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8)
2023(8143)
2022(6265)
2021(5705)
2020(4552)
2019(10006)
2018(10157)
2017(19774)
2016(11032)
2015(12364)
2014(12693)
2013(12390)
2012(11235)
2011(10163)
2010(10499)
2009(9924)
2008(9981)
2007(9207)
2006(8719)
2005(7998)
作者
(31943)
(27282)
(26481)
(25514)
(16938)
(12967)
(11963)
(10323)
(10315)
(9475)
(9328)
(8955)
(8492)
(8402)
(8336)
(8219)
(7835)
(7828)
(7739)
(7537)
(6775)
(6675)
(6602)
(6371)
(6186)
(6095)
(5989)
(5780)
(5578)
(5350)
学科
(51369)
经济(51304)
(44849)
(35995)
农业(29782)
管理(24572)
中国(18461)
业经(17150)
(15249)
企业(15249)
地方(14983)
(12050)
方法(11938)
(11792)
数学(10320)
数学方法(10137)
农业经济(10112)
发展(9877)
(9860)
(9345)
(9072)
农村(9053)
(8736)
土地(8486)
(8242)
(8029)
银行(8021)
(8014)
(7915)
贸易(7908)
机构
学院(159897)
大学(153941)
(68679)
经济(67031)
研究(58537)
管理(58418)
理学(49246)
理学院(48699)
管理学(47819)
管理学院(47555)
(47144)
中国(47012)
农业(35570)
科学(35179)
(33525)
(30116)
业大(29596)
(29323)
中心(28011)
(26986)
研究所(26718)
(22442)
师范(22299)
财经(22130)
农业大学(21576)
(21275)
北京(20830)
(20729)
(20143)
(19957)
基金
项目(101479)
科学(80048)
研究(77859)
基金(72291)
(62350)
国家(61699)
科学基金(52723)
社会(50699)
社会科(47520)
社会科学(47505)
(41296)
基金项目(38739)
编号(33745)
(33195)
教育(33150)
自然(31542)
自然科(30776)
自然科学(30771)
自然科学基金(30170)
(27949)
资助(27359)
成果(26904)
(24628)
课题(22912)
重点(22624)
(21928)
国家社会(20866)
发展(20595)
(20374)
(20297)
期刊
(89901)
经济(89901)
(52984)
研究(50652)
中国(37350)
农业(35549)
学报(23505)
科学(23220)
业经(20910)
(20656)
(20454)
金融(20454)
大学(18878)
管理(17966)
学学(17940)
(16472)
教育(16346)
问题(15232)
农村(13976)
(13976)
农业经济(13909)
技术(13335)
经济研究(11007)
财经(10405)
世界(10324)
经济问题(9897)
(9740)
资源(9338)
农村经济(9131)
(9036)
共检索到25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解宇  
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基础上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形成,城市化的方式可分为本地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异地城市化是落后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思路。异地城市化的主要障碍是对农民工的就业与教育歧视,发展异地城市化的主要对策就是对农民工实施“国民待遇原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和胜  涂文明  
城市化必然带来失地农民 ,但不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是政府决策层和操作层漠视失地农民利益、不切实际的发展观。本文提出解决的思路必然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并指出该观念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的具体表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过去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更多地注重于从农村内部去考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原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概括起来三句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国"三农"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局限在农村内部做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必须把"三农"问题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城乡统筹的眼光去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璧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城市化欠发达而伴生的历史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社会经济状态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民及其家庭不富裕甚至贫穷。纵观世界上"三农"问题基本解决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是高度的城市化。尽管地域广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鄂玉江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重点在深化改革,为民确权上。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我国目前由于城布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种种结构性的矛盾非常明显和“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林杰,顾六宝  
文章认为,造成中国“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源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过多。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矛盾。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制度安排,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来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培新  
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实质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相对匾乏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中国最大的就业压力来自于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中国最大的市场潜力和最大的存量资产也在于巨大的农村劳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朝林  李阿琳  
自2002年提出"城乡统筹"以来,城乡关系的调整进入新的时期。然而,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主导作用,往往表现为"以城统乡"的特征,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农村土地、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的索取之上,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形成了半城市化形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问题。从"以城统乡"转向解决"三农问题"为先的角度,论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应注重"减少农民、建设农村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就是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城市化,同时提高留在农村的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在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方面建设美丽乡村,并推动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创新、第六产业经营等地方经济发展。在与城市资源互补的经济发展中提高农民收入,在均等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中提高农村生活品质,达到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强  王钊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始终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放在一起思考和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三农问题的恶性循环。事实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存在根本的独立性,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在三农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路,而实施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分别解决的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仙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要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总体改革新思路,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路径,同时也为苏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打好体制机制的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仙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要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总体改革新思路,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路径,同时也为苏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打好体制机制的基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山  陈爽英  贾连峰  
本文分析了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市场亲善观”和“政府发展观”,指出三农问题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制度失灵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市场增进观”,即认为政府不是对市场机制的简单的替代,而是在于政府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机制,以促进和补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依靠这样的市场增进思路应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