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6)
- 2023(14090)
- 2022(11906)
- 2021(10848)
- 2020(9288)
- 2019(21021)
- 2018(20446)
- 2017(38897)
- 2016(21192)
- 2015(23704)
- 2014(23114)
- 2013(22858)
- 2012(21080)
- 2011(19168)
- 2010(19010)
- 2009(18151)
- 2008(17831)
- 2007(15453)
- 2006(13612)
- 2005(12359)
- 学科
- 济(94484)
- 经济(94352)
- 管理(67588)
- 业(61316)
- 企(50458)
- 企业(50458)
- 方法(48302)
- 数学(44202)
- 数学方法(43746)
- 财(26309)
- 中国(25307)
- 农(22623)
- 制(20408)
- 贸(19159)
- 贸易(19151)
- 易(18729)
- 业经(18526)
- 环境(17523)
- 学(16601)
- 务(16020)
- 财务(15987)
- 财务管理(15954)
- 企业财务(15263)
- 银(14889)
- 银行(14855)
- 农业(14706)
- 融(14696)
- 金融(14694)
- 体(14269)
- 行(14169)
- 机构
- 大学(313537)
- 学院(308918)
- 济(139018)
- 经济(136816)
- 管理(120653)
- 研究(106660)
- 理学(105674)
- 理学院(104584)
- 管理学(102801)
- 管理学院(102251)
- 中国(82050)
- 京(64986)
- 财(63608)
- 科学(62936)
- 农(53592)
- 所(53244)
- 财经(51556)
- 研究所(48529)
- 中心(47964)
- 业大(47425)
- 经(47221)
- 经济学(44879)
- 江(43205)
- 农业(42462)
- 北京(40705)
- 经济学院(40647)
- 财经大学(38763)
- 院(38217)
- 范(35764)
- 师范(35297)
- 基金
- 项目(213718)
- 科学(170454)
- 基金(161778)
- 研究(148985)
- 家(143274)
- 国家(142245)
- 科学基金(122086)
- 社会(101174)
- 社会科(96363)
- 社会科学(96340)
- 基金项目(84684)
- 省(79870)
- 自然(79519)
- 自然科(77783)
- 自然科学(77761)
- 自然科学基金(76441)
- 划(68524)
- 教育(68244)
- 资助(67475)
- 编号(55057)
- 部(49348)
- 重点(48549)
- 创(44900)
- 发(44559)
- 国家社会(44196)
- 成果(43921)
- 教育部(42766)
- 制(42434)
- 创新(42251)
- 科研(41672)
共检索到447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陈崇诺
文章将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框架,基于静态能源效率和动态能源全要素生产率两种方法来测度和衡量工业能源效率,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法实证检验异质型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效应尚不显著,但却通过制约绿色技术创新而对能源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和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及工业能源效率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要比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丽 钟奥
文章以1999~2013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划分高、中、低耗能产业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高、中、低耗能产业组全要素能源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在高耗能产业组中,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关系中起到了负的中介效应作用,在中耗能产业组中,技术创新起到了负的完全中介效应作用,而在低耗能产业组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正的中介效应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德敏 张瑞
环境规制实际上形成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的倒逼机制,对建设"两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全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并对比两种情形下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利用Tobit模型计算了环境规制对全国和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污染会使全要素能源效率值降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经历了波动和下降两个阶段,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值和收敛性存在差异;(2)经济结构和FDI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但影响效果存在区域差异;(3)环境规制相关变量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回归系数和显著性分为四类(需要加大投入的指标、需要区域差异化的指标、需要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进军 姚孟超 黄奕
文章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2006—2018年工业企业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通过单一门槛、双重门槛和三重门槛检验;各地区行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力显著促进工业绿色创新,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应因地制宜设定环境规制政策,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握好环境规制的有效强度,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双赢。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五七 陶靓
环境规制影响劳动力就业的路径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实践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存在非线性影响;从整体来看存在双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由负转正;从区域比较来看,目前大多数沿海省份产业结构水平已经跨越门槛值,增强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内陆省份产业结构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增强环境规制会对当地劳动力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以发展和前瞻的眼光来看待环境规制,防范和减少环境规制的就业风险;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精准施政,合理引导环境规制下的劳动力再配置;积极施政引导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劳动力空间流动,实现环境规制在环保和就业方面的"双重红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能
面对保增长和减排放的双重约束,传统的以减排为导向的环境政策不可避免会陷入两难困境。为此,本文针对污染物不同的处置性假设,以环境效率作为唯一确定环境绩效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测算了加入环境污染因素后我国工业各行业的环境效率,并基于异质性行业假定检验了我国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并确定了行业最优规制水平。研究表明:若考虑非期望产出(污染排放)的影响,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有明显的下降;工业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正相关,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正确性;其中,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型行业当期环境效率促进作用显著,而对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效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具有显著的三...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环境效率 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 于同申 郭路
本文先基于DEA方法测算出1996—2007年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验证了TFP和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和TF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环境规制是TFP的格兰杰成因,随着滞后期的加大,格兰杰成因更加显著;(3)环境规制在长期对TFP的正向促进作用比短期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当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环境规制形式,进一步诱发"创新补偿"效应,实现环境保护和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产率 创新补偿 协整 双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冕 杨福霞 陈兴鹏
能源效率以其在优化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被学者们称为"第五类能源"。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能源相对价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科技进步四个因素在时序维度上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内,能源相对价格的提升与科技进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动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且以上四个因素均具有持续性特征。其次,能源相对价格、科技进步、能源结构三个因素较为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科技投入等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菁鸿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日益趋紧的环境规制是否会影响技术创新?针对这个问题,论文以2000—2016年中国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门槛效应,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环境规制能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具有连续性。第二,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第三,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过低和过高的环境规制强度均不利于技术创新。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波特假说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春 刘荣增
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相对贫困减缓的双赢局面是当今的热门议题之一。文章提出了环境规制影响相对贫困的理论假设,并基于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加剧了相对贫困且结论具有稳健性;环境规制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减少污染行业就业加剧相对贫困;环境规制对相对贫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加剧本地区的相对贫困,减缓周边地区的相对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清煌 高明
文章基于经济数量和产业升级双维度,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环境规制的经济绩效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虽对经济数量增长有抑制作用,但对产业优化有正向作用。分地区环境规制的经济数量效应表现出与整体样本类似的效果,而环境规制的长期产业升级效应略有不同,东、中、西部的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别表现出显著正向、不显著负向和显著负向。此外,伴随节能减排纳入政府考核体系,环境规制的长期产业升级效应虽有减弱,但环境规制短期经济数量的效应开始呈现。因此,不能盲目加强规制强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承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数量 产业升级 联立方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兆林 王业辉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受到行政垄断的约束。首先,将行政垄断与环境规制纳入生产函数,构建了环境规制与行政垄断影响生态效率的理论框架。其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工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和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且环境规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考虑到不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低于门槛值0. 343时,环境规制有效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超过门槛值时,环境规制的系数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异质性环境规制政策、放松地区性行政垄断、建立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江可申
采用我国30省(市、区)200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之间的关系。首先,以PM10浓度指标进行聚类,把30省(市、区)划分为高、中、轻三大污染地区。其次,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是一阶单整I(1);PedronI和Kao协整检验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FMoLS回归发现,全国总体环境规制强度与PM10浓度呈反方向变动,能源消费结构与PM10浓度呈同方向变动;高污染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对PM10浓度产生正的影响,中、轻污染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PM10浓度产生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使用法律、经济手段加强环境规制,降低煤炭消耗比例、发展清洁能源等建议。
关键词:
PM10 环境规制 能源消费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