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4)
2023(10943)
2022(9185)
2021(8710)
2020(7425)
2019(17529)
2018(17010)
2017(32946)
2016(17832)
2015(20534)
2014(20562)
2013(20799)
2012(19558)
2011(17907)
2010(17905)
2009(17118)
2008(17405)
2007(15457)
2006(13302)
2005(12308)
作者
(51764)
(43521)
(43355)
(41715)
(28053)
(20964)
(19811)
(16856)
(16519)
(15500)
(14916)
(14701)
(13876)
(13851)
(13752)
(13655)
(12851)
(12819)
(12731)
(12669)
(10841)
(10653)
(10567)
(9965)
(9930)
(9797)
(9585)
(9359)
(8758)
(8578)
学科
(87200)
经济(87111)
管理(51786)
(51535)
方法(44911)
(42527)
企业(42527)
数学(40079)
数学方法(39835)
中国(23330)
(23000)
(20385)
(18495)
贸易(18486)
(17978)
(16599)
(16154)
业经(15815)
(15051)
财务(15035)
财务管理(15003)
企业财务(14413)
(14234)
金融(14232)
(13737)
银行(13717)
(13124)
农业(13111)
地方(12750)
理论(12111)
机构
大学(276723)
学院(270663)
(126247)
经济(124081)
管理(105021)
研究(94036)
理学(90592)
理学院(89601)
管理学(88436)
管理学院(87903)
中国(74587)
(58533)
(57832)
科学(52423)
财经(47583)
(47212)
(43561)
中心(42645)
研究所(42496)
经济学(41715)
(41398)
(38351)
经济学院(37813)
北京(37240)
业大(35792)
财经大学(35762)
(33828)
师范(33547)
(32839)
农业(32711)
基金
项目(172873)
科学(137919)
基金(130696)
研究(126466)
(112930)
国家(112079)
科学基金(96449)
社会(84127)
社会科(80003)
社会科学(79982)
基金项目(68145)
(62460)
自然(60674)
自然科(59362)
自然科学(59342)
教育(58656)
自然科学基金(58394)
资助(54932)
(54200)
编号(49223)
(41612)
成果(40795)
重点(38854)
教育部(36495)
(36425)
国家社会(36288)
(35662)
人文(34594)
中国(34086)
大学(33972)
期刊
(133478)
经济(133478)
研究(84196)
中国(49210)
(46655)
学报(39330)
科学(37348)
管理(37221)
(35926)
大学(30144)
(29167)
金融(29167)
学学(28288)
财经(25537)
农业(23983)
教育(23752)
经济研究(22947)
(21941)
技术(21057)
业经(18546)
问题(18450)
(17984)
国际(15197)
世界(14805)
技术经济(14664)
统计(14167)
(14086)
理论(13528)
商业(12507)
(12260)
共检索到403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杰刚  李林波  
本文基于中国新股发行特征构建了IPO定价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严监管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形成的异质信念会推高IPO首日收益。本文进一步使用2005~2015年1413个IPO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异质信念对IPO异象收益具有可靠的解释能力,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构建的异质信念越高,IPO异象收益越大,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一级市场抑价。另外,研究还发现,异质信念越大,IPO长期表现越差。据此,本文建议新股发行改革应该重视新股信息披露,培育合格投资者,减少市场非理性投机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张贻军  王景  
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意外成交量作为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通过检验异质信念与盈余惯性的关系,发现盈余公告后续的长期收益随着投资者对年报信息意见分歧的增大而严格减小。这一研究支持了Miller(1977)假说;同时也表明在投资者对盈余信息存在异质信念的情形下,中国股市禁止卖空的制度性缺陷将悲观投资者拒之门外,而乐观投资者推动股价高估,导致股票和市场都存在较大的投机性泡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静  
本文对投资者异质信念采用了新的度量指标,运用组合价差分析与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异质信念与股票未来收益之间的关系。其中,根据收益率的厚尾分布特征,本文首次提出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质信念对股票未来收益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没有一种理论假设能够在收益率的整个条件分布上成立。具体而言,在中低收益率部分,异质信念对其有显著的负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却随着收益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为零,最终在高收益率部分转变为正的影响。这个结论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本文也试图对其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国进  胡超凡  王景  
本文以经调整后的换手率和收益波动率作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代理指标,采用1997—2007年间的样本数据,分别运用资产组合分析法和截面收益回归法,直接验证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支持了基于异质信念假设的资产定价理论:在卖空限制约束下,异质信念导致当期股价高估,与股票未来收益负相关。文章的结论经FF四因素模型调整后依然成立。本文还发现,与美国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高估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引入卖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股票市场高估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蕴霆  张晓榕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投资者异质信念及卖空约束对股票市场反转效应的影响。首先扩展Daniel等(1998, 2001)的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股票市场反转效应模型,引入异质信念及卖空约束。卖空约束可能使股票价格在对新信息的反应初期更多地反映过度乐观投资者的预期而被高估,因此在卖空约束下,异质信念的强度与未来回报有负向关系。而当投资者存在归因误差时,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在赢家组合中更高,使赢家组合的反转效应更加显著。基于中国A股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使用换手率和特质波动率作为异质信念的度量,研究发现异质信念与未来收益有负向关系,且在赢家组合中更显著。使用股票是否可以融券作为卖空约束的度量,发现可以融券的股票的反转效应弱于不可以融券的股票,表明引入卖空机制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在中国资本市场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引入卖空制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蕴霆  张晓榕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投资者异质信念及卖空约束对股票市场反转效应的影响。首先扩展Daniel等(1998,2001)的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股票市场反转效应模型,引入异质信念及卖空约束。卖空约束可能使股票价格在对新信息的反应初期更多地反映过度乐观投资者的预期而被高估,因此在卖空约束下,异质信念的强度与未来回报有负向关系。而当投资者存在归因误差时,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在赢家组合中更高,使赢家组合的反转效应更加显著。基于中国A股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使用换手率和特质波动率作为异质信念的度量,研究发现异质信念与未来收益有负向关系,且在赢家组合中更显著。使用股票是否可以融券作为卖空约束的度量,发现可以融券的股票的反转效应弱于不可以融券的股票,表明引入卖空机制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在中国资本市场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引入卖空制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硕正  张兵  
文章利用2010—2018年的日度交易数据,发现了一种中国股市特有的市场异象——"满月效应",即每月农历14日买入市场指数而16日卖出,可以获得稳健的负收益。经验证,该效应在其他股票市场中不存在,且只有在可以观测到"满月现象"时存在。因此将其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并验证了传统文化认同会增强这种效应。随后,通过扩大样本区间等方式验证了市场异象的稳健型,并从节假日等角度证明了传统文化角度解释的稳健型。"满月效应"与截面收益率差异的市场异象之间并行不悖,相互独立,即这种市场异象不受市值、换手率、成交量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  
IPO折价普遍存在于世界股票市场,有关IPO折价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使IPO上市股票的折价不但符合IPO的普遍规律,而且具有很多独特的规律。结合有关折价原因的几种理论和假说(包括信息不对称、股权分配、投资者非理性等),对中国股市IPO折价的存在性和不同市场、股票类型折价的差异性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等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承销商声誉的衡量、股市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折价表现、同一企业A股和B股发行顺序对折价的影响等进行研究,揭示中国IPO折价的存在性、股票市场的差异性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探索股票一、二级市场的有机结合路径,对规范和完善IPO市场定价机制、帮助监管者制定规则和引导投资者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益明  
基于2001年至2009年A股市场的数据,本文检验了Peress(2010)提出的产品市场势力降低股票市场异质信念水平的推断,并分析了Miller(1977)提出的影响股票市场异质信念的因素。我们发现产品市场势力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可能会提高股票市场异质信念的水平。在将异质信念分解为异质先验导致的异质信念,渐进信息流动、有限注意导致的异质信念后,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后者的提高上。该结果意味着产品市场势力可能因为提高了异质信念水平而促进了股票市场的交易,从而为交易异象的解释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业务集中度、机构持股可以降低异质信念水平,而上市公司的已上市时间、市场中股票数量对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茂  
本文根据红利贴现理论,采用大量统计数据,运用Gordon模型和两阶段增长模型,对上海证券交易所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之间的全部IPO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股票实际发行价格与理论价格之差与理论价格之比,即偏离率;同时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变化背景,对股票发行价格偏离率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引进了相应的计量统计方法,从而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的基本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焕焕  
本文在介绍羊群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Christie和Huang(1995)的CH模型,Chang,Cheng和Khorana(2000)的CCK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CK模型比CH模型更适合用来分析羊群行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且在市场大幅上涨时的羊群行为程度比市场大幅度下跌时更高。此外,不同时期羊群行为可能会在"杀跌"与"追涨"倾向之间出现轮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仁健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那么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就是显而易见的政策建议。为此我们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明  朱虹飞  
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财富效应形成机理及其股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然后选择上证综合指数和社会消费总额数据为变量,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是否有利于货币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不具备财富效应,货币传导机制还不能从股市渠道影响消费与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多祚  徐占东  
本文利用Pettengill(1995)的剩余市场收益模型以及Fama的两阶段回归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1997年1月—2001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21支股票的周收益率。当市场收益大于无风险收益时,Beta和收益显著正相关;当市场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时,Beta和收益显著负相关。可见,Beta在解释股票间的差异方面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丽  
羊群效应不利于市场发现其公允的价格,导致市场异常波动,影响市场良性稳定发展。本文基于羊群效应测度模型,对2013—2015年的上证180指数及构成上证180指数样本股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在下跌时期,出现羊群效应。针对该现象,我们建议:监管机构应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市场透明度,降低信息获得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与此同时,通过开展投资教育等方式,教育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高投资者专业素质;当市场出现非理性崩盘时,政府也应适当救市,以保持股票市场良性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