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1)
- 2023(6241)
- 2022(5145)
- 2021(5029)
- 2020(3947)
- 2019(9106)
- 2018(8731)
- 2017(16410)
- 2016(8691)
- 2015(9817)
- 2014(9663)
- 2013(9952)
- 2012(9355)
- 2011(8827)
- 2010(8360)
- 2009(7730)
- 2008(7641)
- 2007(6384)
- 2006(5613)
- 2005(5309)
- 学科
- 济(51670)
- 经济(51639)
- 管理(21934)
- 方法(20242)
- 数学(19046)
- 数学方法(18981)
- 业(15942)
- 中国(14915)
- 企(11355)
- 企业(11355)
- 贸(11085)
- 贸易(11078)
- 易(10879)
- 地方(9935)
- 农(9040)
- 融(7346)
- 金融(7345)
- 财(7302)
- 地方经济(6838)
- 环境(6797)
- 学(6765)
- 银(6725)
- 银行(6724)
- 制(6705)
- 业经(6669)
- 行(6626)
- 关系(6297)
- 发(5804)
- 农业(5756)
- 出(5693)
- 机构
- 大学(130515)
- 学院(126432)
- 济(66842)
- 经济(65996)
- 研究(51245)
- 管理(46203)
- 中国(41877)
- 理学(39565)
- 理学院(39058)
- 管理学(38647)
- 管理学院(38404)
- 财(28147)
- 京(28117)
- 科学(27200)
- 所(25159)
- 经济学(23710)
- 财经(23234)
- 研究所(22984)
- 中心(22362)
- 经(21634)
- 经济学院(21504)
- 北京(18568)
- 院(18292)
- 财经大学(17706)
- 范(16651)
- 师范(16556)
- 江(15983)
- 科学院(15935)
- 农(15625)
- 研究中心(15017)
- 基金
- 项目(84905)
- 科学(69227)
- 基金(66361)
- 研究(62821)
- 家(58109)
- 国家(57771)
- 科学基金(49336)
- 社会(44515)
- 社会科(42556)
- 社会科学(42552)
- 基金项目(33982)
- 自然(29307)
- 自然科(28683)
- 自然科学(28676)
- 自然科学基金(28200)
- 教育(27994)
- 省(27885)
- 资助(27857)
- 划(25400)
- 编号(22456)
- 部(21255)
- 中国(21005)
- 国家社会(20711)
- 重点(19594)
- 发(19155)
- 教育部(18634)
- 成果(18375)
- 人文(17291)
- 创(17252)
- 社科(16560)
共检索到19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娥 陈国进 胡卓红
房价泡沫就是房价偏离其基础价值,基础价值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异质信念与通货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价泡沫的形成机制。考虑我国房地产的区域特征,基于1999-2012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年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价泡沫,并检验中国房价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对中国区域房价上涨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房价泡沫 面板VAR 异质信念 通货幻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国进 刘金娥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敏 蓝发钦
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两个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偏差的角度解释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为例,运用动态剩余价值模型从租金房价比角度测度上海房价泡沫水平,并检验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对上海房价泡沫的解释作用。经验分析发现,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存在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效应,其中货币幻觉效应对房价泡沫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但解释作用更强,建议应重点关注高通胀和实际负利率对房价泡沫的影响。
关键词:
租金房价比 再售期权 货币幻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秀光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面前,房价上涨源于"货币幻觉"的观点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房价上涨是虚涨还是实涨的分析,从而说明"房价虚涨论"的片面性。实际情况是,"货币幻觉"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是短暂的;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房价的上涨幅度等因素,决定了房价是实涨而非虚涨。"房价虚涨论"的危害在于,如果房价上涨被"房价虚涨论"所误导,将会影响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将对居民的住房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货币幻觉 房价 虚涨 实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张贻军 王景
泡沫意味着股价偏离了其真实价值,而真实价值由其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决定。再售期权与通胀幻觉两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股票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的偏差的角度解释股价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1997—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动态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估计我国股市的基本价值进而估计股市泡沫水平和波动性;在此基础上,检验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对我国股市泡沫的解释作用。本文发现,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都是影响我国股市泡沫的重要因素,但是再售期权具有更强解释作用。这一结论与我国股市存在严重异质信念和严格禁止卖空的特征相吻合,也为有效监控我国股市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股市泡沫 再售期权 通胀幻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关键词:
中国房价 泡沫 测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清峰
本文基于演化金融方法,将房地产市场投资者预期分为稳健型预期(投资策略是根据基本面投资)和风险型预期(投资策略是追涨杀跌)两类,同时投资者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自身预期,在此基础上测度了不同类型预期在我国房价泡沫形成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城市房价泡沫的类型。研究表明:尽管稳健型预期对房价泡沫存在显著抑制效应,但风险型预期的放大效应在房价泡沫形成中起了主导作用;此外,东部地区城市房价泡沫主要属于强风险型预期与强稳健型预期型,中西部地区城市房价泡沫则主要属于弱稳健型预期型。
关键词:
演化金融 异质预期 房价泡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上海A股市价格波动无法用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来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跟传统理论相反,中国股价跟通货膨胀呈现反向关系。其原因在于Fed模型的拥护者将E/P跟名义利率进行比较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合理。中国投资者中存在通货膨胀幻觉。通货膨胀幻觉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上海A股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该假设能解释1996-2001年的大牛市。
关键词:
股市 通货膨胀幻觉 Fed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虽然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依然是局部的,但是泡沫正在向更多的城市蔓延。我们复查的12个城市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在2006年初依然略大于1,但这一比率比2005年初上升了11%,表明房地产的总体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某些2005年初房价泡沫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的城市(如杭州和上海)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继续攀升,买房越来越不如租房。在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去年明显小于1的城市中,这一比率一年之内大幅上升(如北京、苏州、沈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说明房地产“泡沫”正在向这些地区蔓延。前瞻地看,我们认为2006年政府出台全国性的新政策抑制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按揭贷款利率将保持不变,政...
关键词:
房价 收入 支出 租金 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卢俊 骆永民
文章利用中国99个样本城市的数据,借助上确界单位根检验及其拓展——SADF检验和GSADF检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房价泡沫以及房价泡沫的扩散特征。结果发现:中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房价泡沫,三、四线城市大多不存在房价泡沫;各个城市房价泡沫的持续期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规模的城市房价泡沫特征也不尽相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处于长期维持泡沫的状态,且其刚性和投机需求向周边三四线城市外溢,形成了区域性泡沫;不同区域都有特定的房价"泡沫源"。
关键词:
房价泡沫 上确界单位根检验 扩散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文伟 陈顺强
首先采用BSADF方法测度珠三角9市在2013—2016年期间的房价泡沫,接着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这些城市房价泡沫的相依结构和空间传染性。结论表明:珠三角9个城市均显著存在房价泡沫,其中深圳房价泡沫程度最严重且持续时间最长;各城市房价泡沫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呈现出正负间隔性交替出现的趋势;珠三角区域各城市房价泡沫呈现明显的地理区位聚集特征和经济聚集特征,佛山和珠海分别在这两个城市聚集区域内起到中心枢纽的作用。珠三角房价泡沫从一线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传染。
关键词:
珠三角 房价泡沫 相依结构 时空传染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邓瑛
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货币量与房价之间的双向联系,分析了不同渠道下两者之间的动态"加速器"机制。从货币结构的视角选用了准货币作为考察货币与房价关系的主要变量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协整VAR模型的框架在货币、资产价格、宏观经济之间建立多变量关系,同时针对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典型房价泡沫积聚时期的数据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中货币量与房价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巨额货币存量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比较强大而且明显。在资产泡沫积聚时期,推动房价上涨的实体因素不足,最重要的还是货币因素推动。因此,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需要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及通胀目标,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并有效控制货币量。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存量 协整VAR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艳 陈磊
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基础价值成分及泡沫成分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利率冲击对房价泡沫的影响在2011年以来已明显减弱,对基础房价的影响有所增加;货币供应量冲击对房价泡沫的影响比较稳定,尽管也会引起基础房价变化,但该部分所占比例始终偏低。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紧缩的价格型调控难以抑制房价泡沫,紧缩的数量型调控对抑制泡沫更有效,对住房市场基本面的负面影响也更小;由于房价泡沫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十分敏感,货币数量的宽松容易导致房价泡沫失控,而由利率冲击引起的房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基本面解释。因此在当前时期,价格型工具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同时,着重通过价格型调控来稳定总需求更有助于避免房价泡沫膨胀。
关键词:
房价泡沫 利率 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德宇 宋小宁
本文以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0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大小进行测算以及对区域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性进行研究。在适应性预期的框架下对各大中城市的房价泡沫测算的结果显示,城市房价泡沫大小与房价的高低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另外,利用CD检验统计量对各区域城市间的房价泡沫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认为,房价泡沫在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传染,东部地区城市间传染性最强,而西部地区城市与北部地区城市之间的传染性不显著;同时,本文也对各地区城市间房价泡沫的传染态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房价泡沫 适应性预期 传染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城市房价泡沫严重,且已向部分重点二线城市蔓延。一手住宅市场显示出明显的房价泡沫区域聚集和城市层级聚集特征,但二手住宅市场并不具有这些特征。各城市房价泡沫之间普遍存在非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和泡沫传导机制。深圳、天津、南京和成都引领着一手住宅价格泡沫,而北京和杭州则在一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上海、深圳和杭州引领着二手住宅价格泡沫,而武汉在二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十大城市 房价泡沫 相依结构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