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9)
- 2023(11920)
- 2022(9626)
- 2021(8555)
- 2020(7012)
- 2019(15717)
- 2018(15133)
- 2017(29437)
- 2016(15651)
- 2015(17213)
- 2014(16987)
- 2013(16901)
- 2012(15774)
- 2011(14163)
- 2010(14513)
- 2009(13609)
- 2008(13707)
- 2007(12597)
- 2006(11319)
- 2005(10729)
- 学科
- 济(81765)
- 经济(81677)
- 业(77921)
- 企(71962)
- 企业(71962)
- 管理(63831)
- 业经(29765)
- 方法(29379)
- 财(26625)
- 农(25136)
- 中国(22061)
- 数学(21284)
- 数学方法(21166)
- 地方(20356)
- 农业(18823)
- 务(18791)
- 财务(18773)
- 财务管理(18749)
- 技术(17922)
- 企业财务(17798)
- 制(15560)
- 策(14644)
- 划(14324)
- 和(14133)
- 理论(12908)
- 贸(12876)
- 贸易(12863)
- 体(12514)
- 易(12433)
- 发(12295)
- 机构
- 学院(233076)
- 大学(224577)
- 济(105072)
- 经济(103266)
- 管理(94836)
- 理学(80566)
- 理学院(79793)
- 管理学(78926)
- 管理学院(78453)
- 研究(75337)
- 中国(60471)
- 财(51113)
- 京(47050)
- 科学(42132)
- 财经(39503)
- 所(37370)
- 农(37306)
- 江(37083)
- 经(35798)
- 中心(34404)
- 研究所(33033)
- 经济学(32028)
- 业大(30202)
- 北京(29738)
- 州(29443)
- 经济学院(29022)
- 财经大学(28880)
- 农业(28843)
- 商学(28090)
- 商学院(27820)
- 基金
- 项目(145988)
- 科学(117960)
- 研究(110783)
- 基金(107099)
- 家(91070)
- 国家(90143)
- 科学基金(80058)
- 社会(74283)
- 社会科(70737)
- 社会科学(70722)
- 省(59157)
- 基金项目(56230)
- 教育(48956)
- 自然(48874)
- 自然科(47826)
- 自然科学(47818)
- 划(47174)
- 自然科学基金(47036)
- 编号(43804)
- 资助(43023)
- 发(37006)
- 业(34795)
- 成果(34129)
- 创(34065)
- 重点(32219)
- 部(32186)
- 国家社会(31298)
- 创新(30884)
- 发展(30741)
- 课题(30361)
- 期刊
- 济(126999)
- 经济(126999)
- 研究(72296)
- 中国(48263)
- 财(43203)
- 管理(41960)
- 农(36394)
- 科学(29562)
- 学报(28400)
- 农业(25257)
- 融(24349)
- 金融(24349)
- 业经(23815)
- 大学(22915)
- 技术(22751)
- 学学(21817)
- 教育(20774)
- 经济研究(20417)
- 财经(20332)
- 经(17648)
- 问题(16193)
- 业(15390)
- 技术经济(14656)
- 商业(12954)
- 贸(12608)
- 世界(12545)
- 现代(12535)
- 经济管理(11891)
- 财会(11717)
- 统计(10902)
共检索到365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平 王春晖
政府研发资助是引导和调控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方法,以2000—200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行业数据为样本,就异质企业假定下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研发资助有效激励了企业研发活动,总体上对企业研发投入并不存在挤出效应;国有企业对政府研发资助的依赖性较强,三资企业在技术水平越高的领域研发预算刚性越强,受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越低;政府研发资助因不同资助强度和技术外溢强度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果。
关键词:
政府研发资助 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江淮 张玉昌
关于政府研发资助能否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政府研发资助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性以及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的假说,利用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数据检验了中国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总体来看,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存在激励作用,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研发创新的专利和新产品的产出水平。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存在企业异质性,在企业规模越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中,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越大,并且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产出的促进效用要高于国有企业。另外,本文还发现科技活动的产出更多地依赖于研发人员的贡献。政府对企业研发创新进行资助时,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的微观特征,制定针对性的资助方式,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资助的激励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晓斌 冯雅萱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政府研发支出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及其创新产出的静态影响机制与动态溢出规律,构建了一个从外生到内生的解释框架。以工业行业规模以下中小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首先,中小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有效关系,存在一定的门槛规律。当且仅当研发投入超过特定阈值后,才能释放正向创新产出,而研发投入不足无法形成创新产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大瓶颈。其次,政府研发支出具有特殊的动态调控器功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调节影响。中低适度的政府研发支出能够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形成互补机制,稀释创新风险,以“挤入效应”共生驱动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然而过高强度的政府研发支出则适得其反,会弱化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产出绩效,造成一定惰性依赖。最后,规模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研发支出对大型企业的创新激励门槛低于中小企业,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溢出范围相对更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雎华蕾 王胜利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政府补贴金额巨大,但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是否能"如其所愿"还未形成一致结论。文章基于陕西省2014—2018年1万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观测值,联合采用PSM与渐进DID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引起的内生性后,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激励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从研发投入来源的角度细分后发现,政府补贴"挤出"了自身研发投入。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激励了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总额,但在自身研发投入上并未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由此,提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更多关注政策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尝试将事前激励转化为研发投入后补贴或奖励;并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与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补贴的杠杆效应。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自身研发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雎华蕾 王胜利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政府补贴金额巨大,但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是否能"如其所愿"还未形成一致结论。文章基于陕西省2014—2018年1万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观测值,联合采用PSM与渐进DID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引起的内生性后,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激励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从研发投入来源的角度细分后发现,政府补贴"挤出"了自身研发投入。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激励了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总额,但在自身研发投入上并未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由此,提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更多关注政策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尝试将事前激励转化为研发投入后补贴或奖励;并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与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补贴的杠杆效应。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自身研发投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琳 谢永珍
基于董事会行为的中介效应视角,以2009~2011年我国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民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线性的检验方式,对创业企业异质外部董事通过董事会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通过强化董事会行为而增加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提高风险投资董事比例将通过弱化董事会行为而降低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风险投资董事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董事会行为在创始人外部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无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敬勇 王璇 孔令鹏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其人力资本构成及异质性程度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董事会成员的教育、职业、职能与企业兼任这四个维度的背景构成的综合异质性指标来衡量董事会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其影响存在一个最优水平或拐点,适度提高董事会人力资本异质性能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过强的异质性则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董事会资源提供能力对董事会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具有非线性中介传导效应,即适当提高董事会人力资本异质性可以提高董事会对企业资源提供能力,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东升 余振红 连军
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了股东控制权、制度变迁对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补偿作用,当超额薪酬超过临界值时,高管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由显著负影响转变成正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侵占作用,当超过临界值时,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负影响会减弱,但不显著;股东持股比例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才对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到显著正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亚男 陈锦鹏
以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对决策层、核心层及基础层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和调节效应进行非线性检验。研究发现,决策层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倒“U”型关系。核心层和基础层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影响。内部支撑行为、核心管理效能提升行为和知识创造行为在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显著的非线性中介作用,进一步考虑跨层级内部支撑行为的调节作用发现,决策层给予低层创新行为的支撑作用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福凯 李启佳 庞廷云
以2009—2016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研发投入同侪效应的形成机制和个体差异性。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显著受同侪企业的影响,借助工具变量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该结论具有稳健性。企业研发同侪效应的形成机制在于获取其决策相关信息和保持竞争优势。此外,该效应存在个体差异性:具有更低市场地位、风险承担水平和融资约束程度的企业,其研发投入同侪效应更显著。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和同侪效应存在性的研究成果,也为政府研发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发栋 庞丽 王铮
文章通过使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我国29个省市的FDI对各自省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地区FDI流入量的不断变化,FDI与东中西三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之间均呈现具有明显门限特征的非线性关系。在东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始终存在着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均具有短期抑制和长期培育效应,在西部地区,FDI的培育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FDI 企业创新能力 门限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昌 郑江淮 冉征
本文通过将政府资助政策纳入企业研发决策过程,拓展了传统的R&D投资模型,利用中国创新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多时点DID方法,分析了政府资助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资助能够激励企业增加研发部门的投资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激励效应”,在非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政府资助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研发过程存在“干中学”效应,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增加,从而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动态影响。本文研究为更好发挥政府资助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创新扶持政策,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饶萍
运用我国2014—2016年的575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逐项回归法实证分析了资本结构、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了正向推动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金补助,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资本结构 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创业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荣凤芝 钟旭娟
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创业板市场上的主力军,政府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补助,推动其高质量的发展。文章以2016—2018年创业板45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经验证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补助、研发投入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但有滞后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廷珺 李宏兵
21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的假定,把贸易理论的研究由产业层面引入到微观企业层面,形成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内生边界模型,解释了企业异质性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回答了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本文梳理了最新文献中"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路径和代表模型,通过与传统贸易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的对比,揭示了"新新贸易理论"之"新",展望了"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