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6)
- 2023(6389)
- 2022(5285)
- 2021(4581)
- 2020(3798)
- 2019(8510)
- 2018(8196)
- 2017(16420)
- 2016(8523)
- 2015(9228)
- 2014(9437)
- 2013(9588)
- 2012(9216)
- 2011(8382)
- 2010(8515)
- 2009(7934)
- 2008(7543)
- 2007(6785)
- 2006(6188)
- 2005(5819)
- 学科
- 济(62404)
- 经济(62365)
- 管理(22392)
- 业(21613)
- 方法(20065)
- 数学(18232)
- 数学方法(18128)
- 地方(15900)
- 企(15239)
- 企业(15239)
- 财(13023)
- 地方经济(12107)
- 中国(11937)
- 学(11312)
- 农(10950)
- 业经(9674)
- 收入(9008)
- 农业(8420)
- 制(7711)
- 融(7572)
- 金融(7572)
- 经济学(7018)
- 银(6866)
- 银行(6855)
- 环境(6737)
- 行(6589)
- 体(6480)
- 贸(6392)
- 贸易(6388)
- 易(6113)
- 机构
- 大学(131880)
- 学院(131688)
- 济(70640)
- 经济(69555)
- 研究(51084)
- 管理(46253)
- 理学(39712)
- 理学院(39235)
- 管理学(38648)
- 管理学院(38390)
- 中国(37464)
- 财(30947)
- 科学(28696)
- 京(26566)
- 所(26282)
- 经济学(24656)
- 财经(24607)
- 研究所(23748)
- 经(22435)
- 经济学院(21956)
- 中心(21527)
- 农(21173)
- 江(19412)
- 财经大学(18321)
- 院(17831)
- 业大(17317)
- 北京(16706)
- 农业(16313)
- 科学院(15780)
- 范(15625)
- 基金
- 项目(84183)
- 科学(66958)
- 基金(63785)
- 研究(59263)
- 家(56211)
- 国家(55810)
- 科学基金(47423)
- 社会(42016)
- 社会科(40047)
- 社会科学(40036)
- 基金项目(32732)
- 省(31337)
- 自然(28930)
- 自然科(28301)
- 自然科学(28292)
- 自然科学基金(27822)
- 资助(26694)
- 划(26012)
- 教育(25876)
- 编号(20716)
- 发(19403)
- 重点(19230)
- 部(19196)
- 国家社会(19032)
- 性(17187)
- 成果(17062)
- 创(16815)
- 教育部(16717)
- 济(16451)
- 经济(16306)
共检索到204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宾 金一 曾志雄
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供给可变的内生增长模型,在不同消费者之间引入资本拥有量和劳动技能的双重异质性,并导出将这两种异质性与收入不平等联系起来的公式。分析表明,它们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只有在以资本与技能异质性的相对量为条件时,才能得到确定的增长-不平等关系。另外,拓展的模型则考虑了劳动市场不完全性对增长和收入不均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生龙
收入不平等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但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学者之间的分歧很大,至今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在代际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政策变量因子,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证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同经济增长负相关。然后通过66个国家跨国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通过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笔者发现,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贫富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并没有出现新古典理论所说的收敛情形,反而扩大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亚舟 舒银燕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运用数量模型及稳健性检验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增长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了增长波动幅度的扩大,而增长波动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构建了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途径,即增长波动途径。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问题的认识,也一定程度上为如何更好实施宏观调控,平稳经济运行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蒂格利茨 周建军 张晔
无论是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还是机会不平等,美国的不平等问题都很严重,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不平等问题也正在全球众多国家蔓延。相比而言,美国已经变成全球发达经济体中最不平等的国家。为不平等辩护的边际生产率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收入分配不能被标准的经济学理论所解释。不平等的代价是巨大而且多元的。不断加剧的不平等是造成富裕国家当下经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过去35年里,最富裕国家发展演变的三个显著特征是财富与收入比例的增加、工资中位数的停滞和资本回报率下降的失灵。通过更好的公司治理、反垄断和反歧视的法律、一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蒂格利茨 周建军 张晔
无论是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还是机会不平等,美国的不平等问题都很严重,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不平等问题也正在全球众多国家蔓延。相比而言,美国已经变成全球发达经济体中最不平等的国家。为不平等辩护的边际生产率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收入分配不能被标准的经济学理论所解释。不平等的代价是巨大而且多元的。不断加剧的不平等是造成富裕国家当下经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过去35年里,最富裕国家发展演变的三个显著特征是财富与收入比例的增加、工资中位数的停滞和资本回报率下降的失灵。通过更好的公司治理、反垄断和反歧视的法律、一个被更好监管的金融体系、更健全的工人权利、更激进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来"重写治理市场经济的规则",一个更平等、更强健的经济增长是可能实现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西亮
经济学中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可以说是由来已久。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工具,以卡尔多(1955)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发展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而库兹涅茨所发表的《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1955)一文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昕东 沈承放
本文首先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前沿。早期国外学者关注的是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受到重视,21世纪初国外研究重点转向区分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对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相反表现。国内关于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对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中国适用性的验证,随着对收入不平等关注的增强,学者们不仅仅关注收入不平等的原因,而且更加重视收入不平等的后果,研究的重点从经济增长导致收入不平等转向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经济增长。2005年前后开始陆续出现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计量方法检验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线性影响作用。进入21世纪,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收入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异质性问题。其次,本文从影响机理、数据、方法和政策等角度对研究进展做了进一步总结。最后结合中国经济现实,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国安 洪丽
关于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始终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学者一方面从理论方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劳动供给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得出了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另一方面运用最新的数据和计量研究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主要是采用面板数据和联立方程模型等新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国际和国别研究。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对于两者关系的性质和相互影响的机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其对明确两者关系的性质及作用机制从而对制定相关政策有着积极作用,但研究结论的分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依然存在,仍需要对两者关系进行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大兴 姚洋
本文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经济起飞阶段,财富集中促进社会物质资本积累,有利于落后国家逃脱贫困陷阱。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剥脱了穷人物质投资的机会,形成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过度的不平等限制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先进生产部门无法替代落后生产部门,最终形成第二类中等收入陷阱。当穷人有能力积累人力资本后,经济不平等便不再重要,经济最终将收敛于高收入水平阶段。
关键词:
不平等 中等收入陷阱 非齐次性偏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机会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生产性行为带来的逆向激励,从而弱化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国余
收入分配不平等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主要围绕着Kuznets的倒"U"假说展开,讨论倒"U"关系的存在性问题。Kuznets之后较早的一些研究结论倾向于认为倒"U"假说是存在的,但之后的一些研究则得到了与Kuznets相反,甚至与"U"型完全不同的其他形态的结论。本文重点梳理了有关收入分配随经济增长呈现倒"U"、正"U"以及"过山车"等变动形态的经典外文研究文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成谢军
通过建立引入控制变量的计量模型,本文发现中国经济具有库茨涅兹倒U曲线的特征,但还没有迎来拐点;经济增长与提高教育水平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且这种影响是持续稳定的;通货膨胀加剧了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而人口增长可以缓解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经济开放度与非国有化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控制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翠红 洪银兴
使用2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总体不平等进行分解,实证检验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城乡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农村不平等、城乡间不平等与城市不平等相比,前两者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城乡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燕燕 姜明惠
文章使用42个国家1966-2005年高质量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从时间和截面二维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和中期不平等和增长正相关,即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平等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