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82)
- 2023(23946)
- 2022(20334)
- 2021(18847)
- 2020(16017)
- 2019(36438)
- 2018(35920)
- 2017(67452)
- 2016(36811)
- 2015(41176)
- 2014(40609)
- 2013(40205)
- 2012(36735)
- 2011(33237)
- 2010(33230)
- 2009(31363)
- 2008(31002)
- 2007(27522)
- 2006(24545)
- 2005(22273)
- 学科
- 济(160817)
- 经济(160616)
- 业(115423)
- 管理(114267)
- 企(99018)
- 企业(99018)
- 方法(68234)
- 数学(56771)
- 数学方法(56098)
- 财(44485)
- 农(44247)
- 中国(42434)
- 业经(39538)
- 贸(33521)
- 贸易(33501)
- 易(32531)
- 制(32260)
- 学(31347)
- 地方(31269)
- 农业(30172)
- 务(28616)
- 财务(28531)
- 财务管理(28478)
- 企业财务(26983)
- 理论(25972)
- 和(25021)
- 技术(24368)
- 银(23849)
- 银行(23781)
- 体(23272)
- 机构
- 大学(529030)
- 学院(528379)
- 济(222452)
- 经济(218039)
- 管理(203583)
- 研究(180951)
- 理学(174925)
- 理学院(173014)
- 管理学(169963)
- 管理学院(168998)
- 中国(138894)
- 京(112647)
- 科学(109885)
- 财(103871)
- 所(91532)
- 农(90636)
- 研究所(82788)
- 财经(82223)
- 中心(81195)
- 业大(79213)
- 江(79185)
- 经(74789)
- 农业(71119)
- 北京(71103)
- 经济学(68154)
- 范(66073)
- 院(65481)
- 师范(65334)
- 州(62576)
- 经济学院(61163)
- 基金
- 项目(350565)
- 科学(275214)
- 基金(255532)
- 研究(253015)
- 家(224062)
- 国家(222198)
- 科学基金(190269)
- 社会(161790)
- 社会科(153370)
- 社会科学(153330)
- 省(135333)
- 基金项目(133761)
- 自然(123592)
- 自然科(120735)
- 自然科学(120699)
- 自然科学基金(118575)
- 教育(115943)
- 划(113871)
- 资助(106071)
- 编号(101497)
- 成果(82690)
- 重点(78756)
- 部(77148)
- 发(74489)
- 创(73288)
- 课题(69990)
- 创新(68190)
- 国家社会(67449)
- 科研(67170)
- 教育部(66243)
- 期刊
- 济(250195)
- 经济(250195)
- 研究(157593)
- 中国(104576)
- 学报(85728)
- 农(83409)
- 财(82545)
- 管理(79629)
- 科学(77527)
- 大学(65554)
- 学学(62053)
- 农业(56677)
- 教育(52964)
- 融(48585)
- 金融(48585)
- 技术(46218)
- 财经(41633)
- 经济研究(40532)
- 业经(39647)
- 经(35874)
- 问题(32760)
- 业(31421)
- 贸(30156)
- 技术经济(27096)
- 国际(26280)
- 版(25477)
- 统计(25418)
- 世界(25066)
- 科技(24164)
- 现代(23795)
共检索到800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官胜
在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背景下,文章利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出口贸易对行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和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等劳动力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出口贸易会提高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会增加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弱,对劳动收入的正面影响较强,且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较弱。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劳动生产率 劳动收入 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在使用2000-2009年企业层面的数据测度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方法检验了进出口贸易对制造业要素重置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综合效应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解来看,进出口贸易对退出效应和在位企业要素重置效应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仅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要素重置 动态面板 广义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伍兴国
选取了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单位面积水路里程和单位面积铁路里程作为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代理变量。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物流业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发现:我国地区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和单位面积水路里程的进出口贸易弹性为正,但其值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而由于单位面积铁路里程并没有将货运和客运区分开来,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物流业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张霄怡
基于碳排放强度将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为高碳地区和低碳地区两组,分别采用面板VAR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面板数据中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中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低碳地区的经济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高碳地区的贸易额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两类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低碳地区应当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玉花
基于1998~2007年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关于中国出口和进口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与2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人均GDP、伙伴国GDP、伙伴国人均GDP、距离和APEC组织等因素对出口贸易额存在影响,而进口贸易额仍受经济规模等传统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大背景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福臣 张苇锟 廖泽芳
鉴于中国环境质量伴随对外贸易增长的下滑态势,本文先通过Super-SBM模型测定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环境效率,得出地域环境效率异质的明显结果;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变系数模型,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产生负效应,有悖于区域协调发展,而贸易结构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贸易进口的正效应和贸易出口的负效应;若控制进出口贸易和人均GDp等因素,人均能源消费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负效应,能源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是改善环境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国胜 张欢 王瞳瞳 史伟扬
对外直接投资会影响对外进出口贸易遥本文梳理了以往文献袁分析了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遥选择欧盟作为投资接受方和贸易对象袁使用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其不断扩大的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遥结果表明院第一袁中国对欧盟各国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和进口创造效应袁但是创造效应较小曰第二袁中国对欧盟各国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形式不同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欧盟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成华 戈艳艳 王金磊 张金凤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模式的创新,加强"五通"逐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识。其中,设施联通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紧密联系。本文将贸易引力模型扩展,应用到交通运输业发展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中。基于浙江省出口到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2018年面板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研究结果:一是发展水路运输是浙江省贸易增长的有效运输模式,港口效率每提高10%,出口量将平均增加12.6%,且影响显著;公路运输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影响略小;二是在浙江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公路通车里程对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未来应在突出优势的基础上,发展交通多式联运,从而有利于促进出口增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运输效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蕾 杨恺钧
选取2004—2014年中国长江流域10个主要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EKC曲线理论和"污染天堂"假说,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水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减缓长江流域主要省份的水环境污染状况;(2)"污染天堂"假说在长江下游地区不成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污染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污染天堂"假说成立,进出口贸易会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加剧水污染问题;(3)长江流域主要省份水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轨迹,存在EKC曲线。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进出口贸易 水污染 长江流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逢珉 程凯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金融发展抑制了进出口贸易;同时进出口贸易的冲击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为负,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为正。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还不能与国民经济相适应,金融发展水平要滞后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水平;进口贸易加快了金融公司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速度,短期内提高了我国金融的发展效率;金融和科技领域相互之间的要素交流较少,高技术企业很难在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贷款。研究结论为加快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而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融资贷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凌云 陈明强 陈刚
本文基于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的FDI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但在西部地区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三大地区的进口均是FDI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并不是FDI的Granger原因;东部地区的FDI很显著地构成了进出口的Granger原因,但这种Granger因果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却并不存在。文章结合区域差异结论,从技术溢出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军 陈建国
文章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既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也考察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基于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部门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说,中间产品贸易会拉大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分部门来看,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部门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工资差距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产品内分工与进出口贸易——基于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对劳动收入影响研究
进出口贸易如何影响中国PM2.5污染——STIRPAT模型拓展及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我国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出口贸易、收入波动与高学历劳动力集聚——基于我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征收生态税:进出口贸易增长与生态危机条件下的选择
中国服务贸易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