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9)
- 2023(9274)
- 2022(8337)
- 2021(8017)
- 2020(6680)
- 2019(15737)
- 2018(15618)
- 2017(30608)
- 2016(16696)
- 2015(18887)
- 2014(18953)
- 2013(18694)
- 2012(17012)
- 2011(15250)
- 2010(14901)
- 2009(13468)
- 2008(13044)
- 2007(11302)
- 2006(9827)
- 2005(8478)
- 学科
- 济(60882)
- 经济(60818)
- 管理(45173)
- 业(42704)
- 企(36248)
- 企业(36248)
- 方法(31081)
- 数学(26964)
- 数学方法(26681)
- 银(18321)
- 银行(18173)
- 行(16881)
- 制(16581)
- 中国(15434)
- 农(15407)
- 学(15029)
- 财(14373)
- 业经(13464)
- 地方(12693)
- 融(11961)
- 金融(11960)
- 理论(11009)
- 和(10469)
- 贸(10380)
- 贸易(10372)
- 度(10342)
- 农业(10334)
- 制度(10327)
- 环境(10095)
- 易(10058)
- 机构
- 大学(231418)
- 学院(228838)
- 管理(94080)
- 济(85034)
- 经济(82991)
- 理学(81839)
- 理学院(80942)
- 管理学(79535)
- 管理学院(79145)
- 研究(74489)
- 中国(59522)
- 京(49465)
- 科学(48865)
- 农(39672)
- 财(38404)
- 所(37453)
- 业大(36849)
- 研究所(34664)
- 中心(34397)
- 江(32401)
- 财经(31646)
- 农业(31578)
- 北京(31078)
- 范(29916)
- 师范(29578)
- 经(28823)
- 州(27446)
- 院(27034)
- 经济学(24608)
- 技术(24424)
- 基金
- 项目(163466)
- 科学(127322)
- 基金(118007)
- 研究(117650)
- 家(103129)
- 国家(102283)
- 科学基金(87647)
- 社会(71363)
- 社会科(67547)
- 社会科学(67528)
- 省(64237)
- 基金项目(63905)
- 自然(59278)
- 自然科(57879)
- 自然科学(57865)
- 自然科学基金(56794)
- 划(54412)
- 教育(53669)
- 资助(48873)
- 编号(48382)
- 成果(38577)
- 重点(36228)
- 部(35438)
- 发(34058)
- 创(34017)
- 课题(32752)
- 科研(31804)
- 创新(31652)
- 大学(30468)
- 计划(30323)
共检索到32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江敏 黄宗群 彭自然 安世杰 罗春芳
采用静态试验法对异育银鲫的氨氮排泄与耗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重4.51~13.05g的异育银鲫,其单位体重排氨率为0.0269~0.0156mgN/(g·h);溶氧的死亡临界值为0.56~0.25mg/L,窒息点为0.21~0.08mg/L。异育银鲫的呼吸属顺应型,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呈线性正相关,溶氧越低,瞬时耗氧速率越小;瞬时耗氧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排氨率与体重呈良好的幂函数,其中单位个体排氨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大,而单位体重排氨率却随体重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排氨率 瞬时耗氧速率 窒息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骆小年 徐忠源 王晓光 宋文华 赵晓临 夏大明 郭冰
用呼吸室法研究鸭绿沙塘鳢耗氧率(OCR)、氨氮排泄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13.5±0.5)℃下,大规格鸭绿沙塘鳢[(66.72±8.30)g]在0:30达到最大耗氧率[(0.207 0±0.005 1)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4 0±0.001 3)mg/(g.h)],中规格鸭绿沙塘鳢[(15.63±4.78)g]分别在0:30和4:30达到最大耗氧率[(0.197 7±0.013 2)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8 5±0.003 1)mg/(g.h)],小规格鸭绿沙塘鳢[(1.78±0.9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允东 宋天复 正逸妹 魏华 邬梅初 徐惠明 王志强
用含400和800ppm17α-甲基睾酮的饲料投饲孵化后3天的异育银鲫仔鱼45天,再用无激素的饲料饲养1年,结果获得了一批性腺呈细线状、难辨雌雄的中性不育鱼。经随机解剖测定,中性不育鱼的比例分别是对照组的3.71和3.40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平均体重分别增长16%和11%;平均性腺系数分别降低45.5%和24.5%;平均出肉率分别增长6.5%和5.0%。切片观察未发现中性鱼的性腺内有生殖细胞。试验表明,用400和800ppm的甲基睾酮都能导致雄激素阉割而产生中性不育鱼,以前者效果更好。经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试验鱼血清和肌肉中的睾酮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强 常玉梅 苏宝锋 孙博 孙效文 梁利群
采用封闭流水式呼吸室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碳酸盐碱度(以下简称CA,10、30、50、70、90、110 mmol/l)对体质量为(84.62±6.70)g的达里湖瓦氏雅罗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血氨含量及排氨基因Rh家族(RhAg、Rhbg、RhCg1和RhCg2)在鳃组织中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度的升高,瓦氏雅罗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A9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达到最低值,表明CA90可能是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所能承受的最大碱度胁迫。相反,随着碱度的升高,瓦氏雅罗鱼的血氨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CA90时达到峰值。然而在C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学年 郭玉娟 王忠卫 桂建芳
池养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3号"和丰产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nensis)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结果显示:体长/体高、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长/尾柄高等可量性状参数比值差异显著,可作为两者形态区别主要参数;其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体长为体高的2.55倍,为头长的4.27倍,为尾柄长的8.5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6倍;丰产鲫的体长为体高的2.74倍,为头长的3.66倍,为尾柄长的5.8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4倍;异育银鲫"中科3号"体略高,头略短,尾柄略短略高,丰产鲫体型较修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建聪 蔡利 杨静茹 林先鑫 顾志峰 石耀华 刘春胜
为了揭示温度和氨氮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耗氧率(R_(O))与排氨率(R_(N))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密闭流水法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3种规格红螯螯虾(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对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氨氮浓度对红螯螯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不同温度下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Q10变化范围分别为1.102~3.361和0.346~3.417,且分别在25℃~30℃和30℃~35℃时达到最小。
关键词:
红螯螯虾 温度 氨氮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晓民 刘永发 唐瑞瑛 杨国权
研究了异育银鲫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及其在不同蛋白质含量、不同水温和不同体长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含量在28—52%范围内,鲫鱼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水温为25C时,蛋白质的消化率最高,水温在35C时,尽管粪便较多,浓缩率也高,但因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粪蛋白含量明显偏高;3.体长为6cm以下的异育银鲫蛋白质消化率明显偏低。据推测,6cm体长组鱼的消化机能不完善,非酶活力因素所致,而是肠组织结构发育不全,蠕动能力差所致。体长为7cm以上的个体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
关键词:
异育银鲫,蛋白质,消化率,水温,体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司亚东 姚卫建 李文祥 陈英鸿 许正明
异育银鲫的适宜催产水温为18 —22℃之间。低于适宜温度下限, 温度影响较大, 不仅影响产卵、受精和孵化, 而且孵出的鱼苗体质较弱, 成活率较低; 高于适宜温度上限, 温度的影响则不十分严重。在繁殖季节, 已发育成熟的亲鱼, 捕捞转池会严重影响其催产和产卵。不同品系或不同年龄的亲鱼, 其对催产剂的需求量不同。1 龄的异育银鲫有部分达到性成熟, 可以催产并产出卵, 但只有体重在250 克以上的鱼, 其产出的卵才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关键词:
异育银鲫 人工繁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严鸥 姚峰 何文平
在水温(26±2)℃、自然光照条件下,以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设定3种投喂方式。实验饵料为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第1种方式为连续投喂,整个实验期间不间断;第2种连续投喂4 d后饥饿1 d;第3种连续投喂2 d后饥饿1 d。3种方式分别以S0(对照组)、S1/4和S1/2表示。实验周期均为30 d。结果显示,长吻和异育银鲫在3种处理条件下的终体重无显著差异,草鱼在S0组(对照组)和S1/4组的终...
关键词:
长吻鮠 异育银鲫 草鱼 补偿生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民 徐跑 李沛 李静 黄金田 邵荣
研究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饲料中脂肪的适宜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鱼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分别添加0、2%、4%、6%和8%的鱼油,配制成5组饲料。对平均体质量每尾(17.00±0.15)g的异育银鲫进行为期45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脂肪含量6.04%的试验组饵料系数最低(2.00)、蛋白质效率最高(1.19)、其增重率与饲料中脂肪水平为4.08%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以添加6.04%试验组最高,且粗脂...
关键词:
脂肪 最适需求量 异育银鲫 饲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琪琰 刘丽燕 范丽萍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腹水呈淡黄或红色,透明或混浊,pH 值6.5,多数发生凝固,李凡他氏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是由炎症引起的渗出液,主要是肝性腹水。病鱼血清的钠、氯、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都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鱼,白蛋白的含量不到健康鱼的1%。病鱼血清肌酐、LDH、GOT、GPT,AMY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鱼。所有这些都表明病鱼的肝、肾、心、胰等发生了严重病变,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功能不全,最后导致尿毒症及肝昏迷而死。
关键词:
溶血性腹水病 异育银鲫 病理生理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常杰 牛化欣 李树国 方波
对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精养大池塘氮(N)、磷(P)利用及其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考察了投喂两种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高蛋白饲料(33%)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和饲料P利用率优越于低蛋白饲料(30%),但饲料N利用率前者略低于后者。精养异育银鲫大池塘系统中,异育银鲫体形式产出的N和P分别占投入总N和总P的33.1%~33.3%和25.6%~26.9%。在封闭式池塘系统中,精养鲫养殖中N和P低利用效率为营养盐积累的直接原因,大部分N和P滞留或沉积在池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剑 邹曙明 何珠子 袁襄南 姜祖培 余豪祥
通过比较二倍体野鲫、三倍体异育银鲫和复合四倍体银鲫等不同倍性鲫的染色体组型及红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差异,探讨了不同倍性鲫细胞遗传特征及其倍性鉴别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1)二倍体野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00,核型公式为22 m+34 sm+22 st+22 t,染色体臂数NF=156;三倍体异育银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56(其中6条为超数染色体),核型公式为33 m+51 sm+33 st+33 t+6 mc,染色体臂数NF=234+6mc;复合四倍体银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6(其中6条为超数染色体),核型公式为44 m+68 sm+44 st+44 t+6 mc,染色体臂数NF=312+6 mc。(...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周群兰 何义进 何庆国 谢骏 徐跑 周玲
将3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四组,一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三组为试验组,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组、200 mg/kg植物提取物组、300 mg/kg植物提取物组。连续投喂70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0 mg/kg植物提取物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添加200~300 mg/kg植物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饵料系数与血清丙二醛浓度;6 mg/kg黄霉素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增加趋势,差异不显著,但是显著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秀梅 陶青燕 彭思博 李若铭 安晨霞 钱爱东 王桂芹 张东鸣
【目的】探讨羽毛粉部分替代鱼粉外加角蛋白酶DP100(DP100)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配制7组饲料,Ⅰ组(对照组)以鱼粉为蛋白源(蛋白水平为317.9 g/kg),Ⅱ~Ⅶ组以羽毛粉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Ⅲ~Ⅶ组添加Ⅰ组相对短缺的4种必需氨基酸并分别添加0,100,200,300和400 mg/kg的DP100。用7组饲料分别饲喂异育银鲫83 d,试验结束后根据异育银鲫初始体质量、终末体质量(FBW)以及摄食量计算体质量增加率(B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并解剖取肝胰脏和肠道,测定其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Ⅱ和Ⅲ组异育银鲫FBW、BWG、SGR、FER、PER及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SOD、CAT、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添加DP100的各组中,Ⅳ组肠道SOD活力和肝胰脏CAT活力均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除Ⅶ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Ⅰ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