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3)
- 2023(12535)
- 2022(10845)
- 2021(10147)
- 2020(8428)
- 2019(19452)
- 2018(19130)
- 2017(37719)
- 2016(20190)
- 2015(22344)
- 2014(22072)
- 2013(21896)
- 2012(20004)
- 2011(17854)
- 2010(17636)
- 2009(15844)
- 2008(15323)
- 2007(13370)
- 2006(11510)
- 2005(9846)
- 学科
- 济(85380)
- 经济(85305)
- 管理(58753)
- 业(56939)
- 企(47574)
- 企业(47574)
- 方法(39975)
- 数学(34885)
- 数学方法(34482)
- 农(21865)
- 中国(20761)
- 财(20018)
- 业经(19567)
- 地方(18447)
- 学(17750)
- 农业(14678)
- 制(14307)
- 技术(13803)
- 贸(13733)
- 贸易(13725)
- 理论(13519)
- 易(13253)
- 务(13046)
- 财务(12977)
- 产业(12968)
- 和(12966)
- 财务管理(12960)
- 环境(12767)
- 企业财务(12349)
- 划(11538)
- 机构
- 大学(286886)
- 学院(285433)
- 管理(117802)
- 济(115546)
- 经济(113178)
- 理学(103670)
- 理学院(102532)
- 管理学(100828)
- 管理学院(100326)
- 研究(92790)
- 中国(66125)
- 京(60238)
- 科学(58669)
- 财(50333)
- 所(45190)
- 农(43414)
- 业大(43211)
- 财经(41719)
- 研究所(41682)
- 中心(41377)
- 江(39162)
- 经(38008)
- 北京(37506)
- 范(37117)
- 师范(36774)
- 经济学(35006)
- 院(34228)
- 农业(34045)
- 州(32149)
- 经济学院(31863)
- 基金
- 项目(205019)
- 科学(162619)
- 基金(150619)
- 研究(148066)
- 家(131138)
- 国家(130123)
- 科学基金(113054)
- 社会(94702)
- 社会科(90017)
- 社会科学(89996)
- 基金项目(81275)
- 省(79997)
- 自然(74441)
- 自然科(72735)
- 自然科学(72721)
- 自然科学基金(71434)
- 教育(66984)
- 划(66911)
- 资助(61634)
- 编号(59120)
- 成果(46382)
- 重点(45398)
- 部(44899)
- 发(43751)
- 创(42815)
- 课题(40012)
- 创新(39856)
- 国家社会(39058)
- 科研(39055)
- 教育部(38715)
- 期刊
- 济(120655)
- 经济(120655)
- 研究(81662)
- 中国(46595)
- 学报(44930)
- 管理(42124)
- 科学(42119)
- 农(38655)
- 财(35907)
- 大学(34055)
- 学学(32270)
- 农业(27447)
- 教育(27017)
- 技术(23849)
- 业经(20541)
- 融(20429)
- 金融(20429)
- 财经(19863)
- 经济研究(19847)
- 经(17031)
- 问题(16080)
- 科技(14688)
- 图书(14287)
- 技术经济(14249)
- 理论(13747)
- 业(13671)
- 现代(13450)
- 商业(13146)
- 资源(12844)
- 实践(12588)
共检索到393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梁艳艳
文章构造基础型、教育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指标,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异质人力资本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发现基础型和教育型人力资本促进本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教育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间接阻碍了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分地区看,基础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东部、北部沿海及大西北的产业优化,教育人力资本对大多数省份均有正向作用,技能型人力资本只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起着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泥霓
在新经济地理学经典分析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数理经济分析方法,讨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的影响。采用空间向量自回归(SpVAR)模型,结合各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验证理论假说,发现北京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天津、上海对江苏和浙江、广东对福建的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虹吸效应,地区间收入水平接近;北京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辽宁,上海对除江苏、浙江以外的长江经济带7省1市,广东对江西、贵州、湖南的人力资本集聚作用,主要表现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示范效应,地区间收入水平存在差距。根据数理经济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改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不利影响,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主体在人力资本建设中的作用等意见建议,以期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集聚,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人力资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朝阳 韩子璇 李小刚
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选取中国2006—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集聚会显著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SDM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玉
人力资本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文运用Getis空间过滤模型考察20012015年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及空间溢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研究发现: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东部地区最强、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而从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除东部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吸收人力资本空间溢出的发展红利,带动产业结构实现调整和升级。作为对策,本文对东部地区的职责定位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所得结果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红 尹贻林 范道津
文章借用产业集聚的概念,创造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本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扩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影响理论,将影响因素进一步扩展为内外部环境;定量论证了人力资本集聚的速度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与知识地方化的程度高度相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集聚 经济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黄莉芸 盛伟 唐代盛
建构引入人力资本的Solow经济增长拓展模型,采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铁路运输时间距离权重矩阵,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探讨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通过考察省域间铁路运输时间距离变化,持续测度两类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集聚在空间上的主导效应分别为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两类人力资本表现出空间作用机制的异质性;伴随时间距离的增加,两类人力资本的空间效应分别呈现倒U形和U形变化规律;相对于非高铁时期,高铁时期人力资本集聚的空间效应更显著;健康资本投资倾斜与分散是调节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平衡增长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要系统考虑时间和空间协调性,适度集中的教育投资是较优的投资方法,健康资本则要选择空间均衡的投资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祺
本文将商贸流通业效率分解为总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人力资本集聚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第一,人力资本集聚促进知识共享,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总效率;第二,人力资本集聚的溢出效应,将提高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效率;第三,人力资本集聚将推动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第四,人力资本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将提高纯技术效率。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商贸流通业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江泉 汪普庆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集聚是产业集聚的派生需求,但更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我选择性,更看重个体价值的发挥与人居环境等软硬均比较优质的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型且优质企业集团的进驻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力推进,长株潭地区将逐渐成为我国新的人力资本集聚区域。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集聚 机理 长株潭地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晓清 杨洋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旭波 郑延平
本文把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并以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运用面板GLS和GMM估计,实证分析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不同发展水平的东中西地区作了收入差距的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将会扩大地区收入差距,而同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却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异质型人力资本就业人员的比例,加大中西部地区吸收培养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力度,对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