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7)
- 2023(14155)
- 2022(11544)
- 2021(10338)
- 2020(8470)
- 2019(18852)
- 2018(18238)
- 2017(35181)
- 2016(18282)
- 2015(20184)
- 2014(20039)
- 2013(20007)
- 2012(18812)
- 2011(16837)
- 2010(17599)
- 2009(16564)
- 2008(16412)
- 2007(14958)
- 2006(13807)
- 2005(13013)
- 学科
- 济(111983)
- 经济(111877)
- 业(81353)
- 企(74145)
- 企业(74145)
- 管理(66903)
- 方法(35026)
- 业经(34191)
- 地方(28487)
- 农(28243)
- 中国(27536)
- 数学(26101)
- 数学方法(25987)
- 财(25884)
- 农业(20951)
- 技术(20028)
- 务(18663)
- 财务(18645)
- 财务管理(18623)
- 制(17960)
- 企业财务(17641)
- 地方经济(17216)
- 和(16904)
- 策(16379)
- 划(15672)
- 产业(15656)
- 贸(15086)
- 贸易(15070)
- 理论(15030)
- 学(14990)
- 机构
- 学院(278188)
- 大学(270285)
- 济(134052)
- 经济(131784)
- 管理(109408)
- 研究(97258)
- 理学(92430)
- 理学院(91426)
- 管理学(90482)
- 管理学院(89937)
- 中国(76003)
- 财(59062)
- 京(57444)
- 科学(53528)
- 所(48280)
- 财经(46226)
- 江(44180)
- 中心(42987)
- 研究所(42902)
- 经济学(41737)
- 经(41727)
- 农(41446)
- 经济学院(37339)
- 北京(36818)
- 州(34793)
- 院(34779)
- 业大(34646)
- 范(34358)
- 师范(34104)
- 财经大学(33688)
- 基金
- 项目(172623)
- 科学(139614)
- 研究(131062)
- 基金(126768)
- 家(108621)
- 国家(107322)
- 科学基金(94236)
- 社会(88797)
- 社会科(84551)
- 社会科学(84530)
- 省(69214)
- 基金项目(66956)
- 教育(56981)
- 自然(56844)
- 自然科(55536)
- 自然科学(55523)
- 划(55375)
- 自然科学基金(54608)
- 编号(51036)
- 资助(50011)
- 发(44179)
- 成果(39926)
- 创(39489)
- 重点(38559)
- 国家社会(37604)
- 部(37586)
- 业(37328)
- 发展(37106)
- 展(36511)
- 创新(36037)
- 期刊
- 济(167002)
- 经济(167002)
- 研究(90645)
- 中国(58102)
- 管理(48715)
- 财(48150)
- 农(39977)
- 科学(35800)
- 学报(32571)
- 融(28184)
- 金融(28184)
- 业经(27907)
- 技术(27537)
- 农业(27525)
- 经济研究(26906)
- 大学(26325)
- 学学(25164)
- 财经(24489)
- 教育(23609)
- 经(21595)
- 问题(21350)
- 技术经济(18715)
- 业(16814)
- 世界(16470)
- 贸(16223)
- 现代(15401)
- 商业(15239)
- 经济管理(14503)
- 国际(14432)
- 经济问题(13661)
共检索到44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安国 时雅丽 王冠卿 杨开忠
传统新经济地理学基于单个报酬递增产业展开的研究难以解释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工的多样性和不完全性。本文通过建立异质偏好、异质企业家条件下的空间垄断竞争模型研究多产业集聚和多产业空间分工的动力学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工演进的根本动力是动态连续的空间Dixit-Stiglitz折中,多产业空间集聚演进表现为一个产业非连续“灾变”之后其他产业连续变化继起的进程,“灾变式”产业转移受正反馈机制支配,连续渐进的产业转移受负反馈机制支配,空间分工演进表现为核心地区陆续迎来新的产业完全集聚,周边地区则经历一个渐进的去产业过程;历史、制度和政策可以在任何时点嵌入连续渐进的演进过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枫 胡鞍钢
投资者特征是企业融资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3-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异质信念和投资者情绪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特征对企业股权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越倾向于公开增发而非配股。进一步地,我们还考察了不同投资者情绪下,异质信念对股权发行方式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越乐观时,异质信念对企业公开增发选择倾向的敏感性越高。
关键词:
异质信念 投资者情绪 增发 配股
[期刊] 预测
[作者]
范利民 张辉锋 王中昭
本文对货币错配成因的主要理论解释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模型来分析企业主动卷入货币错配的决策行为。最后归纳了企业扩大错配规模的四种情形,并对原罪论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结论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风险偏好 原罪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仁富
文章认为,企业家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灵魂,也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本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又是当前我国最稀缺的人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通过创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和强化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增强企业家职业的吸引力;二是通过建立新的选拔、监督和淘汰机制,建设好企业家队伍。只有拥有一流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国有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摆脱困境,走向兴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磊 李东红
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家价值偏好与企业家活动配置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企业家在选择企业活动配置过程中,偏好事业型企业家与从事创新等生产性活动配置正相关,与寻租等非生产性活动配置负相关,偏好财富型企业家与寻租等非生产性活动配置正相关,与创新等生产性活动配置负相关。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一假设,扩展了企业家活动配置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付生 夏敏仁
中国企业资本形成的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型模式、转轨体制下银行主导模式和市场经济下多元化阶段。我国的资本形成比率和经济增长率形成了显著的"剪刀差",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出现这个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的形成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敏感。这意味着,缺乏一个有效率的投资体制和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关键词:
资本形成 财政 资本产出比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孝梅
现实中,企业家(高管层)普遍存在明显的规模偏好,其中一个前提假设是:扩大企业规模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家规模偏好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动因和正反两方面效应:一方面,适度的规模偏好,会同时提高企业家(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双方的效用;另一方面,过度的规模偏好,则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本文在对企业家规模偏好的动因及效应分析基础上,得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目标 规模偏好 竞争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宇 李垣
在对企业家的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根据企业家的不同偏好或效用函数的特征来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家的最优行为与所有者等利益相关人的目标“激励相容”。委托-代理文献一般假定股东是风险中性者,企业家为风险厌恶者,着重探讨激励与保险之间的基本冲突和平衡,基本结论是:由于企业家努力不能被观察,所以,企业家的报酬必须随着企业实现的利润而增加,特别是,诱导企业家的高努力所需要的预期报酬要高于企业家的努力能被观察时的水平。因此,所有者应该适度容忍企业家“偷懒”,其限度由预期企业家偷懒带来的边际损失和观察努力的边际信息成本的平衡决定。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以下缺陷:第一,把企业家的报酬完全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骥赟
近年来兴起的空间经济学中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该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表明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性地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该模型的政策含义表明,我国西部开发除了应提高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量之外,更要着力降低区域内部交易成本、培育西部内部经济核心区、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跻
本文在对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假设研究,认为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存在着"生产率阈值重叠"现象。"生产率阈值重叠"现象引发了笔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进一步思考,在"生产率阈值重叠"区间内,生产率不是唯一决定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因素,必定有其他一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知识偏好"的概念,认为在企业层面的国际化路径决策不仅是生产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企业知识偏好"也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飞 柯文进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始终是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应与区域的异质性相一致,以实现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本文在充分考量"四大板块"区域异质性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为视角,利用198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两个维度来探寻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效能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①全国层面,所有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初级和中级人力资本会遏制产业结构高级化,只有高级人力资本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②区域层面,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异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艳茹
论文探讨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创业教育对企业家精神、创新型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创新型经济发展呼唤创业教育,并对创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使我国创新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力普及各种类型的创业教育,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精神,使更多人参与加快完善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创业教育 企业家精神 创新型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宇 罗倩文
以食品市场为例,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偏好异质性条件下企业声誉供给决策分析框架。分析显示,消费者对声誉偏好的差别会导致企业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企业策略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对声誉的偏好强度以及声誉市场规模。而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时向市场供给的声誉总量低于无差异化策略的声誉供给水平。因此提高消费者对声誉的敏感度同时降低收入差距是发挥声誉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异质性 策略 声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锐
本文在探讨市场化、企业家精神与地区经济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收入差距函数,结合1999—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精神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效应大于企业家精神单项指标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只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会真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化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时段内存在显著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协同效应越小;企业家精神存在双门限值,门限值越高的区间,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化的协同效应越小。因此,要进一步缩小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应该重视落后地区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化的协同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窦威
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灵魂 ,本文从企业家素质和建立企业家成长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阜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现状 ,提出了一些选拔和培养企业家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 经营者 素质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