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4)
- 2023(5099)
- 2022(4312)
- 2021(3845)
- 2020(3273)
- 2019(7336)
- 2018(7153)
- 2017(13880)
- 2016(7492)
- 2015(8380)
- 2014(8398)
- 2013(8227)
- 2012(7442)
- 2011(6741)
- 2010(6831)
- 2009(6704)
- 2008(6807)
- 2007(6211)
- 2006(5525)
- 2005(5414)
- 学科
- 管理(30383)
- 济(29165)
- 经济(29099)
- 业(26978)
- 企(24213)
- 企业(24213)
- 财(13081)
- 制(12263)
- 方法(10884)
- 数学(9077)
- 数学方法(9007)
- 务(8560)
- 财务(8542)
- 财务管理(8524)
- 体(8515)
- 中国(8260)
- 企业财务(8189)
- 业经(7817)
- 农(7620)
- 体制(7343)
- 银(6834)
- 银行(6829)
- 融(6611)
- 金融(6609)
- 行(6485)
- 划(5664)
- 环境(5139)
- 度(5102)
- 制度(5101)
- 技术(4927)
- 机构
- 大学(112418)
- 学院(110549)
- 济(49113)
- 经济(48159)
- 管理(43029)
- 理学(36652)
- 理学院(36286)
- 研究(36132)
- 管理学(35895)
- 管理学院(35674)
- 中国(28658)
- 财(27531)
- 京(22783)
- 财经(20967)
- 经(18908)
- 科学(18706)
- 江(17276)
- 所(17249)
- 中心(16328)
- 经济学(16233)
- 财经大学(15588)
- 研究所(15107)
- 经济学院(14525)
- 北京(14184)
- 农(14112)
- 业大(13182)
- 范(13158)
- 州(13100)
- 师范(13047)
- 院(12924)
- 基金
- 项目(70762)
- 科学(57586)
- 基金(53861)
- 研究(53698)
- 家(45669)
- 国家(45317)
- 科学基金(40015)
- 社会(37162)
- 社会科(35221)
- 社会科学(35217)
- 基金项目(28287)
- 省(26517)
- 教育(24909)
- 自然(24306)
- 自然科(23730)
- 自然科学(23726)
- 自然科学基金(23336)
- 划(22184)
- 资助(21156)
- 编号(20741)
- 制(20315)
- 成果(18046)
- 部(16898)
- 国家社会(15971)
- 重点(15904)
- 创(15280)
- 教育部(15210)
- 人文(14757)
- 课题(14660)
- 性(14646)
共检索到171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胡子凯
资本私有制以自然权利为基础,但又是对自然权利的异化,这是其根本性矛盾,由此形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主要矛盾。资本私有制就是在矛盾的异化中形成和演进的,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体现于此。异化自然权利的资本私有制,因矛盾而导致自身的三次异化:资本的金融化、金融资本的国家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私有制因其自身矛盾的异化,不断损耗着、消灭着它有着根本缺陷的合理性,已没有再自我异化而持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资本的异化正发展为资本私有制的否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业香 杨尧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雪秋 余志利
《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系统而完整。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为研究起点,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外在表现及其不断激化的必然性,全面论述了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必将取而代之的历史趋势,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敏锐地指出了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过渡形式及最终实现公有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150多年过去了,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依然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划清股份制与私有制的界限●许经勇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出现新的转折,即由以往的政策性调整转入制度创新,股份制这一新的财产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但是,近几年来,围绕着股份制的性质与作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去年召开的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十五大文献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强调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非公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双印
论现代私有制的产权制度董双印一、现代私有制概念及产权的基本特征什么是现代私有制?现代私有制即是股份制中的两种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这两种形式也称现代股份制或称公有制的新形式)从所有制性质分析,股份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炳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由于其员工相对较高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更被认为是拉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公的主要原因。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运行缺乏效率且利用垄断力量获取超额收入,有违社会公平。那么与私有制相比,公有制的分配制度是不公平的吗?事实上,很多对公有制分配制度的歪曲认识是建立在对分配制度错误的认识上的。分配本质上是利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剩余索取权的争夺,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具备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完善的公有制分配制度并不影响效率且远比私有制公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如何认识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是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人类社会起源不是私有制社会,人类社会起源后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才出现了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代表了私有制社会的产生,此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是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全都处于私有制社会发展阶段。相比原始的人吃人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而且,此后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作用。但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延续,随着人类劳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社会必将由普遍的私有制社会转变为全球一体化的公有制社会。
关键词:
人类起源 私有制 阶级 剥削 历史进步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学增
自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围绕私有制所进行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以柏拉图、莫尔为代表的乌托邦公有制理论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自然法财产理论各自对私有制和公有制的理解和态度分歧很大。就是说坚持私有制与坚持公有制的斗争古来有之,一直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国务院发言人袁木最近指出:我们将继续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坚持公有制,不搞私有化。在谈到当前企业破产和兼并问题时,袁木说,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20%,随着破产法的实施,有的落后企业可能被兼并、被拍卖或自行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阿奇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日前在深圳宣布了有关股份制改革的三大突破: ——放开股份制试点地区的限制,除深圳、上海外,近期在海南、福建和广州市等地将陆续有一批企业公开发行股票; ——根据国际股市经验,证券交易所宜相对集中,故此暂不增加证券交易所,但将在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风华 易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消灭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两个命题上。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表明,如何理解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一性构成关键性问题。基于社会主义实践而提炼出来的多级所有概念,是一个描述各种所有制形式中的个人所有因素与公有因素共存的中微观理论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财产、事务和人权,解释人类历史的重要社会变革,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库。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的前提下,多级所有可以对马克思在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论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消灭私有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 多级所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干强
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来看,1953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对私改造"取得伟大胜利这件事,尤其值得纪念。"对私改造"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是一场对私有制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对"共产主义革命"原理的丰富和创新。"对私改造"的伟大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相比,对新中国未来的发展,意义更为深远,历史地位不容低估。我们只要承认"对私改造"的必要性和伟大胜利,就不能不对一段时期以来的私有化"改制"思潮进行反思。党中央不断强调要坚持"四个自信",这理所当然地包括对新中国"对私改造"正确性和科学性的自信,高度重视"对私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伟大胜利,对于纠正目前所有制结构的不良比例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雨 陈传波
南亚3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自由买卖导致了土地大规模集中,巴基斯坦土地经营呈现出非农化和粗放化的倾向,印度的精英捕获和封建租佃现象长期存在,尼泊尔的土地买卖频繁,细碎化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的土地私有制与农业发展现状,认为土地私有和自由流转并不必然带来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土地制度的设定要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要避免农民在规模经营的借口下失去土地。
关键词:
土地私有 规模经营 非农化 细碎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