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6)
- 2023(13921)
- 2022(12145)
- 2021(11533)
- 2020(9497)
- 2019(21645)
- 2018(21602)
- 2017(41796)
- 2016(22606)
- 2015(25066)
- 2014(24577)
- 2013(24000)
- 2012(21721)
- 2011(19516)
- 2010(19328)
- 2009(17745)
- 2008(16951)
- 2007(14604)
- 2006(12550)
- 2005(10803)
- 学科
- 济(83597)
- 经济(83501)
- 管理(65383)
- 业(62735)
- 企(53652)
- 企业(53652)
- 方法(38453)
- 数学(32618)
- 数学方法(32208)
- 农(22389)
- 中国(22340)
- 财(22058)
- 业经(19872)
- 学(19265)
- 地方(17098)
- 贸(15829)
- 贸易(15822)
- 理论(15630)
- 制(15501)
- 易(15382)
- 农业(14971)
- 务(14830)
- 财务(14757)
- 财务管理(14731)
- 和(14275)
- 技术(14072)
- 企业财务(13954)
- 银(13107)
- 银行(13068)
- 环境(13027)
- 机构
- 学院(309600)
- 大学(309375)
- 管理(123691)
- 济(117554)
- 经济(114870)
- 理学(107989)
- 理学院(106772)
- 管理学(104914)
- 管理学院(104333)
- 研究(101058)
- 中国(72923)
- 京(64706)
- 科学(63980)
- 财(53742)
- 所(49962)
- 农(48141)
- 业大(46154)
- 研究所(45886)
- 中心(45382)
- 财经(43983)
- 江(43752)
- 范(41966)
- 师范(41582)
- 北京(40305)
- 经(40055)
- 农业(37856)
- 院(37218)
- 州(36286)
- 经济学(34449)
- 师范大学(33474)
- 基金
- 项目(217071)
- 科学(170667)
- 研究(159647)
- 基金(156880)
- 家(136561)
- 国家(135422)
- 科学基金(116481)
- 社会(99200)
- 社会科(93886)
- 社会科学(93864)
- 省(85124)
- 基金项目(83563)
- 自然(76519)
- 自然科(74734)
- 自然科学(74717)
- 教育(73824)
- 自然科学基金(73350)
- 划(71932)
- 编号(66019)
- 资助(63891)
- 成果(53196)
- 重点(48390)
- 部(47390)
- 发(45959)
- 创(45600)
- 课题(45087)
- 创新(42359)
- 科研(41638)
- 项目编号(41276)
- 教育部(40846)
- 期刊
- 济(126957)
- 经济(126957)
- 研究(88924)
- 中国(54800)
- 学报(49830)
- 科学(45665)
- 管理(45082)
- 农(43818)
- 财(40247)
- 教育(37468)
- 大学(37340)
- 学学(34970)
- 农业(30868)
- 技术(25952)
- 融(23976)
- 金融(23976)
- 业经(22447)
- 财经(20627)
- 经济研究(20617)
- 图书(17597)
- 经(17570)
- 问题(16011)
- 业(15748)
- 科技(15322)
- 理论(14826)
- 版(14396)
- 现代(14190)
- 技术经济(14075)
- 商业(14032)
- 实践(13717)
共检索到43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林 刘霄龙
论文建立在经济的异质性、外部性为核心的国际经济合作框架,在全球化和深化南南合作的背景下,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得出务实是成功的关键,并指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机遇来自于全球市场的外部性、产业链重塑、能源分布不均与要素全球流动,挑战来自于地缘政治的变化与经济外部性的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差异、技术为本、公共产品和组团格局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汪洁 刘婉婷
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它适应国际投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国发展问题凸显的现实,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素自由化等国际合作的新潮流,可为沿线经济体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对全球经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主动权竞争与政策协调技术风险等方面挑战,确保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推动亚欧非各国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稳妥化危为安,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一要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合作机制;二要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意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卓 杨松岭 蔡文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价值,石油天然气合作是构建能源丝绸之路的主线之一。本文基于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合作机会以及合作方向的分析,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整体战略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合作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文刚 黄小珍 刘沛
广东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地理、历史、人文和经贸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产业政策不够系统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认识不够,华侨华商助力作用仍需发挥等问题。广东省应加强政策引导,着力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推进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搭建方便贸易往来的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侨商参与建设,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阳 黄海刚 王春豪
文章在详细介绍克拉运河项目产生及发展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修建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的战略意义,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该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本文认为,我国必须坚持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战略契机,以多边合作组织为建设平台,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共赢"为合作原则,以"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组织为政治保障,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金融支撑,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促进亚太自贸区早日建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勇辉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支点国家的界定不一,从国家的对外战略角度来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应该具有特殊地缘地位、经济示范作用和关键战略价值等基本功能。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国家和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间层次和国家单位层次的困境,为此,本文从各层次困境的功能视角提出了相关的突破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申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经贸格局战略调整的延伸和体现。深圳地理区位优越、市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在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深圳应明确城市定位,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同质化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差异化合作;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载体,探索以开放促制度创新的试点;以湾区经济为依托,构筑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体系。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深圳 战略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洁 全毅
近年来,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但是口岸效率低下、通关程序繁琐、规章制度不透明的"贸易的非效率"等隐形贸易壁垒阻碍了贸易增长,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指标对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超过了GDP对出口的影响。最后,本文模拟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50%后,中国对沿线各国出口贸易增加额,结果进一步证明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诺 林婉妮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重新审视构建南海海上搜救体系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战略枢纽区——南海构建高效的海上搜救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过往船舶的航行畅通和安全,更可以彰显我国的大国责任和维护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本文在分析南海海上安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南海海上搜救体系的主体架构、各层机构功能、协调机制、国际协作等基本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南海海上搜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本文利用1992—2016年中新贸易相关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中新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两国在SITC0SITC9等10类商品上的互补程度及显性优劣势,再利用SPSS、MATLAB等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中国GDP和中新进出口贸易额,新加坡GDP和中新进出口贸易额等均呈正线性相关关系,且随着中国、新加坡GDP的持续增长,中新进出口贸易额也呈稳定增长趋势,说明中新贸易未来的合作前景是可喜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喜龄 陈万灵
本文运用1995-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理论上检验CAFTA的建设与升级发展必然使双边经济发展实现共赢。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以及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正面的影响,从东盟的进口对中国经济虽短期影响不显著,但长期正面影响效果明显;而东盟对中国的进口和来自中国的投资,都将对东盟的经济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在“一带一路”和“升级版”背景下,中国应当抓住合作新机遇,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自贸区体系,努力提升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建设好中国-东盟自贸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喜龄 陈万灵
本文运用1995-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理论上检验CAFTA的建设与升级发展必然使双边经济发展实现共赢。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以及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正面的影响,从东盟的进口对中国经济虽短期影响不显著,但长期正面影响效果明显;而东盟对中国的进口和来自中国的投资,都将对东盟的经济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在"一带一路"和"升级版"背景下,中国应当抓住合作新机遇,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自贸区体系,努力提升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建设好中国-东盟自贸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