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3)
2023(7242)
2022(6083)
2021(5434)
2020(4546)
2019(9988)
2018(9602)
2017(18897)
2016(10197)
2015(10881)
2014(10489)
2013(10409)
2012(9547)
2011(8609)
2010(8211)
2009(7620)
2008(7407)
2007(6366)
2006(5391)
2005(4560)
作者
(29801)
(24937)
(24878)
(23372)
(15936)
(12114)
(10982)
(9764)
(9444)
(8557)
(8489)
(8406)
(7869)
(7728)
(7726)
(7681)
(7635)
(7376)
(7343)
(7133)
(6246)
(6102)
(5784)
(5674)
(5655)
(5529)
(5326)
(5280)
(4951)
(4894)
学科
(47159)
经济(47105)
管理(31193)
(30734)
方法(28126)
数学(26290)
数学方法(26185)
(24443)
企业(24443)
(12791)
(11921)
(10423)
贸易(10423)
(10142)
中国(10064)
业经(8524)
(8492)
财务(8491)
财务管理(8478)
企业财务(8193)
农业(7573)
(7552)
技术(7063)
(6681)
环境(6639)
地方(6622)
(6612)
金融(6612)
(6012)
银行(5981)
机构
大学(148466)
学院(145910)
(66166)
经济(65264)
管理(59799)
理学(53915)
理学院(53385)
管理学(52679)
管理学院(52429)
研究(45707)
中国(34222)
(28986)
(28860)
(28672)
科学(27472)
业大(25284)
财经(24717)
农业(23302)
(22952)
(22142)
经济学(21912)
中心(21814)
研究所(20450)
经济学院(20344)
(19536)
财经大学(18964)
商学(17705)
商学院(17569)
经济管理(17363)
北京(17100)
基金
项目(107554)
科学(86112)
基金(82987)
(74270)
国家(73712)
研究(71859)
科学基金(63851)
社会(50277)
社会科(48126)
社会科学(48115)
基金项目(44650)
自然(42844)
自然科(41976)
自然科学(41962)
自然科学基金(41311)
(40246)
(34675)
资助(33626)
教育(33320)
编号(25622)
(25029)
重点(24081)
(23092)
国家社会(22288)
(21904)
教育部(21885)
科研(21699)
创新(21630)
人文(21092)
计划(20490)
期刊
(58070)
经济(58070)
研究(37161)
学报(27570)
(23268)
科学(23268)
(21302)
中国(20855)
大学(20591)
学学(19951)
管理(18952)
农业(15441)
(13252)
金融(13252)
财经(12829)
经济研究(11235)
(10853)
业经(9426)
技术(9265)
理论(8984)
(8630)
问题(8414)
实践(8229)
(8229)
商业(7886)
教育(7674)
(7654)
统计(7379)
技术经济(7292)
(7260)
共检索到19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枫  
从异质信念视角关注证券价格逐渐成为主流金融学研究的焦点。一方面支持者坚定认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原始特征,通过先验异质信念、后验异质信念和异质信念演化,投资者信念分歧能够影响证券价格,并且影响机理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存在差异;另一方面质疑者则坚持,由于实证结果的不一致性,以及异质信念与风险测度模糊,由此产生的结论有效性备受质疑。本文将重点从异质信念形成机制、异质信念对证券价格的影响机理、效果以及对异质信念测度的质疑入手,详细梳理现有文献关于异质信念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观点和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可能拓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广英  姚洪兴  
带噪声的理性预期均衡模型一般都假定交易者拥有同质性共同知识为先验信念,后验信念的差异来源于他们拥有不同的私人信息。但是在这一假定下研究理性行为越来越显示出了其脆弱性和局限性,其中最著名的是"无交易理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竟东  谢赤  欧辉生  赵亦军  
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视角解释权证上市前后标的证券的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异质作为一种风险性因素在权证上市前后显著影响标的证券的收益。面对权证上市的信息,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强,投资风险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标的证券的收益也越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广英  姚洪兴  
文章基于投资者拥有异质信念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证券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中市场状态分别由固定策略交易者和策略转移交易者的比例来刻化。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局部稳定和扰动分析,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验证了重要参数在市场行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同和  韩非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由两种心态决定:一是高抛低吸,价高卖出,价低买进;二是买涨卖跌,未来上涨就买进,未来下跌就卖出。本文将从投资者这两种心态出发,建立市场供需变化的动态模型,通过对模型通解的分析,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价格预期将会导致证券价格大涨大跌。模型说明,中短期里趋势投资有一定的科学性;而在长期里,价值投资几乎可以确定盈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性美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联合出版的《偏好、信念、信息与证券价格》一书,是张圣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为他的博士导师之一,我觉得该书有如下特色: 首先,该书选择了一个很好的主题和研究视角。对证券价格形成机制的探讨是金融经济学永恒的研究主题,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如CAPM和APT)似乎不涉及交易者的个人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北京大学张圣平博士的《偏好、信念、信息与证券价格》,是一部立意新颖、逻辑严谨、视角独特的金融经济学新作。虽然金融学理论问题的论证离不开数理模型,但作者始终关注对模型所蕴涵的经济含义的阐释,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细细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该书有如下四个突出的特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宝珍  沈悦  
正反馈交易行为的作用原理正反馈的概念源自系统工程,它是指在一个存在信息反馈的系统中,系统输出的结果重新作为系统的输入参数,从而进一步强化系统的输出。系统中自增强、自催化、自组织等过程都是正反馈作用,是促使事物产生演化的原因,如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山脉河流的形成和消亡、火山的爆发与死亡、气候的演变等等。从复杂系统到简单系统,都有正反馈起作用同时又受到不同环境的抑制、约束和选择。由于正反馈的自增强作用,系统往往对初始状态敏感或与其有密切关系,偶然的小事对演化过程及其结果会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荣  赵建  
投资者异质性信念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证券价格,证券市场上的各种证券需求与供给关系,往往表现为投资者各种不同信念的对抗和交融。本文以悲观信念(看多)和乐观信念(看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例,研究了异质性信念对资产均衡定价的影响,并以我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信念为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信念与证券价格相互作用的结论。本文的建议是在投资过程中,准确分析市场中投资者的异质性信念结构,尤其是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的信念结构至关重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晓亮  刘亮  
基金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投资结构发生改变,很多投资者不再是直接持有证券,而是通过申购基金间接持有,投资者结构的改变使得传统资产定价模型的一些假设不再适用。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研究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两因素资产定价模型,并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做了实证检验,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都论证了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资产定价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饶育蕾  梅立兴  余志红  
文章以上市公司的百度新闻报道条数作为新闻报道指标,选择中国A股市场1776家股票作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2年为样本区间,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新闻报道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分歧的作用及其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与分析师预测分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支持新闻报道本身含有大量"噪声"成分的解释,而不支持分析师"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的解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纪亚方   孙江平  
新《证券法》的实施强化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力度,对ESG信息披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新《证券法》实施对ESG表现与评级分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证券法》的实施显著抑制了ESG评级分歧,同时提升了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新《证券法》实施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抑制了ESG评级分歧并提升了ESG表现。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组、中西部地区组以及非重污染企业组中新《证券法》对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和对ESG评级分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该研究为新《证券法》推进资本市场强监管效应和提高企业ESG信息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武  曾维新  
过度自信程度不同的投资者因消息确认精度差异引起意见分歧,产生异质后验信念,导致投资者对股价高估或者低估。在此基础上,以盈余公告信息作为利好或利空消息,研究不同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管在牛市还是在熊市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均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当盈余公告为利好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显著;当盈余公告为利空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低估的程度越显著。此外,在盈余公告前投资者就对盈余消息作出了反映,但对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反映程度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