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6)
- 2023(16598)
- 2022(14093)
- 2021(12878)
- 2020(10896)
- 2019(24157)
- 2018(24041)
- 2017(45925)
- 2016(24357)
- 2015(26510)
- 2014(25639)
- 2013(25190)
- 2012(22596)
- 2011(20502)
- 2010(20189)
- 2009(18832)
- 2008(17728)
- 2007(15237)
- 2006(13301)
- 2005(11360)
- 学科
- 济(118258)
- 经济(118157)
- 业(69068)
- 管理(64912)
- 农(47988)
- 企(47754)
- 企业(47754)
- 方法(47303)
- 数学(42701)
- 数学方法(42168)
- 农业(31732)
- 业经(25840)
- 中国(25443)
- 地方(24373)
- 财(23412)
- 学(20398)
- 贸(19599)
- 贸易(19589)
- 易(19079)
- 制(18747)
- 环境(15633)
- 银(14678)
- 技术(14676)
- 银行(14639)
- 融(14628)
- 金融(14626)
- 策(14365)
- 体(14295)
- 发(14204)
- 务(14145)
- 机构
- 学院(339741)
- 大学(333580)
- 济(152023)
- 经济(149396)
- 管理(132058)
- 理学(115638)
- 理学院(114513)
- 管理学(112434)
- 研究(112255)
- 管理学院(111853)
- 中国(86758)
- 农(72082)
- 科学(67822)
- 京(66064)
- 财(63200)
- 业大(56349)
- 农业(55860)
- 所(55303)
- 中心(53439)
- 财经(51728)
- 研究所(50542)
- 江(48170)
- 经济学(47412)
- 经(47298)
- 经济学院(42668)
- 范(40212)
- 北京(39916)
- 师范(39708)
- 院(39409)
- 财经大学(38214)
- 基金
- 项目(236158)
- 科学(186827)
- 基金(174069)
- 研究(168902)
- 家(152659)
- 国家(151380)
- 科学基金(130731)
- 社会(111608)
- 社会科(105762)
- 社会科学(105736)
- 省(92922)
- 基金项目(92059)
- 自然(84523)
- 自然科(82679)
- 自然科学(82656)
- 自然科学基金(81178)
- 划(76950)
- 教育(76551)
- 资助(70461)
- 编号(67128)
- 重点(52920)
- 部(52050)
- 发(51743)
- 成果(51302)
- 创(49651)
- 国家社会(47185)
- 创新(46509)
- 科研(45796)
- 课题(44827)
- 教育部(44749)
共检索到487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鸿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文基于因果图形方法识别了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同期因果结构,并运用由VEC模型再参数化得到的等效VAR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供给冲击对中国农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货币供给冲击引起总需求变动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的反应要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反应更明显、更剧烈一些,即货币供给冲击在一段时间内会改变农产品和非农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该结果支持货币供给冲击下农产品价格超调(overshooting)假设。尽管正向货币供给冲击在一段时间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是负向的,但由于农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得到调整,因此,总体上它对中国农业增加值的增长是有利的。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冲击大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牛兵
本文对新一轮价格水平上涨背景下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上证综指、商品价格和住房销售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冲击中,商品价格和住房销售指数对货币供给有正的响应,而通货膨胀和上证综指响应波动起伏。因此文章提出在房地产价格受政策限制条件下,发展商品衍生品市场也是宏观调控可选择方法之一。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毛彦军 王晓芳
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识别和分析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均能够产生同向影响,但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明显,仅能解释其不足2%的波动,而对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比较强,长期内可以解释其26%以上的波动;货币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的影响都不明显,长期内对二者波动的解释能力均低于0.6%。因此,在应对通胀压力时,央行可以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高通胀势头实施积极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经济波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明栋 任芃兴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带来全面的影响。论文对疫情下农业经济受到的冲击进行了梳理,对农业生产由此即将产生的变革作了判断。进而,在对农村金融部门支农抗疫实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农村金融要解决当前服务短板、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后"三农"的发展变化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农业经济 农村金融 应对之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赵清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东亚货币合作 冲击对称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杰
采用一个包含35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局向量自回归(Global-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美国及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外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产出的影响是暂时的,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是持久的,说明外部政策的冲击效应最终被价格水平所吸收;对我国的利率及汇率没有显著影响,对货币供应量及世界利率则有显著影响,说明外部政策冲击主要通过货币供应量及世界利率途径发生作用。因此,央行应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变化,通过前瞻性的操作妥善应对外部政策冲击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杰
采用一个包含35个国家和地区的全局向量自回归(Global-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美国及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外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产出的影响是暂时的,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是持久的,说明外部政策的冲击效应最终被价格水平所吸收;对我国的利率及汇率没有显著影响,对货币供应量及世界利率则有显著影响,说明外部政策冲击主要通过货币供应量及世界利率途径发生作用。因此,央行应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变化,通过前瞻性的操作妥善应对外部政策冲击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爱芝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变量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备受瞩目,特别是货币供给冲击下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品"超调"成为解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对于货币供给冲击,农业投入和产出价格反应机制和反应程度的差异也会使得农业贸易条件和农户福利水平受到影响。此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冲击经由汇率传递机制对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入。本文从上述三个层面梳理并评述已有文献。
关键词:
农产品 货币供给 冲击 超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韧
货币供给与价格产出间的稳定关系构成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但在我国则受到了来自货币供求机制变化及所谓"迷失"货币问题的强劲挑战,货币化拐点出现后仍然持续加重的货币"迷失"现象更是成为现有理论解释的难点。本文基于年度数据以及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迷失货币的持续加重主要源自阶段性的动因转换,伴随着90年代后经济开放的迅速推进,外汇占款冲击逐渐取代货币化进程成为我国迷失货币的主要成因;在外汇占款波动的影响下,忽略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结构性特征而直接讨论总量问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当前各国货币政策分歧加大且叠加了经济转型担忧的情境之下,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理应纳入外部结构性冲击对于国内货币供求机制的影响。
关键词:
结构性区分 货币数量论 经济开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韧
货币供给与价格产出间的稳定关系构成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但在我国则受到了来自货币供求机制变化及所谓"迷失"货币问题的强劲挑战,货币化拐点出现后仍然持续加重的货币"迷失"现象更是成为现有理论解释的难点。本文基于年度数据以及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迷失货币的持续加重主要源自阶段性的动因转换,伴随着90年代后经济开放的迅速推进,外汇占款冲击逐渐取代货币化进程成为我国迷失货币的主要成因;在外汇占款波动的影响下,忽略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结构性特征而直接讨论总量问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当前各国货币政策
关键词:
结构性区分 货币数量论 经济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翱 赵向琴 陈国进
本文以灾难冲击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灾难冲击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一个中美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经济开放度中的贸易开放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两个角度对中美两国TFP灾难冲击的跨国传导效应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发现:中美两国TFP灾难冲击均具有负面的跨国传导效应;美国TFP灾难冲击通过贸易渠道而非资本账户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并抬升进口商品价格中枢形成输入型通胀;降低中美两国贸易开放度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不能缓解TFP灾难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反而会造成中美两国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削弱TFP灾难冲击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中国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美国货币当局对美国TFP灾难冲击进行调控时对中国产出存在挤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金奇 李淼
文章引入股票流通市值、汇率等变量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全面研究。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汇率是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影响我国长短期货币需求稳定的最重要的变量,并且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长期和短期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这一发现可为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控制货币供应量,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汇率波动。
关键词:
汇率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货币需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本文使用1994-2010年的非平稳季度数据,应用门限调整方法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发现货币需求与收入、汇率、利率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协整关系,M1和M2短期需求函数存在门限调整。门限误差修正模型表明,M1、M2短期需求函数在长期均衡偏离低于门限值时能回复到长期均衡,在长期均衡偏离高于门限值时不稳定;收入、通货膨胀及汇率影响M1和M2的短期需求函数,但利率只影响M1的短期需求函数,不影响M2的短期需求函数。大多数时候货币需求能自我修正,但目前货币需求处于门限以上,限制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关键词:
货币需求 汇率 通货膨胀 门限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行健
本文对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理论与经验分析,首先构建了一个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然后利用中国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包含人民币有效汇率与国外利率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显示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上升通过货币替代效应与资本流动效应显著减少中国经济主体对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持有。最后本文从理论与经验分析结果出发,为中国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璐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宏观调控的难度也日益增加。应重点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以及金融危机的易传染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调整进行展望。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WT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