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4)
- 2023(9945)
- 2022(8199)
- 2021(7652)
- 2020(6417)
- 2019(14237)
- 2018(14698)
- 2017(27081)
- 2016(14622)
- 2015(16579)
- 2014(16449)
- 2013(15348)
- 2012(13559)
- 2011(12063)
- 2010(12290)
- 2009(11694)
- 2008(11210)
- 2007(10117)
- 2006(8824)
- 2005(7943)
- 学科
- 济(49222)
- 经济(49159)
- 管理(43459)
- 业(36382)
- 企(31644)
- 企业(31644)
- 方法(20444)
- 数学(16770)
- 数学方法(16286)
- 农(14135)
- 财(14014)
- 中国(13922)
- 业经(12917)
- 学(12884)
- 理论(12549)
- 制(11560)
- 地方(10712)
- 务(9530)
- 财务(9470)
- 财务管理(9445)
- 教学(9291)
- 和(9205)
- 农业(9025)
- 企业财务(8800)
- 体(8764)
- 银(8713)
- 银行(8694)
- 贸(8536)
- 贸易(8529)
- 技术(8369)
- 机构
- 学院(197992)
- 大学(193966)
- 管理(75035)
- 济(66624)
- 经济(64703)
- 研究(63589)
- 理学(63270)
- 理学院(62594)
- 管理学(61014)
- 管理学院(60678)
- 中国(49027)
- 京(42208)
- 科学(42186)
- 农(33385)
- 财(33007)
- 所(32396)
- 江(31264)
- 中心(30642)
- 业大(30482)
- 研究所(29371)
- 技术(27039)
- 范(26951)
- 师范(26600)
- 农业(26416)
- 北京(26361)
- 州(25556)
- 财经(25470)
- 院(23837)
- 经(22756)
- 省(21131)
- 基金
- 项目(132712)
- 科学(102188)
- 研究(98358)
- 基金(90995)
- 家(79927)
- 国家(79277)
- 科学基金(67522)
- 社会(57763)
- 省(55425)
- 社会科(54566)
- 社会科学(54551)
- 基金项目(46915)
- 教育(46503)
- 划(46018)
- 自然(44117)
- 编号(43352)
- 自然科(43131)
- 自然科学(43115)
- 自然科学基金(42243)
- 资助(38008)
- 成果(36126)
- 课题(30471)
- 重点(30056)
- 发(28445)
- 创(27568)
- 项目编号(27335)
- 部(27021)
- 创新(25792)
- 年(25493)
- 科研(25233)
共检索到299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发明 牛玉飞 王伟明
针对异构偏好信息下的主客方协作式群体评价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两次协作过程的群体评价方法。首先,分别使用不确定语言和区间灰数对主客双方的意见进行描述,并给出各评价值的协作初始得分;其次,由协作初始得分计算主方信息“完备度”和客方信息“诚信度”,并运用相应的调节因子实现对双方各评价值的修正,完成双方的“第一次协作”;再次,运用灰关联聚类和TDWA算子分别对修正后评价信息的TOPSIS综合贴近度进行聚类和集结,完成双方的“第二次协作”并得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得分;最后,以一个实际例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协作过程可有效增强双方评价信息交互的精度与深度,稳步实现异构偏好意见的双向交互与有机融合,从而提升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庆兴 郭亚军 马凤妹
针对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客体协作式群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评价客体意见的获取手段,给出了一种在评价客体没有能力提供自身意见的情况下的意见提取方法;然后以评价主体提供的信息检验评价客体提供信息的失真程度,以评价客体提供的信息检验评价主体提供信息并判定评价主体的能力大小,据此给出评价客体和评价主体的话语权重;根据"差异驱动"原理,集成评价客体群体给出的评价结果和评价主体群体给出的评价结果,得到最终的评价结论。最后,用一个算例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群组评价 差异驱动 权重确定 协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唯实
本文利用P2P网站"人人贷"的实际交易数据,探究P2P借贷模式下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偏好。实证结果表明,P2P借贷中投资者群体是风险厌恶型的,当利率大于11%时,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厌恶特性会显著表现出来。当投资者群体显著表现出风险厌恶特性时,随着利率的升高,投资者对优质标的的筛选力度变大,使得成交标的中借款人的潜在违约风险不再随利率上升而上升,标的的实际违约率同样不再与利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利率对违约率反映能力的部分失效,造成产品收益与产品风险的失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唯实
本文利用P2P网站"人人贷"的实际交易数据,探究P2P借贷模式下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偏好。实证结果表明,P2P借贷中投资者群体是风险厌恶型的,当利率大于11%时,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厌恶特性会显著表现出来。当投资者群体显著表现出风险厌恶特性时,随着利率的升高,投资者对优质标的的筛选力度变大,使得成交标的中借款人的潜在违约风险不再随利率上升而上升,标的的实际违约率同样不再与利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利率对违约率反映能力的部分失效,造成产品收益与产品风险的失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巍 陈思源 黄晗
当制造商在线直销渠道和零售商传统渠道产品销售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利用CVaR构建的决策者不同风险态度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具有不同风险偏好时,零售商订货与混合渠道供应链制造商创新投入降低边际运作成本的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供应链下游竞争有利制造商创新投入不同,由于制造商直销渠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当混合渠道间竞争强度增大,制造商创新投入力度反而减小;制造商直销渠道潜在需求份额更大时,对其创新投入力度有促进作用。而零售商喜好风险,将使供应链的创新投入力度增强、渠道的总需求增加、消费者福利得到提高。接着对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李钊
采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由多个接包方参与的协作型众包项目绩效激励问题,建立并求解了基于总产出的众包绩效激励模型(TR),并与基于个人产出的激励模型(NR)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表明,众包项目保留任务量较低时,接包方利己性努力和利他性努力与项目协作效应正相关,与参与成员数量及风险偏好程度负相关;保留任务量较高时,风险偏好会提高利己性努力,却会降低利他性努力。风险偏好和接包方数量的上升均会降低发包方确定性经济收益;发包方更偏好TR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清玮 梁昌勇 吴坚 丁勇
研究了决策者的偏好信息以区间互反判断矩阵和区间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群决策问题。首先将区间互反判断矩阵转换为区间互补判断矩阵;然后利用可能度计算公式得到相应的模糊判断矩阵,并得到各个专家的排序向量;然后基于投影模型将各个专家的排序向量规范化为群体最优排序向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侠 樊治平
针对群决策中基于区间数偏好信息的共识性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有关区间数和区间数决策矩阵的定义及若干性质;然后,通过定义有关专家群体判断关于方案针对指标的落影函数和专家群体关于方案针对指标的重心值,给出了群决策中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共识性的分析方法和非共识的调整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给出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群决策 区间数 决策矩阵 共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静
文章研究了在大群体决策中,专家们在对方案进行比较时,给出的信息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且含有残缺值的问题。首先把专家给出的不同表达形式的偏好信息统一转化为效用值,用专家给出的效用偏好值的平均值表示残缺值偏好信息。在此基础上,有相同偏好的专家聚为一类,确定专家权重,对所有专家给出的偏好信息进行信息集结,进而得到最优的方案,最后,用算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关键词:
复杂大群体决策 残缺偏好信息 聚类 权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选华 余艳粉 陈晓红
针对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大群体专家存在偏好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不完全风险性信息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首先,利用最优离散拟合方法对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因子进行测度并据此对专家聚类;其次,根据不完全偏好矩阵进行属性关联测度,提出了基于风险偏好和属性关联的新的补值模型,得到完全偏好信息矩阵;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属性主成分,并结合属性权重进行信息集结和方案择优;最后,通过台风"天鸽"事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婷 朱宾欣 马志强
协作型众包创新是以最大化创新绩效为目标的众包模式,相关实践案例已有所显现,但协作型众包创新过程中参与方的努力行为经常受到其公平偏好心理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设计仅基于个人创新绩效(AR)和基于总创新绩效(TR)的两种激励机制提升协作型众包创新绩效,并深入探讨公平偏好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AR机制中参赛者不可能出现利他性努力行为,而TR机制下利己性努力和利他性努力均与公平偏好负相关;两种激励机制下众包创新绩效均随公平偏好敏感度增大而下降,参赛者数量增加是否有利于提升众包创新绩效也取决于公平偏好程度;TR机制一定会产生比AR机制更高的众包绩效及发包方经济收益,但这种价值效应会被参赛者的公平偏好心理所弱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乐琦 樊治平
针对具有不确定偏好序评价信息的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方法。首先,描述了不确定偏好序的概念,并将它转化为概率向量,同时给出概率向量加权算子;然后,给出了概率向量两两比较的可能度的定义及性质分析;依据概率向量加权算子及可能度,建立了方案两两比较的可能度矩阵;基于可能度矩阵及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公式,计算方案的优先权重并对方案进行优选;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魏蕾如
社交媒体的深入发展使社会化参与态势越来越明显,群体协作在各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文章从应用研究以及质量评估和控制研究两个方面来梳理国内外群体协作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结合不同行业领域特点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信息序化机制的三种类型:Digg投票机制、Wiki编辑机制和Pinterest策展机制。不同信息序化机制的运行为用户参与提供更高效的方式,也为信息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群体协作 信息序化 自我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涛 刘思峰 朱建军
文章基于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定义,引入偏差变量来表达决策者的判断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估计群偏好权重的目标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求解结果,定义群判断一致性程度和个体一致性程度指标来度量决策者的一致性。对一致性程度较差的专家判断,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修改方法。为解决总偏差量最小的情况下专家组的平均一致性程度有差异的问题,建立了专家组最小化不一致性程度的群集结模型,并对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半参数模型 两步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