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0)
2023(13317)
2022(11374)
2021(10552)
2020(8910)
2019(20534)
2018(20113)
2017(37192)
2016(20001)
2015(23154)
2014(23056)
2013(22952)
2012(21543)
2011(19881)
2010(19824)
2009(18936)
2008(18606)
2007(16402)
2006(14444)
2005(13338)
作者
(58639)
(49339)
(49089)
(47168)
(31446)
(23570)
(22432)
(19236)
(18620)
(17398)
(17101)
(16364)
(15746)
(15629)
(15596)
(15398)
(14657)
(14523)
(14216)
(14210)
(12380)
(12223)
(11867)
(11345)
(11322)
(11126)
(10780)
(10730)
(9967)
(9873)
学科
(103668)
经济(103589)
管理(51709)
(48502)
方法(40386)
(36477)
企业(36477)
数学(36136)
数学方法(35858)
中国(28372)
(25422)
(23006)
地方(22403)
(19769)
贸易(19760)
(19650)
(19187)
业经(18817)
农业(16977)
(16855)
(14789)
金融(14787)
(14640)
银行(14611)
地方经济(14266)
(14114)
环境(13905)
(13637)
(12023)
(11941)
机构
大学(297705)
学院(296033)
(138125)
经济(135623)
研究(110833)
管理(107359)
理学(91455)
理学院(90355)
管理学(88910)
管理学院(88342)
中国(84458)
科学(64498)
(63313)
(60397)
(57057)
研究所(51678)
(49736)
中心(49232)
财经(47898)
经济学(44990)
(43586)
(43505)
业大(41094)
北京(40856)
经济学院(40410)
(39269)
农业(39141)
(38995)
师范(38930)
财经大学(35302)
基金
项目(189738)
科学(148740)
研究(139880)
基金(138483)
(120790)
国家(119835)
科学基金(100902)
社会(91096)
社会科(86346)
社会科学(86324)
基金项目(71590)
(71519)
教育(63820)
自然(61868)
(61001)
自然科(60417)
自然科学(60397)
自然科学基金(59340)
资助(57782)
编号(56016)
成果(46437)
重点(43499)
(43329)
(42919)
课题(39115)
国家社会(39054)
(38834)
教育部(37283)
创新(36582)
中国(36417)
期刊
(157123)
经济(157123)
研究(93986)
中国(59319)
(46374)
(46021)
学报(45725)
科学(42120)
管理(38965)
大学(34232)
学学(32071)
农业(31445)
教育(29850)
(28446)
金融(28446)
经济研究(27376)
技术(25058)
财经(24878)
业经(22881)
(21623)
问题(20686)
(19695)
国际(17790)
(17479)
世界(17382)
技术经济(16153)
统计(15473)
图书(13610)
商业(13488)
(13450)
共检索到459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汉林  袁佳  
本文研究了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入世10年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贸易全球化短期内会加剧中国的收入差距,我们将其原因归结为"人口红利陷阱",但在长期内贸易参与贸易全球化将有助于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劳动力由低阶部门向高阶部门的转移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虽然文章发现中国参与全球化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但同时认为本质是由于中国开放程度依然不高、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导致,建议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科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牛凯龙  林文顺  
中国股票市场在推进规范化、市场化的进程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这需要我们从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政策市”特征、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全流通问题、QFII的影响等入手,来正确认识和寻找中国股市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才能对开放条件下中国股票市场的运行状况有一个清醒和彻底的认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冯远  冯永晟  汤婧  陈昭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成就卓然,但问题与风险同在。过去10年里,中国借助WTO这一平台对国内体制进行了相应调整与改革,主要依据WTO规则发展开放型经济。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矛盾与结构短板突显,未来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WTO原则的视角出发,客观评估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的经验,并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剖析下一步改革所要正视的内外需协调发展关键性问题,进而为未来中国走向经济强国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路径,使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志雄  
棉花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棉花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尝试构建一套评价棉花安全的指标体系,并用之评估我国棉花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说来我国棉花安全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雄  
糖业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食糖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食糖市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糖业安全出现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构建一套评价糖业安全的指标体系以评估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糖业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糖业安全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本文的贡献在于试图提出一个国家层面的糖业安全研究框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卢锋  张礼卿  佟家栋  盛斌  胡鞍钢  赵忠秀  曹天予  余永定  姚枝仲  张斌  路风  宋泓  张维迎  崔之元  徐以升  丁一凡  雷达  王鲁军  钟伟  沈丹阳  
一晃十年过去了,在这之前我们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入世")的讨论好像还历历在目。十年来,围绕着入世的讨论一直都还在,反对的声音也存在,但到了今天,这种声音慢慢小了。我自己觉得入世这个事情总体来讲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当然,如果要比较详细和有说服力地评估入世得失的细节,需要开展严肃规范的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芝加哥大学的福格尔(Robert Forgel)教授提出的"反事实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邸娜  
跨国种子企业在中国玉米领域的布局和扩张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国内玉米种业安全的关注和争论。本文在对玉米种业安全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玉米种业安全综合评估体系,并结合2006—2013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段时期中国玉米种业基本安全,产业安全度的指标数值呈V形变化,与同期国内库存消费比的变动趋势相同,这说明外资的进入和迅速扩张尚未构成威胁,影响玉米种业安全的主要是国内的市场和政策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邸娜  
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与外资在豆油压榨行业的垄断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萎缩,进而对我国大豆种子产业的安全造成影响。文章在对大豆种业安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安全评估体系,并用2002~2013年的指标数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种业2006年已陷入危机,之后安全状况不断恶化,2010~2013年已出现完全危机,大豆种企纷纷停止制种,经营大豆种子的公司大面积亏损、倒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国内大豆产业沦陷、种植大豆比较收益低、大豆属性定位不清、政策保护不足与大豆种子商品化率低。为保存国内大豆产业复苏、繁荣的基础,建议:(1)加大对大豆育种、制种、良种推广的政策扶持;(2)制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众  
中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表现在宏观层面的劳动者报酬乃至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和微观层面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分别从资产收益率、地方政府行为、迁移工人议价能力、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城市化进程等多个视角出发,对这两个表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本文以2005年数据为基础建立静态CGE模型,研究了进口关税、出口退税、企业所得税和间接税的调整,如何通过各部门对外贸结构、FDI及能源消费产生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两种以上政策共同发挥作用时的交叉效果。研究认为:第一,关税调整和企业税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最为敏感的部门为机器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第二,不同政策效果间具有相互抵消性,即进口关税、出口退税、企业所得税和间接税共同作用的效果小与各自单独作用的效果之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新力  
实行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收入差别的扩大。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其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对合理的一面要正确对待,而对不合理的一面则应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对外开放30年是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30年,本文在论述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做出明确判断,规划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引导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婕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10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中国入世10周年,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和城市金融研究所承办的主题为"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的学术研讨会于12月12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小威  赵晓明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中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经济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更是注重对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从实践效果看,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老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又面临许多新问题和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