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9)
2023(9980)
2022(8617)
2021(7801)
2020(6627)
2019(15353)
2018(15182)
2017(29055)
2016(16140)
2015(18348)
2014(18827)
2013(18893)
2012(18224)
2011(16703)
2010(17282)
2009(15838)
2008(15895)
2007(14720)
2006(12977)
2005(12039)
作者
(50936)
(42750)
(42482)
(40467)
(27051)
(20729)
(19575)
(16789)
(16164)
(15272)
(14723)
(14311)
(13818)
(13677)
(13629)
(13340)
(13253)
(12742)
(12357)
(12346)
(10951)
(10777)
(10538)
(9871)
(9729)
(9672)
(9602)
(9495)
(8851)
(8636)
学科
(74440)
经济(74374)
(41631)
管理(39859)
(30629)
企业(30629)
方法(28264)
数学(24747)
数学方法(24539)
中国(22895)
(22767)
地方(22077)
(16318)
业经(16151)
(15725)
农业(15428)
(14441)
(13925)
贸易(13914)
(13388)
(12765)
银行(12721)
(12578)
金融(12576)
(12306)
地方经济(12285)
(11547)
环境(11129)
(10962)
技术(10149)
机构
学院(240028)
大学(238960)
(98708)
经济(96336)
研究(90214)
管理(84952)
理学(71382)
理学院(70406)
管理学(69105)
管理学院(68636)
中国(67762)
科学(57369)
(52744)
(49103)
(48839)
(44717)
研究所(44181)
中心(40984)
(39624)
农业(38612)
业大(38374)
财经(34459)
(34087)
北京(33900)
师范(33677)
(31924)
(31427)
(31033)
(30508)
经济学(30103)
基金
项目(151860)
科学(116802)
研究(109854)
基金(105912)
(93249)
国家(92394)
科学基金(76638)
社会(67358)
社会科(63676)
社会科学(63655)
(62017)
基金项目(55918)
(52037)
教育(50144)
自然(48849)
自然科(47654)
自然科学(47633)
自然科学基金(46752)
编号(45671)
资助(44033)
(39019)
成果(38103)
重点(35021)
课题(33084)
(32861)
(31026)
发展(30950)
(30417)
科研(29183)
创新(29067)
期刊
(120251)
经济(120251)
研究(72926)
中国(56276)
(46020)
学报(41819)
科学(37026)
(34330)
农业(31079)
管理(30553)
大学(30343)
教育(28903)
学学(28513)
(24878)
金融(24878)
技术(21208)
业经(20565)
经济研究(18564)
财经(17018)
(16777)
问题(15738)
(14657)
(12390)
技术经济(12369)
(12266)
图书(12080)
商业(11786)
世界(11310)
理论(11174)
科技(11121)
共检索到379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在11对栉孔扇贝和10对长牡蛎微卫星引物中共筛选出3对引物,可以同时在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基因组中获得稳定性,多态性较好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其中2对引物为栉孔扇贝引物。利用筛选出的3对通用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验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基因完全来自于母本,后代中没有父本基因的表达;部分雌核发育后代在3个座位上发生了纯合,部分个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基因重组,3个座位上的重组率分别为40%、55%和35%。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利用遗传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激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并用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后,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卵子和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卵子,对其受精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正常发育组受精卵内以微管为基础的纺锤体能够顺利地组装并引导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第一、第二极体的排放,以及雌、雄原核融合和第一次卵裂;(2)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卵子经6-DMAP处理后,部分微管变得模糊或消失,纺锤体受到破坏导致染色体的分...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卫军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照射强度为1500μw/cm2的紫外线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照射60s,将处理后的精子分别与长牡蛎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卵子进行受精试验,受精后11.5h用浓度为60mg/L的6-DMAP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分别持续处理15、20、25、30min,运用热滴片法对各实验组进行倍性检测。结果表明,长牡蛎同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75.6%;栉孔扇贝异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14.7%,最佳药物持续处理时间为20min,其二倍体率为24.1%;异源诱导栉孔扇贝单倍体组和二倍体组中胚胎均可以发育到D形幼虫期,其单倍体组中的D形幼虫率为5.0%,20mi...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军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作激活源,经6-DMAP加倍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雌核发育二倍体卵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紫外线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发生一次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不形成染色体,而是浓缩为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DCB或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一的细胞质中,不与雌原核融合;雌核发育胚胎的发育速度明显滞缓,经6-DMAP处理后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发育同步化;在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过程中,还观察到杂交体、异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单倍体、雌核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凤影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筛选获得的5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家系A和家系B、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家系A和家系B各30个个体、双亲及对照组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并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代的纯合性进行了比较。电泳结果表明,5对微卫星引物在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个体中均能稳定重复地扩增出相应的序列;各雌核发育家系中均有部分个体出现父本基因,表明精子遗传物质失活不彻底,雌核发育组中存在正常受精个体;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所有检测位点全部纯合,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部分位点纯合,但未发现在所有位点全部纯合的个体,在CFMSP007、CFMS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运用L9(34)设计不同6-DMAP的处理条件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以雌核发育担轮幼虫为材料,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并采用计数法统计倍性,分析不同6-DMAP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对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并统计早期胚胎畸形率。结果表明,不同6-DMAP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对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率均有显著影响;早期胚胎畸形率与二倍体的诱导率呈负相关,y=46.632-0.891x(r=-0.813,P<0.01)。6-DMAP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最佳处理条件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峰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王清印  
取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精子在 80 0 μW/(cm2 ·s)的紫外线下辐射 ,然后与正常卵子受精 ,每隔 0 .5min取“受精卵”固定。在扫描电镜下连续观察精子的入卵过程 ,然后与正常精子的入卵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紫外辐射后的精子可以划分为 3种类型 :I类精子 ,基本无明显变化 ,可以激发卵黄膜举起形成受精膜 ,同时诱发卵子发生皮层反应 ,在受精锥的作用下正常入卵 ,但入卵的时间较正常精子晚 ;II类精子 ,顶体膜破裂 ,顶体丝伸出 ;III类精子 ,顶体丝伸出 ,鞭毛脱落。由于II、III类精子在紫外辐射条件下诱发了顶体反应 ,融解卵膜的酶提前释放 ,因而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龙  郑国栋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了获得雌核发育ENU诱变草鱼(Cet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的相关遗传参数,实验采用Partec Cy Flow倍性分析仪测定ENU诱变草鱼群体(Q群体)和雌核发育ENU诱变草鱼群体(E群体)相对DNA含量分别为24.02和23.80,二者的DNA含量接近,均为二倍体。选取28个微卫星标记对Q群体和E群体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E群体和Q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分别为3.7143、5.17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2.1857、4.0028,平均期望纯合度分别为0.5122、0.2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清明  蔡明夷  刘贤德  刘颖  陈庆凯  姚翠鸾  王志勇  
为了解大黄鱼同质雌核发育的诱导条件及其效果,用紫外线照射灭活大黄鱼精子的遗传物质,静水压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培育出2个同质雌核发育家系(GF1和GF2),并借助微卫星标记进行鉴定,研究了10个母本中杂合的位点在2个家系中的传递和分离。结果显示,GF1和GF2孵出的仔鱼中分别有40.0%和17.1%形态正常个体,GF1检测8个位点30个个体均表现出雌核发育双单倍体(GDH)的特征,有20种基因型;GF2检测4个位点30个个体中,27个为GDH,2个含有父本基因,余下1个个体扩增条带既不同于母本也不同于父本,遗传本质不明。可见,所采用方法可以诱导出同质雌核发育大黄鱼。10个标记中除了LYC002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辉  夏新民  罗伟  高泽霞  钱雪桥  王卫民  
采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的紫外线遗传灭活精子刺激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卵子后冷休克抑制卵子第二极体释放方法,获得团头鲂雌核发育个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雌核发育个体的DNA含量与正常团头鲂二倍体的DNA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雌核发育个体为二倍体。通过引物优化,筛选父母本具有特异性的8对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本,没有父本的遗传物质渗入。筛选出母本为杂合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子代的纯合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雌核发育后代在TTF-EST46、TTF-EST61、TTF-ES...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董迎辉  杨爱国  刘志鸿  任建峰  周丽青  宫学红  
2004年5~6月,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结合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6-DMAP)处理受精卵抑制第2极体释放,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采用中心波长254nm、光照强度800μw/cm2·s的紫外线照射栉孔扇贝精子50s,然后立即与正常卵子授精,在20℃水温下,受精后35~40min光镜下观察到20%~30%卵子排出第1极体时,分别以40、50、60、70、80mg/L的6-DMAP持续处理受精卵10、15、20min,染色体计数法检测各处理组二倍体率,从而筛选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两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6-DMAP的浓度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凤影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毛连菊  
采用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正常发育受精卵和6-DMAP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卵受精过程中纺锤体变化以及雌雄原核的移动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发育受精卵内微管能聚合形成纺锤体并牵引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依次排出第一极体、第二极体,雌雄原核融合为合子核,进行第一次卵裂。雌核发育受精卵内,随6-DMAP处理时间的延长,星体微管消失,纺锤体被拉长变得扁平,最终导致中期纺锤体解散,第二极体的形成被抑制;6-DMAP处理过程中,受精卵中的精核始终处于皮层区域,不能形成雄原核,雌原核和精核几乎不移动,去除6-DMAP后,雌原核和精核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景峰  陈松林  苏鹏志  邵长伟  田永胜  廖小林  翟介明  李波  
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条斑星鲽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花鲈精子只有经过紫外线照射遗传失活后,才能诱导产生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经过大量实验筛选出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花鲈冷冻精子采用80 M J/cm2的紫外线照射,然后与条斑星鲽卵子进行授精,在受精后7~9 m in,将受精卵放在-1.0~1.5℃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60~90 m 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相对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张海军  殷建国  
Gynogenesis is thought to be a useful method to generate fully inbred line and to initiate monosex culture in teleost fish.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ults of a study of gynogenesis of tench, Tinca tinca L. from Eltrix River of Xinjiang, China, induced by the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sperm inacti...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鹏志  陈松林  杨景峰  田永胜  翟介明  孙礼娟  
采用冷冻保存的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精液不经紫外线照射直接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进行杂交,可以刺激大菱鲆卵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发育率(发育至原肠期后胚胎成形的卵占总卵数的百分比)可达79.1%。通过与精子照射组单倍体发育过程等对比观察发现,杂交后代为大菱鲆的单倍体。如果在"受精"后2~10min内将大菱鲆卵在0~6℃冷休克处理10~50min,均能诱导卵子染色体加倍。对冷休克处理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卵子在受到鲈鱼精子刺激后6min开始进行冷休克处理25min,二倍体孵化率(雌核二倍体苗占受精卵的百分比)最高,可达34.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