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9)
- 2023(12788)
- 2022(10334)
- 2021(9542)
- 2020(8087)
- 2019(18278)
- 2018(17671)
- 2017(34356)
- 2016(18346)
- 2015(20421)
- 2014(19964)
- 2013(20305)
- 2012(18769)
- 2011(16850)
- 2010(16831)
- 2009(15872)
- 2008(16161)
- 2007(14195)
- 2006(12292)
- 2005(11479)
- 学科
- 济(93419)
- 经济(93325)
- 业(85542)
- 企(78390)
- 企业(78390)
- 管理(69817)
- 方法(45883)
- 数学(37647)
- 数学方法(37459)
- 财(30057)
- 业经(28833)
- 农(26732)
- 中国(23359)
- 务(22278)
- 财务(22267)
- 财务管理(22242)
- 企业财务(21223)
- 农业(19356)
- 技术(18140)
- 制(18138)
- 贸(18013)
- 贸易(18004)
- 易(17597)
- 策(16088)
- 划(15630)
- 和(14536)
- 体(14118)
- 理论(13501)
- 银(13224)
- 银行(13217)
- 机构
- 学院(276386)
- 大学(273456)
- 济(131307)
- 经济(129473)
- 管理(112952)
- 理学(98103)
- 理学院(97204)
- 管理学(96128)
- 管理学院(95594)
- 研究(89165)
- 中国(72518)
- 财(61120)
- 京(55552)
- 财经(49779)
- 科学(49192)
- 经(45650)
- 农(44355)
- 所(43867)
- 经济学(42559)
- 中心(39993)
- 研究所(39517)
- 江(39454)
- 经济学院(38746)
- 财经大学(37289)
- 业大(36941)
- 农业(34963)
- 北京(34845)
- 商学(33948)
- 商学院(33654)
- 院(31583)
- 基金
- 项目(180459)
- 科学(146449)
- 基金(138145)
- 研究(131631)
- 家(119301)
- 国家(118310)
- 科学基金(104156)
- 社会(90641)
- 社会科(86441)
- 社会科学(86425)
- 基金项目(72031)
- 省(67167)
- 自然(65633)
- 自然科(64274)
- 自然科学(64259)
- 自然科学基金(63288)
- 教育(59407)
- 资助(57201)
- 划(55947)
- 编号(48949)
- 部(42583)
- 创(40507)
- 重点(39853)
- 国家社会(39707)
- 业(39695)
- 成果(38316)
- 发(38072)
- 教育部(37528)
- 创新(37099)
- 人文(36575)
- 期刊
- 济(139077)
- 经济(139077)
- 研究(82644)
- 财(50244)
- 中国(47706)
- 管理(46223)
- 农(40777)
- 科学(38345)
- 学报(37810)
- 大学(29909)
- 学学(28667)
- 农业(28166)
- 融(27901)
- 金融(27901)
- 财经(26501)
- 经济研究(24294)
- 技术(23746)
- 经(22906)
- 业经(22653)
- 问题(18777)
- 业(18206)
- 教育(17997)
- 贸(17549)
- 技术经济(17014)
- 世界(15977)
- 国际(14768)
- 统计(14473)
- 商业(13680)
- 策(13582)
- 现代(13258)
共检索到405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韩颖 张鑫
自新—新贸易理论提出后,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运用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探究中国企业OFDI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然后根据中国国情,对HMY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行为的其他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OFDI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存在生产率悖论,企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性质与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利润并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岳中志 付竹 袁泽波
本文以中国上市跨国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总体文化距离越大、东道国国家风险越高、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优势越明显,中国企业OFDI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而东道国市场规模、企业规模越大,中国企业OFDI选择全资进入模式的几率越高。文章最后结合中国的现有约束对上述结论作出了解释。
关键词:
交易成本理论 OFDI 进入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虹 马娟霞 罗连发
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口发达国家的中间品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不同类型的企业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具有差异性;分不同所有制来看,自我选择效应仅在外资企业中存在,内资企业中并不存在;分不同贸易类型来看,加工贸易企业中不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非加工贸易企业中自我选择效应非常显著。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自我选择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本文通过我国200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数据,对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主要检验企业要素生产率、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所处区域和企业要素比率等因素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越高越容易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容易出口。关于企业要素比率的结论是,从整体来看,企业要素比率的作用不确定,这说明了我国出口不再仅仅依赖丰裕的劳动禀赋,出口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分行业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一些资本密集性的企业,资本与劳动比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企业的出口,表明我国部分资本密集型企业也具有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以中国服装、纺织和鞋帽类企业为例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有如下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第二,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生产率不一定比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企业高;第三,就市场寻求而言,当地生产类投资的企业要比商贸服务类投资的企业生产率高;第四,投资目的国多的企业不一定比投资目的国少的企业生产率高。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深层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冠宏
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对外投资决策的相互关系。除验证了企业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的传统理论外,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不一定高;第二,越有效率的企业不一定进行市场寻求型投资,但越有可能进行技术研发类投资;第三,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可能不比其它类型的对外投资企业生产率更高;第四,如果目的国是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目的国越多企业生产率不一定越高。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解。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妮莎 申晨 雷宏振 兰娟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创造"还是"转移"了母国就业?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5-2007年522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设定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两个指标,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OFDI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在本国就业的绝对量,但对就业相对量并未有明显促进,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达国家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则仅促进了就业相对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能源开采领域的直接投资,此外也应注重加强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能源进口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能源进口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伟 王全景
中国海外投资企业能否利用母国和东道国的双重制度环境和社会行为准则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社会责任倍受关注。基于异质性视角,本文从东道国异质性特征和企业异质性特征入手,在分析海外投资对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前沿性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海外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所履行的社会总责任,东道国异质性特征影响海外投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效果;东道国与中国文化距离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时,海外投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效果更明显,东道国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时,这一作用效果较低;企业地区差异和自身属性等异质性特征影响海外投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作用,东部地区海外投资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提升程度更大,而中西部企业海外投资对社会责任不存在显著影响,海外投资对社会责任的推动作用在外资企业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在民营企业中并不明显。因此,针对性的引导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不同类型的海外投资是吸收东道国先进制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秀峰 高伟 王全景
在理论分析海外投资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前沿性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海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外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2)文化距离、经济发展水平等东道国异质性特征影响海外投资对创新的作用效果;(3)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海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在此结论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海外投资提升中国企业创新水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洁
笔者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异质性和服务贸易保护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中国服务部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个服务部门的产业集中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低,资本密集度越低,其贸易保护水平也越高。此外,中国所有制结构的特殊性赋予企业异质性更多的内涵,在一个服务部门内,国有企业的比重越大,贸易保护水平也越高。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服务贸易 贸易保护 博弈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14年一直有境外股东持股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量不同类型外资持股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外股东持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基金和非金融类外资股东的治理效应是显著的,QFII未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此外,外资持股在民营企业中的治理效应优于国有企业。
关键词:
境外股东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14年一直有境外股东持股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量不同类型外资持股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境外股东持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基金和非金融类外资股东的治理效应是显著的,QFII未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此外,外资持股在民营企业中的治理效应优于国有企业。
关键词:
境外股东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昌崇 陈仕华 Joachim Schwalbach
本文对散见于国内外的连锁董事文献进行了梳理,将之归纳为四种理论体系,即互惠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金融控制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并依据每一种理论提出了相关假定。指出了数据来源,并选取了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其他变量。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其结果证实了资源依赖理论,部分证实了金融控制理论和管理控制理论。这些结论表明现有的连锁董事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的解释能力还待于深入研究。
关键词:
连锁董事 理论假设 经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企业异质性、中间品进口与出口绩效——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出口的偏年效应及其异质性表现
TMT认知异质性、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研究
我国出口加工行业的企业异质性检验——基于纺织业的实证分析
中国的关税削减促进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吗?——基于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能改善微观绩效吗——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的实证检验
出口与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HIR模型的理论拓展及实证分析
“一带一路”投资风险与中国企业ODI方式选择——基于企业内外部双因素视角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