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2)
2023(8623)
2022(6961)
2021(6786)
2020(5562)
2019(13240)
2018(13382)
2017(25769)
2016(13828)
2015(15877)
2014(15999)
2013(15394)
2012(14231)
2011(12950)
2010(13452)
2009(12486)
2008(12636)
2007(11681)
2006(10700)
2005(9662)
作者
(38371)
(31567)
(31542)
(30328)
(20431)
(14904)
(14436)
(12163)
(11972)
(11881)
(10714)
(10684)
(10328)
(10258)
(10097)
(9888)
(9506)
(9283)
(9132)
(8923)
(8005)
(7966)
(7595)
(7293)
(7286)
(7193)
(7176)
(7066)
(6395)
(6140)
学科
(55056)
经济(55011)
管理(39658)
(37365)
(31737)
企业(31737)
方法(24176)
数学(21304)
数学方法(20767)
(18850)
银行(18705)
(17447)
(17248)
中国(16830)
(15936)
(12716)
(12643)
地方(12473)
业经(12433)
(12169)
金融(12168)
(11182)
制度(11172)
理论(10689)
(10263)
贸易(10250)
业务(10204)
农业(10042)
(9998)
银行制(8748)
机构
学院(191024)
大学(188171)
(78744)
经济(76825)
管理(75467)
理学(63169)
研究(63098)
理学院(62537)
管理学(61281)
管理学院(60905)
中国(55863)
(40461)
(39025)
科学(35030)
(31594)
中心(30670)
(30386)
财经(29372)
(27250)
研究所(26977)
(26547)
北京(26006)
(25734)
(25247)
(24782)
师范(24595)
银行(24251)
业大(23678)
(23298)
经济学(23008)
基金
项目(117708)
科学(92765)
研究(91380)
基金(83111)
(70333)
国家(69731)
科学基金(60602)
社会(55672)
社会科(52777)
社会科学(52764)
(46604)
教育(43914)
基金项目(41896)
编号(39533)
(38856)
自然(38242)
自然科(37367)
自然科学(37362)
自然科学基金(36695)
资助(36139)
成果(33356)
课题(28468)
重点(26519)
(26063)
(25739)
(24577)
项目编号(24073)
(23552)
(23098)
创新(22842)
期刊
(92062)
经济(92062)
研究(62822)
中国(44145)
(34648)
金融(34648)
管理(30936)
(29305)
教育(28489)
(25454)
科学(22834)
学报(21728)
技术(20587)
大学(17916)
学学(16361)
农业(15890)
业经(15422)
财经(14536)
经济研究(14485)
(12394)
问题(11212)
图书(11026)
(10495)
论坛(10495)
统计(10399)
(9886)
理论(9878)
技术经济(9874)
国际(9792)
职业(9745)
共检索到311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迟考勋  
开放银行是近些年兴起的银行经营新理念,有力驱动着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基于已有关于开放银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系统分析了开放银行的内涵、模式及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商业模式,致力于通过与第三方开展合作来共创客户价值;二是开放银行可区分为跟随型、场景型、技术型、综合型四种模式;不同的开放银行模式所需求的重点建设策略不同。我们认为,认识开放银行必须跳出传统上对API、APP等外显形式的过多关注,而应从切实提升客户价值出发来思考开放内容、方式等问题;银行应结合自身实力与业务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开放银行的建设模式,避免盲目跟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将资源优先配置到相应开放银行模式的重点建设策略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青锋  张元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根本目标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核心是获得应对工作场景的职业能力,关键是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的结合。在国际教育领域,常用的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模式有MES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PBL课程模式、OBE课程模式等几种。在分析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内涵特征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徒制在实现产教融合、建构职业工作情境等方面的优点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技能人才评价的改革,提出职业能力导向课程建设的四点策略:结合职业情境,明确职业能力内容;引入现代学徒制,创新课程建设范式;依据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课程标准;虚实结合,改良课程实施手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迟考勋  
开放银行是近年兴起的银行经营新理念,零售业务领域已有较多实践,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灵活特性使其成为开展这些实践的极具前景的试验场。本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江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及青岛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开放内容、融入场景、内部活动及外部合作四个方面,对四类零售业务开放银行基础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开放银行模式选择方案与可行构建策略。本研究可为城市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开放银行建设提供启示,也有益于推进开放银行研究的理论进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阮华君  翁恺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怀国  周泽宇  杨文  杜建斌  王克健  冷杨  
为破解茶园因忽视生态建设造成的问题,提高茶园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促进新时代生态茶园的科学发展,本文对生态茶园概念的演变历程和新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就部分茶区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茶园模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树-次要植物块状复合、立体复合和综合复合等3种新的生态茶园模式定义及其建设要点。同时,针对生态茶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应用体系、完善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拓展生态茶园文旅服务功能、构建生态茶园碳汇方法学、建立生态茶园认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茶园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凌  
高效教师培训模式是指追求培训效果最大化的模式,是教师培训的各个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最大培训效益的范式。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运行规律,实施高效教师培训模式应在培训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价值观;在培训目标上以促进学员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在培训课程上以激活学员的实践知识为重要取向;在培训实施上以参与式培训为核心策略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艳伟  
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发展动力转换、重构商业模式、优胜劣汰分化的过程。经济增速回归常态、产能过剩逐渐消化、利差日益收窄、科技金融崛起等,都将改变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转型方向、转型速度和战略执行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部分银行将因转型不力,错失机遇,陷入困境,另一部分银行则以变应变,快速转型,以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新的飞跃。本文首先探究未来几年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艳伟  
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发展动力转换、重构商业模式、优胜劣汰分化的过程。经济增速回归常态、产能过剩逐渐消化、利差日益收窄、科技金融崛起等,都将改变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转型方向、转型速度和战略执行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部分银行将因转型不力,错失机遇,陷入困境,另一部分银行则以变应变,快速转型,以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新的飞跃。本文首先探究未来几年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在"无场景不金融"、"场景为王"的时代,当前各商业银行以大力推进开放银行为抓手,通过API、H5、SDK等多种形式输出其金融产品,依靠开放多个对外接口增加客户的粘性,着力打造场景金融以增强全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场景金融的架构模式带有先天性缺陷,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行际之间场景金融、行业场景金融的理想目标与运行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重新定义商业银行、科技公司、客户在场景金融中的坐标与定位,将商业银行打造成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服务的生产商,推动商业银行发力场景金融产品创新,有序发展专业化场景金融生态科技运营公司,培育客户融入场景金融生态圈的金融意识,积极构造 "商业银行+科技公司+客户"三位一体的场景金融生态圈,形成银行产品的供给、客户的金融需求交易在由金融科技公司搭建的场景金融生态圈中完成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立科  
"学分银行"制度的本质是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与积累制度。"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理念是终身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从理念走向实践,我国不同区域开展了"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国际上在开展此项制度建设时,使用的名称和建设的重点虽各不相同,但是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基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度模式和非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度模式。基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我国宜采用综合模式,即从国家层面建立学习成果框架和标准体系,鼓励机构间通过协议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沙沙  
学分银行联盟是推进学分银行运行的有效方式。省级学分银行联盟能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投资成本损耗、调和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多样化需求。基于当前教育类型众多、目标诉求不同,教学模式各异,在"框架+标准+协议"路径下分类别建立联盟,采取"政府+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的标准开发模式,进行学习成果标准开发、应用及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合作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为确保联盟顺利开展,需完善联盟领导层、决策层、运行层、管理层组织架构,做好联盟制度保障、质量保障及财务保障等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关晶  
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是以产教融合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企业需要的行业人才为目标,在制度保障下,基于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企业与学校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形成的紧密合作机制的稳定范式。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探索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并逐渐形成了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本土模式三大类做法。一致性内涵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发展方向,招生招工、企业激励、质量保障等方面制度突破则是我国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跨专业组织已成为国家优质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归纳出关键技术突破型、产业聚集服务型、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和跨校(战略)联盟构建型四种跨专业组织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探索跨专业组织的可行模式及构建跨专业组织的管理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国平  
与互联网金融的其他推进主体相比,电商金融利用电商平台在数据积累、渠道、客户等方面的优势,给传统金融特别是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推进主体角度,深入分析电商金融的运作模式和比较优势,并针对电商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建平  方培江  汤长金  严伟民  姚希凌  
PPP模式是我国政府为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而新提倡的项目运作模式,此种模式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江西南昌首批PPP项目为例,分析商业银行在PPP模式下可能面临的政府信用不确定性、社会资本方信用不易约束、项目建设存在不可预知因素、市场与营运前景不明朗问题,从尽早介入融资磋商、固化政府承诺、落实项目社会资本方要求、掌握项目资金流、强化担保措施、保留自身主动权六个方面阐述商业银行可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