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0)
- 2023(7548)
- 2022(6346)
- 2021(5813)
- 2020(4805)
- 2019(10571)
- 2018(10163)
- 2017(18332)
- 2016(10751)
- 2015(11868)
- 2014(11288)
- 2013(10698)
- 2012(9963)
- 2011(8947)
- 2010(8845)
- 2009(7765)
- 2008(7426)
- 2007(6537)
- 2006(5664)
- 2005(4906)
- 学科
- 济(35385)
- 经济(35338)
- 管理(27021)
- 业(25351)
- 企(18916)
- 企业(18916)
- 方法(16207)
- 数学(14544)
- 数学方法(14399)
- 农(12099)
- 财(10627)
- 中国(10283)
- 学(9918)
- 贸(8470)
- 贸易(8469)
- 易(8267)
- 农业(8239)
- 业经(8030)
- 地方(8019)
- 理论(6868)
- 技术(6558)
- 制(6545)
- 环境(6315)
- 教育(5660)
- 务(5430)
- 财务(5427)
- 划(5411)
- 财务管理(5410)
- 融(5194)
- 教学(5192)
- 机构
- 学院(146588)
- 大学(146168)
- 研究(56350)
- 济(54646)
- 经济(53598)
- 管理(50013)
- 理学(44266)
- 理学院(43637)
- 管理学(42534)
- 管理学院(42331)
- 农(42067)
- 科学(39930)
- 中国(38676)
- 农业(34430)
- 业大(32309)
- 所(31296)
- 京(31044)
- 研究所(29154)
- 中心(24582)
- 财(23745)
- 农业大学(22932)
- 江(22372)
- 省(20607)
- 院(20163)
- 财经(19012)
- 北京(18808)
- 技术(18746)
- 范(18707)
- 业(18385)
- 科学院(18366)
- 基金
- 项目(109336)
- 科学(83314)
- 基金(78073)
- 家(73568)
- 国家(72970)
- 研究(70053)
- 科学基金(59709)
- 省(45413)
- 社会(43072)
- 自然(42508)
- 基金项目(41892)
- 自然科(41545)
- 自然科学(41526)
- 自然科学基金(40828)
- 社会科(40726)
- 社会科学(40710)
- 划(38482)
- 教育(33683)
- 资助(31584)
- 编号(26118)
- 重点(26063)
- 计划(24359)
- 创(23630)
- 发(23325)
- 部(23164)
- 科技(22371)
- 创新(22108)
- 科研(21929)
- 业(21524)
- 课题(20032)
共检索到21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青 徐运清 黄天芳 邹礼平 李德华 周亚洲 杨泽敏
为了研究栽植地域变化对太子稻光合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太子米主产区和对照地区进行了异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栽植地域,太子稻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如光量子(PAR)、CO2浓度、气温(Ta)和叶片温度(Tl)]有极显著差异。异地栽培对剑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剑叶细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不同栽植地域生产的太子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太子稻在主产区栽植稻米米质优良,在主产区外种植米质变劣;但对照品种在太子稻主产区种植米质得到改善。相关分析表明,太子米品质指标间有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糙米率与...
关键词:
太子稻 光合特性 稻米品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青青 穆麒麟 刘越 胡玉婷 刘洋旋 严鹏 陈龙周 田小海 黄永平
湖北省优质稻灌浆期常在高温下完成,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开展优质稻气候适宜性区划,规划优质稻在不同地区的合理灌浆期,是发展优质稻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湖北省7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法确定各地水稻灌浆期的高温、缓温和适温等3类适宜界限日期;以各地缓温和适温栽培期时长为主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统计方法完成湖北省不同区域优质稻适宜栽培期类型划分,并对不同区域影响优质稻的主要气象资源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适宜栽培期的季节分布和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湖北省全域上适于优质稻灌浆的时间普遍较短,是其发展优质稻的一个重大缺陷。湖北省优质稻适宜栽培期可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鄂西山地短季优质稻区,鄂西北适温高光优质稻区,鄂中东高温秋短优质稻区和鄂东南高温秋长优质稻区。该区划图在地理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鱼鳞状次第衔接分布。其中,前二区域适于和较适于优质稻。不同区域发展优质稻在气候上的差异,主要可以归结为气温及其适宜性栽培期限和日照时数及光热熵等参数的差异。总之,湖北省优质稻产业应将抗热避热和区域合理布局作为其技术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优质稻 栽培期 区划 灌浆期 气象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赵瑞 刘逸童 姚博文 唐文帮
以优质稻桃优香占、隆晶优1号和五优308为材料,研究4个施氮水平0 kg/hm~2(CK)、105 kg/hm~2(N1)、150 kg/hm~2(N2)、195 kg/hm~2(N3)对生育期、成穗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1和N2处理的生育期与对照的生育期一致,但N3处理导致生育期延长3~4 d;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氮素的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下降;水稻单株的成穗率、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N2处理的产量最高;适量施氮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其中以N2处理的稻米品质最佳。综合本试验结果,桃优香占、隆晶优1号和五优308高产优质化栽培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50 kg/hm~2。
关键词:
优质稻 氮肥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萍 邵国军 吕文彦 王伯伦 贾艳
以辽宁省主栽品种为试材,以减产程度对品种耐旱性进行强、中、弱分类,研究了节水栽培对不同抗旱类型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节水栽培时,总体而言,稻米的整精米率、长宽比降低;强耐旱品种AC%升高,不耐旱品种AC%降低;垩白粒率与垩白面积的变化较复杂,不同抗旱类型间及同一类型内品种间均存在增减变化。GT与GC在不同品种间无一致性反应,并且平均变幅较小。
关键词:
稻米品质 栽培 节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玉刚 张启飞 周晶 李阳 谭长龙 黄璜
为实现中国水稻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及一季主产区的粮食增产渠道。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再生稻、早稻和晚稻的稻米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早稻和晚稻相比,再生稻实现农药零输入,减少肥料和灌溉水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持经济效益稳定;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粒形、垩白率和垩白面积,增加稻米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总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品质。再生稻符合水稻轻简栽培和农业资源较少投入的要求,实现"种植一季,收获两季",拓宽粮食生产渠道,对中国粮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稻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咏梅 高鹏旭 赵春华 贺长树 陈远伟 杨庭春 李玉梅 卢义宣
选用旱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110个株系)及其亲本,在水、旱2种条件下种植,对各品种稻米的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和外观品质(粒长、粒宽、垩白率、百粒重)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显著性分析,为抗旱育种和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粒宽和百粒重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对粒长、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在旱地种植亲本和各品系的粒长、粒宽和百粒重的均值均小于水田种植,而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率均大于水田种植;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谱中冷胶黏度(CPV)、消碱值(SBV)、回复值(CSV)受土壤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对糊化温度(P...
关键词:
水稻 水、旱种植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吉安 罗望生 任国安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肖吉安,罗望生,任国安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水田面积52万亩,年产稻谷4亿多公斤。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优质稻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13-15万亩,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武逵
2002~2003年,在广西玉林、桂林、贺州3市8个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培两优1025、中优桂99、中优838等杂交优质稻和田东香、七桂占、香占等常规优质稻组合,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开发优质稻产业、优化品种结构等措施,应用水稻免耕抛秧和旱育抛秧技术、水稻壮秧剂简化栽培技术、节水科学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保优增效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这些地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两年累计示范推广优质稻新品种(组合)36.2087万hm2,优质稻新品种平均每公顷比老品种增产150kg;累计新增稻谷5000万kg,新增产值5000万元,解决了水稻生产效益、农田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优质稻 保优 增效 高产 栽培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逄焕成 聂泽民 李玉义 汤文光 于天一 汪柯 李强 杨光立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粒叶比 光合速率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霍中洋 李杰 许轲 戴其根 魏海燕 龚金龙 张洪程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高产栽培条件下手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并对米质性状与灌浆结实期的温光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糙米率在不同种植方式间没有明显差异,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早熟晚粳手栽>机插>直播,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机插>手栽>直播;(2)垩白率手栽>机插>直播,垩白大小机插>手栽>直播,垩白度早熟晚粳和常规迟熟中粳手栽>机插>直播,中熟中粳和杂交迟熟中粳机插>手栽>直播;(3)直链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东波
盘锦是全国水稻的重要产区,水稻是盘锦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60万亩,占全市粮食总面积的88%,单产超过550公斤,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总产稳步增长。但由于一味片面追求产量,忽视了品质的改善与提高,稻米一度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导致普通大米、低档米积压,而优质米欠缺,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因此,迅速改善稻米品质,提高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兰星
稻米是一种古老谷物,人类很早就开始驯化及栽培这种植物。发展到今天,稻米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粮食,世界各地都种稻食米。在哥伦布抵达美洲前,新大陆还没有人工栽培稻。随着移民到来,稻米才逐步传入美洲。北美的欧洲移民虽然不吃米,但将其当作经济作物来发展。中、南美洲也种稻,但发展较晚,且所产稻米供应本地食用。旧大陆稻米传入新大陆不仅是农作物的传播,还是新旧大陆农业文明的交流。
关键词:
稻米种植 农业文明 灌溉技术 新大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军民 宋维平 唐浩 吴家全
该文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湖南省城镇居民优质稻米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城镇居民优质稻米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家庭人均年收入,并提出确保高价与优质对等和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认知程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优质稻米 消费选择 湖南省 城镇居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韦本辉 刘斌 甘秀芹 申章佑 胡泊 李艳英 吴延勇 陆柳英
【目的】探索农耕新方法粉垄栽培水稻的可行性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Y两优1号,汕小占为供试材料,传统翻耕浆耙栽培为对照(CK),进行早稻粉垄栽培和晚稻免耕抛秧栽培试验,对相关性状和产量、品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并对粉垄后第三造轻耕种植水稻的产量及土壤的紧实度进行调查。【结果】粉垄栽培与CK相比,早造粉垄稻田耕层厚度加深7 cm,土壤速效养分多数指标增加10%以上,水稻总根数量及白根数量分别增加14.83%—25.36%、20.18%—97.78%,稻株生物产量增加29.96%—31.89%,结实率增加7.62%,稻谷产量增加23.87%,整精米率、蛋白质分别增加15.95%、14.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