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6)
2023(8178)
2022(7047)
2021(6275)
2020(5489)
2019(12748)
2018(12452)
2017(24378)
2016(13658)
2015(15319)
2014(15550)
2013(15665)
2012(14936)
2011(13592)
2010(13581)
2009(12584)
2008(12773)
2007(11812)
2006(9833)
2005(8948)
作者
(43966)
(37124)
(36915)
(35232)
(23513)
(18145)
(16978)
(14497)
(13702)
(13363)
(12604)
(12391)
(11944)
(11855)
(11838)
(11784)
(11558)
(10978)
(10712)
(10519)
(9439)
(9047)
(9029)
(8416)
(8335)
(8289)
(8262)
(8238)
(7721)
(7627)
学科
(56607)
经济(56554)
管理(36908)
(36825)
方法(29527)
(29156)
企业(29156)
数学(26439)
数学方法(26137)
(15587)
(15523)
(15044)
中国(13637)
(11224)
贸易(11223)
(10915)
业经(10626)
地方(10515)
农业(10251)
(10150)
环境(9878)
(9746)
财务(9725)
财务管理(9698)
企业财务(9239)
(8991)
银行(8949)
(8779)
金融(8775)
(8772)
机构
大学(205665)
学院(203856)
(80662)
经济(78888)
管理(74045)
研究(72554)
理学(64218)
理学院(63423)
管理学(62051)
管理学院(61688)
中国(52604)
科学(49182)
(45890)
(43571)
(39769)
业大(37256)
农业(36848)
(36752)
研究所(36668)
中心(33238)
(31034)
财经(29749)
北京(27036)
(27012)
(26105)
师范(25717)
(25455)
经济学(25306)
(24594)
农业大学(23965)
基金
项目(139875)
科学(107774)
基金(101193)
研究(94092)
(91494)
国家(90796)
科学基金(75347)
社会(58653)
社会科(55631)
社会科学(55609)
(55607)
基金项目(53759)
自然(51239)
自然科(50071)
自然科学(50046)
自然科学基金(49176)
(47178)
教育(43194)
资助(42202)
编号(36324)
重点(32274)
(30731)
(29910)
成果(29778)
计划(28632)
(28613)
科研(28079)
创新(26927)
科技(25698)
课题(25559)
期刊
(83338)
经济(83338)
研究(53971)
学报(43414)
(40922)
中国(36684)
科学(35522)
大学(30892)
学学(29593)
(29436)
农业(27509)
管理(24174)
教育(17269)
(16818)
金融(16818)
技术(16215)
(15145)
财经(14846)
经济研究(13607)
业经(13228)
(12672)
(12212)
业大(11840)
问题(11504)
统计(10622)
技术经济(10377)
科技(9966)
(9842)
农业大学(9804)
(9651)
共检索到29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沛曈  迟天华  刘颖鑫  范宏虹  王海滨  管志勇  房伟民  陈发棣  张飞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二倍体异色菊和菊花脑种间杂交F_1代的耐旱性和遗传多态性,为育种材料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盆栽模拟干旱处理测定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_1代的萎蔫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根长、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鲜质量根冠比和干质量根冠比等10个形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鉴定耐旱性,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态性,并实施关联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_1代群体数量性状表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99%~59.84%。主成分分析将10个形态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可以解释67.57%的表型变异,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萎焉指数和干质量根冠比的权重较大,说明与耐旱性密切相关;基于这6个耐旱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强抗旱、抗旱、低抗旱和不抗旱4类,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61、0.46、0.36和0.27。3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9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70条,多态性比率为85.8%,相似系数为0.45~0.86,平均值为0.7;基于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挖掘到4个SSR位点与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萎焉指数3个耐旱相关指标显著关联(LOD>2.5),表型变异解释率为4.03%~15.11%。[结论]初步明确了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F_1代群体耐旱性和遗传多态性水平,获得一批优异耐旱种质,将为菊花耐旱性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思余  张飞  陈素梅  陈发棣  
【目的】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克服栽培菊花与二倍体野生菊种间杂交障碍,实现野生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拓宽菊花基因库,获得菊花新种质。【方法】以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二倍体)及其四倍体为父本,与栽培菊花‘钟山紫星’(Ch.grandiflorum‘Zhongshanzixing’)杂交,通过细胞学进行杂种鉴定,并对杂种F1代部分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倍体与四倍体菊花脑的花粉活力均较高,且在母本‘钟山紫星’柱头上能正常萌发,但‘钟山紫星’与二倍体菊花脑杂交不能结实,而与四倍体菊花脑杂交结实率达3.25粒/花序。‘钟山紫星’、四倍体菊花脑及其杂种F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燕  温超  王珂永  马男  赵梁军  
利用‘神马’、‘优香’等5个切花菊品种组配成6个杂交组合,进行其杂交F1代花序直径、小花数目、株高等若干性状的统计分析,研究切花菊杂交F1代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切花菊杂种一代的花期分离广泛,多介于双亲之间;父母本各花色遗传潜能的大小为:白色>粉色>黄色>绿色,且白色表现出较强的偏母性遗传特点;杂种总平均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目和筒状花数目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85.3%、83.5%和93.6%,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优势不一样,且优势表现程度依组合而异;花瓣长度、花梗粗度、株高、茎粗度表现出一定的减小趋势;各性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根据育种目标所确定的对切花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跃  颜志明  王全智  薄凯亮  吴志明  陈劲枫  
为研究甜瓜属种间杂交质体DNA的遗传规律,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对甜瓜属异缘四倍体新种(Cucumis×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S5自交后代及其杂交母本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和父本栽培黄瓜‘北京截头’(Cucumis sativus cv.‘Beijingjietou’)叶绿体基因Matk-trnK和rbcL-accD区域的部分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长度为2 036bp Matk-trnK区域中存在着1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有16个多态性位点的碱基子代与母本相同,只有2个位点与父本相同;在长度为945bp的rbc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媚  Kevin Parris  ZHANG Dong-lin  金晓玲  李志辉  杨玉洁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了天女花与广玉兰杂交后代9株幼苗的遗传多样性。9株F_1代幼苗根据生长健壮的情况依次标记为SA、SB、SC、SD、SE、SF,、SG、SH、SI。选用10个ISSR引物对亲本以及9株F_1代幼苗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株植物共扩增出96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5条,占总条带的88.5%。UPGMA聚类结果表明所有F_1代幼苗与六倍体父本更为相似,与二倍体的母本遗传距离较远。其中SC无论从叶片大小、边缘的形态在9株F_1代幼苗中与父本最相似,SG叶片为披针形,在9株F_1代幼苗中较为特殊。其余7株F_1代幼苗日渐成熟后再根据UPGMA聚类树状图进行形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淑婕   郭诗芬   彭雅雯   刘忠松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_1F_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_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_1F_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_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淑婕   郭诗芬   彭雅雯   刘忠松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_1F_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_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_1F_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_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长民  Paul van Empel  Jaap M.van Tuyl  
通过田间和大棚接种鉴定,研究了20个郁金香杂交F1代的644个植株对郁金香灰霉病的抗性及其遗传关系,并以病情指数评价了郁金香杂交F1代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杂交F1代中,Bellona×Flair Mutant分离出了10%的高抗植株,Bellow×(M.Miles×LW 76313—3k)分离出了41.7%的抗病植株,这为杂交选育抗病新品种提供了依据;杂交F1代群体的抗病性以Bellona×(LW×White Sail 75308—4k)较好,且其病情指数最低,为55;郁金香杂交F1代群体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初步推断这可能受微效抗病多基因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靓  王楚楚  蒋甲福  陈素梅  房伟民  滕年军  管志勇  廖园  陈发棣  
【目的】对切花小菊‘南农银山’和紫花野菊进行种间杂交,并对后代的表型和耐涝性进行鉴定,以期对切花小菊的耐涝性进行改良。【方法】以切花小菊‘南农银山’为母本(不耐涝)、紫花野菊为父本(耐涝)开展人工杂交。杂交后代通过形态学和SRAP分子标记进行鉴定。耐涝性通过测定淹水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个种间杂交后代,其株高、叶长、叶宽、管状花数、舌状花数等形态指标均介于双亲之间;SRAP分子标记分析发现,子代中同时具有父、母本特异条带,说明获得的后代是真杂种。淹水处理后,子代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低于母本‘南农银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常青  洪波  李建科  高俊平  
选用地被菊品种White Snow 10 叶龄扦插生根幼苗进行自然失水胁迫和PEG 胁迫处理。划分了不同处理萎蔫指数,测定了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叶片溶质渗透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萎蔫指数划分的主要形态特征因胁迫方法而异。自然失水胁迫8 h 为幼苗恢复极限;在恢复极限内复水,幼苗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MDA 含量和SOD 以及CAT 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20%PEG 胁迫4 h 为恢复极限;复水期间的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溶质渗透势、MDA 含量和SOD 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综合上述,这2 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地被菊花幼苗耐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锡兵  章平生  张东北  吴仁超  吴剑  吴聪连  赖俊声  龚榜初  
[目的]解析控制栗属农艺性状的自然等位变异并获得与其相关联的SSR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涵盖9个杂交组合的235份栗杂交子代混合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对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D)分析,并将32个高多态性SSR标记与25个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统计概率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春艳  桃联安  俞华先  董立华  经艳芬  边芯  郎荣斌  周清明  安汝东  孙有芳  杨李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松锋  李芳东  段伟  韩卫娟  孙鹏  傅建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蒲婷婷  王艺儒  韩卫娟  索玉静  白玉娥  傅建敏  
【目的】研究柿杂交F_1代果实重要表型性状和品质指标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利用杂交育种进行柿果实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36份‘富有’ב赤柿’杂交F_1代单株为材料,对其4个表型指标以及8个果实品质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遗传变异多样性,并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柿F_1代单株之间的离散性。【结果】1)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80%~165.97%,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溶性单宁变异系数最大,为165.97%;果实横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0.80%。2)12个性状产生的66对相关性中分别有9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5),不溶性单宁与总单宁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单宁与总酚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1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缩减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42%;聚类分析将F_1代的36份单株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ZJ346、ZJ49、ZJ40等用于不同途径的优良单株。【结论】柿杂交F_1代果实12个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对于表型性状的小幅度变异,作为果实品质重要指标的内含物含量变异更为丰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以菊属野生种、栽培菊花及种间杂种为试材 ,采用RAPD方法研究其亲缘关系。从 4 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5条 ,对 2 3份试材进行扩增 ,共产生 15 3条带 ,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 10 2条带 ,多态性条带占 77 1%。通过遗传相似性矩阵及UPGMA聚类分析 ,结合杂交结实性与幼胚拯救成苗率 ,认为 :父母本亲缘关系近的遗传距离较小 ,杂交亲和性好 ,结实率较高 ,幼胚拯救易成功 ;反之杂交亲和性差 ,难以结实 ,幼胚拯救成苗率低。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前人研究结果 ,对栽培菊花的起源演化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