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
2023(1833)
2022(1585)
2021(1368)
2020(1231)
2019(2851)
2018(2668)
2017(6062)
2016(2952)
2015(3471)
2014(3215)
2013(3323)
2012(3123)
2011(2770)
2010(2613)
2009(2244)
2008(2120)
2007(1671)
2006(1260)
2005(961)
作者
(7340)
(6234)
(6193)
(5890)
(4218)
(3020)
(2869)
(2433)
(2419)
(2212)
(2162)
(2154)
(1958)
(1924)
(1876)
(1855)
(1838)
(1813)
(1779)
(1774)
(1516)
(1515)
(1481)
(1422)
(1390)
(1373)
(1288)
(1240)
(1235)
(1217)
学科
(18939)
经济(18918)
方法(13570)
数学(13155)
数学方法(13123)
(10872)
管理(10206)
(8762)
企业(8762)
(4855)
(3366)
中国(3314)
(3286)
财务(3286)
财务管理(3281)
企业财务(3230)
(3090)
贸易(3090)
(3017)
技术(2919)
地方(2565)
业经(2513)
农业(2441)
(2296)
金融(2296)
技术管理(2129)
(2010)
(1925)
(1904)
银行(1904)
机构
大学(44235)
学院(43135)
(23241)
经济(23024)
管理(20000)
理学(18286)
理学院(18163)
管理学(18011)
管理学院(17919)
研究(10891)
(10361)
财经(9029)
经济学(8470)
(8419)
中国(8187)
经济学院(7933)
(7591)
财经大学(7016)
商学(6356)
商学院(6314)
经济管理(5856)
中心(5599)
业大(5391)
(5203)
(5127)
金融(5127)
(4848)
科学(4629)
北京(4269)
工商(4119)
基金
项目(32733)
科学(27353)
基金(26647)
研究(23784)
(22391)
国家(22237)
科学基金(20324)
社会(17828)
社会科(17147)
社会科学(17146)
基金项目(14336)
自然(12571)
自然科(12352)
自然科学(12351)
自然科学基金(12160)
(11813)
教育(11507)
资助(11360)
(9756)
(8563)
编号(8306)
国家社会(8144)
教育部(8035)
人文(7920)
(7286)
重点(7013)
大学(6920)
创新(6776)
(6639)
社科(6591)
期刊
(18989)
经济(18989)
研究(11629)
(7714)
管理(6566)
学报(5254)
财经(5149)
科学(4734)
大学(4649)
学学(4506)
(4379)
(4338)
金融(4338)
中国(4119)
经济研究(3864)
技术(3465)
(3445)
问题(2950)
技术经济(2829)
统计(2792)
业经(2752)
(2532)
(2478)
理论(2299)
农业(2276)
商业(2253)
决策(2244)
财经大学(2203)
实践(1997)
(1997)
共检索到52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欧晓万  
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对于我国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应用跨省的相关数据对此做出了经验检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都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还表明,由于我国区域实际上存在差异,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市场需求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聚为三类不同的地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虞文美  杜亚斌  曹强  
基于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建立的理论模型,使用具有空间截面相关特征的Driscoll和Kraay(1998)方法,以及全球135个国家5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存在U型关系,即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一开始是负向的,人力资本超过临界值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内生巴萨效应为负,年龄结构和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模糊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到其内部结构,研究要素禀赋效应和内生巴萨效应,这对研究实际汇率具有重要启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仓仓  陈绍友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技术创新正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路径,识别其内在演化机理和规律关系到经济增长动力的长久转化。基于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非农化和高级化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省际之间产业结构非农化、高级化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不均衡现象突出;(2)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非农化存在显著促进作用;(3)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积极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景睿  付代军  
本文分析总结了PanelData的三种基本分析模型,讨论了其建模过程和一系列的有关检验(共6个检验),并用实例在软件上得到全部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自主研发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积累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甫功  欧阳建国  
本文将工业分为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两个部门,应用Feder模型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产出通过与传统工业部门的弹性关系而影响其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对我国的数据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工业的直接带动和溢出效应都很显著,直接带动率为18%,溢出效应为2.2%;高技术产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较传统工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高出21.9%。研究也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着高带动高溢出、低带动高溢出和高带动低溢出三类地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娟  马涟蕊  冯婉怡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基于分位数面板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9个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行业碳减排效应及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碳减排效果与行业特征、区域环境及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体地,低碳排放行业率先发挥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以重工业、能源生产相关行业为代表的高碳排放行业对碳排放未见显著抑制作用,与居民生活、城镇化发展联系紧密的行业碳排放不减反增。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不同行业的碳减排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均得到强化。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性提出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转化、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不同区域与产业的差异化应用、注重居民低碳行为引导和加强合作交流等建议。研究有助于深入考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行业碳减排的影响,为针对性制定行业碳减排政策提供事实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德勇  毕道俊  
本文采用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对环境规制与就业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验证,其次借助面板门槛模型说明不同技术创新水平以及创新路径选择下环境规制就业效应的变动情况,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技术创新的具体作用进行说明。研究显示:(1)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当环境规制与就业同处于上升阶段时环保与就业的"双重红利"能够实现。(2)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技术创新门槛,当技术创新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并不断提高时,环境标准的提升方能带动就业增长。(3)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但环境规制下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技术引进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影响甚微,而自主创新能够有效实现环保与就业的"双重红利"。因此,为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双赢,需在适度提升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尤其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就业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梦瑶  仇喜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落地乡村振兴政策的关键时期,因此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整理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统计描述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享受到的数字经济红利相较东部地区更大;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明  柯占莲  
在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防范社会保障“增长陷阱”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教育人力资本成为一国能否跨越社会保障“增长陷阱”的门槛。基于2011—2019年29个新兴市场国家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效应方法检验社会保障对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教育人力资本的“门槛”,随后采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方法检验“门槛效应”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对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教育人力资本的“单一门槛”: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社会保障支出会导致经济陷入“增长陷阱”而难以持续增长;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社会保障支出会促进生产率提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达佳  梁戈夫  
人力资本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济、运营、管理、价值、结构等方面有着巨大影响。文章以企业价值的影响为分析对象,选取2005—2016年多个企业相关发展数据,通过构建panel data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中小型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霏  鲁志国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城市间协同融合发展,采用极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ESDA等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模式,并通过SPDM模型剖析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门限面板模型进一步探讨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效应下,核心创新要素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增速加快,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均衡发展;②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中心—外围”特征明显,“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东南部沿珠江口东岸地带,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和L-L型;③人力资本、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经费投入的负向溢出效应不明显;④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门限效应下,人力资本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先升后降,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而不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为破解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本文聚焦人力资本,突破就中国而中国的研究视角,选取65个国家1995-2013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且分地区、分类型测算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确未来中国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次序,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结果表明,对于现阶段中国,首要投资的是健康人力资本,在满足人力资本健康需求之后,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赞  姜英伟  
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16年中国9个行业共247家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卖方势力相关,卖方势力显著正向调节买方势力与厂商创新的关系。平均而言,买方势力对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调试样本、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厂商初始创新水平、所在城市发展水平、自身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初始创新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小,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