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1)
- 2023(3009)
- 2022(2464)
- 2021(2031)
- 2020(1643)
- 2019(3695)
- 2018(3124)
- 2017(5096)
- 2016(2976)
- 2015(3288)
- 2014(3475)
- 2013(3462)
- 2012(3001)
- 2011(2072)
- 2010(2730)
- 2009(2697)
- 2008(2916)
- 2007(2334)
- 2006(1887)
- 2005(1768)
- 学科
- 管理(12393)
- 审计(12165)
- 业(10423)
- 企(9838)
- 企业(9838)
- 财(8283)
- 务(7353)
- 财务(7346)
- 财务管理(7278)
- 济(6923)
- 经济(6921)
- 企业财务(6799)
- 各类(5901)
- 会计(3669)
- 中国(3547)
- 方法(3528)
- 学(2686)
- 制(2325)
- 家(2217)
- 国家(2179)
- 数学(2163)
- 数学方法(2137)
- 业经(2035)
- 技术(1653)
- 理论(1543)
- 地方(1509)
- 银(1461)
- 银行(1460)
- 制度(1451)
- 度(1451)
- 机构
- 学院(38781)
- 大学(36977)
- 管理(14650)
- 财(13058)
- 理学(12480)
- 济(12440)
- 理学院(12392)
- 管理学(12265)
- 管理学院(12199)
- 经济(12012)
- 会计(11942)
- 中国(9128)
- 财经(9049)
- 研究(8997)
- 京(8856)
- 经(7940)
- 江(7432)
- 会计学(6811)
- 学会(6376)
- 会计学院(6369)
- 财经大学(6346)
- 审计(5981)
- 州(5542)
- 商学(5458)
- 商学院(5440)
- 中心(5068)
- 所(5054)
- 省(5044)
- 北京(4842)
- 科学(4488)
共检索到6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本文选取200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向异常审计费用还是负向异常审计费用都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前者主要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控制审计成本,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后者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在高价诱惑下,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对违法违规行为容忍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声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声誉,维护声誉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审计溢价会更加谨慎的执业,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烁丹
本文选取2010—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错配对企业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企业盈利水平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讨论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是否与企业业绩"突变"有关。研究发现:"大所-小企"规模错配会提高企业审计质量,同时增加审计费用,"小所-大企"规模错配会降低企业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企业盈利水平能对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与企业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产生同向的调节作用。此外,企业业绩"突变"并非是造成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的显著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睿 田高良 齐保垒 韩洁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受托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时,不同的变更情形中是否存在初始审计费用折价现象,以及该现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后,同时变更事务所和签字注册会计师时、仅变更事务所而至少一名签字注册会计师不变时均会发生初始审计费用折价现象;第一种变更情形中的初始审计费用折价会损害审计质量,而第二种变更情形中的初始审计费用折价则不会对审计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剔除了事务所合并更名样本后,结论依然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丽华
一、引言合理的审计定价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维护审计质量,确保合理的竞争格局,对我国审计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早在1980年,学术界便开始对审计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在30多年的研究中,对审计定价影响因素逐步扩展至市场特点、非审计服务等方面。关于审计费用与会计事务所自选择问题的研究在我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建明 白霄 赵文耀
会计师事务所纷纷通过国际加盟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采用1994—2016年中国A股IPO市场的数据,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加盟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加盟可以显著提升IPO公司的审计质量,且在国际加盟后的第三年才有显著作用,符合技术溢出假说。此外,加盟国际会计网络的声誉较高、总部制度环境较完善,国际加盟战略对IPO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越强,而加入国际会计联盟还是国际会计公司则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揭示了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加盟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视角拓展了技术溢出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苑玮
审计质量贯穿审计行业的始终。作为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声誉属于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的非正式制度,是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事务所审计质量达成的肯定,能够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与超额收益。但是,审计声誉本质属于“信任产品”,会计师事务所战略定位偏差、业务执行不力、危机应对不足、修复滞后等因素会造成审计声誉毁损。因此,本文基于危机生命周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对策,以期推动优质审计生态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审计声誉毁损 危机生命周期 声誉重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鹏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2009-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品牌声誉对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十大事务所和四大事务所由于其品牌好,取得审计费要比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要高,即产生了品牌溢价;拥有行业技能的事务所由于在前期进行了专用资金的投入,获取了很多行业技能、审计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在审计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还减少了审计支出;在我国审计市场上,行业技能的经济规模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不大,因此拥有专业技能的会计事务所也能取得审计溢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雪 张俊民
笔者利用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和信号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比较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是通过审计师声誉而作用于审计定价的,且主要是通过对审计师声誉的约束机制来影响审计定价,审计师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晓 高洁 陆强
2010年我国《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出台之后,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变更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组织形式的不同及变更是否会对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造成影响,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及被审计单位的公司特征,并对选择性偏差进行了修正之后,本文发现,相对于有限责任制,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了较高的审计风险,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与此同时,通过分析2010年《规定》出台前后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变更发现,在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变更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之后,审计收费有所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于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凯
本文采用2007~2009年由中瑞岳华所等4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会计稳健性和异常性营运资本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以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以此检验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真正做强。研究结论表明:与合并前相比,总体而言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未得到提高;但是采取吸收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到了提高,采取新设合并方式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近年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为代表的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本文以中国2006年以来的8起重要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事务所合并对409家客户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事务所合并完成后,客户企业的可控性应计显著下降,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这意味着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梦玲 王雷 蒋水全
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2年发生的13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为研究对象,以公司层面的会计稳健性来衡量审计质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考察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合并初期,事务所合并后会计稳健性显著下降,说明合并后并没有显著改善审计质量,进一步延长考察期至合并后6年,结果显示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逐渐趋缓;并将事务所合并案例分为"大所合并小所"和"小所合并小所"两类,回归结果表明两类合并在审计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大所合并小所"减缓了审计质量下降的趋势,随着合并时间向后推移,结果发现"大所合并小所"方式下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其原因部分可归结为"大所"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小所"改善审计质量。
关键词:
事务所合并 大所合并小所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原红旗 张楚君 孔德松 施海娜
本文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会导致其声誉损失,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将显著提高。发生审计失败后,不管事务所是否受到监管处罚,其客户的IPO审核拒绝率都会显著提高,但审计失败后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显著高于审计失败后未受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未受处罚所)的客户IPO审核拒绝率,即监管处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对其客户IPO审核拒绝率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审计失败 监管处罚 会计师事务所 IPO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新宪 孙文静
近几年来,关于费用粘性的研究已趋向成熟,却鲜有对审计费用粘性的研究。本文以我国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费用是否存在粘性以及审计费用粘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确实存在粘性,且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能够显著减弱审计费用的粘性。这说明我国审计市场存在"低价揽客"现象,为会计师事务所调整审计收费的定价策略带来了启示,也为审计市场监管部门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审计费用 费用粘性 会计师事务所 变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