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4)
2023(8748)
2022(7373)
2021(6698)
2020(5370)
2019(11537)
2018(10941)
2017(20044)
2016(11164)
2015(12054)
2014(11508)
2013(11149)
2012(10261)
2011(9128)
2010(8983)
2009(7897)
2008(7625)
2007(6529)
2006(5654)
2005(4768)
作者
(35870)
(30149)
(30024)
(27946)
(18922)
(14782)
(13389)
(11777)
(11349)
(10363)
(10223)
(10044)
(9813)
(9540)
(9424)
(9200)
(9143)
(8896)
(8515)
(8458)
(7877)
(7228)
(7169)
(6888)
(6726)
(6554)
(6513)
(6508)
(6160)
(6074)
学科
(45408)
经济(45360)
(26888)
管理(26839)
(19517)
企业(19517)
方法(17118)
数学(15451)
数学方法(15340)
地方(14331)
(13740)
(12845)
中国(11615)
农业(9791)
业经(9590)
(9289)
(9264)
贸易(9261)
(8943)
地方经济(8615)
环境(8272)
技术(6792)
(6409)
金融(6406)
(6243)
(6208)
(5975)
产业(5718)
(5610)
银行(5551)
机构
学院(156202)
大学(155716)
(61110)
研究(60697)
经济(60041)
管理(55747)
理学(49283)
理学院(48550)
管理学(47587)
管理学院(47320)
科学(43714)
中国(42251)
(39906)
(33238)
(32506)
农业(32049)
业大(31867)
研究所(31313)
中心(26472)
(24386)
(22164)
(21914)
农业大学(21367)
(20724)
(20690)
科学院(20505)
师范(20305)
财经(20147)
北京(19931)
(19131)
基金
项目(121052)
科学(94270)
基金(88346)
(83544)
国家(82481)
研究(77840)
科学基金(67900)
社会(50484)
(48732)
社会科(47908)
基金项目(47899)
社会科学(47892)
自然(47226)
自然科(46113)
自然科学(46091)
自然科学基金(45257)
(41685)
资助(33953)
教育(33653)
重点(28773)
编号(28032)
(27552)
计划(26426)
(25315)
(24932)
科研(24337)
科技(24268)
创新(23830)
(21958)
国家社会(21743)
期刊
(62328)
经济(62328)
学报(38547)
研究(38128)
(35583)
科学(32003)
中国(28532)
大学(26885)
学学(26136)
农业(24129)
管理(18138)
(16743)
(13993)
业大(11318)
业经(10646)
教育(10612)
经济研究(10606)
资源(10384)
(10380)
金融(10380)
(10170)
技术(10134)
科技(10062)
农业大学(9270)
财经(9258)
林业(8522)
问题(8263)
(8004)
商业(7156)
自然(7099)
共检索到217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雪华  邱志  姜炎彬  邵小明  
开矿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并使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以零星矿井式开采的四川马边白家湾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群落调查,采用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排序和多元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了开矿对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开矿干扰减弱,植物群落分为明显的四个群丛,依次由草本向灌木、乔木顺序演替;(2)开矿干扰与DCCA轴紧密相关,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素,导致乔木层盖度变化且对多样性有直接影响;(3)群落间相似性与开矿干扰负相关,而物种替代速率与开矿干扰呈U型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瑞花  李霞  尹业彪  董新光  
根据孔雀河畔59块样地的调查数据,应用重要值计算了天然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流域天然植物多样性与地下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孔雀河上游至下游,土壤pH值增加,在土壤pH<8.56时,植物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增加,植物种类、数目及平均盖度增加,长势良好,反之则降低;②随离河距离增加,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盐分含量增加,离河50m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大,离河300m处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离河650m处由于有人工灌溉,多样性指数又较大;③地下水埋深、土壤盐分、土壤pH值是影响孔雀河畔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导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书星  张建国  何彩云  保尔江  段爱国  曾艳飞  刘爱民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齐斯河流域河谷分布的白杨派树种银白杨、银灰杨和欧洲山杨天然居群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山杨、银白杨和银灰杨均有很强的克隆繁殖特性。欧洲山杨、银白杨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均比较高,Simpson指数分别为0.987和0.983。与欧洲山杨相比较,银白杨居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068 9和0.324 9,Nei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05 6和0.211 2。欧洲山杨和银白杨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均较高,变幅分别为0.778 1 0.954 4和0.975 1 0.994 6,反映出其超长距离的基因流特性,超强的基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飞舟  刘雪华  
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监督分类方法对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1988年和2001年两期Landsate5-TM影像进行解译,利用单项土地利用动态指数(LUDI)、双向土地利用动态指数(K_i)以及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C_(r×y))等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解译结果,得到马边县13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及转移特征,并对可能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显示:①次生林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有所下降,灌草地被农田大量取代;②城镇及居民点和次生林的动态最为活跃,转入面积明显高于转出面积;③中山区和亚高山区林地构成发生变化,高山草甸面积有所萎缩,河谷区的阔叶林带被次生林大量取代,低山河谷区的土地破碎化程度增加。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群  肖猛  郭亮  李静  段文霞  陈放  王丽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同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相比,延龄草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e=0.0759,Ho=0.1200).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18.52%,He=0.0417,Ho=0.0684),大坝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B=8.89%,He=0.0220,Ho=0.0348).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7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建  汪书丽  赵垦田  杨小林  
报道了我国西藏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拉萨河流域内共发现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85属、793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野生种子植物的43.90%,24.89%,14.97%,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69科、282属、78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6科、218属、642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7.78%,76.49%,80.96%,最为丰富;其次是单子叶植物13科、64属、145种,分别占18.06%,22.46%,18.28%。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种属比2.78,分化程度较弱,单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郝磊   陈胜   张祖绪   袁均梅   向准   陈翔  
【目的】草本植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晰梵净山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森林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在梵净山634~2 382 m海拔范围内设置了15个30 m×30 m森林群落固定样地,调查了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分析了草本植物多样性与海拔和林分密度因子的相关关系。同时,揭示了草本植物α、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和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草本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结果】1)15个森林群落固定样地一共记录到草本维管束植物50科97属146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20属44种,被子植物40科77属102种。优势科主要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菊科Asteraceae、兰科Orchidaceae、天门冬科Asparag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38.36%。不同群落草本植物种类和重要值均存在差异,草本植物种类变幅为2~40,8号样地最多,14号样地最少。草本植物重要值变幅为0.31~58.21,其中蕨类植物重要值总体较高,偶见种或伴生种占比较低。2)草本植物Margalef指数(0.43~5.50)、Simpson指数(0.18~0.88)、Shannon-Wiener指数(0.33~2.59)和Pielou指数(0.46~0.83)随海拔升高或林分密度增大均无明显变化规律。回归分析显示,除Pielou指数外,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海拔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与林分密度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3)Jaccard指数随海拔梯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物种替代速率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加快,Cody指数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Jaccard指数和Cody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上下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海拔和林分密度是影响梵净山森林群落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因子,但二者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不强,在草本植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方面并未发挥主导性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林  崔国发  任青山  王景升  黄瑜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α和β指数对西藏东南部地区色季拉山林线森林植物群落类型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色季拉山海拔和坡向决定了林线植物群落分布类型与物种组成,林线群落物种多样性程度为阳坡高于阴坡。②阳坡林线森林群落各层次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而阴坡则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规律。③物种替代率为阴坡高于阳坡;在林线过渡带边缘物种替代率高且物种种类变化明显,而在林线过渡带区域内物种替代率变化幅度较小,表现出林线边缘环境对物种具有较强的筛选作用。④林线以下,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明显,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主要受草本植物种类的影响。林线生态过渡带结束,阴、阳坡的物种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猛  宋以兴  张逸譞  徐丹  刘园  
为了解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共设置10个断面对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雅砻江大河湾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62种,其中硅藻门居多(84种)。2018年11月主要优势种为弧形蛾眉藻(Ceratoneis arcus)、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弯形弯楔藻(Rhoicosphenia curvata)和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等,2019年5月主要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尖针杆藻和颗粒沟链藻极狭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等。2018年11月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低于2019年5月。2018年11月除了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也占据一定比例;而2019年5月各个调查断面都以硅藻占据绝对优势。Cluster聚类结果表明,靠锦屏二级坝址的前四个断面基本上可聚为一类,而远离坝址的后六个断面可聚为一类。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2018年11月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氨氮和pH密切相关,2019年5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电导率、水温和氨氮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俊  张云  刘晓光  徐宁  赵习  胡思帆  邓金钗  马徐发  
2011—2012年对漳卫南运河流域19个采样位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5种(变种),隶属于8门131属。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159种),硅藻门次之(110种),再次为裸藻门(56种)和蓝藻门(49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年平均值为2 167.2×104cells/l,夏季最高为3350×104cells/l,秋季最低为1221×104cells/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67×104cells/l;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值为25.96 mg/l,夏季最高为54.43 mg/l,秋季最少为6.33 mg/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09 mg/l。浮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明  于静洁  
黑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在黑河流域开展了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为正确认识植树造林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流域1959~2000年降雨、径流资料,分析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59~2000年黑河流域年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但整体变化趋势性不显著;黑河流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林地面积增加了8x102hm2,草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7x102hm2和1x102hm2;1980~2000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期较1959~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4.1%;1980年后20年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为-0.3mm/hm2,且有丰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在枯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小的现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王晶晶  
河岸带植被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过渡区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利用样方法对黄土高原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主沟道中部海拔1020~1240m范围内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河岸带植被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结构较单一、物种丰富度较低,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且长势良好;植物总的丰富度和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而灌木层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复杂的变化趋势;乔木层的均匀度也随海拔的变化而呈现出波浪式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鸣飞  康慕谊  刘全儒  邢开雄  王菁兰  孟世勇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示群落α多样性的指数沿东江干流河岸带的变化情况相似,从下游至上游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除Pielou指数外,另三种指数的回归拟合均达显著水平(P<0.05);②以Bray-Curtis指数表示的群落β多样性在上、中、下游不同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均值仅0.17),经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β多样性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范繁荣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5个天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桂木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的多态位点频率为81.08%,平均Shannon指数为0.2319,Nei指数为0.1660,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378,基因流(Nm)为0.1251。说明白桂木种群间的基因流受限严重,其遗传变异有73.78%存在于种群间,只有26.22%发生于种群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缨涛  张华荣  李俊清  李景文  
为揭示海南与台湾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该文统计了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东南沿海省区的分布 ,分析了海南、台湾与东南沿海大陆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东南沿海各省特有属植物的相关系数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海南和台湾与东南沿海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南与广东和广西关系最为密切 ,台湾与福建最为密切 ,这种关系与植物区系的联系是一致的 .台湾虽然脱离大陆比海南早 ,其特有属的成分比海南复杂 ,然而特有属数量却比海南少 ,特有化程度也低 ,原因可能是海南更为接近滇东南 -桂西这一特有植物的残遗中心 .台湾特有属与西南、华中地区联系紧密 ,可能与第三纪、第四纪时西南植物向东移动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