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
- 2023(1138)
- 2022(992)
- 2021(855)
- 2020(815)
- 2019(1482)
- 2018(1388)
- 2017(2428)
- 2016(1558)
- 2015(1624)
- 2014(1500)
- 2013(1497)
- 2012(1591)
- 2011(1382)
- 2010(1350)
- 2009(1416)
- 2008(1292)
- 2007(1170)
- 2006(932)
- 2005(861)
- 学科
- 济(3513)
- 经济(3507)
- 业(2528)
- 管理(2465)
- 稻(2125)
- 学(1998)
- 企(1941)
- 企业(1941)
- 方法(1475)
- 农(1410)
- 数学(1324)
- 数学方法(1295)
- 财(1270)
- 融(1102)
- 金融(1101)
- 银(1067)
- 中国(1059)
- 银行(1033)
- 行(1000)
- 及其(948)
- 务(902)
- 财务(902)
- 财务管理(901)
- 企业财务(875)
- 农业(862)
- 地方(833)
- 策(792)
- 制(764)
- 森(739)
- 森林(739)
- 机构
- 大学(22175)
- 学院(21917)
- 农(11338)
- 研究(11289)
- 农业(9591)
- 科学(9446)
- 业大(8416)
- 所(7383)
- 中国(7058)
- 研究所(6983)
- 农业大学(6439)
- 济(5803)
- 经济(5630)
- 省(5570)
- 京(5528)
- 室(5452)
- 实验(5298)
- 业(5233)
- 管理(5158)
- 实验室(5091)
- 重点(4890)
- 中心(4727)
- 理学(4489)
- 科学院(4456)
- 理学院(4372)
- 管理学(4078)
- 管理学院(4052)
- 江(3953)
- 院(3772)
- 技术(3719)
共检索到3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霞 陈卫卫 唐红玲 陈镇 张英杰 曾汉来
以光合作用高温稳定性差异明显的籼型水稻品种蜀恢527和特籼占25为材料,研究开花期高温对其功能叶片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光合作用高温稳定型品种蜀恢527的净光合速率及结实率降幅较小,叶片脯氨酸积累量增幅较大,细胞膜伤害率明显较低;同时剑叶Rubisco大亚基、小亚基和Rubisco粗酶液中总蛋白质含量的50.0℃热稳定性均较高。Rubisco的大、小亚基中,以小亚基的稳定性对温度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可为水稻抽穗开花期耐热性资源鉴定、评价及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莲 陈立云 张顺堂 刘国华 唐文邦 贺治洲 王明
【目的】探明水稻功能叶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适应机理。【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热稳定蛋白和膜透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下降,胁迫后恢复期间稍有回升,耐热品系996叶绿素含量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高温使剑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细胞间CO2浓度上升,与热敏感品系4628相比,耐热品系996在高温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高温使水稻剑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下降,热稳定蛋白...
关键词:
水稻 抽穗开花期 高温 理化特性 剑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洪 李海霞 董红霞 曾汉来
为了探讨一种简单适用的可用于水稻品种资源的光合速率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以指导水稻高温适应性研究和高光效生理育种,利用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武汉夏日高温和人工控制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多年测定,并用光合高温稳定性较好的品种蜀恢527和稳定性较差的品种特籼占杂交F2群体对光合作用高温稳定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高温条件下,09:00与13:00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之差值能较好反映品种间光合高温稳定性差异,同时气孔导度、光合下降起点温度值也可作为参考指标;蜀恢527/特籼占的F2群体各单株高温下光合速率下降值特性呈连续分布,但偏向高温稳定性好的亲本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化冰 史建成 肖应辉 唐文帮 盘毅 陈立云
以耐冷水稻品系996和冷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抽穗开花期采用人工气候室进行连续7 d低温(06:00—08:00,19℃;08:00—10:00,21℃;10:00—16:00,23℃;16:00—19:00,21℃;19:00—23:00,19℃;23:00—06:00,17℃)和适温(06:00—08:00,24℃;08:00—10:00,26℃;10:00—16:00,30℃;16:00—19:00,26℃;19:00—23:00,24℃;23:00—06:00,22℃)处理,研究低温胁迫对水稻剑叶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中海 马湘涛
应用电导法研究了不同抗热性的柑橘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其细胞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增高,柑橘叶片细胞膜的热稳定性降低,其伤害率的变化符合Logistic 方程所描述的曲线,该曲线的拐点温度与柑橘的抗热性相一致;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叶片细胞膜的伤害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其热稳定性逐渐降低。从而证明柑橘叶片细胞膜的热稳定性与其抗热性密切相关,可以用电导法来鉴定柑橘的抗热性
关键词:
质膜 热稳定性 柑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庆全 余四斌 李春海 牟同敏
【目的】通过对水稻抽穗开花期耐热性的遗传研究,为水稻耐热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2个籼稻品种T219(对高温敏感)和T226(耐高温)为亲本构建的202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s),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了2年的高温处理试验,对RILs在抽穗开花期的耐热性状进行了主效应QTL以及QTL上位性分析。【结果】利用181个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构建了覆盖水稻全基因组1559.6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8.3cM的遗传连锁图谱。2年共检测到7个抽穗开花期耐热性主效应QTL以及7对上位性QTL。2004和2005年分别检测到3个和4个QTL,共解释29%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柳春芬 吴秋娥
从悬铃木叶片中提取的暗棕色抑菌化合物在生理盐水中的吸收光谱与用相同方法从樟树叶片中提取的抑菌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相类似 ;抑菌化合物分别在pH4.0~ 8.0的 0 .16mol/LNa+ 盐溶液和含 5 %的葡萄糖溶液中对光热稳定 ,在pH3 .5以下容易析出 ;在柠檬酸、磷酸及Tris HCl等常用的缓冲溶液系统中 ,在pH4.0~8.0范围内也稳定 ;10mmol/L的Fe3 + 、Cu2 + 、Ca2 + 、Mg2 + 和Zn2 + 等两价金属离子 ,在生理pH条件下 ,对抑菌化合物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抑菌化合物和常用的LB培养基先混合后再灭菌的抑菌活性与分别灭菌后再混合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李艳 张荣萍 汪仁全
【目的】探索水稻开花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0个水、旱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开花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叶片抗坏血酸(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等物质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水分胁迫增加了叶片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在水分胁迫与对照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MDA含量和SOD活性的相对值与品种的抗旱系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水、旱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总量、MDA含量...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开花期 生理生化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碧华 罗庆熙 王广印 李贞霞 孙涌栋
采用二因素(热激温度、热激时间)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然后在苗期测定了甘蓝幼叶中细胞膜的电解质渗漏量。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不耐热品种叶片中细胞膜透性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热激温度、热激时间二因素与细胞膜热稳定性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并且回归分析出最优热激处理组合为42℃2.3 h。
关键词:
甘蓝 热激处理 电解质渗漏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郑书星
建立杨树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前提。该研究以山新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通过对附加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不定芽的高频再生体系,其再生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对再生苗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体系基本能够保持原有供体植株的遗传基础,可以应用于试管苗快速无性繁殖及遗传转化。
关键词:
山新杨 高频再生 遗传稳定性 RAP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民 祖元刚
研究了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不同方向功能叶片(东向和南向)以净光合速率(Pn)为主要特征的光合作用日进程响应及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强度响应。结果表明,白桦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极显著相关(P<0.01),与气温(Ta)显著相关(P<0.05),而与大气相对湿度(RH)不相关。并首次提出了植物功能叶片“微环境”的概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平 刘经威 王欣婷 郭军飞 吴顾容 刘紫微 杨洪涛 彭勃 徐晨 刘晓龙
【目的】系统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品种耐热性的关系,为制定耐热水稻品种的育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设置对照(白天(07:00-19:00)28℃,夜晚(19:00-07:00)22℃,CK)和高温胁迫(白天(07:00-19:00)42℃,夜晚(19:00-07:00)35℃,HS)2种处理方式,根据幼苗存活率将供试品种分为高抗、中抗、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耐热性等级,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积累、质膜损伤、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东稻4号、湘两优2号、黄华占和长白9号的幼苗存活率较高,是苗期耐热性高抗品种;湘两优900、泰优390、郑旱6号、武运粳21、粤王丝苗和吉粳515是苗期耐热性高度敏感品种。与CK相比,HS处理导致苗期水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_3含量下降,ROS积累、质膜损伤(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ABA含量升高。高温胁迫下,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及内源ABA含量均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ROS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热敏感品种,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_3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水稻苗期叶片ROS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损伤程度和内源ABA含量与水稻苗期的存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耐热水稻品种筛选的参考评价指标。【结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叶片ROS过量积累,引发氧化胁迫是导致叶片枯萎的重要原因,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内源ABA信号通路是水稻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途径,可作为耐高温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育种策略。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逆境生理 叶片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业文 郭明星 冯志峰 王俊义 王保军 周凯 闫理峰
【目的】研究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加深理解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体系。【方法】以绵恢725、成恢047、R150、泰引1号、辐恢838、蜀恢527、R7582、明恢63等重要恢复系和粤泰A、Y58S、双8S、中9A、广占63S等重要不育系及由其配制成的29个F1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水稻功能叶(剑叶、倒2叶)性状(长度、宽度和叶面积)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结果】水稻功能叶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控制,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倒2叶宽和倒2叶面积性状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倒2叶长则以显性效应控制为主。狭义遗传...
关键词:
功能叶 水稻 遗传效应 遗传相关 遗传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利用由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籽粒灌浆期功能叶性状,并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加性QTL,位于1、2、5、6、7、11、12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66%-56.75%;检测到12个位点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位于1、2、6、11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45%-12.05%;莆田环境下,检测到7对加加上位性QTL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15.6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化冰 王天顺 肖应辉 唐文帮 盘毅 陈立云
以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996和4628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9℃(06:00-08:00;19:00-23:00)/21℃(08:00-10:00;16:00-19:00)/23℃(10:00-16:00)/17℃(23:00-06:00)和适温(24℃(06:00-8:00;19:00-23:00)/26℃(08:00-10:00;16:00-19:00)/30℃(10:00-16:00)/22℃(23:00-06:00))处理,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水稻颖花中保护酶类活性和过氧化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期间水稻颖花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颖花 保护酶 过氧化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