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3)
- 2023(2237)
- 2022(1735)
- 2021(1538)
- 2020(1248)
- 2019(2550)
- 2018(2605)
- 2017(4654)
- 2016(2245)
- 2015(2583)
- 2014(2420)
- 2013(2363)
- 2012(2212)
- 2011(1971)
- 2010(2027)
- 2009(1761)
- 2008(1682)
- 2007(1661)
- 2006(1414)
- 2005(1235)
- 学科
- 业(12987)
- 技术(11565)
- 企(11217)
- 企业(11217)
- 济(10899)
- 经济(10895)
- 管理(10849)
- 技术管理(6796)
- 方法(4240)
- 数学(3556)
- 数学方法(3539)
- 中国(2976)
- 业经(2888)
- 农(2817)
- 新技术(2777)
- 高新(2772)
- 高新技术(2772)
- 产业(2624)
- 农业(2344)
- 贸(2034)
- 贸易(2033)
- 易(1995)
- 地方(1952)
- 学(1793)
- 信息(1737)
- 理论(1709)
- 环境(1660)
- 总论(1591)
- 信息产业(1542)
- 财(1500)
- 机构
- 学院(35630)
- 大学(34521)
- 济(16237)
- 经济(15935)
- 管理(15182)
- 理学(13043)
- 理学院(12931)
- 管理学(12808)
- 管理学院(12726)
- 研究(12281)
- 中国(8412)
- 科学(7600)
- 京(7475)
- 技术(6192)
- 所(6107)
- 中心(5698)
- 江(5657)
- 业大(5581)
- 研究所(5567)
- 农(5528)
- 财(5196)
- 经济学(4807)
- 北京(4672)
- 院(4451)
- 经济学院(4356)
- 农业(4335)
- 经济管理(4325)
- 州(4274)
- 财经(4215)
- 范(4139)
共检索到53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师俊
“开辟技术创新之路,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中国改革与发展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1、观念: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科学、技术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科学技术联在一起,称之为“科技系统”,而经济则属于“经济系统一。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都在缩短,激光科学在一两年内就变成为成熟的激光技术,表面物理有时很难与集成电路技术相分离。但是,就两者与经济的关系而言,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科学的功能是探索未知,应该允许离开现实的经济远一点,也可以有一点“浪漫”色彩。而技术却实在得多,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我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宝恒
我参加这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感到,这是个使科技人员振奋和鼓舞的会议,是能够振奋民心的会议。这里,我简要地讲三点想法。第一点,这个会议向全国发出了信息:国家科委在实施火炬计划。我认为这是国家科委抓的一件国家大事。要办了这件大事,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进一步引起有条件的大企业、大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同关心和协力支持。因为我们国家,抓高技术攻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秉福 夏卫东
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群体的勃兴,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效能极大提高,高技术成果有效地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世界的竞争转向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丽平 谷立霞
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投资拉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都能显著推动高技术市场化;投资拉动和技术引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国际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说明,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穗珊
文章根据 1 995 -2 0 0 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投入 高技术产业 灰关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近几十年来,伴随全球性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大批科技成果已进入实用与商品化阶段。在以电子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三大领域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大批高技术工业园区崛起,研究和探讨国内外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园区布局经验,已成为我国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一、高技术产业特点及园区组合类型高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概念,按现代高技术产业分类包括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激光技术、海洋和空间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志元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思考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张志元一、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风险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性产品的投资。由于高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柏乃
对现行人才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实际功效及其变化趋势、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人才物质待遇、影响科技奖励制度激励效果的原因、影响人才流动的障碍因素等问题做了实证研究。依据实证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结果 ,提出了完善高技术产业人才政策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人才政策 现场访谈 问卷调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鹏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先导产业。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内部与外部、空间与时间的对比中,我国高技术产业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尚不占优、研发投入力度尚显不足、持续经营企业发展乏力以及受国际市场冲击风险加大4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劳动生产率 R&D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高志前
本报告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放慢、经济效益下降、研发投入比例降低、技术引进经费减少及高技术产业外向度提高等问题,提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进入成熟期,产业组织面临优化重组;技术引进途径多元化,技术对外依存度降低;民营企业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应重视三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仪器仪表产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政策 产业结构 技术引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一、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措施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起先导和核心作用的产业,其生命力表现为通过日益强化的高技术手段,生产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品。它不仅导致生产力的新飞跃和世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且这些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以及产品价值的高增殖性。该产业本身的高裂变性,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这些特点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竞相追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潮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淑林
后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正确决策、规划与控制,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搞一个战略规划,有利于调动资源和人力、加快建设速度,发挥“后发优势”。在这方面,日本、南朝鲜、台湾都是很好的例子。在80年代末,考虑我国的产业战略,必须把高技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它是近20年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及世界竞争格局的一大动因,我国的产业战略与经济规划必须与之相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