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4)
- 2023(13856)
- 2022(11982)
- 2021(11179)
- 2020(9561)
- 2019(21612)
- 2018(21390)
- 2017(41035)
- 2016(22482)
- 2015(25083)
- 2014(24740)
- 2013(24484)
- 2012(22217)
- 2011(19832)
- 2010(19483)
- 2009(17780)
- 2008(17275)
- 2007(14841)
- 2006(12781)
- 2005(10903)
- 学科
- 济(89746)
- 经济(89659)
- 管理(67831)
- 业(65698)
- 企(55065)
- 企业(55065)
- 方法(46769)
- 数学(41399)
- 数学方法(40842)
- 农(22875)
- 财(21634)
- 中国(21519)
- 学(20386)
- 业经(19185)
- 技术(19082)
- 贸(16191)
- 贸易(16184)
- 地方(16054)
- 农业(15940)
- 易(15732)
- 理论(15261)
- 务(14601)
- 财务(14527)
- 财务管理(14510)
- 环境(14046)
- 企业财务(13810)
- 和(13675)
- 制(13519)
- 划(12704)
- 银(11836)
- 机构
- 大学(321424)
- 学院(319858)
- 管理(130004)
- 济(123813)
- 经济(121273)
- 理学(114758)
- 理学院(113506)
- 管理学(111141)
- 管理学院(110597)
- 研究(104439)
- 中国(74306)
- 科学(69537)
- 京(67633)
- 农(58633)
- 业大(54900)
- 所(53100)
- 财(52396)
- 研究所(49328)
- 中心(46874)
- 农业(46646)
- 江(43843)
- 财经(43747)
- 北京(42026)
- 范(40276)
- 经(39979)
- 师范(39750)
- 院(37633)
- 经济学(36674)
- 州(35965)
- 技术(35128)
- 基金
- 项目(232011)
- 科学(181376)
- 基金(168830)
- 研究(161241)
- 家(150223)
- 国家(149041)
- 科学基金(127356)
- 社会(101221)
- 社会科(96045)
- 社会科学(96019)
- 省(91542)
- 基金项目(90322)
- 自然(86600)
- 自然科(84629)
- 自然科学(84606)
- 自然科学基金(83065)
- 划(77476)
- 教育(74327)
- 资助(70187)
- 编号(64078)
- 重点(52005)
- 部(50068)
- 成果(49298)
- 创(48964)
- 发(48379)
- 创新(45657)
- 科研(45160)
- 计划(44640)
- 课题(43797)
- 大学(42402)
- 期刊
- 济(124333)
- 经济(124333)
- 研究(85341)
- 学报(58941)
- 中国(54508)
- 科学(51652)
- 农(51454)
- 管理(45236)
- 大学(43275)
- 学学(41321)
- 财(37834)
- 农业(36069)
- 教育(31557)
- 技术(29110)
- 融(21573)
- 金融(21573)
- 业经(20735)
- 经济研究(20714)
- 财经(20574)
- 业(18851)
- 科技(18526)
- 经(17456)
- 技术经济(17278)
- 业大(16312)
- 问题(16298)
- 版(15856)
- 图书(15363)
- 统计(14958)
- 理论(14668)
- 资源(14440)
共检索到437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运用协整分析、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检验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因,且其冲击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效果明显大于中等教育与科技投入。因此,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VAR模型框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仕新 刘鸿渊
人力资本、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的发展应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一个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与技术进步于一体的生产函数 ,讨论了 3种资本的动态运动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约束条件下 ,如何在3种资本间分配经济资源 ,从而使经济处于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继亮
笔者利用2001年~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尼尔森—菲尔普斯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的相互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源泉来自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都对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更好推进中国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和人力资本积累,还需要大力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台航 崔小勇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促进技术扩散和技术追赶,然而人力资本积累仍是影响经济体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活动中的作用不同,人力资本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按照受教育程度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初等教育型、中等教育型和高等教育型三类;并根据技术进步活动的不同,将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率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前者来自于技术创新,后者来自于技术应用(技术模仿)。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利用跨国教育面板数据(Barro和Lee,2013)和佩恩世界表(PWT 9.0)等跨国经济社会面板数据,测算了1970—2010年世界各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数据,并结合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各国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在考虑到跨国技术扩散的情况下,初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提高将会促进技术效率变化,而高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提高则主要促进技术变化;中等教育型人力资本结构占比的变化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明确。此外,随着经济体不断接近技术前沿,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结构对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使用我国企业和主要贸易投资伙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基本上有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国内的研发投入有利于高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而就业人才结构、国外技术购买和进口技术溢出有利于我国低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大部分技术进步渠道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但各个渠道产生的技术进步与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匹配度更强。与开放程度较低的区域相比,各个渠道对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影响更积极。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人才结构 系统GMM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国 白红光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劳动要素收入之间的关系,之后利用中国1952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从宏观角度和采掘业等13个行业18年数据的行业角度及国际宏观数据角度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我国劳动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劳动收入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低技术含量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带来劳动收入长久、有效的增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劳动收入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学军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形成依赖于主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成本的估计,是对"成本——收益"核算的结果。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提升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引致了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也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阻碍了人力资本有效形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靳卫东 何丽
提高创新效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采取渐进式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等等,都可以激励企业家创新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决定了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实现。随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进行,生产模式将不断更新,那么前后相继新旧生产模式的生产曲线的包络线就构成了经济增长的路径。发展中国家依靠技术模仿,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而实现短期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模式很难持续。采用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方式,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长期增长和经济赶超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正彪 薛勇军
采用罗默的思路,将经济体系分为研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通过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来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试验发展研究都纳入了经济增长分析框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人力资本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式,推导出三部门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分析由人力资本外溢性导致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外溢性可以解释内生的技术进步;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比应用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外溢性;基础科学研究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溢性 经济增长 比较静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初升 马玉婷
基于对贵州等地农户农作物种植决策的田野调查,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作物种植选择模型,以分析人力资本及其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微观机制,为宏观层面上研究农业种植结构变迁提供微观基础;然后,采用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和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推论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种植经济作物,越是有助于该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转型。进一步的地形约束机制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及其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受地形的制约。相对于丘陵山区,平原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负向作用和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同时,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越强,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越强,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则越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盛丹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减少教育投资,不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贸易开放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大;随着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影响相对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新铭 罗润东
本文在劳动力异质的假设下通过建立一个二元经济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收入差距:其一,通过提高相应劳动力的劳动效率,提高其工资;其二,通过收入差距的扩大,吸引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影响其收入。并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城乡转化的过程中,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要结合长期经济发展注意保持相应的收入差别。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资差距 人力资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谭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 ,消除了人口增长率对于分析经济增长率时带来的干扰。同时 ,通过对模型解出的最优解的分析以及对影响经济增长各种因素的解释 ,进一步说明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并将这两方面的因素内生化 ,使其变成可以进行控制和预测的变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娇燕 郭继强
本文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对技术进步方向进行再估算,并探讨技术进步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偏向与要素丰裕度以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联。测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替代弹性呈现总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在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偏向于实物资本,且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丰裕度变动的关联更加符合技术引致机制下的理论预期。技术进步方向呈现波动—资本偏向—波动三阶段特征趋势,与劳动收入份额的高位波动—下降—低位徘徊的变动趋势吻合。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劳动力市场要素禀赋特征经历转型节点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测算等相关研究兼顾劳动投入在质量维度上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周迪
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其分解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主要渠道的技术进步对我国30个省份的三类人力资本水平的空间效应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三类权重下被解释变量和主要解释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第二,对总人力资本水平而言,各个技术进步变量的三类效应基本上显著且稳健,省内空间效应基本上大于省际空间效应,其中FDI和出口技术溢出、自主研发投入、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等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正,OFDI和进口技术溢出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负,高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之比的直接效应为负但间接效应为正;第三,对于高技术人力资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空间负效应,其余变量产生了空间正效应;第四,对于低技术人力资本来说,除了研发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其空间效应为负外,其余变量影响都为正,且间接效应基本上大于直接效应;第五,地理经济距离矩阵下各变量的影响比空间邻接权重、地理距离矩阵大。
关键词:
多渠道技术进步 空间效应 异质性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