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9)
2023(11653)
2022(9452)
2021(8731)
2020(7571)
2019(16896)
2018(16608)
2017(32105)
2016(17691)
2015(19479)
2014(19700)
2013(19085)
2012(17381)
2011(15207)
2010(15621)
2009(14649)
2008(15024)
2007(13802)
2006(11888)
2005(11154)
作者
(50559)
(42306)
(42013)
(39788)
(27210)
(20263)
(19149)
(16418)
(15709)
(15482)
(14338)
(14230)
(13771)
(13573)
(13189)
(12705)
(12608)
(12516)
(12362)
(11937)
(10540)
(10356)
(10305)
(9803)
(9573)
(9544)
(9333)
(9301)
(8598)
(8506)
学科
(85807)
(80224)
企业(80224)
(78455)
经济(78361)
管理(71470)
方法(38080)
数学(29755)
数学方法(29305)
(28500)
业经(27691)
(24234)
(22960)
财务(22930)
财务管理(22900)
企业财务(21836)
农业(18168)
技术(17900)
中国(17609)
理论(16772)
(16658)
(15119)
(14607)
(13905)
(12727)
经营(12710)
企业经济(12569)
(11768)
技术管理(11404)
(11356)
机构
学院(257542)
大学(250035)
(106037)
管理(104034)
经济(103995)
理学(89612)
理学院(88710)
管理学(87043)
管理学院(86557)
研究(76076)
中国(62101)
(52382)
(51579)
科学(46108)
(43643)
财经(41472)
(40121)
(38489)
(37638)
业大(37085)
中心(35500)
研究所(34375)
农业(34270)
(32182)
经济学(31996)
北京(31899)
财经大学(30635)
商学(30276)
商学院(30016)
经济学院(29008)
基金
项目(164693)
科学(131900)
基金(121697)
研究(119261)
(105055)
国家(104094)
科学基金(92097)
社会(77210)
社会科(73182)
社会科学(73166)
(66405)
基金项目(63578)
自然(61071)
自然科(59790)
自然科学(59777)
自然科学基金(58815)
教育(55823)
(53738)
资助(50911)
编号(47197)
(37545)
(37469)
成果(36920)
重点(36582)
(36177)
(34170)
创新(34113)
课题(32708)
(31833)
国家社会(31787)
期刊
(120165)
经济(120165)
研究(72270)
中国(49869)
(46477)
管理(44775)
(40803)
学报(37034)
科学(35619)
大学(28905)
农业(27831)
学学(27670)
技术(25617)
教育(24600)
(24501)
金融(24501)
业经(21724)
财经(21550)
经济研究(18949)
(18564)
(17427)
技术经济(15788)
财会(15202)
问题(15130)
统计(13643)
现代(13148)
(13082)
商业(12692)
(12076)
会计(11820)
共检索到382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燕  
本文借用费茨罗 (Fitzroy)和穆勒 (Mueller)建立的用“非流动性”来分析企业内部结构的模型 ,揭示“非流动性”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说明长期合约的本质即是通过降低合约方的流动性 ,来达到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功效 ,使人力资本获得的剩余收益真正成为风险收益。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贡献不同、对企业的主导作用不同 ,而只有边际报酬递增、对企业具有主导作用的异质型人力资本才应当成为企业长期合约的激励主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建昌  刘春娣  
异质型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创造性劳动是企业价值的真正源泉,高稀缺性、强专用性、自学习性决定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多方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异质型人力资本理应主导高新技术企业合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维峰  
在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本已经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力资本特性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的配置和使用存在激励与约束问题。高科技企业只有对知识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才能激发出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巨大创造力,并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从而使企业走向成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知  赵奇伟  严兵  
基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样本,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国有企业长期投资水平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造成国有企业投资非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却是既有文献所忽视的。本文从委托—代理的理论视角出发,剖析国有企业董事长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期揭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偏低的深层原因。文中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刻画其约束机制,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的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来测度其激励机制。OLS回归结果显示,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越短,长期投资越少,而持股比例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非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而持股比例越高,长期投资越少。为克服OLS回归中的内生性问题,论文进一步利用Ⅳ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登峰  唐杰  陈勇  
创新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上对高级专业化劳动力施加内部股权激励,并将股权资本动态最优地配置于研发和管理等创新性投入和外购中间品投入中,企业的最终产出可以实现长期稳态增长。在本文构建的动态模型中,创新企业的最优增长率受创新企业的知识创造活动、人力资本、创新企业家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影响,企业的创新成功率和人力资本增长率越高,企业产出的稳态增长率就越高;创新企业家未来效用的贴现率和替代弹性参数值越低,企业产出的稳态增长率就越高。创新企业扩张的必要条件是,中间品的市场交易效率低于生产这些中间品的人力资本的交易效率,创新企业的内部股权激励制度使企业家市场替代中间品市场,创新企业在中间投入品市场上的动态垄断竞争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长煜  
一、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基础——现代企业理论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管理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背景下展开的,对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是以现代企业理论作为基础的。科斯对传统企业理论的责难,开创了对于企业基本问题研究的新阶段。科斯认为,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易比通过市场进行同样的交易费用要低。受到科斯理论的启发,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沿着科斯开辟的交易成本的分析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企业的实质是通过各种要素投入者的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学军  刘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贡献对企业的绩效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人力本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某些人力资本的外逃,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并积极的监督人力资本的企业行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  张维  
本文通过对企业的本质论述,把企业家定义为在具有"不完备性"的企业和约中有权支配和使用其他生产要素的那部分人力资本的产权主体,并通过对企业组织中各种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的分析,指出产权完整的企业家必须对产权残缺的工人和经理进行有效的激励,从而形成一种激励性契约,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组织费用,实现企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  邱力生  
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技能型劳动力供给短缺,从而使劳动者激励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重要意义开始凸现出来。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对企业技能型劳动者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有关具体激励策略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陈晓剑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本文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学与管理学激励约束模式的融合。因此,本文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王勇  
企业的委托代理本质上要求对企业家实行长期的激励约束。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态势和赢利能力市场价格的企业品牌价值,其内容和特点决定了运用这一综合指标对企业家进行长期激励约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运用企业品牌价值激励约束企业家,符合委托代理理论及相应的假设,也符合企业家的工作性质,简洁、客观、易行,既容易为双方接受和理解,又能有效避免因考核引起的许多矛盾,实现所有者和企业家的和谐与双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企业的委托代理本质上要求对企业家实行长期的激励约束。以企业品牌价值这一综合指标来设计企业家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符合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家工作性质,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任期企业品牌价值净值法、任期企业品牌价值贡献率法和任期企业品牌价值贡献率行业比较法,是可供选择的不同激励约束方案。各种激励约束方案,都可区分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运用年薪和奖励薪金关于企业品牌价值增值的函数,以现金、限制性股票期权和虚拟股份的支付方式具体运作。
[期刊] 预测  [作者] 侯丽  钟田丽  李佳宁  
本文依据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将倾向得分匹配和多元回归方法相结合,检验管理层股权激励合约及其条款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合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合约设计的高标准行权条件、较长有效期、较强激励力度以及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等条款促进了资本结构趋向目标水平调整。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产权性质和外部治理机制影响股权激励合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合约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有效;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产品市场竞争治理机制在股权激励合约优化资本结构决策方面存在"替代"和"互补"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和平  
建立了技术工人利用企业冗余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技术工人同时从事"生产任务"和"冗余创新"行动下的最优激励合同条件。一方面,企业可以按最优激励合同直接奖励技术工人的"冗余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技术工人的"生产任务"与"冗余创新"两行动的成本函数的相互依存性,通过优化对技术工人的"生产任务"的激励合同来间接激励技术工人的"冗余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