454)
技术经济(17442)
(17344)
论坛(17344)
共检索到585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宪辰  李玉连  
共享资源在人类的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共享资源治理的收益引发了群体内部的信任与合作问题。传统理论的个体假设是狭隘、过度抽象的完全理性,忽视了个体基于现实场景中的决策和行为选择,因而无法获得符合现实的理论解释。一个群体能够依靠规则、组织机构等正式制度以及群体规范等非正式制度实现治理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分享、对合作行为给予激励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从而通过群体性合作实现共享资源的治理。因而问题就转为分析每个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决策和行为选择中能否通过策略互动实现自我实施的规则与群体规范,实现共享资源自发治理的群体秩序,通过两阶段模型说明了异质性个体在实现正式的制度供给和内生的群体规范方面的作用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玉连  
社群合作问题是由共享资源的存在所引发的集体行动需求和自我组织治理的问题。由于共享资源组成成分的多样性造成集体行动实现和维持的复杂化,不同性质的共享资源要求不同的治理方式,因而具体的规则或制度安排就不同。但其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小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和自觉参与,以实现共享资源的自发治理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妍  晏鹰  
共享资源面临"公地悲剧"和政府退出供给等供给困境,由社区成员自发合作供给成为新的共享资源治理模式,而决策个体之间的异质性成为影响自发供给集体行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用社区成员在共享资源总量中所占份额来表征个体异质性,构建异质性与集体行动实现的解析模型进行均衡分析,认为:自发合作供给的支出水平未达到最低固定成本的情况下,首期合作供给选择的非合作均衡结果与异质性水平无关;而在初始投入水平突破最低费用门槛情况下,异质性程度与集体行动实现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妍  晏鹰  
用社区成员在共享资源总量中所占份额来表征个体异质性,构建异质性与集体行动实现的解析模型进行均衡分析,认为自发合作供给的投入水平尚未突破固定费用最低门槛的情况下,一期决策的非合作均衡水平与个体间异质程度无关;而在初始投入水平突破最低费用门槛情况下,异质性程度与集体行动实现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祥军  章平  李玉连  
特定群体面临共享资源自发治理的需求时,需要通过群体合作的集体行动来实现,因而集体行动的主要特征是共享资源治理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问题。本文从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群体规范对于集体行动实现的影响机制入手,在清晰界定群体规范的含义基础上分析其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模型说明群体规范的内生性形成问题,从而完整的得出群体规范促进集体行动实现的一般性理论,以期对当今社会和谐治理给出政策含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妍  朱宪辰  晏鹰  
从共享资源自发合作治理(集体供给)中异质性影响机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出发,引出对异质性"U型曲线"关系的讨论。依个体决策知识结构的不同,将个体间交往的知识状态划分为形成与未形成新的共同知识两类;并分别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结论表明:一般情况下,单维异质性与共享资源产出水平之间(基本)满足单调关系,"U型曲线"只是一种特例;两种"相反"观点的表象背后,是其各自分析目的以及研究对象所处决策场景或状态的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章平  刘启超  
一般认为,合作在亲缘之间或在小规模、小范围群体内部相对容易实现,而群体规模越大,合作的集体行动越难发生。利用普莱斯方程和多层选择模型,将个体的利他程度和理性程度进行了异质性区分,比较个体在合作治理集体行动中发生的广义效用,并以此分析了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发生的条件。结果发现,拥有较高平均适应性的群体更容易形成、维持合作和集体行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深圳西头新村异质性业主群体围绕公共品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为案例,分析了大城市异质性群体自发合作治理得以发生和维持的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章平  刘启超  
一般认为,合作在亲缘之间或在小规模、小范围群体内部相对容易实现,而群体规模越大,合作的集体行动越难发生。利用普莱斯方程和多层选择模型,将个体的利他程度和理性程度进行了异质性区分,比较个体在合作治理集体行动中发生的广义效用,并以此分析了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发生的条件。结果发现,拥有较高平均适应性的群体更容易形成、维持合作和集体行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深圳西头新村异质性业主群体围绕公共品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为案例,分析了大城市异质性群体自发合作治理得以发生和维持的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燕  高贝  
对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出现在网媒报道中的225起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群体性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的利益诉求高于权利诉求;争议过程中存在着暴力冲突;工人集体维权的意识提高但搭便车现象多;少数群体性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引致了集体谈判;工会在事件处理中扮演的角色有限;政府对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理性定位和积极介入有助于事件的解决;除理论界和实务界,以微博为代表的网媒成为劳动维权的阵地。因此,有必要从工人、工会、企业、政府和网媒五个角度给出处理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的路径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皇平平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公共危机事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短时间内便可造成严重的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虽然来源于传统社会冲突,但表现为瞬间爆发性,参与者也具有匿名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加上现实社会的弱控制力及其他种种触发因素,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和蔓延。因此,如何妥善、公正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新时代社会治安治理创新化和法治化研究必须认真对待的命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并通过搭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合理有效地疏导、规制和监管,进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社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网络社会治理法治的思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茂森  朱宪辰  张翼  刘卉  
文章提出和研究了一个多个个体在社区共享资源合作治理中的持续决策行动的动态演化模型,探讨个体预期、信念调整与社区共享资源治理之间的关系,将共享资源合作治理中的集体行动问题变为一个在不确定世界中的重复的n个局中人的动态博弈过程。研究表明,个体间存在动态的交互影响,个体的选择决策和信念调整不仅依赖于过去的行动选择和个体的偏好,也基于他们对于他们选择将影响其他人的预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平  李玉连  
主流经济学一直认为市场和政府互为替代品,而没有给介于其中的自愿合作组织留下空间。其实,以小区为单位的局部治理模式的发育,为纠正市场和政府失灵提供了第三种替代机制。本文通过南京市28个小区865个样本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业主合作的集体行动需要异质性个体充当创新企业家,最终在互动中形成契约性规则和群体规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建根  许瑞森  陈东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情况,在对社区教育的特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和社会教育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多种优势互补的观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观点。同时,提出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时应遵循的公益性、多赢性、微利性、收益多样性、项目推进原则,强调了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具体的合作方式和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银丽萍  张向前  
当前过度劳动已经由个体现象发展到群体行为。文章在深入分析现有过度劳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群体性过度劳动这一概念,群体性过度劳动具有显著的外因性、群体成员共有、影响面广等特征。从群体性过度劳动的概念出发,作者选取了典型案例进一步阐述其内涵和表现。并深入分析群体性过度劳动产生的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和群体环境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群体性过度劳动的干预,需要形成国家主导下的联动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