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
2023(1676)
2022(1337)
2021(1207)
2020(932)
2019(2127)
2018(1816)
2017(3162)
2016(1666)
2015(1681)
2014(1519)
2013(1440)
2012(1289)
2011(1189)
2010(1186)
2009(1106)
2008(1077)
2007(967)
2006(886)
2005(832)
作者
(4201)
(3544)
(3532)
(3381)
(2151)
(1679)
(1568)
(1326)
(1281)
(1228)
(1187)
(1157)
(1151)
(1147)
(1087)
(1034)
(1026)
(995)
(987)
(942)
(872)
(840)
(838)
(833)
(833)
(801)
(740)
(729)
(685)
(683)
学科
(5240)
经济(5229)
(5011)
管理(4064)
(3509)
(2987)
企业(2987)
农业(2735)
中国(2461)
收入(1976)
业经(1794)
(1755)
贸易(1755)
(1745)
(1692)
分配(1652)
方法(1335)
电子(1218)
网上(1184)
网上贸易(1184)
地方(1182)
理论(1143)
(1106)
(1094)
数学(1081)
教育(1067)
数学方法(1050)
(1002)
环境(947)
产业(933)
机构
学院(22115)
大学(21476)
(8408)
经济(8186)
管理(7594)
研究(7519)
理学(6441)
理学院(6362)
管理学(6220)
管理学院(6182)
中国(5617)
(4375)
科学(4291)
(4133)
(3772)
师范(3745)
中心(3677)
(3522)
(3383)
(3298)
财经(3197)
研究所(3147)
师范大学(3017)
(2896)
教育(2893)
技术(2865)
业大(2844)
北京(2817)
(2776)
(2755)
基金
项目(14898)
研究(12512)
科学(11845)
基金(10323)
(8884)
国家(8765)
社会(7921)
科学基金(7468)
社会科(7460)
社会科学(7460)
教育(6255)
(6068)
编号(5579)
基金项目(5119)
(5019)
成果(4742)
课题(4067)
自然(4022)
资助(3946)
自然科(3934)
自然科学(3933)
自然科学基金(3868)
(3756)
(3499)
重点(3418)
国家社会(3414)
(3394)
(3394)
项目编号(3272)
(3252)
期刊
(10199)
经济(10199)
研究(6930)
中国(5457)
教育(4996)
(3924)
学报(3072)
(2988)
管理(2902)
科学(2880)
大学(2601)
农业(2549)
学学(2384)
(2383)
金融(2383)
技术(2202)
业经(2114)
经济研究(1770)
职业(1722)
财经(1469)
(1286)
问题(1249)
(1236)
(1207)
(1099)
(1077)
论坛(1077)
社会(1048)
(1013)
技术教育(1006)
共检索到34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瀚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纵观国际大势,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本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对确保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为此,我国部署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力图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然而,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践中,我们可能过于关注"卡脖子"问题,而回避了与主流技术脱钩的隐患。这种回避既反映出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也反映出技术选择上的困难。如何在基础软件领域有效破解"不被卡脖子"又"不与主流脱钩"的"双不"困境,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朝晖  何云峰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学校各专业或者一定类别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基础体育等课程,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大"课。之所以称其为大课,从涉及人数上,几乎全校都要修,上课人数多,波及范围广,而且难于组织调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既重要,却又常常被忽略,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导致教学低效,阻碍学生素质提高。而"慕课"自2008年首次提出至今,以其
[期刊] 求索  [作者] 谢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正茹  杨剑静  
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制度设计、品牌标识、项目载体三个方面分析了"双高计划"的政策意蕴,为高职院校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然而,在实际建设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依然面临发展理念滞后、办学定位模糊、固有路径依赖等现实困境。为破解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了坚持职教属性、坚定办学目标定位,尊重办学积淀、优化办学资源配置,聚焦优势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创新服务平台,立足办学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破解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毅  
中国式创新存在数量快速增长和"低质低效"并存的现实困境。本文构建纳入锁定效应的扩展理论框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专利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外资进入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同行业正向影响显著超过了前向关联的负向影响,后向关联效应不显著;第二,策略上,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为"重数量、轻质量和高效率",同行业外资进入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效率,但创新质量显著下降;第三,机制上,外资进入从产业链上下游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溢出效应、锁定效应和竞争效应;第四,行业与前沿技术差距越小、地区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技术吸收能力越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优化效应。本文对扩大外资引进破解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理解开放和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自洽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滇庆  
中国目前居民住房仍然严重地供不应求,人均住房面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一般工薪阶层买不起房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缓解。建议当机立断,大规模修建廉租房,分配给低收入家庭,缩小贫富差距,拉动房地产上下游各个行业,扭转经济下滑态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桢  
社会困境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博弈论观点看,社会困境问题是囚徒困境的推广,但它与囚徒困境有本质的不同。社会困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五大类。为破解社会困境可采用激励型方略或结构型方略,而结合此两者的混合型方略更为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蔡静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小微企业深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我国小微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双创"背景下,分析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找出融资难的原因所在,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科学的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凌霄  张忠根  南永清  林俊瑛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行动普遍存在制度规则缺位以及干群关系弱化两大特征事实。本文基于IAD框架考察了制度规则、干群关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农户管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规则和良好的干群关系均对农户管护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增强制度规则对管护意愿的正向作用;干群关系通过影响村干部对农户的动员效应以及农户对制度规则的认同效应这两条渠道来发挥作用。这表明制度规则和干群关系能够影响集体行动中的信任与合作,进而破解管护行动的困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冬冬  王思博  
文章基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结合公众环保参与机制构建面临的困境制约,揭示构建公众环保参与机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应破解对策,力求为中国政府相关施政理念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凌霄  张忠根  南永清  林俊瑛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行动普遍存在制度规则缺位以及干群关系弱化两大特征事实。本文基于IAD框架考察了制度规则、干群关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农户管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规则和良好的干群关系均对农户管护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增强制度规则对管护意愿的正向作用;干群关系通过影响村干部对农户的动员效应以及农户对制度规则的认同效应这两条渠道来发挥作用。这表明制度规则和干群关系能够影响集体行动中的信任与合作,进而破解管护行动的困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昶  
利用关键性资源的概念,探索绿色GDP与其他衡量经济体可持续性指标的理论基础以及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讨论用绿色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经济体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与绿色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技术上的困境,为扫清有关绿色GDP核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障碍提供帮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永忠  
关键词: 产业融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德怀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存在3种困惑:高职院校到底要不要上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院校该上哪些公共基础课,高职院校如何上好公共基础课。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本原有两个视角: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缘起,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有3条路径:合理定位、改革创新、建章立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  
物业税税制改革由"空转"转为"实转"的时间表迟迟未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尚缺不动产产权清晰的"东风"。《物权法》出台为物业税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前期准备,但远未能解决物业税改革面临的法律产权瓶颈。而中国目前不动产产权格局是城乡二元结构、房地二元结构和城市多种产权性质房产并立。可以预见,物业税的开征是产权保护工作中的推进器,而产权保护则为物业税的开征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