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2)
2023(10094)
2022(8505)
2021(8360)
2020(6769)
2019(15492)
2018(15233)
2017(28592)
2016(15039)
2015(16906)
2014(16301)
2013(16046)
2012(14544)
2011(13243)
2010(13269)
2009(12529)
2008(12453)
2007(10845)
2006(9769)
2005(9039)
作者
(39824)
(33295)
(32833)
(31733)
(21188)
(15751)
(14903)
(12811)
(12642)
(11777)
(11410)
(11018)
(10542)
(10392)
(10349)
(10125)
(9881)
(9658)
(9431)
(9341)
(8332)
(7975)
(7811)
(7461)
(7443)
(7380)
(7345)
(7094)
(6642)
(6470)
学科
(61427)
经济(61355)
管理(44386)
(42364)
(34996)
企业(34996)
方法(24393)
中国(21629)
数学(21062)
数学方法(20781)
(17691)
(16183)
(15831)
贸易(15821)
(15549)
(13994)
业经(13794)
(11791)
银行(11789)
(11357)
农业(11310)
地方(10264)
(10258)
金融(10257)
(10157)
(9988)
(9706)
财务(9671)
财务管理(9647)
(9390)
机构
学院(210347)
大学(210279)
(96096)
经济(94425)
管理(79802)
研究(75194)
理学(67882)
理学院(67161)
管理学(66147)
管理学院(65726)
中国(60432)
(44661)
(44324)
科学(40704)
(36663)
财经(35548)
中心(33727)
研究所(32776)
(32437)
经济学(30833)
(30003)
北京(28798)
(28012)
师范(27827)
经济学院(27661)
(27263)
(27247)
财经大学(26491)
(24328)
业大(24149)
基金
项目(134167)
科学(107834)
研究(103874)
基金(99828)
(85966)
国家(85312)
科学基金(73350)
社会(68637)
社会科(65168)
社会科学(65158)
基金项目(50623)
(48577)
教育(48050)
自然(44115)
自然科(43147)
自然科学(43138)
自然科学基金(42381)
(42274)
编号(41813)
资助(41486)
成果(35240)
(31586)
重点(30641)
(29759)
国家社会(29550)
课题(29312)
(28303)
教育部(28078)
中国(27825)
(27025)
期刊
(108783)
经济(108783)
研究(69646)
中国(41771)
(34038)
管理(31882)
科学(27162)
(26128)
学报(25644)
教育(24848)
(22525)
金融(22525)
大学(20431)
经济研究(19064)
学学(18836)
财经(18210)
农业(17860)
业经(17590)
技术(17142)
(15901)
(15231)
问题(14572)
国际(13557)
世界(12345)
技术经济(10199)
(9789)
图书(9754)
统计(9699)
现代(9570)
(9491)
共检索到326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一、引言观察中国经济近年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产能过剩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以来,美欧经济出现大幅减速甚至衰退,美欧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美欧经济下滑引发的中国出口下降直接导致了中国总需求不足,结果是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对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持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忠元  
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国内投资膨胀与外资利用过度的互动以及国内外各主体消费的抑制或转型均可引发产能过剩;国际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助推下的产业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的前移也会导致产能扩张超前;技术进步则会促进产出效率提高和规模扩大步伐的加快;而灾难和政策等非常性事件又会通过经济和心理传导诱发产能过剩的生成。产能的调节和过剩的防治应立足于多维面向,需着眼于内外并重、市场修复与政策推进兼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产品的价格、税收、财政的联动改革;进一步规范环保标准,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就实施宏观调控与治理产能过剩的国外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做一系统研究,对中国目前具体宏观经济调控实践思考,为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与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杰  孟祥慧  
区域间潜在发展效应、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的区域间流动都可直接或间接形成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通过集聚效应机制造成区域生产率差异,进而影响产能过剩的空间分布。采用生产函数法,引入空间溢出效应,测得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并讨论了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对产能过剩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2000―2016年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65%,存在较为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并具有明显波动性;东部地区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区域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集聚效应机制,使得东部地区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集聚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守合  
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研究产能过剩问题,以煤炭、钢铁等七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为对象,从定量角度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这些行业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四个产业关联特征、最终需求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生产诱发关系,用虚拟消去法分析了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总体影响。研究发现:这些经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和后果,最终需求对这些行业没有显著的产出效应,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在趋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守合  
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研究产能过剩问题,以煤炭、钢铁等七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为对象,从定量角度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这些行业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四个产业关联特征、最终需求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生产诱发关系,用虚拟消去法分析了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总体影响。研究发现:这些经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和后果,最终需求对这些行业没有显著的产出效应,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在趋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国江  
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我国推出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使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致部分行业的产能严重超过需求,目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痼疾。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治理产能过剩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后,出现过三次产能过剩。①针对每次产能过剩治理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姗姗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资本论》完整性地分析了生产过剩危机的逻辑体系。这一逻辑体系在去掉资本主义的性质外衣后,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只有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产能过剩的异质性,才能将我国的产能过剩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剩的本质性区别开,才能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与体制性产能过剩并存的现状对症下药。因此,在《资本论》视角下审视产能过剩的历史逻辑对治理我国的产能过剩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杰  
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的一大掣肘,相关产业政策的不当引导与干预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产业政策调控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产业政策措施不当的特征与不良后果,以及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产业政策不当调控所引发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从合理选择产业政策使用范围、优化产业政策调控措施和把握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发展规律三个层面提出应重塑产业政策调控理念,以从根本上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立  张杰  
从产业政策评价的角度,在廓清产能过剩本质与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主要国家产能利用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横向与纵向的一般规律,提出并剖析我国的"二率剪刀差"现象与成因,进而得出"我国产能过剩的根本成因是非市场因素"的基本结论。解决产能过剩可采取"二率协调"三步走战略,即短期转变70%产能利用率/8%经济增长率组合;中期达到75%产能利用率/7%经济增长率组合;长期实现80%产能利用率/5%经济增长率组合。在产业政策和改革方面,产业政策应让位于竞争政策,针对不同行业分别采取"简政放权、放松规制、改进规制"的"十二字方针"改革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华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原理,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12个国家两大部类的最终产品产值进行估算并探讨其比例关系,分析发现:1995~2009年间,中国第Ⅰ部类的发展规模增长迅猛,两大部类最终产品产值之比不仅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两大部类发展失衡是致使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的理论可为化解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以及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理论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华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原理,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12个国家两大部类的最终产品产值进行估算并探讨其比例关系,分析发现:19952009年间,中国第Ⅰ部类的发展规模增长迅猛,两大部类最终产品产值之比不仅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两大部类发展失衡是致使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的理论可为化解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以及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理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