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7)
- 2023(9839)
- 2022(8163)
- 2021(7325)
- 2020(6540)
- 2019(14968)
- 2018(14833)
- 2017(29455)
- 2016(16185)
- 2015(18191)
- 2014(18258)
- 2013(18390)
- 2012(16992)
- 2011(14974)
- 2010(15286)
- 2009(14635)
- 2008(15117)
- 2007(13941)
- 2006(12087)
- 2005(11224)
- 学科
- 业(81978)
- 济(78221)
- 经济(78133)
- 企(74287)
- 企业(74287)
- 管理(62922)
- 方法(37462)
- 数学(29259)
- 数学方法(29083)
- 业经(27434)
- 农(27409)
- 财(26404)
- 务(20690)
- 财务(20672)
- 财务管理(20647)
- 农业(19893)
- 企业财务(19539)
- 中国(16947)
- 技术(16596)
- 制(15758)
- 和(14621)
- 策(14079)
- 划(13796)
- 贸(13673)
- 贸易(13670)
- 理论(13429)
- 易(13269)
- 企业经济(12316)
- 经营(12296)
- 体(11859)
- 机构
- 学院(243863)
- 大学(237755)
- 济(107466)
- 经济(105550)
- 管理(100470)
- 理学(86182)
- 理学院(85407)
- 管理学(84350)
- 管理学院(83897)
- 研究(73807)
- 中国(60045)
- 财(49900)
- 京(48826)
- 农(44748)
- 科学(43433)
- 财经(39946)
- 江(38328)
- 所(37747)
- 经(36132)
- 业大(35963)
- 农业(35381)
- 中心(34801)
- 研究所(33806)
- 经济学(32707)
- 北京(30344)
- 经济学院(29875)
- 州(29674)
- 财经大学(29190)
- 商学(28542)
- 经济管理(28453)
- 基金
- 项目(153256)
- 科学(122056)
- 研究(113353)
- 基金(112331)
- 家(95927)
- 国家(95017)
- 科学基金(83306)
- 社会(73405)
- 社会科(69659)
- 社会科学(69635)
- 省(61557)
- 基金项目(59887)
- 自然(53334)
- 自然科(52127)
- 自然科学(52111)
- 自然科学基金(51270)
- 教育(51187)
- 划(49785)
- 编号(46357)
- 资助(45688)
- 业(36868)
- 成果(36045)
- 创(35071)
- 部(34463)
- 重点(33826)
- 发(33146)
- 创新(31917)
- 课题(30363)
- 国家社会(30075)
- 教育部(29726)
- 期刊
- 济(122283)
- 经济(122283)
- 研究(67844)
- 中国(44585)
- 财(43588)
- 农(42066)
- 管理(40054)
- 学报(32779)
- 科学(32424)
- 农业(28306)
- 大学(25275)
- 学学(24296)
- 技术(23332)
- 业经(22853)
- 融(22502)
- 金融(22502)
- 财经(20591)
- 经济研究(18552)
- 业(17816)
- 经(17762)
- 教育(17415)
- 问题(16551)
- 技术经济(15918)
- 财会(13717)
- 商业(13114)
- 贸(12637)
- 现代(12530)
- 世界(12254)
- 统计(11819)
- 策(11306)
共检索到36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玲玲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化,资本跨国界、跨地区运作,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规范用工和劳动关系处理带来一系列的困惑,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涉及异地经营的案件也越来越多。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处理和规范异地经营企业用工。异地经营及其用工方式的主要类型本文所称的异地经营,是指企业在其工商注册的住所地以外地域,用其自有或租、借的固定场所设点从事经营活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燕 李锦鹏
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劳动争议发生最多的企业,而且每年都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又聚集着我国一个最广大的劳动群体。对劳动密集企业劳动争议的关注关系到这个弱势阶层的根本利益。本文试图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在特点及其内外部环境出发,观察其劳动争议的现象,分析其特点,为避免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提供一个理论思考。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争议 原因 特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方林 施永良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就是劳动者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从而以法律形式来确定劳动关系。因此,劳动合同生效后,其合法性和权威性应受到法律保护,双方都必须认真履行。自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来,许多企业和职工都能严格执行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江永众 苗淼 江河
目前我国还没有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方面的立法和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劳动争议处理的企业内部视角,探讨了企业劳动争议申诉的内涵、成因与价值,以及我国企业内部劳动争议处理功能弱化的原因;并在借鉴国外劳动争议申诉处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工会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将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程序作为集体合同的必备条款、设立基层工会驻企代表、健全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劳动争议 申诉 处理机制 调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晓文
省管企业不同于一般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本文以发生于山东省管企业的劳动争议事件为研究对象,借助多维尺度分析工具(Multi-DimensionalAnalysis)指出了省管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静 程延园 向远 顾元玉 罗小凡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劳动关系矛盾更加凸显,企业内部有效预防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深入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措施。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建立合法用工、劳资协商、抱怨管理、劳动关系预警"四位一体"的系统性预防机制,持续推进其中每一项具体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劳动争议的源头治理。
关键词:
劳动争议 预防 “四位一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围
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劳动争议频发,且企业方的败诉率较高,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存在诸多误区,如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轻劳动争议(关系)管理;重劳动争议的外部处理,轻内部处理等。为了完善企业劳动关系,降低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率和败诉率,企业应该采纳人本管理理念,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强化企业的内部处理,建立并完善预防、自查自纠、和解和内部调解机制。
关键词: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 误区 改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慧玫 张亮亮
关联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其中的控制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多样化经营,会通过持股、协议、人事关系等方式让更多的从属企业为其服务。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是指关联企业中的控制企业抽调、委派、借调员工在不同的关联企业间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劳动争议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了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劳动关系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民事责任主体判定,关联企业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等问题。
关键词:
关联企业 混同用工 劳动争议 民事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昭辉
为进一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提升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的通知》,选定42家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琪 戴春
企业并购是并购方为了获得其他公司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类集体劳动争议。本文基于近年媒体报道的热点个案,对此类争议的形成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数年间企业并购将形成高潮,此类争议应得到关注,政府应在其中承担适当的角色。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知情权 劳动争议 经济补偿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荧琦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责任。我国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实行的是一裁二审制,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前置程序。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无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如其认为自己合法权益被侵害,都可以作为申请人向有管辖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于已发生的劳动争议,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