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7)
- 2023(11167)
- 2022(9363)
- 2021(8421)
- 2020(6724)
- 2019(15193)
- 2018(14987)
- 2017(27601)
- 2016(15326)
- 2015(17108)
- 2014(17120)
- 2013(16889)
- 2012(16458)
- 2011(15047)
- 2010(15659)
- 2009(14451)
- 2008(14744)
- 2007(13454)
- 2006(12309)
- 2005(11725)
- 学科
- 济(66811)
- 经济(66709)
- 管理(48355)
- 业(43466)
- 企(35049)
- 企业(35049)
- 中国(22157)
- 地方(19802)
- 农(19517)
- 制(19035)
- 方法(18935)
- 业经(17425)
- 财(17265)
- 数学(15449)
- 数学方法(15233)
- 学(14442)
- 银(13923)
- 银行(13896)
- 融(13790)
- 金融(13786)
- 行(13462)
- 环境(13389)
- 农业(13068)
- 体(12213)
- 发(11856)
- 技术(11231)
- 贸(10979)
- 贸易(10966)
- 地方经济(10892)
- 易(10537)
- 机构
- 大学(228945)
- 学院(228544)
- 济(92785)
- 经济(90522)
- 研究(88262)
- 管理(80890)
- 理学(67708)
- 理学院(66777)
- 中国(66039)
- 管理学(65502)
- 管理学院(65081)
- 科学(53016)
- 京(50930)
- 财(46767)
- 所(46073)
- 农(42783)
- 研究所(41248)
- 江(38315)
- 中心(38212)
- 财经(34891)
- 业大(33968)
- 农业(33116)
- 北京(32778)
- 范(32594)
- 师范(32225)
- 院(32122)
- 经(31327)
- 州(30349)
- 省(29626)
- 经济学(28095)
- 基金
- 项目(145003)
- 科学(114189)
- 研究(107043)
- 基金(103480)
- 家(90909)
- 国家(90095)
- 科学基金(76192)
- 社会(68047)
- 社会科(64390)
- 社会科学(64376)
- 省(58617)
- 基金项目(54118)
- 教育(49395)
- 划(48937)
- 自然(47887)
- 自然科(46747)
- 自然科学(46730)
- 自然科学基金(45889)
- 编号(42577)
- 资助(41598)
- 发(36848)
- 成果(36358)
- 重点(33843)
- 课题(32329)
- 部(31810)
- 制(31118)
- 创(30689)
- 发展(29522)
- 展(28992)
- 创新(28850)
共检索到37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向永 赵雪晴 龚声信 陈福寿 谭挺 谌爱东
异色瓢虫是苹果绵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其在苹果园的初发期在2~3月,高峰期在3~4月。异色瓢虫在生草园的初发生期与高峰期均比清耕园提前了半个月至1个月,且活动时间延长。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Harm onias axyridis(Pallas)对苹果绵蚜成虫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其模型是Na=1.3868N/(1+0.01922N),捕食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异色瓢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5.9头和22.5头,异色瓢虫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37.2P-0.1683。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苹果绵蚜 发生 捕食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映平 薛皎亮 唐晓燕 赵世林
1999— 2 0 0 1年研究了山西太行山区花椒林受绵粉蚧危害后 ,花椒树对主要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显示 ,花椒树受害的新鲜枝梢对瓢虫的引诱率为 5 7 0 % ,未受害新鲜枝梢引诱率为 2 0 0 % ,用受害枝条水浴蒸馏出的馏分招引瓢虫的百分率为 37 0 % ,未受害枝条馏分招引瓢虫百分率为 10 3%。说明花椒绵粉蚧危害 ,可诱导树体挥发性物质发生改变 ,增加了对天敌昆虫的引诱作用 ,并且对瓢虫的引诱力随着受害枝梢量的增加而增强 ,它的诱导活性在受害后可持续约 2个月 ;采用GC MS联用仪分析比较 ,发现受害花椒枝梢的酯类物质明显增多 ,受害与未受害花椒枝梢的气相色...
关键词:
粉蚧科 花椒绵粉蚧 异色瓢虫 花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秀利 孙绪艮 项颖颖 李会 李杨
近十几年来,多营养层次尤其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三营养层次相互关系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研究多是以信息化合物为基本内容(陈法军等,2008)。同时,国内外对于环境胁迫下昆虫-植物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了显著成果,最为集中的研究是干旱、养分和污染的胁迫(康乐,1995),却很少涉及农药胁迫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常集中在某些环境因子对昆虫的直接影
关键词:
阿维菌素 西府海棠 苹果黄蚜 异色瓢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华利 王祥林 李奕震
室内对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橄榄星室木虱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量与橄榄星室木虱虫口密度的关系可以用HollingⅡ型方程表达,其捕食量是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最大捕食量为448头。六斑月瓢虫捕食星室木虱时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其自身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率也相应地降低,干扰系数m达到1.3236;随着捕食者和猎物密度均增加,平均捕食量和捕食率下降,干扰系数达到2.12025。林间散放六斑月瓢虫成虫和幼虫后,橄榄星室木虱虫口密度分别降为6.98头/嫩叶和3.26头/嫩叶,控制效果分别高达78.97%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邵婉婷 陈萍
测定了 2 3种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和致死作用 ,结果表明 :处理 2 4h后蓖麻、夹竹桃对香蕉交脉蚜定居取食的干扰效果好 ,忌避作用指数在 0 .1以下 ;马樱丹、番茄、飞机草和鳞花草对香蕉交脉蚜忌避作用较强 ,忌避作用指数为 0 .1~ 0 .3;忌避作用指数为 0 .3~ 0 .5的有千头柏、牵牛花、白花非洲山毛豆、马尾松和走马箭。处理后 4 8h ,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明显降低 ;处理后 72h ,大部分植物提取物的忌避作用指数接近于 1,说明对香蕉交脉蚜的定居取食干扰作用已很弱。绝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致死作用不强。处理后 72h ,仅蓖麻、...
关键词:
香蕉交脉蚜 次生物质 控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红叶 陈斌 李正跃 杨进成 杨坚 单洪芳 阮映伟 郑国良
2009年4~8月,在云南省新平县水塘镇南秀村和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小怕浪村甘蔗种植基地,调查分析了甘蔗玉米间作对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及捕食性瓢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净种田与间作田绵蚜的虫情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但净种田绵蚜虫情指数显著高于间作田(新平:F=55.43,P<0.01),表明间作田中捕食性瓢虫在甘蔗绵蚜种群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甘蔗 玉米 间作 绵蚜 瓢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黄保宏 黄伟东 王增霞
为明确捕食性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豆科植物重大害虫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的猎食能力,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中[温度(24±1)℃,湿度(70%±10%),14h光照∶10h黑暗(14hL∶10hD),针对不同生育阶段的异色瓢虫分别设置了7个豌豆修尾蚜的密度梯度进行捕食试验,分析了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能力差别较大,异色瓢虫雌成虫和4龄幼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能力较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17.39和196.08头·日-1;处理蚜虫的时间较短,分别为0.004 6和0.005 1d。异色瓢虫各个生育阶段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不同生育阶段的异色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寻找效应随着蚜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林州 戴鹏 吕兵 臧连生 杜文梅 万方浩
【目的】明确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与丽蚜小蜂(E.formosa)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为寄主植物,温室白粉虱为寄主昆虫,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以10:0、8:2、5:5、2:8及0:10进行混合释放,每20 d抽样1次,调查浅黄恩蚜小蜂、丽蚜小蜂及粉虱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2种寄生蜂以不同比例混合释放60 d后,丽蚜小蜂在寄生蜂中的百分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不同比例混合释放或单独释放,均能将粉虱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5 ES﹕5 EF混合释放后,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的百分率始终高于83%,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长期稳定的控制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玉洲 许明修 刘小林 苏远达 邹运鼎 张龙娃
在我国,竹类是一类广为栽植的经济林和用材林树种,同时也发展成为城市园林重要的观赏植物,而竹蚜是竹林的一类重要害虫,常造成竹林生长衰退,进而引发的竹林霉污病可进一步加剧竹林残败,并降低城市园林竹类的观赏价值。据安徽皖东竹林
关键词:
蚜灰蝶 竹蚜 天敌 控制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南俊科 宋丽文 左彤彤 杨丽元 王悦 孙守慧
为明确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的捕食作用,为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多种天敌资源。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卵和幼虫捕食行为、捕食能力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卵的捕食能力,以异色瓢虫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最大[(82.2±14.4)粒·d-1],丽草蛉3龄幼虫次之[(76.2±17.7)粒·d-1],而异色瓢虫成虫的日均捕食量[(61.0±4.9)粒·d-1]显著小于4龄幼虫;但对于美国白蛾1龄和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丽草蛉3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都显著高于异色瓢虫4龄幼虫(p<0.05)。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异色瓢虫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理论最大捕食量达49.47头·d-1,高于丽草蛉3龄幼虫和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理论日均最大捕食量。对于美国白蛾卵块,异色瓢虫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而对于美国白蛾1~2龄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草蛉3龄幼虫捕食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为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娜 路杨 隋丽 王佳江 赵宇 李启云 张正坤
【目的】明确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二者联用能否实现协同增效作用,为高效生物防治蚜虫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方法】通过莱氏绿僵菌孢子喷施异色瓢虫成虫、喷施蚜虫后饲喂异色瓢虫,分别以不喷施莱氏绿僵菌的异色瓢虫和饲喂不喷施莱氏绿僵菌蚜虫的异色瓢虫为对照,测定莱氏绿僵菌对异色瓢虫的直接和间接致病力;对蚜虫喷施莱氏绿僵菌,测定饥饿不同时间的异色瓢虫对其取食选择性;并测定取食莱氏绿僵菌处理的蚜虫后异色瓢虫对蚜虫的捕食能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明确取食莱氏绿僵菌处理的蚜虫对异色瓢虫捕食蚜虫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先施用莱氏绿僵菌再释放异色瓢虫和单独释放异色瓢虫两个处理,以虫口减退率为指标,利用控制试验测定莱氏绿僵菌与异色瓢虫联合应用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直接致病力与间接致病力评价均表明,异色瓢虫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处理0 h,莱氏绿僵菌处理组中异色瓢虫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取食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在饥饿处理24和48 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取食选择率均未出现显著差异,这与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论相符;莱氏绿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色瓢虫对豌豆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6585和0.6479,差异不显著(P>0.05);莱氏绿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色瓢虫连续7 d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61.67和167.33粒,卵孵化率分别为65.60%和67.60%,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施用莱氏绿僵菌后再释放异色瓢虫处理组在释放瓢虫后第2—3天表现出更好的豌豆蚜控制效果,在第2—4天表现出更好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控制效果。【结论】莱氏绿僵菌对异色瓢虫在捕食能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方面无明显影响,且施用莱氏绿僵菌后释放异色瓢虫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得到提高,二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德友 何永福 陆德清 叶照春 袁洁
为了解油菜蚜虫种类和田间消长动态,2007~2010年,对贵州省油菜蚜虫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贵阳市小河区作了田间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油菜蚜虫主要有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3种,出现明显的3峰型,发生期在10月下旬至5月下旬;发生高峰分别在11月下旬、1月下旬和5月上旬;针对油菜蚜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田间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油菜 蚜虫 发生规律 危害 防治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欣竺 史宇星 王莎莎 刘智慧 蔡文杰 周敏 王世贵 唐斌
【目的】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YK)是一种调节性糖酵解酶,负责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3条HaPYK的序列结构,并结合RNA干扰(RNAi)技术,探讨HaPYK在瓢虫体内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基于从异色瓢虫全基因组中获得的3条HaPYK序列(被分别命名为HaPYK1-1、HaPYK1-2、HaPYK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以及与其他昆虫之间的同源性。然后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体外合成的dsRNA导入羽化第1天成虫体内,在注射后48和72 h分别收集试验材料,提取虫体总RNA后进行反转录,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测定3个HaPYK的表达水平以评估RNAi效果,并检测与海藻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检测葡萄糖、糖原、海藻糖含量以及两种海藻糖酶的活性。【结果】HaPYK1-1、HaPYK1-2、HaPYK2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350、1 569、1 656 bp;蛋白大小分别为449、522、551 a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5.04、5.02、5.01。保守结构域预测表明3条HaPYK均属于Pyruvate_kinase超家族。HaPYK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另外也含有延伸链和β-转角。3条序列的寡聚物类型均为同源四聚体。系统进化树显示,HaPYK与同为鞘翅目的昆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如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注射ds HaPYK1-1后,HaPYK1-2和HaTRE1-4的表达量显著下调,而HaPYK2、HaTRE1-1、HaTRE1-2、HaTRE2-like、HaTPS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注射ds HaPYK1-2后,HaTRE1-1、HaTRE1-2、HaTRE1-3、HaTRE1-5、HaTRE2、HaTPS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注射ds HaPYK2后,仅HaTRE1-1表达量在48 h表现为显著上调,HaTRE1-3、HaTRE1-4、HaTRE1-5、HaTRE2、HaTRE2-like的表达量均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在ds HaPYK1-2组中48 h时可溶性海藻糖酶(TRE1)活性显著降低,海藻糖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在ds HaPYK1-1或ds HaPYK2组中48 h时葡萄糖含量减少,72 h时葡萄糖、海藻糖含量增加,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2)活性显著提高;在ds HaPYK2组48 h时,海藻糖含量显著减少,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异色瓢虫体内存在3个HaPYK,通过导入外源ds HaPYK能成功干扰靶标基因的表达水平,且抑制表达后海藻糖代谢会受到影响,但3个HaPYK的调控机制不尽相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慧慧 林志强 谭万忠 罗华东 鲜菲 毕朝位 余洋 杨宇衡
【目的】分析并鉴定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具强致病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CPB012菌株的杀虫基因型,为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此生防菌奠定基础。【方法】CPB012菌株在LB培养基上30℃培养2—3 d,用苯酚品红进行晶体染色,观察伴孢晶体形态。cry1—cry10杀虫基因的检测选用技术成熟的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法,即对某一类基因(如cry1、cry2…)保守区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并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