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4)
- 2023(14976)
- 2022(13054)
- 2021(12094)
- 2020(9952)
- 2019(22610)
- 2018(22619)
- 2017(43461)
- 2016(23101)
- 2015(25799)
- 2014(25506)
- 2013(25113)
- 2012(22912)
- 2011(20678)
- 2010(20598)
- 2009(19383)
- 2008(18296)
- 2007(15847)
- 2006(14100)
- 2005(12153)
- 学科
- 济(109806)
- 经济(109622)
- 管理(66108)
- 业(61224)
- 企(50488)
- 企业(50488)
- 方法(44070)
- 数学(37145)
- 数学方法(36781)
- 农(26344)
- 中国(25866)
- 地方(24272)
- 业经(23646)
- 财(22635)
- 学(21964)
- 农业(17869)
- 理论(17056)
- 和(16934)
- 贸(16391)
- 贸易(16382)
- 制(16170)
- 易(15813)
- 环境(15393)
- 地方经济(14915)
- 务(13800)
- 财务(13731)
- 财务管理(13709)
- 技术(13701)
- 融(13316)
- 金融(13313)
- 机构
- 大学(328088)
- 学院(327510)
- 济(139156)
- 经济(136369)
- 管理(130089)
- 理学(112990)
- 理学院(111774)
- 研究(111099)
- 管理学(109942)
- 管理学院(109361)
- 中国(80780)
- 京(68501)
- 科学(66901)
- 财(61055)
- 所(54748)
- 研究所(49859)
- 财经(49455)
- 中心(49320)
- 农(48969)
- 业大(46691)
- 江(46462)
- 经(44948)
- 范(43316)
- 北京(42975)
- 师范(42973)
- 经济学(42612)
- 院(40101)
- 经济学院(38107)
- 农业(38044)
- 州(37666)
- 基金
- 项目(224254)
- 科学(176988)
- 研究(166852)
- 基金(163028)
- 家(140977)
- 国家(139801)
- 科学基金(120611)
- 社会(107774)
- 社会科(101425)
- 社会科学(101396)
- 省(86952)
- 基金项目(86237)
- 自然(76432)
- 教育(75926)
- 自然科(74636)
- 自然科学(74624)
- 自然科学基金(73289)
- 划(72549)
- 编号(68542)
- 资助(66465)
- 成果(55074)
- 重点(49844)
- 部(49357)
- 发(48534)
- 创(46587)
- 课题(46272)
- 国家社会(44165)
- 创新(43383)
- 教育部(42925)
- 项目编号(42420)
- 期刊
- 济(156928)
- 经济(156928)
- 研究(100003)
- 中国(58776)
- 学报(48899)
- 管理(48209)
- 科学(45822)
- 财(45746)
- 农(45147)
- 大学(37465)
- 教育(35868)
- 学学(35323)
- 农业(31592)
- 技术(28570)
- 经济研究(26358)
- 融(25362)
- 金融(25362)
- 业经(24737)
- 财经(24430)
- 经(21052)
- 问题(19679)
- 技术经济(17308)
- 图书(16659)
- 理论(15746)
- 业(15421)
- 现代(15007)
- 科技(14999)
- 商业(14677)
- 版(14156)
- 实践(14133)
共检索到47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强 程恩富
经济循环是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交错,经济循环畅通要求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流回到它的起点、国家-部类×国家-部类维度的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和竞争的强制规律使循环畅通的条件难以满足,技术进步单纯作为价值增殖手段的资本积累引起四大部类相继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循环受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收缩、预付资本增殖能力降低,经济增速因此下降,这可从纳入产能利用率的经济增长公式得到反映。国际国内经验数据表明,产能利用率、经济循环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呈相似走势,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上升,危机爆发时大幅下降,经历“V型”反转后趋于下降。我国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循环不畅、增速放慢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为实现我国经济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中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大循环”和“双循环”。统筹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键举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新 胡淑珍
一、寻找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路径 当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证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决择。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经济增长与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都直接相关。所谓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寻找这四个环节中的薄弱环节,所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培育这一薄弱环节,由此入手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不同对外贸易类型国家的进出口的不同特征及其对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作用路径,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方法上的合理性。小国开放经济的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出口都是国际化的外生变量,可以作为研究小国开放经济进出口影响扩大再生产以及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路径和一般结果的现实出发点。分析得出,小国开放经济的一般状况与两大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具有"相似性"的特殊情况类似,都需要满足,其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出口外生数值处于与本国或者经济体的当时经济结构及产品结构匹配的某个确定的适当范围内,才能够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经济循环帐户与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之间的关系许宪春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由经济循环帐户和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实际上是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同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描述,经济循环帐户主要采用的是帐户核算方法,而基本表主要采用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启胜
生态经济再生产是一个以生态循环为基础的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整体循环过程,借助于“合成与分解”和“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整体转换机制来实现。它要求遵循等量和等价交换的生态经济原则实现物质能量变换,通过强化生态经济转换机制提高整体效益。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陈姝兴 丁任重
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宏观经济增长模型,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中系统剖析消费的功能,探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提振效应。结合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和包含结构变量的潜在产出模型测算中国1979年以来的消费潜力,并预测未来至2035年的消费潜力,探究未来消费潜力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数量关系。研究表明,中国消费潜力的趋势总体平稳,既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中国消费提振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叠加周期性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痛点是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严重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消费潜力的相应路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徐志向 丁任重 张敏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动态匹配以及各要素和阶段的连续循环周转与世界市场。中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在于修复社会再生产的失衡,关键是要加快提高中高端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增速。当前,在具备优越经济条件的同时,依然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流动、分配异质性、扩大消费等方面存在困境。只有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驱联动"的社会再生产动态匹配式平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文兵 桂勇
经济学用狭隘的理性概念来分析企业问题 ,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对企业经济生活的狭隘理解。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经济行动者虽然是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主体 ,但在他作出选择之时 ,纳入理性思考范围的因素除了经济变量之外 ,还包括其他社会性变量 ,即理性选择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学理性选择方法的摒弃 ,而仅仅是使只包括少数几个经济变量的经济学模型在经济社会学研究的补充下充实起来 ,进而使经济社会学对经济学可以起到有益的修正与补充作用。
关键词:
理性选择 经济社会学 社会行动者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埃里克·奥尔森 魏旭
将非生产活动纳入基于马克思再生产图示的增长模型的分析表明,劳动力榨取和技术变革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有关,因此是内生的。非生产性劳动被证明具有潜在的矛盾效应: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可以挤压利润,减少增长或提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力、促进技术变革,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增长。经验证据表明,这两种效应在战后的美国经济中均有所体现。马克思的再生产图示也显示出依赖于经典的增长动态,在这一动态中,利润率和储蓄率决定了增长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
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以简洁的代数方程表达了宏观经济平衡增长的条件,被认为是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但是,马克思再生产模型是以环境系统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无限支持力为假定条件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模型出发,根据变化的社会经济实践,将环境系统引入再生产模型,构建"环境—经济"循环再生产理论模型,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马克思条件"进行拓展,证明"环境—经济"循环再生产模型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为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解释工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征 杨剑波
滨海新区设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取得举世瞩目成绩。2012年滨海新区GDP占天津全市GDP总量比例56%,发挥了明显带动作用。其GDP和人均GDP在中国六个国家级新区GDP排名中均列第一。未来仍处于增长极初期的聚极阶段。经预测,滨海新区未来劳动力将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职业教育研究 内涵 价值 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海明 祝志勇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体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雏形。本文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出发,把资本积累引入资本家偏好,使用动态最优方法重新构建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讨论了该体系实现稳定增长的基本参数条件,包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之比与时间贴现率之间满足严格的参数限制条件,最为关键的是较高消费跨期替代弹性。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这些参数条件的满足是严苛的,容易产生对稳定增长路径的偏离,这恰恰蕴含了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碧珍 吴芃梅
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和科技思想为向导,通过对社会数字化嬗变的深刻探究,剖析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对社会生产过程所形成赋能效应,以及在社会再生产领域所带来的劳动的异化、活劳动代替及数据要素资源化进程加快等现象。在强调数字经济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看到数字经济所诱发的非均衡性矛盾。通过多方面分析,希冀在抑制数字经济不利效应的基础上,为探寻我国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提供思想支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柳杨青
人口再生产中微观经济利益与宏观经济利益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其统一或矛盾及其力量对比,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口生产的规模经济作用等因素有关。人口生产的变化是人口生产中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实现我国人口质量构成系统由宝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一要普及社会性养老保障;二要实行强制性九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制;三要改变目前对质高劳动力紧而对质低劳动力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四要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王璟雯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导劳动更多地配置于该部类之中,同时也将改变两大部类的产出量,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上述过程,两大部类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价值总量、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相应变动。此外,本文还对反映剥削程度的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发现劳资关系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经济周期在波动性、协动性以及粘持性等方面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