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4)
2023(12556)
2022(11181)
2021(10648)
2020(8882)
2019(20626)
2018(20724)
2017(39535)
2016(21763)
2015(24660)
2014(24359)
2013(23996)
2012(22158)
2011(19865)
2010(19677)
2009(17872)
2008(17289)
2007(14980)
2006(13276)
2005(11216)
作者
(62376)
(51877)
(51753)
(49000)
(33391)
(25139)
(23517)
(20379)
(19939)
(18436)
(18066)
(17574)
(16682)
(16200)
(15948)
(15806)
(15537)
(15256)
(14998)
(14902)
(12893)
(12798)
(12497)
(11957)
(11614)
(11575)
(11496)
(11435)
(10383)
(10302)
学科
(82176)
经济(81986)
管理(57961)
(54995)
(45904)
企业(45904)
方法(38138)
数学(31470)
数学方法(31051)
(23799)
(21499)
中国(21373)
业经(19802)
(19230)
地方(19034)
理论(16326)
农业(15714)
(15647)
(13794)
(13734)
贸易(13727)
(13233)
环境(13089)
技术(12601)
教育(12013)
(12010)
财务(11943)
财务管理(11925)
企业财务(11234)
(11220)
机构
大学(305828)
学院(302059)
管理(120119)
(110472)
经济(107822)
理学(104735)
理学院(103401)
研究(101988)
管理学(101391)
管理学院(100849)
中国(73474)
科学(67481)
(65671)
(51491)
(50691)
(49854)
研究所(47590)
业大(46877)
中心(46309)
(44154)
(44148)
师范(43777)
北京(41243)
财经(41237)
农业(39042)
(38067)
(37349)
(37179)
师范大学(35785)
经济学(31910)
基金
项目(214662)
科学(168714)
研究(155900)
基金(155408)
(136025)
国家(134866)
科学基金(115442)
社会(96985)
社会科(90778)
社会科学(90748)
基金项目(84170)
(83723)
自然(76996)
自然科(75166)
自然科学(75148)
自然科学基金(73775)
(71482)
教育(71423)
编号(64400)
资助(62804)
成果(52566)
重点(48198)
(46826)
(45263)
(44102)
课题(43989)
科研(41399)
创新(41058)
大学(39726)
教育部(39701)
期刊
(121086)
经济(121086)
研究(86851)
中国(55715)
学报(51644)
科学(47922)
(45087)
管理(41312)
大学(38288)
教育(36801)
(36723)
学学(35608)
农业(31532)
技术(24779)
(21166)
金融(21166)
业经(19954)
图书(19713)
财经(18844)
经济研究(18053)
资源(15950)
(15861)
问题(15825)
(15823)
科技(15399)
(15348)
理论(14803)
实践(13783)
(13783)
现代(13509)
共检索到43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德群  张静  渠小玉  
近年来,因为家庭需求或气候环境等原因,离开原居住地到异地生活成为退休人群养老新现象。本文以广州地区异地养老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观察与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识别和分析异地养老者的社会网络关系,探究和总结其时空变迁特点。研究发现:异地养老者的社会网络以家庭血缘关系和后辈为中心,其形成大多取决于生活空间的地缘关系,尺度也往往受地理空间的影响和限制;与原住地朋友、邻居一类“弱关系”的强度也会相对削弱,但强关系和部分弱关系的存在总体是相对稳定的。从社会网络的时空变迁来看,社会网络构成和联系的强弱均会产生动态性变化,其中“弱关系”随生活空间距离改变而减弱。进一步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管理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媛  
目前国内贫困阶层聚居区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少有动态关注聚居区的历史演变。本文用广州的历史文献、宏观空间数据和微观社区调查分析,系统论述在清初和清末民国时期、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深化到现阶段等不同时期,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区位和分布特征变化。研究发现,广州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经历了"外围和中心区位-中心区位-中心和外围区位"的变迁,形成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分布演变过程,这是体制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迥异于西方的贫困阶层聚居理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常春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快速工业化区域LUCC的比较研究意义尤为重大,有利于对不同类型和模式工业化区域LUCC机理的深入理解。广州市花都区与佛山市南海区地理位置相邻,自然条件与行政区划相似,同属快速工业化区域,却处于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工业化模式也存在明显差异,是比较研究的理想区域。论文利用两地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深入比较分析二者LUCC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揭示出:①二者LUCC时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南海区耕地非农化水平相对较高,建设用地特别是独立工矿用地扩张迅猛,但空间集中度不及花都;②工业化模式、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丽明  陈健飞  
1999—2009年,广州市花都区经历了经济腾飞的10 a,不断变迁的城市景观格局时刻影响着热环境的分布。论文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获得地温反演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划分热力等级以分析热力重心变化,并与建设用地重心变化作对比。通过移动窗口得出可视化的景观指数,指数刻画包括景观多样性和建设用地密度、形状和分布状况,进而分析景观指数与地温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南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土地利用类型并非是影响地温分布的唯一因素;区内城市景观格局多样性与地温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随着多样性程度加剧且各组合面积比例均匀,降低了两者相关程度;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朱国军  
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中国居民的主要社会网络也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网络开始变迁到以工作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网络。根据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数据,本文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社会网络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此作为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资本的一个依据。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资本而言,工作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现代社会资本的重要方面。并且现代社会资本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存在显著的身份差异,即现代社会资本给予城镇移民、城镇外来居民和独生子女更高幸福感,而给予本地居民和非独生子女的幸福感较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建军  陈颖彪  千庆兰  韩富状  
以广州市地铁网络和公路网络数据为基础,运用GIS和SPSS等技术,通过重力度量模型、道路加权核密度模型、地铁站服务指数、最短距离模型来构建广州市综合通达性,并分析了广州市中心区和周边区综合通达性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广州市的综合通达性呈现多中心分布;中心区受历史、自然和经济等因素影响,交通网络发育成熟,高值中心位于越秀区和天河区西部,通达性较好,与区域内人口和经济的相关性不高;周边区交通网络发育不完善,表现出以区政府为中心的空间结构,通达性较差,与区域内人口和经济相关性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王凯  王龙杰  方远平  
伴随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产业生态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法,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产业生态效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其中苏州、上海表现最好也最为稳定。(2)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区域城市扩散效应不断增强,"东部独大"特征显著,局部城市空间差异明显,核心区域差异逐渐减弱,整体空间自组织效应增强。(3)各城市产业生态效率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郁阳  郭秀云  董炳瑞  陆太平  王华  
【目的】探索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的计算公式,并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分析梅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在对本地区梅雨期降水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1个地面气象站1952-2004年的降水资料计算梅雨强度指数,并依据多年的梅雨强度指数和洪涝资料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简便而实用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并根据IPRI分析发现了安徽沿淮地区历年梅强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洪涝面积与梅强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分析、评估和鉴定以及农业避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芹  
目前,广州市高职院校异地办学管理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属地式管理、延伸式管理和混合式管理,三者虽有差异,但却存在着缺乏高职教育特点的共同问题。高职院校异地办学管理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基本职能,选择合适的理想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扩大办学管理主体,建立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应是高职院校异地办学管理的发展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瑷玲  赵庚星  王瑞燕  袁祥明  
根据土地整理措施对农地质量的影响,评定土地质量整理等级,确定区域农地整理时空配置,可以为科学的区域农地整理规划提供依据。文章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农地整理特点和青州市自然、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整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综合指数法和GIS技术取得各评价单元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农地整理时空配置。研究结果表明,青州市一级(近期)土地质量整理区分布于东部平原,整理面积106.21km 2,占整理总面积的8.85%,二级(中期)整理区分布于中部平原和西部丘陵区,整理面积234.04km 2,占19.51%,三级(远期)整理区分布在西部平原和中部丘陵,整理面积559.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梅  程绍文  刘晓蕾  王琦  李照红  
以平遥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4年平遥古城逐日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测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运用回归方程分析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2011—2014年网络关注度呈直线增长趋势;年内变化上呈鲜明的"双高峰"模式,具有旺季长、淡季短的特点;节假日上表现为节前关注度上升,其中"五一"在节日前一天达到顶峰,而"十一"在节日第2、3天达到顶峰;周内表现为"周末低谷,工作日高峰"的特征。(2)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上具有不断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及其周边省区。(3)气候舒适度和节假日、重要节庆等是影响网络关注度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联系强度,客源地人均GDP和两地间的距离是影响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陶伟  郑春霞  
通过对高校女性教职工的日常休闲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了解女性教职工休闲生活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高校女性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州6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剖析了高校女性教职工日常休闲行为的户内与户外的时空间结构特征,同时通过属性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女性休闲活动空间和女性属性的相关性,以期通过对女性休闲生活状况与质量的研究来指导相应的休闲空间与要素的规划和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梅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表现为整个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领导企业,并将非核心环节或业务转移或外包至群内或群外。通过对广州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对实现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工艺和产品升级以及流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更高层次的功能升级,其阻挡作用则超过了推动作用,从而抑制了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要突破领导企业在价值链关键环节设置的"壁垒",获取在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上的全面升级,必须通过构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创新来实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昕昕  朱佩娟  秦书茜  曾伟平  罗鹏  
开放式住区关注住区尺度和用地规模。基于网络爬虫获取房产时空数据,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城市尺度探索长沙市住区规模时空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显示:①长沙市房地产开发呈现"S"型变化趋势;②住区规模呈"中部低四周高"格局;③经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认为住区规模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住区开发有序化趋势明显。期望为城市开放式住区打造及居住用地审批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王韬  
基于剩余权相关理论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分析框架,探讨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变迁机制及其实施效率。研究发现广州市城市更新政策构建了政府、开发商与原业主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网络,基于分成地租契约的自主更新显著提高了制度效率,但城市更新存在多元目标难以协调、过度追求土地开发利益的问题,面临政策稳定性差、规划管控不足的困境。建议在确立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发挥规划管控作用、明确不同参与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策制定应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转变政府角色定位,以分成契约的形式实现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土地收益分享和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