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4)
2023(5633)
2022(4888)
2021(4383)
2020(3592)
2019(7926)
2018(7808)
2017(14940)
2016(8198)
2015(9013)
2014(9016)
2013(8895)
2012(8092)
2011(7479)
2010(7408)
2009(6895)
2008(6909)
2007(6241)
2006(5526)
2005(5353)
作者
(22237)
(18797)
(18658)
(17959)
(11944)
(8821)
(8342)
(7072)
(7067)
(6707)
(6500)
(6296)
(6188)
(6020)
(6003)
(5851)
(5570)
(5474)
(5428)
(5354)
(4744)
(4471)
(4394)
(4353)
(4260)
(4226)
(4195)
(4064)
(3727)
(3563)
学科
管理(33002)
(32725)
经济(32655)
(26581)
(23715)
企业(23715)
方法(13472)
(13037)
(12021)
数学(11653)
数学方法(11560)
中国(8714)
(8348)
(8341)
财务(8324)
财务管理(8307)
业经(7924)
企业财务(7917)
(7573)
环境(7474)
体制(7275)
(6632)
银行(6623)
(6269)
(6252)
金融(6250)
(6103)
(5499)
技术(5430)
(5291)
机构
大学(119269)
学院(117368)
(52700)
经济(51664)
管理(45235)
理学(38682)
研究(38676)
理学院(38293)
管理学(37837)
管理学院(37594)
中国(29841)
(28738)
(24229)
财经(22104)
科学(20123)
(20042)
(18329)
(18224)
中心(17785)
经济学(17664)
财经大学(16489)
研究所(16082)
经济学院(15940)
(15236)
北京(15104)
业大(14431)
(14197)
(13708)
(13642)
师范(13570)
基金
项目(76824)
科学(62230)
基金(58316)
研究(58002)
(49845)
国家(49482)
科学基金(43488)
社会(39778)
社会科(37882)
社会科学(37877)
基金项目(30253)
(28718)
教育(27007)
自然(26615)
自然科(26019)
自然科学(26012)
自然科学基金(25594)
(24245)
资助(23593)
编号(22151)
(21386)
成果(18657)
(18562)
国家社会(17317)
重点(17276)
教育部(16650)
(16507)
人文(15898)
(15811)
创新(15601)
期刊
(58572)
经济(58572)
研究(38455)
中国(25097)
(24460)
管理(18358)
学报(15772)
科学(14993)
(14171)
大学(13167)
(13067)
金融(13067)
学学(12343)
教育(12028)
财经(11892)
(10221)
技术(9572)
经济研究(9432)
农业(9060)
业经(8405)
问题(7506)
财会(6180)
(6094)
理论(5915)
会计(5776)
技术经济(5527)
世界(5280)
现代(5241)
(5192)
实践(5187)
共检索到180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慰  张兵  徐硕正  
基于1995~2017年2698家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利用Fama-Mac Beth回归、排序分组等方法实证分析低换手率溢价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低换手率溢价现象,当期换手率低的股票能够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尽管股票换手率能够反映其流动性,然而流动性溢价不能较好解释低换手率效应,投资者的异质信念和套利限制对低换手率溢价的解释力更强。究其原因,低换手率溢价由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市场套利限制共同造成的错误定价和价格的延期纠正。因此,投资者应回归到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追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平  叶建华  
实证研究发现,股票特质性波动率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中存在显著的负向溢价,这被称之为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探究其成因是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构建资产组合及回归分析法,发现投资者极端收益率偏好对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的解释力较弱,但基于中国A股市场构建的有限套利指标对该资产定价异象存在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丰富了特质性波动率负向溢价存在性及成因研究,对于优化中国股票市场规制也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于琴  
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套利限制的角度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套利限制指标进行投资组合分析以及采用Fama-Macbeth回归,实证验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高套利限制因子情况下"特质波动率之谜"更为显著,而在低套利限制因子情况下"特质波动率之谜"不再显著,从套利限制因子的角度,能够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通过分解特质波动率对于收益率影响系数,量化分析了套利限制因子对于"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巫和懋  李泽广  唐丹  
在IPO上市初期,个体投资者对新股估值呈现出过度乐观情绪,而在资金抽签的新股分配制度下,资金实力占优的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新股的主要获配者,他们将利用个体的情绪向其抛售获配新股,个体越乐观,股价泡沫越大,机构的抛售数量越多,这是形成超高换手率的重要机制;但是在IPO上市后的两年内,个体的过度乐观情绪逐渐消退,新股初期交易价格中的泡沫逐渐萎缩,这使得IPO新股表现出长期弱势异象,并且机构抛售数量指标对于IPO长期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能力:首日换手率越高,长期收益率相对越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崔欣  王春峰  房振明  姚守宇  
换手率作为股票市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对股票交易活跃程度的衡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换手率可以取得显著的负向溢价。然而,换手率究竟承载了何种市场信息,即换手率负向溢价的本质,现有文献并未达成共识。本文从有限套利的视角出发,构建独特的综合套利限制指数,并采用投资组合分析以及Fama-Macbeth回归等方法,详细对比了当前两大主流假说——“流动性溢价”的风险补偿假说及“投资者异质信念”的错误定价假说对换手率溢价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换手率的负向溢价在套利限制程度高的股票中表现的更加显著和持久。由此说明,换手率负向溢价作为一种市场无效现象,其本质更倾向于由投资者异质信念所引致的错误定价。最后,本文利用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作为一个独特的“外生政策冲击”,采用DID方法增加了上述结论的可信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钱学锋  李敬子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赵丽君  
笔者以1996—2015年269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投资组合分析以及Fama-Macbeth、双重差分方法,从异质信念、卖空机制的角度探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低特质波动率股票有着高预期收益率,而高特质波动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较低。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是换手率因素可能影响"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证实融资融券的开展能够降低异质信念以及特质波动率水平,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检验,发现这种负向关系仍然显著存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赵丽君  
笔者以1996—2015年269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投资组合分析以及Fama-Macbeth、双重差分方法,从异质信念、卖空机制的角度探讨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低特质波动率股票有着高预期收益率,而高特质波动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较低。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是换手率因素可能影响"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证实融资融券的开展能够降低异质信念以及特质波动率水平,通过倾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立岩  伍燕然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情绪譹全面解释国内市场IPOs之谜,并且论证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首先论证国内理性解释的前提不成立;其次全面解释IPOs之谜的三大现象;进而利用其他反映情绪的指标间接证明新股首日收益是情绪指标;最后,证实情绪和市场收益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以及情绪对市场收益的跨期反向影响(长期收益反转)和短期市场收益与情绪的相互正向影响(短期收益惯性),从而论证了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而一旦证实情绪可解释市场短期收益惯性、长期收益反转的现象,逻辑上就可以解释行为金融学中著名的"过度波动之谜"和"股权溢价之谜",因此本文的贡献将不限于解释IPOs之谜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金思静  
本文主要研究低价股的溢价异象,并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指出股票的名义价格幻觉是造成低价股溢价效应的重要原因。基于199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75,736个月度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持续的低价股溢价现象,而且上市公司的散户规模越大,低价股的溢价效应越强,证实了本文的理论观点和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证券分析师关注、卖空机制等都有利于降低低价股的溢价程度,从而帮助资本市场矫正误定价和资源错配问题。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还会通过发放股票股利以利用投资者的名义价格幻觉和迎合投资者对低价股的偏好,从而实现市值管理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揭开中国资本市场低价股的溢价之谜和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和政策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学斌  
总结已有的股权溢价之谜理论,在进一步了解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股权溢价之谜的成因,深化所涉及的相关论点,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毕先萍  肖争艳  李正友  
Mehra和Prescott( 1 985 )提出著名的股票溢价之谜 (EquityPremiumPuzzle) :合理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 ,不能解释美国S&P5 0 0指数的收益率为什么比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高出 6个百分点。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相对财富的资产定价模型 ,其中代表性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不但依赖于消费 ,还依赖于投资者的绝对财富 ,及社会平均财富。本文使用该模型 ,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胜  
传统的跨期优化模型难以解释近一百年来美国股市的实际数据。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间的差距在理论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 ,许多研究工作从这些角度出发对理论模型做出了相应改进和发展 ,试图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性。但实证表明 ,这些研究成果只能部分解释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差距 ,而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股票溢价之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金思静  
本文主要研究低价股的溢价异象,并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指出股票的名义价格幻觉是造成低价股溢价效应的重要原因。基于199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75,736个月度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持续的低价股溢价现象,而且上市公司的散户规模越大,低价股的溢价效应越强,证实了本文的理论观点和预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证券分析师关注、卖空机制等都有利于降低低价股的溢价程度,从而帮助资本市场矫正误定价和资源错配问题。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还会通过发放股票股利以利用投资者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季雷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