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5)
2023(11384)
2022(9564)
2021(8507)
2020(7145)
2019(15749)
2018(15184)
2017(28870)
2016(15795)
2015(17192)
2014(16871)
2013(16644)
2012(16015)
2011(14742)
2010(14717)
2009(13517)
2008(13165)
2007(11747)
2006(10524)
2005(9614)
作者
(52314)
(44094)
(43734)
(41528)
(28172)
(21408)
(19559)
(17329)
(16780)
(15553)
(15466)
(14732)
(14494)
(14126)
(13985)
(13449)
(13252)
(13062)
(12709)
(12682)
(11410)
(10830)
(10824)
(10110)
(10059)
(9801)
(9654)
(9425)
(9137)
(8812)
学科
(82922)
经济(82845)
管理(41730)
(39038)
方法(30002)
(29965)
企业(29965)
数学(26648)
数学方法(26439)
(20678)
地方(18845)
中国(18097)
(17759)
(15973)
业经(15034)
地方经济(12842)
(12814)
贸易(12810)
(12627)
(12370)
农业(12348)
环境(11618)
(10948)
金融(10943)
(10573)
银行(10516)
(10095)
(9674)
(9458)
技术(9458)
机构
大学(238448)
学院(236491)
(104266)
经济(102345)
研究(93838)
管理(82723)
理学(71732)
理学院(70778)
管理学(69370)
管理学院(68977)
中国(67348)
科学(62022)
(56699)
(51451)
(50657)
研究所(47531)
农业(45456)
业大(44229)
(43824)
中心(40252)
(35591)
财经(35479)
经济学(33535)
(33373)
(32395)
北京(31456)
(30729)
科学院(30566)
经济学院(30005)
农业大学(29611)
基金
项目(164694)
科学(127845)
基金(121636)
(112662)
国家(111774)
研究(106832)
科学基金(92309)
社会(70180)
社会科(66568)
社会科学(66548)
基金项目(64152)
(63768)
自然(63261)
自然科(61833)
自然科学(61807)
自然科学基金(60770)
(55125)
资助(49797)
教育(47355)
重点(38323)
编号(37937)
(36467)
(35699)
计划(34618)
(33828)
科研(32706)
创新(31916)
科技(30602)
国家社会(30422)
成果(29592)
期刊
(116211)
经济(116211)
研究(68305)
学报(53496)
(50630)
中国(46261)
科学(44885)
大学(38153)
学学(36998)
农业(34097)
(32510)
管理(30305)
经济研究(20903)
(20689)
金融(20689)
财经(18752)
(18115)
技术(16748)
业经(16515)
(16296)
教育(15842)
业大(15260)
问题(15066)
(13462)
农业大学(12902)
技术经济(12266)
(12018)
世界(11718)
科技(11688)
统计(11070)
共检索到35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孙济中  刘金兰  
采用同核异质系在单一或多个核背景中研究了中棉、草棉、异常棉、长萼棉、哈克尼西棉、海岛棉、蓬蓬棉和墨西哥棉等外源胞质对陆地棉产量、产量因素、纤维品质和抗红铃虫、棉叶螨的影响。与陆地棉胞质系比较,外源胞质系皮棉产量一般较低,其中哈克尼西棉和中棉胞质系减产幅度最大。哈克尼西棉胞质导致棉花衣指、衣分和铃重下降,其它胞质对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的不良效应。各种胞质系间棉红铃虫、棉叶螨的为害无显著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兰  翟学军  李之树  
对四个陆地棉品种(系)的铃重、衣分、子指和纤维长度在棉株不同节位表现的研究表明,各性状的低值有较明显的分布规律,一般出现在下部1~3果枝节位、上部果枝节位和中部果枝的外围节位上;高值和中值多出现在中部果枝的1~2节位;5~9果枝的第一节位很少出现低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春秀  王刚  李有忠  王志军  庄振刚  谢宗铭  
【目的】比较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北疆早熟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化学打顶效果,筛选适合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的试剂类型及处理方式。【方法】本研究以自选育的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的陆地棉(代号为589)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化学打顶剂(缩节胺、氟节胺、土优塔、打顶剂)与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打顶方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株高性状上,不同打顶剂处理后都表现出高于人工打顶处理,株型更加紧凑;在果枝数、铃数性状上都表现出能够增加铃数,果枝数与人工打顶相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民志  杨延龙  王宇轩  田景山  徐守振  刘宁宁  党科  张旺锋  
【目的】分析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株型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趋势,结合发展机采棉对品种特性的需求,阐述品种更替中适宜机采特性的变化,为新疆棉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和2018年选择新疆近40年来自育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不同年代(1980s、1990s、2000s和2010s)大面积主栽品种(新陆早1号、新陆早7号、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45号)为材料,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不同年代品种的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节枝比、株高、果枝始节、始节高度、果枝夹角、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共11个株型指标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随品种更替,棉株第一果节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节枝比逐渐增加,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株高、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逐渐增加,上部果枝与主茎的夹角逐渐减小,果枝上举,具有高产株型特征;根据棉花机采对品种特性的要求,2010s品种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角度较符合机采棉对株型的要求;不同年代品种间果枝数、叶枝数、倒四叶宽和茎粗无明显差异。皮棉产量、总铃数和衣分均随品种更替逐渐增加,其中1980s、1990s、2000s和2010s品种皮棉产量较当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高23%—53%、16%—20%、13%—14%和-2%—6%,膜下滴灌现代高产栽培技术对产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2000s和2010s品种收获指数显著低于1990s品种。与1980s和1990s品种相比,2010s品种上部铃期短4—5 d,吐絮相对集中,对脱叶剂敏感,吐絮率均在95%以上,无显著差异,但生育期偏长;与审定时品种的生育期相比,1980s和1990s品种提前了3—7 d,2000s和2010s品种提前了0—3 d,这可能与膜下滴灌促早熟栽培技术应用有关。2000s和2010s品种棉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和纺纱一致性明显改善,但马克隆值相对偏大,纤维强度的改善是以牺牲纤维细度为代价,纤维品质协调性不佳。【结论】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棉花经济性状改善,但品种株型由紧凑型向较松散型转变,生育期偏长,收获指数偏低,棉纤维马克隆值偏大;随着机采棉种植模式的应用,选育和选用纤维品质优、适宜机采的品种是保障新疆棉花产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莉  肖菁  路子峰  范李萍  
【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新疆陆地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关联作图也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作图,通过利用性状与标记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检测并定位数量性状位点。本研究利用94个SSR标记,对64份优质陆地棉资源的基因组进行扫描。在对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的GLM和MLM2种方法对16个农艺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通过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这些优质陆地棉种质资源由3个亚群组成,并且这些亚群的划分与其来源地相关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宿俊吉  雷亚柯  邓福军  宁新柱  林海  
为了探讨种植方式在海南对陆地棉部分植株性状的影响。以2个不同基因型陆地棉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垄作覆膜和平作覆膜两种种植方式对陆地棉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成铃率、单铃重、果枝始节位及小区产量的影响。垄作覆膜方式下陆地棉品系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和产量极显著高于平作覆膜,果枝始节位和单铃重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花铃期阶段,垄作覆膜下的结铃数目均明显大于平作覆膜,而其成铃率在降温前低于平作覆膜,升温后渐渐接近或高于平作覆膜水平。大力推广垄作覆膜种植方式是提高海南陆地棉育种工作成效的一项有效举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刘西钊  
对陆地棉栽培种与四个陆地棉半野生种族系杂交的F_2—F_4的抗枯、黄萎病特性鉴定筛选结果表明:四个组合后代抗黄萎性较强,病指在11.5%以下;鄂沙28×莫尔利棉和尖斑棉两个组合后代与对照86—1比较,抗枯萎性最强,鄂沙28×墨西哥棉和阔叶棉组合后代抗枯萎性较差,说明四个半野生种族系具有较强的抗萎性因子存在。对陆地棉与半野生种族系杂交低世代进行连续抗病筛选,抗病效果明显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谢红彬  赵忠利  陈鹏  
以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 2 7个陆地棉新品系、新组合为材料 ,在网室条件下对其抗红铃虫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有 13个材料高抗红铃虫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 48.1%;有 14个抗红铃虫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5 1.9%。不同类型棉花材料的抗虫性强度顺序为 :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 >常规抗虫棉≈常规抗虫杂交棉F1 >常规棉 (CK)。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四元  陈金湘  李瑞莲  刘爱玉  
以无蜜腺性状特征陆地棉97014和有蜜腺棉TM-1为材料,对其形态学、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发现,97014叶片中脉、花萼和苞叶上都缺少蜜腺,成熟叶片叶脉、花萼和苞叶上均无蜂窝状凹陷,叶片除了缺少叶蜜腺外,其他结构与TM-1基本一致;97014缺少蜜腺组织结构,在蜜腺着生处为排列整齐的薄壁细胞,且在下表皮无凹陷的组织结构和褐色的蜜腺分泌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远志  李鹏云  王浩丽  王清连  李成奇  
以我国近年来育成或引进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对2年棉花株高、主茎长度、主茎节间长度、总果枝数、有效果枝数、果枝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果枝夹角等8个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株型性状和皮棉产量的变异年度间差别不大;除主茎节间长度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其它株型性状均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或显著正相关;2年除株高和主茎长度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方向相反,其它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均方向一致;对皮棉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性状是有效果枝数,其次是果枝节间长度;回归与相关、通径结果吻合,表明可以通过提高有效果枝数和果枝节间长度,降低总果枝数或果枝长度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国平  张新  周瑞阳  赵洪涛  
【目的】探讨一年生陆地棉在多年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变化规律,为陆地棉宿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4个陆地棉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一年生为对照,对三年生、二年生宿生陆地棉的产量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宿生棉的产量比一年生棉显著提高,4个品种三年生和二年生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391.75和1491.37kg·hm-2,比其一年生的分别增产39.98%和50.00%,其中高产品种中928F1三年生和二年生的产量分别为1781.67和1882.94kg·hm-2,比其一年生的分别增产53.95%和62.71%;宿生年限对产量无显著影响。宿生棉的纤维品质性状与一年生棉相比基本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雄明  刘国强  傅怀勤  汤秀娣  李润花  周忠丽  
1993~1994年鉴定了120份不同果枝类型的品种,分析了0(零)、Ⅰ、Ⅱ、Ⅲ型果枝品种群体的20多项农艺经济性状的表型表现、变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第5、6果枝第二果节间距的长短能较好地反映果枝类型;株型紧凑群体(尤其是有限果枝群体)的农艺经济性状有较大变异,这对杂交育种和遗传选择有较大潜力;与果枝类型显著相关的性状有果节距、果枝始节、果枝长、叶片厚度、铃重、2.5%跨长等。还对0、Ⅰ型果枝种质需要改良的性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供了具有单项或多项理想性状和0、Ⅰ型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忠旭  冯常辉  郭小平  张献龙  
【目的】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包含471个标记、总长3070.2cM、覆盖棉花基因组65.88%左右的遗传图谱对其进行主效QTL定位和上位性互作分析。【方法】以DH962×冀棉5号的F2:3家系为分析群体,用WinQTLCartV2.5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定位主效QTL,利用EPISTACY软件对共显性标记进行两位点的上位性互作分析。【结果】共检测到9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效QTL,和5个与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主效QTL,整齐度和比强度在显著LOD阈值下没有检测到相关QTL。共检测到75对互作位点,大多数互作属于非QTL位点与非QTL位点之间的互作,互作类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沛政  秦利  苏丽  胡保民  张天真  
【目的】在新疆特有的"矮密早"陆地棉栽培技术体系下,利用不同主栽品种(Gossypium hirsutum L.)组配F2组合筛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新疆陆地棉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新陆中10号、中棉所35号、军棉1号和新陆早7号4个品种构建了3个F2作图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使用MAPMAKER/EXP(Version3.0b)、MapQTL5和WinQTLCartV2.5。【结果】3个作图群体图谱覆盖了除D4和D12外的棉花所有染色体,将筛选出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籽指、结铃数等性状在位置、效应一致的QTL认为是一个QTL,共鉴定、筛选出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军义  李之树  李延增  
抗棉铃虫杂交棉抗虫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耿军义@李之树@李延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棉铃虫杂交棉抗虫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StudiesonBolwormResistanceandMajorEconomicCharactersofBolworm┐R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