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7)
- 2023(10278)
- 2022(9226)
- 2021(8796)
- 2020(7521)
- 2019(17231)
- 2018(17290)
- 2017(33152)
- 2016(18584)
- 2015(20893)
- 2014(20893)
- 2013(20593)
- 2012(19054)
- 2011(17138)
- 2010(17056)
- 2009(15444)
- 2008(15052)
- 2007(12978)
- 2006(11288)
- 2005(9816)
- 学科
- 济(67529)
- 经济(67450)
- 管理(50153)
- 业(47803)
- 企(39786)
- 企业(39786)
- 方法(32862)
- 数学(28102)
- 数学方法(27745)
- 农(18622)
- 学(18546)
- 中国(17135)
- 财(16669)
- 业经(15235)
- 地方(14137)
- 农业(12507)
- 理论(12466)
- 贸(12231)
- 贸易(12223)
- 和(11947)
- 易(11826)
- 制(11763)
- 环境(11164)
- 技术(10864)
- 务(10843)
- 财务(10782)
- 财务管理(10759)
- 企业财务(10201)
- 银(10201)
- 银行(10153)
- 机构
- 大学(263405)
- 学院(260429)
- 管理(102846)
- 济(94332)
- 经济(92033)
- 理学(89763)
- 研究(89283)
- 理学院(88638)
- 管理学(86905)
- 管理学院(86462)
- 中国(63734)
- 科学(60636)
- 京(56815)
- 农(48752)
- 所(46939)
- 业大(43788)
- 研究所(43469)
- 财(42247)
- 中心(39715)
- 农业(38667)
- 江(37552)
- 范(35934)
- 北京(35732)
- 师范(35527)
- 财经(34529)
- 院(32322)
- 经(31405)
- 州(30838)
- 技术(28966)
- 师范大学(28908)
- 基金
- 项目(186104)
- 科学(144238)
- 基金(133338)
- 研究(132375)
- 家(117971)
- 国家(116982)
- 科学基金(98873)
- 社会(79486)
- 社会科(75064)
- 社会科学(75042)
- 省(73678)
- 基金项目(71990)
- 自然(67329)
- 自然科(65736)
- 自然科学(65714)
- 自然科学基金(64529)
- 划(62848)
- 教育(60532)
- 资助(55081)
- 编号(54131)
- 成果(44363)
- 重点(41814)
- 部(40242)
- 发(39206)
- 创(38541)
- 课题(37721)
- 科研(36205)
- 创新(35949)
- 计划(35761)
- 大学(34046)
共检索到36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北半球针叶林最严重的森林病害是由广义的多年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annosum sensu lato)引起的干基白色腐朽病,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多年异担子菌并不是单一的物种,目前在欧洲已分出3个独立的种,即原始多年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annosum sensu stricto)、小孔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parviporum)和冷杉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 abietinum),它们生物学习性、形态结构,生态学,寄主范围和发生区域均有差异。应用大伏革菌Phlebiopsisgigantea对该类病害进行生物防治是较好的方法。将...
关键词:
干基腐朽 森林病原菌 异担子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本文对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真菌的寄主植物及其症状、寄生性及致病机理、形态学、生活史、寄主与病原关系的超显微构造、培养性状、生理学性质及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外担子菌属的真菌在亚洲、北美、欧洲及大洋洲都有分布,世界记载约有50种,引起5科木本植物的细胞增生性和肥大性病害,其症状类型多,这可能与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有关;该菌的生活史还不太清楚;其担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后,芽管可以从气孔、伤口侵入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寄主叶组织,菌丝存在于寄主细胞间隙,产生吸器状构造;本属菌的分类依据因研究者不同而异;近年对本属菌的DNA碱基GC含量以及28SrDNAPCR...
关键词:
外担子菌属,真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的真菌引起树木的细胞增生性和肥大性病害。本研究基于PSA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和性状的模糊解析,以及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氮源、碳源下生长曲线的模糊解析和28SrDNAPCRRFLP解析,分布于日本的12个种和1个变种的外担子菌属真菌的35个分离菌株被分类为18个菌群。其中9个菌群和传统分类的种是一致的,这些种包括:坏损外担子菌(E.vexansMas)、网状外担子菌(E.reticulatumItoetSawada)、山茶外担子菌(E.cameliaeShirai)、E.cylindrosporiumEzuka、E.shiraianumP.Heen....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学武 刘庆华 陈发兴 鲍若虹
采用Lentinusedodes(Berk.)Sing.(简称Le)、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简称Ap)及Dictyophoraindusia-ta(Vent.exPers.)Fischer(简称Di)等3种担子菌不同组合处理,研究其对平菇菌糠细胞壁成分及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Le+Di组合处理后,平菇菌糠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1.83%-12.84%(P<0.05)、33.41%-36.46%(P<0.05)及21.98%-25.67%(P<0.05);DM瘤胃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玲玉 孟祥红 刘成圣 田世平
对壳聚糖的抑菌性及其在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综述。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抑菌性,能够抑制真菌孢子产生、萌发、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其抑制效果与壳聚糖的分子量、脱乙酰度、基团修饰等分子特征直接相关并受溶液浓度、pH和溶剂类型的影响,其抑菌机理与其对细胞的直接损伤或作为信号物质直接或间接干扰细胞代谢过程相关。壳聚糖对多种果实采后病害具有防治效果,通过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果实抗性和延缓果实衰老等途径发挥作用。外源物质配合或采前采后应用技术的综合使用能提高壳聚糖对病害防治的效果。本文还对壳聚糖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壳聚糖 抑菌 诱导抗病性 果实 病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永久 危起伟 杨德国 王凯 陈细华 刘鉴毅 李罗新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国家一级 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 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 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cm 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 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 工繁殖,从1997年开始我们人工养殖了部分后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普 方静凡 程运江 龙超安 朱立武
果品在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因病害损失严重。现行防治果品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化学杀菌剂易产生残留和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可行又更为安全的方法防治果品采后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分离筛选出对果品采后病害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的生防酵母菌,其中有些酵母菌作为生物杀菌剂已经获得许可和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生防酵母菌的生防机理研究进展迅速,笔者从营养或空间竞争、直接病原菌寄生、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分泌抗菌素等4个方面对生防机理研究的历史和最新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先乐 曹海鹏 钱云云
噬菌蛭弧菌(以下简称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具有独特的裂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虽然我国对蛭弧菌的研究滞后于国外,但是利用它作为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天然生物改良剂和“活性抗生素”,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蛭弧菌的研究历程、蛭弧菌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分布、宿主范围、生活周期、保藏、噬菌条件、除菌效果、安全性等方面,剖析了研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生物净化因子 活性抗生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庆玲 屠涵舒 王梦琪 史亚东 刘晔 赵爽 王海滨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史燕 管志勇
[目的]茶用菊叶部病害田间连年发生,制约‘滁菊’产业的发展。为明确‘滁菊’叶部病害致病菌并筛选出有效化学农药,以有效防治‘滁菊’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分析导致‘滁菊’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采用平板毒力测定13种农药的抑菌效果,筛选有效药剂及防治浓度;采用叶片菌丝贴接法对盆栽‘滁菊’幼苗接种致病菌,进一步在盆栽活体幼苗上测定筛选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从‘滁菊’病害叶片分离的主要致病菌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平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对链格孢菌(CJ31、CJ4-1)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己唑醇对链格孢菌(CJ3-1、CJ37)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异菌脲对链格孢菌(CJ30)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且EC_(50)值均低于7 mg·L~(-1)。盆栽药效测定表明,异菌脲500倍液和己唑醇3000倍液对链格孢菌具有较好防效。[结论]导致‘滁菊’中心产区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引起‘滁菊’的黑斑病。推荐将异菌脲、己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作为‘滁菊’田间叶部病害防治的首选药剂。本研究结果为‘滁菊’叶部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洁君 王印庚 牟潜 马爱军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疾病———盾纤毛虫病的防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描述了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学特点及分类地位,进行了主要环境因子对病原纤毛虫生存、生长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纤毛虫的体外杀灭实验,并对实验室筛选的高效、低毒药物进行了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病原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carciniGroliere&Leglise1977),属于广温、广盐、偏酸性食腐种类。多种药物对虫体的杀灭实验表明,甲醛、双氧水和复方中草药‘盾纤虫清’对该虫有较好杀除效果。甲醛溶液在3·1×10-5浓度下,7h可以杀死盾纤虫,双氧水在6·2×10-5浓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璐瑶 甘颖 刘永峰 陈志谊
【目的】生防菌株B1619是一株能够防控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生防菌株。本文从分泌代谢物种类、生物膜形态、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p H和温度方面研究生防菌株B1619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最佳碳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p H和温度的研究稀释平板法进行;生物膜通过Msgg培养基培养。【结果】生防菌株B1619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嗜铁素蛋白酶培养基、嗜铁素培养基和纤维素酶培养基上产生晕圈,几丁质酶培养基上未产生分解晕圈;可形成致密、厚实的生物膜;最适生长温度为27℃,最适p H为5.9,最佳碳源为
关键词:
生防菌株 B1619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志斌 吴淑勤 石存斌 潘厚军 李凯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秀健 阳素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危害程度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本文在分析光污染的内涵及其危害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光污染立法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
光污染 环境保护 立法现状 防治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